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曾经走过乡村,走过工矿,最后驻足在警营,而这一驻足就是整整32个年头。最近因疫情宅家,有时间翻看那些尘封已久的老照片,一时间那些记忆深刻的场景、画面扑面而来……32年的执着和坚守,我有幸见证了这一时期公安工作的发展、壮大;见证了这一时期公安警察服饰的四次重大变革(七二式、八三式、八九式、九九式)以及无数次的微调演变。我本人也经历了从打字员、收发员、秘书、档案管理、刑侦内勤、外勤,及督导员、防暴特警等警种的变换。服装和警种虽在不断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却始终不变。</h3><h3><br></h3> <h3> 搜寻32年来走过的轨迹,我想用拙劣的笔触写一写属于自己的故事⋯⋯</h3> <h1> 梦 想 成 真 </h1><h3> 一生中做过许多梦,在读书时,在课堂上看到老师运用丰富的知识绘声绘色侃侃而谈的飞扬神态时,我觉得未来当一名教师很不错;不久,当我在文化宫电影院墙壁上看到悬挂着的22位电影名星照片时,我又向往当一名电影演员;当看到我家堂姐徐水莲被部队招去当女兵时,更是羡慕的不得了。1968年,当我初中还未念完,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之后便在偏僻的山村当了一名农民,虽然现实把我的梦想碾得粉碎,但不甘示弱的我每每回到县城路过县公安局大门,看到那显赫的招牌,看到公安院子里那些身穿白色、蓝色警服的公安民警忙碌的身影,都令我投射仰慕的目光,尤其是当我看了电影《秘密图纸》中,由田华扮演石云的女侦察员身穿白衣蓝裙的警服,那正义凛然中透露出的非凡气质,更是令人羡慕不已,心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名侦察员那该多美啊。可是当时下放农村,一天三歺温饱都成问题,前途茫茫,路在何方?美好的愿望也仅是梦想而已⋯⋯</h3><h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村”,在碾转七年后的1975年10月,我还真的踏进了县公安局的大门,实现了自己多年愿望,梦想成真!</h3> <h3> 说起我的两次跳槽,还真有些传奇色彩。人们常说“有梦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力量”,不错,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些看起来无法企及的事,只要有心就会有转机。1974年,我在乐平煤矿当工人时,听说永丰县公安局需要一名搞收发兼打字的人员时,我就动了心思,在远隔千里,又请不到假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书信联系,对方单位没有一个我认识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既没有背景又没有人脉关系,只有家里人提供了公安局秘书股长的名字--李应佩,我就大胆地给李股长写了一封自荐信,得到回复说:局里意见是不要女的,之后我又去了一信,信中用了当时最有力量的毛主席语录:“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一定能办得到”,正是这封信打动了李股长(后来听公安局同事说起他们都看了我写的信,都说有水平),最终同意了我的请求,然而,好事多磨,正当县公安局发来商调函时,我所在的煤矿又不同意放人,说是人事冻结,无奈又等了一年多,后来还是在驻矿的省委工作组组长刘忠贵(时任省煤炭管理局付局长,后任江西省劳动人事局局长)的过问下调动才得已成功。</h3> <h3> 我的第二次跳槽,更富戏剧性。1993年的夏天,利用假期,我们姐妹仨一同游厦门、福州等地,当我们逛到福州三角井时,姐姐看到“福建省公安厅的大门招牌随口一句“要是你能调到这里工作该多好呀”,一语点醒梦中人,此念头虽只是在脑海里一闪,但此后我就开始留意这方面的信息。一天我在刑警队办公室浏览报刊,《人民公安报》上一篇署名福州市公安局局长王长淦名字的文章“领导班子成员廉洁自律举措”引起了我的注意,何不再拿起三寸秃笔写信联系碰碰运气呢?我在信中简单介绍了自己,并陈述了希望调福州市公安局的愿望,手头恰巧有一篇在《江西日报》上刚发表的一篇侦破小通讯,于是我剪裁下来随信寄出,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其实当时我也并不抱什么希望,权当投石问路吧。没想到当信寄出后的第六天,刑警队的同事程桂根叫我接电话,说是福州市公安局打来的,我当时很惊讶,真没想到局长亲自打来电话,当他证实了我的身份和愿望后指出我调动渠道不对头,应有地区以上的商调函(其实他也不知道县级政府完全可以办理人事调动)听他这么说好像有点意向性,事不宜迟,第二天我就到地区公安处开了证明寄去了,前后写了三封信,之后没有回音,我除了等待别无他法。我以为大概是没有希望的,同样的好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何况当时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又是女同志,学历文凭不高,凭什么人家接受你呢?正当我满怀惆怅之际,1998年的春节前夕,从千里之外的福州传来喜讯,我的第二次调动成功了,又一次梦想成真!</h3><h3> 1998年的3月8日是我正式成为福州市公安局防暴特警的一天,当我驰骋着摩托(单位发的)穿行在福州的大街小巷时,才真正切切地感到我已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不再是游客了。我要感谢自已的不懈努力,感谢一路无私相助的贵人,感谢命运对我的眷顾!</h3> <h1> 做 最 好 自 己</h1><h3> 1975年的国庆前夕,告别了工作三年多的煤矿生活,怀揣着新的希望进入警营,新的生活开始了,不是科班出身的我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哪怕做打字员工作,也要做得最好。读书时我能每年都能拿到“三好学生”的桂冠,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也不会输给别人。我能在短期内熟悉字盘,连学习培训过程都省了,直接上手打印材料,各科室拿来的“呈请拘留报告、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意见书以及调查报告等等都是要在规定时间内赶出来,文件多时只有加班加点。在文字语言方面自谓有点优势,对有的同事写的东西用词不当我会与之商榷加以修改。我们的秘书科长袁智文经常是写了一半的公安简报交给我打印,他相信我能替他完成下半部分文字,充着这份信任,我也不负期望,定然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由于局里这台老式打字机年限长,铅字大多磨损,局里同意换打字机。才有了77年夏天到上海购买打字机一事。有意思的是因我只身一人初次外出,局领导已联系好了上海虹口公安局办公室帮忙购买,因互不认识,之前在电话里讲好我到上海火车站出站口,接待人陈主任手持一卷报紙为号,还真像上演了一场电影中地下工作者接头的一幕。陈主任夫妇都是公安干警,对人非常热情,夫妻俩带我到上海市公安局招待所办理住宿手续,并安排当时回上海的知青罗洽群等陪同游玩,留下了首次赴沪的愉快时光。</h3> <h3> 八十年代初局里又陆续调进了三位女的(二位局长千金、一位副县长儿媳,警员编制也从最初的36人至50余人,最后增至现在的200余人),由高红娥接手打字工作,我仍在秘书科从事收发及档案管理工作。</h3> <h3> 公安业务档案是公安机关在依法对犯罪和犯罪嫌疑对象实施侦察、调查、拘留、逮捕、审讯和治安处罚等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字材料,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用。是一项细致而繁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没少化心思,为此还到江西大学档案系进行了一个月的档案业务培训,尔后按照省厅、市局要求,由局领导牵头组织了一批人员对全局的业务档案进行突击分类整理,以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经过一个多月的埋头苦干,在全省公安档案工作检查评比中我局获得先进单位,我本人也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工作者,并颁发了荣誉证书。</h3> <h3> </h3>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我调入刑警大队担任内勤,说是内勤,遇有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也就不分什么内外勤了。八十年代中期在全国公安侦察战线开发了刑事情报资料(亦称犯罪信息)工作。即有计划、有目的收集、积累有关刑事犯罪人、事、物等情况输入电脑,便于分析、研究、储存、检索的一项工程。通过查验储存的信息,发现相同或相似的手法及痕迹物证特征,便可为破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这项工作主要由我负责。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领导先后派我赴地区公安处学习,后又赴哈尔滨参加全国性的刑事情报资料培训学习,在学习期间,有幸聆听来自中国刑警学院的张巾、王庆?(名字不记得)等高级教授的讲课,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初步技能。回局后,在领导的重视下,抽调了一批干警组织刑事情报资料收集小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收集犯罪信息的工作,工作组干警深入到各个派出所及主要乡镇去收集曾有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并逐一建指纹档案。由于此项工作繁杂且涉及面广,干警们夜以继日辛苦了两个多月,逐步建立起了全面准确的刑事情报网,期间痕检技术员通过查找所建指纹档案,通过对比认定犯罪嫌疑人,从而破获多起刑事案件。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在案件的侦破及打击预防刑事犯罪活动中已初见成效,不枉我们资料收集组几个月的辛苦劳作。为此受到局领导好评,我本人也受到了市局、县局的嘉奖。</p> <h3>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还参加了一些有益的社会群众团体活动,由吉安地区妇联组织的由各地公、检、法、司干部参与的联谊会在吉安市成立,我被选为“维权”联谊会理事。曾随“联谊会”成员上井冈山参观学习,我写的二篇论文均获维权优秀论文奖,并获物质奖励。</h3><h3> </h3> <h3>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只有不断学习,你才能把工作做得出色,把生活过得精彩。在我求学的黄金时代由于遇上上山下乡,错过了継续上学的机会,为了弥补损失,我于1985年夏通过成人自学考试,被录取永丰县委党校中专班,学制二年。我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带薪脱产学习的机会,虽然当时我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确有一定困难,但当我重新坐在课堂上,听着老师传道授业时,那种美好的求学感觉又回来了,它激励我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奋发努力。待学期结束时,最终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如果不想别人否定,自己就必须更加努力。“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名诗一直激励着我奋然前行!有句话说得好,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进大脑的知识。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即便我碰上了一位一直打压我的领导,我也没太计较。而当他的女儿(我的同事,她后来告诉我:当时她想进公安局,其父不同意说不要女的,当她说局里不是也有一个女的吗?她父亲就说“你比得上人家徐军”)告诉我他父亲说的这句话时,我心想他还是认可我的,足矣!虽然影响仕途,却不妨碍做最好的自己。</h3> <h1> 负 重 前 行 </h1><h3> 穿上警服,头顶庄严而神圣的国徽,便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昔日也曾有过羡慕,但当你身临其境,才体会到那份无形的责任如此厚重,这身警服的背后是付出、是牺牲。走上从警之路就意味着我们要比别人多一份社会责任和使命;意味着远离繁华而甘愿平凡、以苦为荣;意味着要牺牲,意味着某种亲情、天伦之乐的缺失。</h3><h3><br></h3><h5> </h5> <p class="ql-block"> 人民警察因职业的特殊性,加班加点是常态,每当万家灯火,人们共享天伦之乐时,每当人们鼾然入睡进入甜美梦乡时,广大公安民警却全力以赴奋战在安全保卫工作的第一线,以辛劳、奉献乃至热血和生命换来了社会的安宁、人民的平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间断地有各项专项行动、专项斗争、统一行动,还经常有临时性、迫切性的任务降临,如紧急堵截全国通缉的头号枪匪“二王”的搜捕、“打黄扫非”、取缔卖淫嫖娼、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打击流窜犯罪等专项行动不一而足,我作为女同志,即便不出外勤,也要在单位值班,搜集情报、上报下达,为及时准确上报有关部门而不得不加班加点,个中的辛苦非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记得有一天我正值夜班,深夜时分,我两岁的女儿不知怎么从房间里跑出来哭喊着找妈妈(那时我只身带着女儿住在预审科办公室楼上),待我在办公楼台阶上寻到女儿时,看到她委屈流泪小模样,心里也是心疼不已,然而此时却没有时间陪伴,只有将其抱上楼上哄她睡后再下来加班。因为有任务必须连夜去完成。</p> <h3> 记得还有一次,我随刑警大队指导员杨志华等人出差浙江临海解救被拐卖妇女,一去就是一个多星期,待我回到家时,女儿瞪大眼睛痴痴地看着我(那时女儿才一岁多点)好象不认识我似的,我一把抱起了她哽咽地说:“是妈妈对不起你!”令我没想到的是,过后不久,更对不起的事发生了,这主要是我的大意造成的。那天清晨,我带着女儿在局院子里的井旁洗衣服,忽然听到背后一声巨响,我扭头一看女儿不见了,我顿时慌了,往井里一瞧,女儿真掉井里去了,那一刻我不知所措,撕声裂肺地连声叫喊“快来救人啦!”喊完才发现井里一边安有钢筋台阶可下,我慌忙下去,此时女儿刚从井底下浮上来,我一把抓住往上提,这时住在附近的范所长,陈敏等人也都赶来了,协助我一同把女儿救上来了。好险呀!所幸女儿毫发无损,只是喝了两口水,受了点惊吓而已。后来局里的同事再见到我女儿时,都戏谑她为“跳水冠军”。</h3> <h3> 我的父亲在75岁时患有老年痴呆症,由于自己整天忙于工作,不仅不能在身边陪他照顾他,反而是他常担心我是否累了、病了、瘦了?常埋怨我饭吃得太少了,对我的一片爱怜之心苍天可鉴,我对父亲的养育之恩却无以回报,心里始终有一种愧疚萦绕在心里。干上公安这一行,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陪伴儿女,这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当今有句很流行的话:“那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我想,这的确不是一句煽情的话。</h3> <h1> 风 雨 同 舟</h1><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的漫漫从警路,回想与同行共事的时光,虽然大多人、事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变得模糊不清,但有些片段,有些细节仍深深烙在心间,无法忘却。</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9年秋天,局里开展在押人犯到各公社乡村进行游斗宣讲活动,武警押着一车人犯在后,我们乘坐吉普车在前,当行至去君埠的石灰岭时,汽车刹车突然失灵,且也面临长长的弯弯曲曲的下坡路,右边是深不见底沟壑,左边是悬崖陡壁,汽车越溜越快,全车人紧张的要命,杨股长叫司机撞马路上堆的备用沙堆,想让车子停下来,小小的沙堆根本不管用,当汽车疯狂往下奔时,有着十多年驾驶经验的罗宝贵司机急中生智,在不太宽的公路上来了个急转弯向左边的岩石碰去,一声巨响后汽车终于停下来了,吉普车前挡玻璃撞成了碎片,坐在前排的杨志祥、杨郑华前额均被碰伤流血,我和刘球生股长被掀起的沙发坐垫埋在了车里,竟没有受伤,手里捧着的扩音播放机也完好无损。劫后余生,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下车查看后才发现车轮碾压的痕迹距右边的山沟还不到一尺,好险啊!感谢罗师傅的车技,避免了一趟车毀人亡的悲剧。后来联系局里的消防车接应,我们很快从惊魂未定的情绪中调整过来,继续完成工作任务。</p><h5> </h5><h5> </h5><h5><br></h5><p class="ql-block"><br></p> <h3> </h3> <h3> 刚调入刑警队之初,鹿冈乡前村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文付局长带领刑警队侦察员、法医前往现场,我随同前往,那时正值杨梅季节,天气晴雨相间,尸体高度腐败,当大家把年轻的女尸从山沟里抬出来时,整个脸膨胀变形,蛆虫滚滚,法医唐衍胜、助手程桂根用塑料袋装水洗净蛆虫后拍照,为弄清致死原因,他们俩用锯子锯开头盖骨都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打开头盖骨见淤血形成,初步确定为钝器所致)唐法医叫我作验尸现场记录,我第一次看这类尸体,而且是浓蛆滚滚、嗅气熏天的高度腐烂的尸体,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害怕归害怕,惊悚之余我还得近距离作记录,法医根据尸体由表及里报出:什么瞳孔、尸斑、尸僵,淤血、创口形状等一一记录下来。后来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甚至连尸检术语也能说出个一二。</h3><h3> 这起案件经过数天的调查摸排确定嫌疑人,将其拘捕,几番审讯下来,犯罪嫌疑人终于交待了强奸杀人的全过程。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他交待完后竟然提出:放他回家去栽禾,真是一个十足的法盲,愚蠢至极,可悲可叹!</h3> <h3> </h3> <h3> 一九九七年的秋天,刑警队副大队长薛九根带领我和王忠荣(后任副局长)万振雷,由警员罗保贵开车前往广东解救被拐的妇女(陶唐謝坊人氏),驱车数千公里,辗转广东山水、惠州、揭西,揭阳等地,最后在饶平的一个山村找到了被拐卖两年多的妇女谢某,解救不易,当事人好不容易化钱买来的老婆,自然是阻止我们将其带走,而且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宗族村民似有暴力相阻的倾向,后来我们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同下,说服谢某配合,悄悄将其救出,由于怕村民拦路,我们连夜逃也似的快速离开了村庄,当到达安全地带时,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想广东之行,一路都得到各地刑警及派出所民警的大力支持协助,出力又管饭,当山水刑警大队长在歺桌上的一句“天下警察是一家”时,我竟感动的热泪盈眶。</h3> <h3> 在山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办公室,凭借玻璃板下一张照片,我与五年前一起在哈尔滨学习的女学员意外相逢,真是喜不自禁!真应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明鉴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古人可凭借半边钗子相认,而我却凭借一张照片相逢,天涯何处不相逢,感觉这世界真小。</h3>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侦察员,既要思维灵活、反映敏捷,行动果敢,更需克服盲目性、刻板性、焦虑感。如在侦破陶唐金溪投毒杀人案中,主办此案的刑警一开始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先入为主,案子一直不能结案。嫌疑人刘香娇被关押数月,一直不承认自己投毒。不错,案发时的确是刘拿着箬叶饼(糯米饼)给邻居家六岁的小男孩吃后导致死亡,表面上看刘是直接的杀人凶手,为何一直不肯认罪呢?而办案人员却一直认定是她作案。我觉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刘在村里本是个老实善良的人,与被害人家里既没有怨仇也没有瓜葛,不存在杀人动机,但每次提审都未能突破。一天刘香娇在狱中一直闹腹疼,局里安排我陪同刘去县医院检查,(B超诊断为子宫内膜炎)开了消炎药回来,她很感动,加上我一路上做她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打消顾虑,说出隐情。回局后,她就主动向我和唐法医(后任刑警大队指导员)讲出了实情。原来是她的丈夫给她箬叶饼吃,并反复交待要自己吃了,不要给别人吃,刘当时来不及吃,随手将箬叶饼放进口袋就去河边洗衣服了,在河边碰到俩小孩,就掏出来一人一只給俩小孩吃了,她当时并不知饼有毒,后来回想才知是丈夫要害死自己(因丈夫有外遇),为什么她一直不讲实情,是担心丈夫如果再抓进来,家里俩个小孩就没人照顾,所以一直有顾虑,但是她却不知道外面发生的情况,家里早被受害人家属打砸损毁,一片狼藉,丈夫因受不了良心的责罚上吊自尽了,在一瓦片上留下遗言:“香娇是我对不起你”。至此案件明朗,刘香娇也被无罪释放。这件案件给人的启示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审讯的过程也可多作开导,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p><p class="ql-block"><br></p> <h3> 回想自己三十多年分別在两省的从警岁月,在栉风沐雨中不仅品味了酸甜苦辣,还见证了我身边的战友、上司,用生命的音符谱写了动人的乐章。诠释着最美的警察。</h3><h3> 我的同事原刑警大队的刑警李思明(后任坑田派出所所长)在一次执行公务调解纠纷中,被犯罪分子暴力袭击,用砍刀砍断脖子,当场牺牲。被公安部追认为烈士,并授予“二级英模”称号,牺牲时年仅四十余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我的上司福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盖启章,身患绝症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呕心沥血,用他那支峭键的笔为福州公安工作的开展和提高民警待遇等方面写了不少建设性的文章,并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和釆纳,最终给基层公安工作的发展和干警的工作生活待遇带来很多实质性的改善,后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为此,公安部授予他“一级英模”称号。干警们都非常怀念他,他不仅是一名忠于职守的忠诚卫士,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儒警。</h3> <h1> 感 恩 遇 见</h1><h3> 在漫漫的从警路上,我感恩一路扶持我的亲朋好友以及那些善良无私的“陌生人”。没有他们的相助、相教就没有现在的我。我能踏进公安的大门,助我梦想成真,感谢我的家人、亲戚和那些无私的素未谋面的与我通信、回电话的股长、局长们。从一开始的李应佩到后来的王长淦,盖启章等,他们对我这小人物的关注重视令我感动不已,难能可贵的是,在一切都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中,我的两次调动仅靠几封书信助力成功这在当时也是不多见的,就连事后送点物质东西感谢都遭拒绝。我有时想,不知我何德何能受此恩恵。究其原因,有一点可确认,他们都是德才兼备的好人。如李应佩原是地委党校的教员,从他的来信中所写的文字和书写所显露的才华都令我刮目相看,可惜不久他就调走了。还有盖主任,当我去市公安局报到时,第一次见到盖主任,想不到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竟是“你的来信我看了,写得不错,还有点文釆”。一时我受宠若惊,能得到省市公安警官的认可,多少有点意外,但表面上我还是谦虚几句:“写得不够好,还要继续努力”。盖主任可是一名军转警的干部,具有军人的豪爽直率,又不乏幽默风趣。由于他超负何的工作导致过早离世,实为遗憾!</h3><h3><br></h3> <h3> 记得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我在警界就有一位好朋友,她虽然不是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却是我的上一级领导,行署公安处刑警大队的一名警官(后调国安局副处退休)胡爱华。我们的认识源于地区公安学校组织的岗位培训,她作为组织者,为我们各县的刑侦人员提供学习、生活的后勤保障。她是一位很具亲和力的大姐(比我才大两岁),她总是面带微笑,谈吐也很和善、友好,給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以后地区多次组织各县刑事情报人员办班学习,一来二去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再后来又一起赴哈尔滨学习,一起游览北京、上海等地。她的人脉关系较广,所到之处都有熟人提供方便。她总是像照顾小妹妹般的关心照顾我,我到吉安出差,她叫我不要住酒店,直接到她家住,她到永丰出差也会来我家住。她是一个非常勤快讲究整洁的人,到我家来总是忙不迭地帮我们家搞卫生、打扫院子、整理东西等。还有一件事让我沒齿难忘,有段时间,地区组织的刑事情报员到各县公安局巡回帮忙,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她见我总是时不时地捂住肚子喊痛,感觉不对头,后来她就带我去她弟媳妇所在的市妇幼保健院检查,一检查医生就说要手术治疗,不几天我就赴武汉手术,切除了隐患,被免了一场大疾病的发生,从此以后再也没出现腹痛现象。解决了我多年来每月都有几天腹痛的大难题。所以说我们之间的友情不是一句感谢的话可以包含的。大恩不言谢,一切尽在不言中。</h3><h3> 可喜的是退休后我们又联系上了,我抽空去吉安看她,他们夫妇俩也来福州看望我,我们的友谊一直延续至今。</h3> <h3> “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感谢生活,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情,重重的义。感恩所有的相知、相遇。</h3><h5> </h5> <h3> 选择了从警,此生无悔。感谢相遇,让时光多了一份感动;感谢相知,让生活多了一份温暖;感谢从警经历,让岁月多了一份生动⋯⋯</h3><h3> 难忘那一抹橄榄绿,</h3><h3> 难忘那一抹藏青蓝。</h3> <h3> </h3><h3><br></h3> <h3> </h3> <h3> 退休生活剪影</h3> <h3> 走在莫斯科红场周边,见到执勤的巡逻警察,拨动内心最深处的那根琴弦,情不自禁走上前去与他们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曾经共事过的同事,他们现在有的是支队领导,有的是公安干校副校长,有的是各大队的负责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为他们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p> <p> 这是曾经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王晓智,一个浑身充满艺术细胞的小品、评书演员,在曲艺界享有一定声誉,他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多次在北京获奖,并多次荣立二等功。现在是福州市公安宣传队的团长、福建省曲艺协会副主席。东南卫视以“海峡曲艺名家”为他作过专题报道。</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0年元旦期间,巡特警支队邀请退休老干部参加支队年终茶话座谈会,成立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党员对灾区,疫区的捐款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