【桥西疫情防控】之红星小学|电子产品使用

LOMO

我们处在信息革命之中,电子产品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练习并使用的。电子产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已然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电子产品包括并不限于智能设备</h5> 方便、快捷、迅速,是电子产品的优点,在疫情期间,大家使用电子产品在线上办工、学习、娱乐。电子产品陪伴我们渡过了这一坚难时期,同时它又使我们了解了疫情进展,起到了缓解焦虑,舒缓情绪的作用。 使用电子产品线上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保证了知识学习的连贯性,但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没有看不清黑板,没有听不清内容,没有别的同学打扰,这是线上教学的优势。但是教师目前无法实时监控到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一样米养百家人”这个难题可以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来监控。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习近平来到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h5> 4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锦屏社区、镇卫生院、中心小学和茶园考察当地脱贫攻坚等情况。<br> 习近平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font color="#ff8a00"><b>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b></font>” 学生的高近视率是一个趋势。很多人在谈到近视的成因,总是绕不开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这一说法。如果使用收音机、耳机、音箱、电子闹钟这些电子产品也会导致近视的话,那我们还是回到原始社会为好。 实际上近视成因非常复杂。生理上,有遗传因素,有用进废退的说法,相较于以前城市,我们居住、活动的空间逐步被压缩,眼晴用不着在望远,所以近视增加。社会因素,社会内卷化压力层层传递,孩子是直接承压者,未来要他们要进入残酷的社会竞争,在同一年龄,所学所看的东西是上一代人的几倍之多,用眼过度,怎能不近视?应当认识到,电子产品只是工具,良好使用电子产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我们的目标。 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是目前社会一个普遍现象,电子产品只是工具,没有好坏之分。同样是使用电子产品,为什么有的孩子不近视,学习优秀,身体健康,而有的孩子每日里只抱着手机,不与任何人交流。不仅身体素质不行,还近视。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孩子的生活。 使用方式和目的不同,必然导致使用结果的差异。真正掌握并使用工具的还是人。 以前我们讲,放下手机,出去运动。在此疫情期间,我们不妨说戴好口罩,带上手机,戴上智能运动手表,塞上蓝牙耳机,出去运动,<font color="#ff8a00"><b>野蛮出良好体魄</b>!</font>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文 李晓阳</h3>

电子产品

近视

使用

学习

疫情

孩子

我们

体魄

习近平

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