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为你们而来——三十八团学校家校共育之《智慧父母 幸福家庭》

老虎老虎你要吃胡萝卜吗

<p>&nbsp;&nbsp;&nbsp;&nbsp;“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鲁迅曾提出“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 “即我”:子女是从“我“分离出来的,“非我”:子女是人类中独立的一分子。那么“我”应该做的就应该是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子女“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我们不要企图禁锢孩子的思想,锁住他们的灵魂。</p> <p>&nbsp;&nbsp;&nbsp;&nbsp;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不可复制,也不可能雷同。如果你认可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的观念,那么,你也就同样理解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孩子,即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2020年4月22日,三十八团学校教师及家长观看了李翠梅老师题为《智慧父母&nbsp;&nbsp;幸福家庭》的讲座。</p> 践行爱的智慧,共建幸福家庭 <p>&nbsp;&nbsp;&nbsp;&nbsp;&nbsp;当下,有许多父母常常处于焦虑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学什么,自己孩子也要学什么,别人家孩子有什么,自己孩子也要有什么。从来不管孩子是否需要,是否适合;还有一些家长一生都在为子女服务,忙忙碌碌,自己却从未真正活过。</p><p>&nbsp;&nbsp;&nbsp;&nbsp;这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很常见的两种误区。家长们费劲心血,培养出来的孩子却不懂得感恩,反而觉得父母管束太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太少。</p><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一切并不是我们想要的!</p><p><br></p> <p>&nbsp;&nbsp;&nbsp;&nbsp;智慧的父母,看重过程。他们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时,感到愤怒、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经历失败与痛苦,“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孩子冲刺百米,智慧的父母关注的不是跑第几名,而是摔倒时,怎样跌得有尊严,膝盖被磕出血来,怎样清理伤口,怎样包扎;孩子参加演出,智慧的父母关注的不是孩子获得几次掌声,而是孩子被淘汰后是不是尽力了,是不是还开心。</p> 实践教育的智慧,培养优秀的孩子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父母对“孩子是我的成绩单”认同度非常高。只有孩子表现好,才能证明自己的教育结果是成功的,自己在别人面前才是有面子的。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父母对孩子过度期望的姿态。</p><p>&nbsp;&nbsp;&nbsp;&nbsp;但孩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吗?</p> <p>&nbsp;&nbsp;&nbsp;&nbsp;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人最大的福气是什么?</p><p>&nbsp;&nbsp;&nbsp;&nbsp;最高赞回答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p><p>&nbsp;&nbsp;&nbsp;&nbsp;曾国藩亦说过:“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教之旗帜也。”</p><p>&nbsp;&nbsp;&nbsp;&nbsp;聪明人,都知道用心培养孩子。因为孩子优秀,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p> <p>&nbsp;&nbsp;&nbsp;&nbsp;对孩子来说,优秀是因为感受到了父母足够多的爱,并在他们的用心培养下一路成长起来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对父母来说,最好的内心慰藉和幸福喜悦,是孩子优秀带来的福报。</p><p>&nbsp;&nbsp;&nbsp;&nbsp;&nbsp;林语堂说过:“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所有的辛苦与艰难,都将是一种幸福的付出。而这也将得到最好的诠释:这份付出是值得的,也是美好的。</p> 育儿先育己,共同学习成长 <p>&nbsp;&nbsp;&nbsp;&nbsp;要进山寻找奇石宝贝。站在山脚下的时候,看着眼前的高山,你有什么印象?</p><p>&nbsp;&nbsp;&nbsp;&nbsp;&nbsp;设想一下,你是一只马戏团的海狮,面对眼前的观众,你在按照指令表演着,然后驯养员会给一桶小鱼。这个时候,你脑海中想些什么?</p> <p>&nbsp;&nbsp;&nbsp;&nbsp;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育。</p><p>&nbsp;&nbsp;&nbsp;&nbsp;父母的言行举止里都孕育着孩子的未来。性格暴躁的家庭,孩子解决问题也定不能沉着冷静;沉迷游戏的家庭,孩子自然也会深陷其中;安静书香的家庭,孩子定然会时不时捧几本书看。父母的教育即是孩子的天花板,遵从规律,发现敏感期中的孩子,因循利导,方能顺利过关。</p> <p>&nbsp;&nbsp;&nbsp;&nbsp;育儿先育己,孩子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孩子的降临告诉我们身份升级之外,传递更多的是你要步入新的领域去领取新的任务卡,可升级途中不更新装备怎么上路?</p><p>&nbsp;&nbsp;&nbsp;&nbsp;或许我们所看到的问题本质上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就没有掌握孩子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更没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这时我们应该反思自我,从孩子的行为中投射自己的不足,其实我们自身就是毛病重重,易怒暴躁。</p> <p>&nbsp;&nbsp;&nbsp;&nbsp;学会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p><p>&nbsp;&nbsp;&nbsp;&nbsp;父母与子女,只不过是你牵着她的手送他到更远的人生,走着走着你松了手,她留下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在牵手的过程中,蹲下身子,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读懂她的敏感点,她真正的需求,让你的孩子成为他自己!</p> <p>愿我们都能谨记:</p><p>倾尽全力找到孩子身上的亮点,再慢慢培养出来。</p><p><br></p><p>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光灿灿的未来。</p> <p>编辑:杨爱玲</p><p>供稿:祝红&nbsp;&nbsp;郑航&nbsp;&nbsp;蔡玉荣</p><p>图片:第四年段组</p><p>审核:张生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