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防汛</p><p>1、什么是防汛?</p><p>防汛是指为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p><p>2、什么是汛期?</p><p>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季节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市汛期为5月1日至9月30日。</p><p>3、什么是洪灾?</p><p>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灾害。洪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p><p>4、降雨等级划分?</p><p>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p><p>中雨:24小时降雨量在10.1—25毫米之间。</p><p>大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1—50毫米之间。</p><p>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50.1—100毫米之间。</p><p>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100.1—200毫米之间。</p><p>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大于200毫米。</p><p>5、暴雨预警信号等级划分?</p><p>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p><p>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p><p>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p><p>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p> <p>6、洪水量级划分?</p><p>一般洪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5~10年一遇的洪水。</p><p>较大洪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10~20年一遇的洪水。</p><p>大洪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20~50年一遇的洪水。</p><p>特大洪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的洪水。</p><p>7、什么是设防水位?</p><p>为考虑堤基和滩区设施的安全,当水位漫滩以后,堤防开始临水时确定为设防水位,又叫一线水位。到此水位管理单位要做好防汛准备,从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岗位。</p><p>8、什么是警戒水位?</p><p>根据堤防质量、渗流现象以及历年防汛情况,把有可能出险的水位,定为警戒水位,又叫二线水位。到达该水位,要进行防汛动员,调动常备防汛队伍,进行巡堤查险。</p><p>9、什么是保证水位?</p><p>系指堤防设计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接近或达该水位,防汛进入全面紧急状态,堤防临水时间已长,堤身土堤可能达饱和状态,随时都有出险的可能。这时要密切巡查,全力以赴,保护堤防安全。并根据“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精神,对于可能超过保证水位的抢护工作也要做好积极准备。</p><p>防汛安全小常识</p><p>1、暴雨来临时如何采取防范措施?</p><p>(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p><p>(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p><p>(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p><p>(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p><p>(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p><p>(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p><p>(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p><p>(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p> <p>二、洪水发生了,如何自救</p><p>(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p><p>(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p><p>(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p><p>(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p><p>(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p><p>(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p> <p>3、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p><p>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洪泛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假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有效的办法是:一是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尽量安慰稳定好他们的情绪;二是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p><p>4、道路积水如何应对?</p><p>(1)天气预报每日看,灵活出行不为难</p><p>(2)雨中骑车勿打伞,双手扶把速度慢</p><p>(3)路遇积水绕开点,水下不明藏隐患</p><p>(4)要过先探水深浅,没有把握快折返</p><p>(5)汽车涉水开窗先,避免熄火车闭严</p><p>(6)倘若人困遇危险,敲碎侧窗往外钻</p> <p>5、被水围困怎样求救?</p><p>被水围困时,有通讯条件的,可立即利用通讯工具向所在乡镇政府和县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主动采取自救措施。</p> <p>6、如何观察天气征兆躲避山洪灾害?</p><p>山洪发生前一般在当地或邻近地区有强降水发生,注意观察天气征兆,可以提前躲避一些山洪灾害。在春夏季节,当观察到下面几种天气征兆时应加强对发生山洪的警惕性:</p><p>(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有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p><p>(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p><p>(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p><p>(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不断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p><p>(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p><p>7、汛期旅游常识:</p><p>(1)当地天气先搞清,才可动身去旅行</p><p>(2)远离深谷大河旁,大雨来后山洪淌</p><p>(3)岩石旁边勿逗留,凹坡下面忌等候</p><p>(4)山区险路尽量避,防止滑坡落石袭</p><p>(5)如遇洪峰被围困,各种求救不停顿</p><p>(6)选择高地把身存,抓住固物以求稳</p><p>(7)及早通讯报告准,发出信号好辨认</p> <p>三、抗旱节选</p><p>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p><p>2.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p><p>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p><p>4.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