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发展的守护,眼下正是全国“一盘棋”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期,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如果说安全生产是“1”,那么发展创造出的创新、经济效益等等就是“0”,没有“1”,再多的“0”也不牢固。只有抓紧安全生产这个“1”,才能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个大局保驾护航,才能让发展创造的无数个“0”释放出更强的生机活力。<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科学精准抓紧“1”。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牢牢扛稳“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科学有效的来预防、处置和应对各种风险隐患,决不能让安全生产监管走过场,沦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加大执法力度,在充分掌握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帮助企业科学的分析、查找、研判各类风险隐患点,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的企业一定要坚决停工,整改到位后才能复工复产,对于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企业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且结合“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服务。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对于风险隐患较为集中的领域和产业,要发放预警函,精准指出可能存在的隐患点,提供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让监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牢牢紧盯企业不放松,释放发展活力“0”。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在复工复产的主力军,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一些企业却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无视法律法规,侥幸心理严重,总想着碰运气、打擦边球,这次不出事兴许下次也不会出事。久而久之,安全生产的制度就变成钉在墙上的“风景框”,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的器具就成了墙边沾灰的“装饰品”,殊不知紧要关头,安全生产的规范流程就能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中,应急处置得当就能避免小灾酿成大祸。所以要把企业的主体责任压得紧而又紧,加大对违反安全生产条例企业的惩处力度,让无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寸步难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为一线生产者戴好“平安符”。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是惨痛的,每名一线生产的工人身后都有平安盼归的家人。一线生产者是安全生产的直接操作者,提高一线的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是至关重要的。要提升宣传的立体度,不仅要宣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导致的严重损失和后果,更要讲清楚引发事故的原因和根源是什么,对应行业生产操作中的隐患和应对处置方法是什么,自救和应急救援开展的重点步骤和细节操作是什么。要创新教育培训载体,疫情防控期间可以采用新媒体传播的方式,以动漫、短视频、公众号等形式推出安全生产知识,内容简洁明快、丰富有趣,易于转发和传播,真正使安全生产知识变“要你学”为“我要学”。<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为无私奉献的逆行者一次次流下感恩的泪水,为不幸罹患新冠肺炎的同胞送上一份份康复的祝福,更为一支支抢跑在消防一线的应急救援队伍牵肠挂怀。在面对每一次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现场的生死考验时刻,应急队伍、消防官兵是如何的舍生忘死,如何的不惧牺牲,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更应该懂得和珍惜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摆正安全和发展的位置,抓紧安全生产这个“1”,发展创造出的无数个“0”才能蓬勃涌流,才能让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更加从容不迫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大营街街道 施林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