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山词话50则

静如

<p><br></p><p>编者按:</p><p><br></p><p>继编发李增山《茶轩诗话》卷七(50则)和卷八(50则)后,自即日起陆续编发《增山词话》(50则),每日一则。</p><p>欢迎批评指正。</p><p><br></p><p>(静如)</p> <p><br></p><p>作者简介:</p><p><br></p><p>李增山,河北平山人,1945年出生,曾任山西省临汾军分区副司令员,大校军衔。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北京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为《北京诗苑》主编。著有《李増山诗词选》《茶轩诗稿》《茶轩说诗》等专著。其汉俳造诣亦深,著名诗人刘征、刘章分别为其专著《汉俳三百首》作序,给予很高评价。《汉俳三百首》一书,被中国汉俳学会评为全国十部汉俳著作优秀奖之一,传入日本。</p><p><br></p> <p><br></p><p>增山词话&nbsp;&nbsp;之一</p><p><br></p><p>疑是唐人写五七言格律诗腻了,或嫌整齐划一的句式太死板,更或是不满对思想情绪的束缚,便冲破藩篱,另辟蹊径,搞出个长长短短的句式来,称之为“长短句”。其动因并非破坏诗的美学价值,恰恰相反,而是在探求诗的另一种美学价值,故又称为“诗余”,仍未脱离诗之美的本性。到了宋人手里,便把词体梳妆打扮成了个大美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哉!然如“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此类诗语,在词中仍常常出现,可见觅了新欢并未忘了旧好。另外,多用仄声韵也是对格律诗多限于平声韵藩篱的突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不就是仄声韵的律句吗?是的。然而,放在词中确乎别有一番韵味。</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p><p><br></p><p>当下有一种怪现象,有些人口中赞同苏东坡“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的做法,心里却仍把周邦彦“所制诸调,非独音之平仄宜遵,即仄字中上、去、入三音,亦不容相混”奉为圣旨,凡越雷池一步者皆不可恕也。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王闿运《湘绮楼词选》说:“都来,即算来也。因此字宜平故用都字。”不管范氏名气多大,“都来”无论如何也没有“算来”表意准确。此正所谓以词害意也。想来范氏也是无奈之举,实在是寻不到合适之字,只能作茧自缚,做格律的奴隶矣。故今人品诗、选稿、评奖遇到出律者,只要确实优秀就不应苛责、摒弃,能改则改,改不了就保留,无损于评者、编者、评委的声誉。</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p><p><br></p><p>有当代青年始学词咏即误入歧途者,或如世外人语,或如唐宋人语,俨然桃花源中人也。溯其根由或可从朱敦儒《朝中措》一词中看出端倪。词曰:“先生筇杖是生涯,担月更挑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向谁家。”在思想情感里削掉了“憎爱”,作品里便不会再有家国情怀,剩下的便唯有风月矣。古人对此类严重脱离现实之作尚嗤之以鼻,况乎今人哉?不知为何学咏、咏之所向,即使手艺了得,也不会成可教之才。为赋新词强说愁虽是无病呻吟,亦学老大“憎爱”模样,而为赋新词强说闲,则是精神空虚、消极、颓废的表现。辛弃疾说:“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火热的生活正等着我们去歌咏,为何眼睛只盯着心中虚拟的世界呢?</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p><p><br></p><p>张先不屑人给他起的“张三中”雅号,坚持朦胧美的创作风格,自诩张三影。其实,他除“余生平所得意”的三句外,还有很多写影的佳句。柳永善俚词,享有任何人都不曾获得的“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但其对雅词创作同样信心满满。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摄去多少文人学士的魂魄。晏殊工于造语,以“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名句著称。他也自爱其词语之工,还把这两句组织在一首七言律诗里。王安石词作不多,但他有信心一改当时的绮靡风气,一首《桂枝香》(登临送目)竟赢得苏东坡“此老乃野狐精也”之赞叹。故每个词人对自己的艺术特长,要有充分的自信,认准方向,破浪前行,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五</p><p><br></p><p>现代著名女词人沈祖棻有《浣溪沙》,曰:“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作品反映了作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乱离中思乡的心情,语雅格高,无疑为一篇佳作。因词中末句,让她获得了“沈斜阳”的雅号。贺铸因《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士大夫谓之“賀梅子”。张先因《一丛花令》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而获“桃杏嫁东风郎中”雅号。宋祁的《玉楼春》,下阕充满了追欢逐乐的庸俗情趣,并非一首上乘之作。由于上阕写春确有独到之处,特别是那个“闹”字,点染得极为生动,因此获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雅号。这说明,同为雅号而所含思想、艺术成就有大小、高低之别。然而,既能得雅号就有其可爱之处,亦是不易之事。</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六</p><p><br></p><p>初学咏者总觉得所谓境界、意境玄而又玄,然说情境、心境则无不明白。情生于心,归根结底是心境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情语即心语,心中感受之语。写“油盐酱醋”是为了说心中的“酸甜苦辣”,写“大河奔流”是为了说心中的“热血汹涌”。境界高远也罢,意境深邃也罢,情景交融也罢,最终目的还是表达一个心境而已。譬如同样写长江,由于所处心境不同,眼中的景物、笔下的文字皆不同矣。苏轼写“大江东去”是感叹“人生如梦”,悲观之心境也。杨慎写“滚滚长江”是把成败“都付笑谈中”,达观之心境也。毛泽东写“茫茫九派”是为“心潮逐浪高”作铺垫,乐观之心境也。故学咏且莫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将浅显的道理神秘化,莫被一些看似深奥的东西吓唬住。</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七</p><p><br></p><p>柳永善于用生动的民间俚俗的语言,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使北宋词风为之一变,从而受到一般市民的欢迎。今人有师法柳永俗词者,专挑俚语搬用于今词。殊不知柳词俚语乃宋朝时人口出,今人少有听懂者也。《定风波》(自春来)中:“无那”,几人知作“无可奈何”解?又几人知“那”读nuo?“音书无个”,几人知“个”是助词?“恁么”,几人知作“这样”解?又几人知“恁”读ren?今人用俚语当从今人口出者中挑,还要尽量避免方言土语,否则只能在小圈子中进行交流。其实俚语只是柳词之皮毛,“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才是大众喜爱柳词的真正原因。故今人学柳词的语言,重点应是其使用俚语的方法,而不是其使用的已经过时的词语。</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八</p><p><br></p><p>笔者一生戎马,非常钦佩苏轼的乐观精神和豪放词风,喜其“一蓑烟雨任平生”“休将白发唱黄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然而,我更喜欢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将军白发征夫泪”“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因为范氏是“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西贼闻之惊破胆”的真正带兵打仗、驰骋沙场的军事指挥员。他的这些词句是其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他的这种冲天豪气不仅表现在词中,更表现在真正的战场上。像范氏《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样的边塞词,只凭“老夫聊发少年狂”是写不出来的。苏轼的豪放词风,是在屡遭挫折的人生道路上逼出来的。范仲淹词的“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彭孙遹语)是被烽火硝烟淬炼出来的。故说人的性格决定其词风,人的经历更决定其词风。</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九</p><p><br></p><p>笔者喜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那个满肚皮“不合时宜”、天不怕地不怕、披蓑衣穿芒鞋策竹杖吟啸烟雨中的老汉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但更喜其另一首《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通过那个笑时犹带岭梅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为东坡劝酒的歌妓形象,从其身上能看到作者的心志与灵魂。此词的高出一筹,是运用了代言的表现手法。此代言并非作者代词中主人公说话,而是词中主人公代作者说话,尽显含蓄婉转之艺术魅力。有人将“诗言志”“词缘情”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情志本为一体,词理所应当地同样言志。东坡的一大贡献正在于诗词合流,以提高词的意义和风格。他的词无论直言或代言,写得都是自己的心志,这应是我们学习苏词的一等要务。</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p><p><br></p><p>欧阳修的词誉虽然不低,然笔者读之并不多,除了“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似无多少印象深刻之处。不过其《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倒是为评论家提供了两个绝妙的词汇:拟歌先敛、欲笑还颦。他们常常用这两个词和李清照的“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形容语言的含蓄婉转。从生动的形象中,获得深邃的哲理,正是诗词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相对于其它文学形式更具魅力。如相类似的成语“欲罢不能”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从说理到说理,夫子的形象比之醉翁笔下歌女的形象浅淡得多,比之易安笔下的自我形象更是浅之淡之。</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一</p><p><br></p><p>张继一首《枫桥夜泊》将寒山寺周边的夜景写得美得不得了,致使日本人竟欲盗去诗碑,未成,后于本土仿制一通。其实,论写景词体毫不逊色于诗体。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将杭州写得美得不得了不得了,竟使金主亮“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若论讽刺词体似不及诗体。林升一首《西湖》,其对后世之影响似乎盖过柳词。只因如“西湖歌舞几时休”“只把杭州作汴州”之诗语,在词语中很难出现。罗氏还举了一首谢处厚的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细细品味,确实如此。自苏轼“以诗为词”后,词的内涵逐渐丰富,风格也更多样化,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词体的某些不足才开始改变。</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二</p><p><br></p><p>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词成高格亦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词语能怡悦读者,此第一境也。“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是也。词语能引起读者共鸣者,此第二境也。“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也。词语能引发读者生发新意者,此第三境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也。上举例句皆出自晏殊之口,大词人尚且如此,况乎一般人耶?故不能苛求词人句句都是高境界,词人们也不必每每自相逼,到老都会在这三个台阶上徘徊,谁也不可能总在最高层。王氏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此境界说似近乎眼界说,只有大小、宽窄、阔狭之分,而无上下、高低、优劣之别,不好理解。笔者以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比较的,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境界总能分出高低优劣的。</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三</p><p><br></p><p>今人学东坡所作词总觉有些“假大空”,原因是把东坡作为“高大全”的人物来看待了。殊不知其豪放语,不是天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被人生磨难逼出来的。其也不是故作姿态,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最接地气的、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唱“大江东去”是因“人生如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好用达观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因未能实现统兵守边的志向,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唱“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是因离愁别苦,只能用乐观态度去抵抗人间的不如意。唱“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因其就在政治道路的“烟雨”中行走,怕也无用,何不啸吟徐行?故学人不能脱离自己的人生经历,豪放也罢,婉约也罢,必须说的是自己的真实感情。</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四</p><p><br></p><p>东坡先生在谪居黄州时写了大量词作,以乐观的态度来解除政治上的失意,可用“苦中作乐”四字来概括。然此乐绝非装出来的,他也有“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的话。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为我们贡献了数个变悲为欢的意象。“休将白发唱黄鸡”,使香山居士《醉歌》里“黄鸡”的意象,变悲叹衰老为乐观生活。“杜宇一声春晓”,使太白《蜀道难》里“杜宇”的意象,变哀鸣为欢歌。“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使古老神话里“嫦娥”的意象,变寂寞为欢快。特别是他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不仅创造了一个大江奔流的意象,还成为颠覆不破的哲理。东坡先生在黄州五年,是他创作最健旺的时期,与其说是他以文字追求不朽(“独笑书生争底事”),不如说是他在寻找医治政治创伤的自救药。</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五</p><p><br></p><p>批评苏轼有逃避现实的老庄思想者,乃庸人自扰也。担心读者被苏轼带入虚无世界者,乃杞人忧天也。其实苏夫子是一个最最喜爱人间、热爱生活的人。“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这是最有力的证明。既告诫自己,也告诫世人:天上有什么好的?还是地上好啊!“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这是告诉人们:人生并非如梦,梦里也摆脱不了人间的欢怨之情。“雪沫乳花浮午琖,蓼茸蒿筍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是告诉我们:人间清欢才是人生最大的享受,让我们热爱人间、珍惜人生吧!他写“老幼扶携收麦社”,写“道逢醉叟卧黄昏”,写“日高人渴漫思茶”,多接底气啊!</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六</p><p><br></p><p>谈苏轼之贡献多以风格论,在“靡靡之音”中刮起一股“天风海雨”,被尊为豪放派创始人。其实,他的贡献首先是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开拓了词的内容,充实了词的思想性,提高了词的意境。他以诗为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另外,以为苏词皆“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那就大错特错矣!王士祯《花草蒙拾》评他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说:“‘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綺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说苏词亦能缘情綺靡是事实,但拿柳永作比似有不当,毕竟柳词尚囿于“词为艳科”藩篱之中。也有以苏词“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为挡箭牌胡乱突破格律者,如此是学不到苏词真髓的。</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七</p><p><br></p><p>今人学古人,常是东施效颦,将一些陋习一并学来,捧人与自吹便是其一,其后果就是捧杀与自毁。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好!黄庭坚:“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也好!而陈师道说“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唐诸人不逮也”,就是捧得太高了。他们的老师苏轼曾批评黄学柳永作词,李清照也指责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他人捧你,如不觉惭愧,笑纳也就便了,若还要自吹一番,便有自砸饭碗之祸。黄庭坚写了《念奴娇》(断虹霁雨)即自称此词“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欲与老师比肩。不吹还好,他这一吹却使自己的声誉降落不少。故奉劝今人且莫瞎捧,免遭献媚或害人之诟;亦莫自吹,免得落个夜郎自大的名声,脸上挂不住。</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八</p><p><br></p><p>晏殊、张先、宋祁、贺铸、王安石皆造语炼字之高手,以句佳字精而驰名。晏有“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令王灼慨叹“风流蕴藉,一时莫及”。张先不满意人称其张三中而自称张三影,而“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其中影字也确实是时人公认的好。他还因“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获得欧阳修所赠“桃杏嫁东风郎中”称号。宋能获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称号,足见人们对这一佳句的狂爱。賀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物比愁之多,无前人也,人叹其工,称其賀梅子。王虽写词不多,其《桂枝香》(登临送目)却受众人追捧,苏轼惊呼“此老乃野狐精也”,崇拜程度可见一斑。故造语炼字虽非作词之头等大事,却是必练之手上功夫,真正不可小觑也。</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十九</p><p><br></p><p>毛泽东提倡旧体诗词“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然当今成效甚微,甚至距民歌愈来愈远。诗体好些,有竹枝词(有人列入词体)不绝,曲体也有复兴之兆,唯词体不见多大起色。宋朝柳永的俚词,吸收了大量民歌的养料,只是着重语言形式而忽视人民的思想感情,不能作太高估价。倒是李之仪的一首《卜算子》,真正吸收了民歌的精华,别开生面,给当时的词坛带来一股新风。词曰:“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他是模仿古乐府《上邪》写成词的,今日我们也可模仿其它形式的民歌。敦煌保存着一批民间词,如《望江南》《抛球乐》等,更是我们学习的好教材,因为它们已经是成熟的词的体制了,我们学起来会更直接。</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p><p><br></p><p>词亦谓长短句,亦谓诗馀,合而谓之长短句的诗。但这种诗是变了韵味的另一种诗,谓之词。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金昌绪:“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到苏轼《水龙吟》则变成:“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玉人来。”到苏轼《贺新郎》则成:“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到王安石《桂枝香》则成:“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简直就是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的重新组合。反复吟诵,词的节奏美确实有诗不及者,想此定是由诗而词的一个重要原因。</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一</p><p><br></p><p>陈师道批评苏轼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周济称赞周邦彦词“本色佳制”,其中“本色”皆指“词为艳科”的狭隘的正统观念。这说的是词的本来颜色。自苏轼始,词的这种所谓正统颜色就被逐渐改变了,用时髦话说由灰色变成红色。还有如评论某词作不失文人本色、不失军人本色等,这指的是作者的本行、本业。词作中应发挥行业的优势,尽显行业的风格。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本色。若只限于本色则会创作内容范围愈来愈小,写作方法路子愈来愈窄。我们搞创作不能只是孤芳自赏,总是要给人看的。拔高一点说,诗人、词家都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跨行业创作绝非失却本色。笔者觉得被人称为诸如“农民诗人”者,有突出特色之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暴露短板之消极的一面,千万莫被这把双刃剑伤害了卿卿性命!</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二</p><p><br></p><p>人格化是咏物之重要因素。在词人眼中万物皆有生命,皆有灵性,皆有情感,皆有喜怒哀乐。诸如开篇即雨恨云愁、寒蝉凄切、风悲画角者,俯拾皆是。在词人笔下万物皆如人,会说话,会唱歌,会跳舞,会使眉眼,会开玩笑,会戏弄人。“云破月来花弄影”“红杏枝头春意闹”宛如俏皮的顽童,岂是写物?周邦彦写蔷薇“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 ,别情无极”,简直就是一个小姑娘的举动。晏殊说“明月不谙离恨苦”,否,是明月欲给主人公以安慰。欧阳修说“泪眼问花花不语”,否,是花不知说什么好。张先说“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有时人还不如花木解风情呢!“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周邦彦更把昆虫写成媒人和使者了。故写物即写人,物人一体,乃咏物之秘笈也。</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三</p><p><br></p><p>评论家常用王安石“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话,评价作品的凝练、精警,说明只要赞美在点子上了就无须多言。周邦彦的《菩萨蛮》(梅雪)虽主人公是思妇,但梅雪亦是举足轻重的二号人物,是思妇因望梅雪而念远,所谓“无酒不成席”,梅雪即席上酒也。然而,通篇八句只有两句是写梅雪的,却并不嫌少,而感恰到好处,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不妨录来共赏:“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天憎梅发,人憎天雪,路远人寒,江楼望断,有这“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二句足矣,其它皆为布景陪衬耳。正所谓言多必失,失含蓄,失蕴藉,失韵味也。</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四</p><p><br></p><p>婉约词的最大特点是描景抒情之细腻,点点滴滴,娓娓道来,如微风潜夜,细雨润物,须细嚼慢品方得真味。其最大魅力是风调谐婉,曲折回环,含蓄不尽,如水上涟漪,幽院深径,须透过重衣方见真身。李重元的《菩萨蛮》就是一首如许之闺情词,曰:“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除末一句外,表面看似乎离题万里,实则在思妇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与她的爱人及其之间的故事有关。离人在溪山外,楼台眺望已近日暮,见鸳鸯双飞更恨己之孤寂。隔岸红杏出墙的热闹人家,让人羡慕不已。与爱人早晚并肩漫步的杨堤上人去踪空,简直不忍直视。不言爱人离家已三年之久,而说三见柳絮纷飞,此时思念之情已达高潮,终于不顾羞涩放声高喊:“亲爱的怎么还不回来啊?”这是点睛之笔,再不点就不知所云矣。</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五</p><p><br></p><p>无理而妙乃觅得词趣之看家手段,而自然界中风花雪月鸟雀鱼虫,无不是驱使之道具。“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你伤别与秋节何干?“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你有离苦,焉怪明月?“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把虫鸣作愁绪之祸首,岂不太霸道矣!“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鸟鸣有何悲欢,真正岂有此理!“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美梦断了却怨风竹,真乃无理至极。“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自己被莺声迷住反说莺儿不让他走,调皮!“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不敢向爱人表白是怕花儿窃听,做贼心虚啊!感情这东西往往是不讲理的,而诗词正是写感情的东西。故不入理而入情,妙趣尽在无理中。</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六</p><p><br></p><p>对话、交谈在诗词中都有运用,而词又优于诗。词为长短句,比整齐划一的诗句更接近口语,如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宋代无名氏《御街行》更接近平常说话语气:“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对雁说的话,与前面语风格雅俗截然相反,不但句句带儿化音,而且连方言也用上了。“人人”者,并非众人也,而是“那个人”,指作者思念和关怀的爱人。古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如今人张口即“亲爱的我想死你啦”之语是绝对说不出口的。故无名氏对雁儿说的话中,看不到“相思”一类的词汇,则更显其真实。</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七</p><p><br></p><p>一首作品再长或再短,都有最关键、最要紧的词语,它就像一把能打开房门的钥匙,掌握了它也就能窥探到作品里的秘密。以同样借明月抒发情感的两首词为例:读苏轼长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抓住“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中“但愿”二字,也就知道整首词要表达的意思了,那就是作者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的乐观态度。蔡伸的《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虽是最短的词,也有最要紧的词语,即“休使”二字。词曰:“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思妇夜念在外的丈夫,人道见月思乡,见圆月思家人,恐丈夫也思念自己,于是便警告明月不要照到睡觉的丈夫。移情于明月,迁嗔于明月,足见思妇感情浓烈之程度。故读词一定要先找到这把钥匙,写词也一定要交给读者这把钥匙。</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八</p><p><br></p><p>大家都被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弄得五体投地,殊不知这个“弄”字是从唐人韦庄“弄晴相对浴”弄来的。潘閬也有“弄潮儿向涛头立”,还有周邦彦的“烟里丝丝弄碧”,鲁逸仲的“听单于三弄落谯门”,丘崈因有“巡池看弄影”而创《梅弄影》词牌。弄字有玩弄、戏耍、嘲弄、赏玩、演奏乐器等义,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动词,此正是词家喜用之由。还有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一个“闹”字,也是闹得人们顶礼膜拜。闹字有热闹、争吵、喧扰、发泄等义,还有作形容词浓盛、繁杂(此类形容词亦可作动词)等义,也是词家手中的一个香饽饽。故曰:动词一炼,活色毕现。这样的动词就如马戏团中活泼可爱的小丑,让人在欢乐中享受艺术的魅力。今日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也弄一句、闹一句。</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二十九</p><p><br></p><p>词人写风雨,写山水,写花草,写鸟虫,写世间万物,最终写的是什么?并非是单纯的自然风物,而是人的心情。如同样写春风,心情不同,写出来的模样也就大不一样。欧阳炯《南乡子》:“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在热恋情人眼里春风是那样的柔和温暖。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在棒打的鸳鸯眼里东风变成可恶的东西了,因为心情坏透了,看什么必然都是不顺眼。张元幹不只一次说过东风的坏话,他的《兰陵王》(卷珠箔)中有“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满江红》(春水迷天)中有“桃花浪、几番风恶”。故切莫把一些词汇当成固定意象,这些意象有时是会随着人的心情而改变的。</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p><p><br></p><p>诗词是形象语言,形象愈具体印象也就愈深刻,也就愈能感动读者。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难道当时就没有其它酒吗?非也。张元幹说“举大白,听《金缕》”,恐怕举的不一定是大白酒盏,唱的也不一定只有《金缕》曲。秦观的“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同样是选曲中之一作为代表而已。当然,有些特殊曲调不能乱用。王安石:“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词甚哀怨,后人把它看作亡国之音。鲁逸仲:“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梅花落》是一种容易引起乡愁的曲子。故写象宜具体,选象要准确,用错了就会闹笑话。所用意象的象征性还得是公认的,能够引起共鸣的,否则会引起读者误解。</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一</p><p><br></p><p>杜甫为了追求诗句结构之变化,故意颠倒词序,本应是“鹦鹉啄馀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他却说:“红豆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种技法古人词作中亦常见。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追求的不仅是结构的变化,还有词意的变化。不说月亮自己低沉下去,而说是被“舞低”的,指明是欢乐把夜晚消磨了;不说歌扇挥舞不停,而说风尽,表明唱的回数太多了。有人将其归入“六朝宫掖体”,批评追求的是形式美。这种说法有失公允,句子结构的变化是为所咏内容服务的,岂只是形式问题。叶梦得的“秋事促西风”,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主宾结构颠倒了,他们强调的是“秋事”“帘”而不是“西风”,语法上也有新鲜感,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是词家惯玩的一种把戏。</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二</p><p><br></p><p>有人用一个“愁”字评价易安词,这也太低估了吧!用易安自己的话说:“怎一个愁字了得?”笔者宁愿用易安“多少事、欲说还休”这句话,来评价她的词。不只是愁啊!在那愁情中分明可以看到她的爱国思想啊!其晚年所赋《永遇乐》(落日熔金)就是例证。把易安词风与其诗风完全割裂开来也是不对的,谁说其写不出如《乌江》的词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此豪迈健举的气概,难道与“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之气概不是一脉相承?有人说她的《永遇乐》是个例外,这是典型的不懂对立统一辩证法。对于易安艺术技巧之高超,似无二致。“人比黄花瘦”,仅仅五字便超过历代对闺阁美人形象的所有描写,令天下才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三</p><p><br></p><p>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非常有名,然其身上有诸多宋代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的影子。“浪花淘尽英雄”不就是“坐中多是豪英”的影子吗?“白发渔樵江渚上”“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不仅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影子了,成句都用上了。然杨一改陈之个人情感,而写历代兴亡引起的人生感慨,境界则天壤之别矣!其实,陈词中亦有前人的影子:“长沟流月”即杜甫“月涌大江流”之意,变壮阔为静谧。“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似出自皇甫松“桃花柳絮满江南,双鬓坐吹笛”,变优美为壮美。故化用前人句非但不犯法,往往因翻新还会立功呢!谁有一句似谁便说是抄袭,乃无知。</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四</p><p><br></p><p>所谓词家语,就是用意象说话。不仅将客观物象涂上主观色彩谓之意象,将主观色彩变为客观物象亦谓之意象。“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变成了草、絮、雨。“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愁又成为山了。“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不但变成水,还有了时空的长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竟有了重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变成发,变成绳,尚能剪,尚能理。“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愁可以论段。在词人眼里,愁这个无形的东西,成了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有形的东西了。以此类推,凡人之种种情感,喜怒哀乐,爱憎怨恨,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相应的所托之物象,进而变成抒发感情的意象,这正是词家的看家绝活。</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五</p><p><br></p><p>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具有民歌气味的词。吕本中的《采桑子》虽名气小些,却也民歌味十足。词曰:“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民歌中情人们常把离恨怨气撒向月亮。“如何一个团圆月,半照行人半照侬。”月圆也怨。“恨妾如星圆处少,怨郎如月缺时多。”月缺也怨。吕词是既怨圆月也怨缺月,情人分离,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将民歌对爱情描写大胆泼辣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另外,充分运用民歌“重章叠唱”的形式,便于入乐,利于传唱。反观今人作爱情词,多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试图制造爱情的所谓“含蓄美”,实则破坏了爱情的纯洁美,很少见如吕词清新者也。</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六</p><p><br></p><p>刘禹锡等所作《竹枝词》,本有和声字(唱时的相和之声,叶韵,俗称“帮腔”),后被传本省略,成了拗体七言绝句。词谱中有注明和声(括弧中字)的范例,如:孙光宪《竹枝》:“门前春水(竹枝)白苹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其它有和声字的,如皇甫松《采莲子》:“菡萏香连十里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这种词是仿民歌所作,和声字无实际意义,如江西民歌《十送红军》里的“哩个、介之个”等字。但是,《柳枝》这个词牌里的和声“柳枝”,既是本词韵,又与词意有联系,与上述二词纯属和声者不同。如朱敦儒《柳枝》:“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七</p><p><br></p><p>用典是诗词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古人多烂熟于心,信手拈来,从而丰富作品内涵。岳珂批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事多”,成为一病。其实,病与否不在多与少,而在用得贴切与否。“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辛氏以廉颇自比抗金雄心未老,感叹无人重用,笔风苍凉沉郁,极具感染力,此事用得再贴切不过了。杨慎《词品》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不只是肯定作品的爱国思想,也肯定其写作手法。王禹 偁《点绛唇》(雨恨云愁):“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虽然没有用典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用世的抱负,与辛词手法相仿,但终觉不如辛词含义丰富,腕力强劲。故今人作词不必一概排斥用典,尽量不要用僻典,且能用对地方、把准时机即可。</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八</p><p><br></p><p>读张孝祥《水调歌头》(濯足夜滩急)想起一诗友主张“无典不诗”“无典不词”的话,似可以此作为证。张词句句用事,全词基本上是隐括《楚辞》和《史记•屈原列传》里的语意,难得的是运用自如,毫无生硬之感,今人很难达此功力。不可否认,古贤的有些思想品德后人应立为楷模,然言必称古人,那自己的思想呢?也不可否认,古代诗词大家的有些经典,后人应学习借鉴,然更应有自己的创造,尤应为时代立言。若持“无典不诗”“无典不词”观点者,骨子里有彰显学问之杂念,则更不足取。有自己的新思想、新语言才能称得上创作,无创焉谈作?笔者并不反对用典,反对的是掉书袋,是以他人的思想掩盖自己思想的缺乏,是以他人的语言弥补自己语言的不足。</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三十九</p><p><br></p><p>一篇作品好到极致,人们往往会用“妙不可言”来评价,即俗话所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读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发现中有“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句,竟然把俗语诗化了。洞庭湖上“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既然其中妙处难与诉说,不如就此打住,转而抒发自己“肝胆皆冰雪”感慨的好。词人赏景如此,我们品评作品何尝不是如此。一篇诗词作品,其中含义若是一览无余,也就无妙处可言。若是作者“难与君说”,那读者就不要瞎猜作者原意,不如多谈一些自己的阅读感悟更好。比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对于使用这些叠字,有人赞其为了渲染感情。笔者却觉得不是在有意渲染,而是真真切切地在那里唉声叹气。只不过人家毕竟是大词人,把普通人只会“唉唉唉”的连声叹气,变成文邹邹的文字而已。</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p><p><br></p><p>几乎每个词人,都可从其作品中,找出最能体现其人格和词风的语句来。苏东坡、陆游、辛弃疾一脉相承,既是政坛上的爱国派,又是词坛上的豪放派(陆风格更多样化)。他们的经历也相仿,一生向往沙场报国,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这就是他们寄之于词中的一腔忠愤。他们已经把个人的品格转化为民族的品格,把做人的风格转化为作词的风格。故无胸怀岂言豪放,无感慨焉得悲歌。整日在花花草草间卿卿我我者,是永远入不了豪放派之列的。当然,婉约派代表秦观、李清照也有自己的标签,人品此处不谈,只举一句试看其词风。秦:“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然,李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然非主格也。</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一</p><p><br></p><p>见今人有所谓微型小说式词作之尝试,突出特点是大量运用人物对话,词风清新、活泼,极具生活情趣。其实,古人早有此手段。易安《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稼轩《沁园春》:“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 ,招则须来。’”再《西江月》:“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种勇于打破传统的创新精神,宋人就已经开始了,而当今却有一些所谓抱正统观念者,批评这种作品“非词家本色”,也就是反对以文为词,这是一种抱残守缺、不求新进的落后观念。那么,对当今勇于创新者,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唯如此才能有发展。</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二</p><p><br></p><p>何谓文化自信?对自己民族语言优势充满信心乃其一也,词咏即语言艺术之一。如词咏愁者佳句多多,暂且不说,只举如何消愁者数例以证其别于口语而富于诗意哉。李易安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既然愁解决不了问题就换种方式。柳屯田的“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暂把愁绪放下,到外边散散心,赏赏花草,听听虫鸣,不失一策。韩南涧的“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愁中寻乐也。辛稼轩办法最多:“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有愁不说,岔开话题,冷静处理也是个法子。“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借酒浇愁不足取,不给愁的时间,忙点其它事情冲淡愁绪还是不错的选择。用市面上的话说,开开心心每一天,不给闲愁留时间。然这市面话焉有词家语文化?</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三</p><p><br></p><p>见诗友写了大量千里之外突发事件的诗词作品,于家中如临其境,很是佩服。许是有电视、微信视频诸多现代传媒助力吧!如此手段古人就没有了。苏轼、陆游虽都任过军职,却无真正带兵打仗之经历,辛弃疾只有短暂的战斗生活。他们都很诚实,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无虚妄之语。苏只有“左牵黄,右擎苍”的打猎场面。陆只有“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雪中刺虎之事。辛只有写自己“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写刘裕“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写想象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范仲淹是真正的沙场将领,他的边塞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是前面几位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的。古人的采风手段虽不如今人,但是读他们的作品,总觉得比今人的更加亲切真实。</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四</p><p><br></p><p>人们常赞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的“惊”字,用得别出心裁。其实,这个“惊”字出自苏轼诗句“月明惊鹊未安枝”。苏轼还有一句词“又恐被、西风惊绿”,其中的“惊”字,更是用得妙极。叶子是被惊绿的,形容榴花娇嫩经不起西风摧残,红花凋谢便只剩一片绿叶了。自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后,賀铸跟着“斜照弄晴”,秦观“纤云弄巧”,周邦彦“烟里丝丝弄碧”,大家都弄起来了。还有那个“破”字,也被后人推而广之,如秦观“梅破知春近”、辛弃疾“破青萍”者。宋祁有“红杏枝头春意闹”,陈亮又闹出个“闹花深处层楼”,江夔也闹出个“闹红一舸”。前人有了好词,后人常借题发挥再创新词。欧阳修有“拟歌先敛 ,欲笑还颦”,晏几道就有“歌罢还颦”,李清照就有“欲说还休”,辛弃疾就有“欲飞还敛”者。</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五</p><p><br></p><p>宋诗虽多哲理而亦注意以意象说之,宋词则更注重于意象中出哲理。半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以流水喻人事,人事更迭,草木常新,历史还会继续。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大江喻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个人显得是多么的渺小,纵使一世叱咤风云。有人批评稼轩词缺乏意境和韵味,这是不公正的。如“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以两个具体人物的历史悲剧,来说明人之渺小,比东坡语更形象。又如“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以月中树影比喻洁体中的污垢,为人类语言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意象。再如“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历史的滚滚洪流是什么也挡不住的,作者将这一隐形哲理,变成了能看得见的东西。故说理的词作不一定就必然缺乏趣味和意境,若能用意象说话就会产生理趣。理趣亦是词的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价值的体现,为词不可轻视也。</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六</p><p><br></p><p>说“老干体”缺乏意境,主要指其不擅景物描写,不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更不能把思想感情融于景物之中。另有一类作品,是偏重于景物描写,缺乏思想感情,这同样是缺乏意境。存有这两种偏向的作者,应该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不过一首作品不见得句句都那么情景交融、意境深邃,“动人春色不须多”,哪怕只有一句即可能称佳。辛弃疾《清平乐》:“遶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上阕侧重气氛渲染之描写,下阕侧重心理活动之描写,综合起来构成了一个暮年苍凉之意境。但是,亮点只有“眼前万里江山”一句,这一幅光辉景象的出现,顿把全词的思想意境提高矣。</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七</p><p><br></p><p>诗人的职责就是不断创造新的意象。笔者最喜欢毛泽东词中的四个意象: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跳出了“玉树琼枝”“飞絮撒盐”等套子,古人无一以雪写祖国雄伟壮丽山河的。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不仅改变了陆游笔下梅之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负面印象,也使其个体傲骨品格扩展为社会奉献精神。黄花,“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把岑參在战地流泪的黄花(“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变成了给人以乐观主义的使者。霜天,“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一改秋之凄凉哀怨的象征(《楚辞》:“悲哉秋之为气也”),创造出一个生气勃勃、豪情万丈的意象。这就是属于毛泽东的这一个“雪”,这一个“梅”,这一个“黄花”,这一个“霜天”。</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八</p><p><br></p><p>唐宋人已把诗词写尽的论调肯定是错的,但以其无如航天高科技为由,则没说到点子上。因为这种文学形式,主要用于抒发情感,而不是描摹自然物体。而情感的抒发是可以由此及彼、联想延展的。庚子年春,因避疫宅家,以读书解闷,偶读稼轩《鹧鸪天》,更加证实了这一看法。词曰:“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抛开历史背景不说,作者是站在溪头赏春景,心情怡然。而笔者此时觉得自己正如作者笔下那困于城中愁风雨的桃李,愈想城外盎然春意,愈发心情不爽。若给此词加个“宅家避疫赏春不得”的题目,未读过辛词者许以为今人佳作呢!</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四十九</p><p><br></p><p>诗讲起承转合,词亦然。一般而言,起于发端,承于歇拍,转于过片,合于结穴。诗词皆尤重转,意境能否出之全在转得到不到位,水到才能渠成,瓜熟方可蒂落。双调的词之转句多在过片,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上阕写景,从此句始写情,若无此句则结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便出之唐突矣。单调转句无甚规律,有的结句也是转句,转中含合,很难分开。张志和《渔歌子》中“斜风细雨不须归”,全篇写景,只有末三字写情,不仅承担转的任务,而且承担合旨的任务。刘熙载盛赞此词“妙通造化”,妙就妙在“不须归”三字,见人、见情、见意、见趣皆在此处。初学咏者往往不重视词的转句,不是一泻千里,就是上下断流,故乏曲折婉转之韵味难免矣。</p><p><br></p> <p><br></p><p>《增山词话》之五十</p><p><br></p><p>学习古人吟诗作词不一定非得有古人之经历,快乐的一生也罢,愁苦的一生也罢,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宝贵的东西。有人问笔者:你从李煜、李清照、纳兰性德身上学到了什么?我回答:一个字:“真”。“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江山丢了,天上地下,愁能是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流寓避乱,苦不堪言,说谎则甚?“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离愁别恨,切肺切腑,真真的愁啊!这些恐怕都非“为赋新词强说愁”吧?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他们那么多的愁。有乡愁,乃是快乐的惦念。有忧国忧民之心,也是幸福的烦恼。我敢说,我为祖国的美好和个人的幸福而高兴、而讴歌,同样是真实的,没掺一丝丝的假。</p><p><br></p><p>《增山词话》共50则,全部编发完毕。</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