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民间歌曲,流传久远,是宝贵的传统文化。歌曲里面讲述的故事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调优美,朗朗上口。在采风的过程中听一位老人讲述年青时的故事,我很感动,感动那个时代人的快乐与劳动生活,出门一声唱,这边唱完那边接着唱,唱的对面山上都能听见,人年轻干活的人也多,热热闹闹的,我觉得他们是苦中作乐,可是老人说当时也不觉得苦,大家都是一样,要通过劳动获得粮食,下地干活就是希望。我采风的这首歌曲,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山歌,可以上坡很大声的唱,拖着嗓子唱,也可以在做手工,纳鞋底等等时候唱给自己听,还可以母亲哼着哄孩子睡觉,所以这首歌曲被当时的大多数人记住了。可是很多年不唱了词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记忆也混淆了,这一段唱到那一段去了,前面唱过转眼就忘了。我通过多人才找齐了这首歌曲的词。</p><p> 在改编的过程中,我用钢琴伴奏练习,用吉他、沙蛋、手鼓、低音吉他这些乐器来编配歌曲。对于听惯现代流行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形式易于接受。我希望这些歌曲能被流传下来,歌曲中不乏教育人的内容,这些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地区的根源所在。</p><p> 虽说这些民间文化就像山坡上的小草一样,定有自己的生命力,但是在现在这样时髦的快速的社会里,它会不会被钢筋水泥的混凝土压垮,我表示非常担忧。在我收集音乐的过程中,50岁以上的人还有一点记忆,我们下一代已经只知道有个叫山歌的词语了! </p><p> 尤其记得小时候家乡没有通电,我爷爷靠在煤油灯下唱书给我们听。《安安送米》中的孝,《莺歌记》、《柳音记》、《红灯记》等等唱书故事丰富多彩,是我现在想象的源泉,七字句唱的几岁的我们屏住呼吸,生怕打破那种安宁,一家人围着地火,每晚唱一段书是必备节目。我爷爷已经85岁高龄,过年时我让他来一段唱书,音调还在,眼睛看不清楚了,唱一句里几个啥啥啥,笑得我不由自主。可惜呀,这些终将要过去!</p><p> 回到现实里我的学生们,是多么浮躁多么欢呼雀跃的课堂!他们头脑里有没有一个想象的形象,在送米在行孝!已不可能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求学,见着老师已不像我们从前的敬畏。课堂里让我给他们唱什么惊雷?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哪里!当听到我录得山歌,他们嘲笑的表情!孩子我想问你,你觉得那个85岁的老人用沙哑的声音唱着5岁时听到的歌曲,那个伴随了他一生的歌,难道你不觉得他的内心比你丰富吗?你想象一下你的85岁你还记住了什么?</p><p> 我想象着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哼着《绣荷包》《吴幺姑》,悠扬的有些忧郁伤感的曲调击中了孩子的心,也抚慰着年轻妈妈的心。安静的时候还是轻柔的声音更具有穿透心灵的能力。愿安好长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