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与培东是同龄人,感觉这样称呼更亲切些。所谓“先生”,完全发自肺腑,一种由衷的仰慕与钦佩的代名词。先生本姓肖,三面之缘,让我不自主的捉笔记下相交生活的点滴。</p> <p> 初缘:恨不相逢早</p> <p> 忆昔先生初见,杏花春雨江南。2017年,那个杏花飘飞,细柳毵毵的季节,“语文报”社在右军故里、陆氏沈园之地举办一次学科交流会,有幸神往,自是乐此不疲。在绍兴的鲁迅中学,第一次在课堂中与培东先生初识。</p><p> 上午三节展示课,前二课所记者甚少,培东先生是第三节,听者本已寥寥,些许半酣半醒之态。先生讲的是一节作文课,与学生素未谋面,先生在永嘉县,距绍兴250余公里,坐早车三个半小时,八点前准时赶至会场(可见先生是一个守时、甘于吃苦的人)。听课的学生莫名的沉闷,起身答问题,有人不知所云。先生不急,时而和风细雨,时而如诉家常,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又推心置腹。学生的热情被引燃,争先恐后发言,一片热闹景象,半酣者也精神倍至,竟至于学生不忍下课,一种陶醉之态。多年后思之,非胸有斗墨,驭课堂于掌股者不能行也。忆昔难忘,笔以记之。</p> <p> 书缘:万千文字入心</p> <p> 一九夏,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浙江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课堂教学的革命:高效课堂的理性思考与自觉实践》,该书所在丛书系列共8人,其一便是肖培东,有专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备课,到底背什么》《语文教学艺术镜头》《教育的美好姿态》等。培东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浙江省特级教师,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正高)。作为同龄人,我真的感到汗颜。捧着《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爱不释手,这才是语文教师自己的心声。</p><p> 平时我也会写点东西,可三五月后便难寻踪迹,能够高屋建瓴,上升到理论高度,更觉望尘莫及。莫名的喜欢翻看他的博文——“我们的语文”,如今已存49页篇目,每页50篇随笔,共收录博文2410篇,有“我们的足迹”“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声音”“我们的阅读”“我们的心情”“八面来风”“他山之玉”“学生作文”等。仿佛,培东先生成了前进中的一坐路标,指引我坚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p> <p> 线缘——只作久别重逢</p> <p> 2020年4月21日,受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邀请,肖培东先生为黑龙江的1610名高中语文教师作线上公益讲座——我们和写作聊聊天,虽于线上,再次谋面,恰似久别重逢,心中涌起幸福的浪花。</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培东先生以细腻敏感的视角,渊博深厚的底蕴,驾轻就熟的写作积累,从疫情当下,蜗居一室,看窗外鸟鸣,随笔写下《春天的歌唱》,表达疫情中内心的美好憧憬与期望,借此引导学生如何写作:敏于观察,多思、多悟、多写,忠实记录自己的内心。继而展示“一片被雨打湿的枯叶”,引出一叶知秋、一叶追忆、一叶看今、一叶悟理、一叶思辨,得出“一叶一世界,一叶一关联”的写作体悟。再举2017江苏高考作文“车”,写出时代变迁、童年时光、亲情承载等,最终归终为曹文轩的名句:“未经凝视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三面之缘于茫茫人海中形如过客,但培东先生的儒雅风范早已印在脑中,一生挥之不去,或许这就叫潜移默化、大爱无声吧! 记于2020年4月21日晚</span></p> <p>作者简介: 高海波,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哈尔滨市“四有”好老师,哈尔滨市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哈尔滨市优秀班主任标兵,哈尔滨市作协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