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珍宝!鱼类活化石(保山四须鲃)

右眼长焦(温跃东)安徽

<p>保山珍宝!鱼类活化石(保山四须鲃,新光唇鱼属)</p><p> 注意,上侧色浅,下侧色深,双色鱼。</p><p>经查找资料,该鱼为:新光唇鱼属(Neolissochilus)。</p><p>该属有以下物种:</p><p>(保山活化石位居第一)</p><p>保山四须魮(Neolissochilus baoshanensis)(又名保山四须鲃)</p><p>软鳍四须魮(Neolissochilus benasi)</p><p>布莱斯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blythii)</p><p>窄身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compressus)</p><p>杜氏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dukai)</p><p>亨氏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hendersoni)</p><p>异口四须魮(Neolissochilus heterostomus)</p><p>墨脱四须魮(Neolissochilus hexagonolepis):又称小鳞光唇鱼。</p><p>(Neolissochilus hexastichus)</p><p>长翅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longipinnis)</p><p>(Neolissochilus namlenensis)</p><p>黑纹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nigrovittatus)</p><p>少鳞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paucisquamatus)</p><p>似丘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soroides)</p><p>大棘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spinulosus)</p><p>斯氏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stevensonii)</p><p>史氏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stracheyi)</p><p>(Neolissochilus subterraneus)</p><p>苏门答腊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sumatranus):又称苏门答腊光唇鱼。</p><p>蒂氏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thienemanni)</p><p>特氏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tweediei)</p><p>饰带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vittatus)</p> <p>  保山,一个魅力无穷的城市!奇珍异宝散布其间。</p><p> 世界及全国各地的爱鸟朋友,都以膜拜的心态叩拜保山独特的万物生灵,每每外地客人造访保山隆阳,我这半道子保山人,义不容辞成了导游。</p><p> 隆阳卧佛寺有保山一大珍宝,保山四须鲃(原始软骨四须巴,寺中介绍的名字),世界稀有远古鱼种,在外地众多自然生态爱好者眼里,犹为珍贵,这个国家二类一级保护水下鱼类被称之活化石,当亲眼看见这种鱼儿在近在咫尺游动时,客人们发出一阵阵惊呼!</p> <p>  卧佛寺位于保山城以北16公里的云岩山麓,寺内因拥有一尊巨型卧佛而闻名中外,卧佛长6米,重达10吨,为中国有名的玉佛,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深山藏古寺,云岩山不是很深,距离保山市不过十六七公里,却古木参天,浓荫匝地,“藏”了这座国内外都有名的千年古刹:卧佛寺。在保山乃至云南的丛林之中,卧佛寺均称得上“资深长老”。它的修建年代,过去一般认为是在大唐开元四年(716),而今又有地方史研究者从《永昌府志》里找出四个字:“建于汉室”。这就将“寺龄”至少前推了500余年。&nbsp;</p> <p>  绝妙之处是卧佛寺院内,有一池塘,通山后山泉,池满则由东边溢口流出入暗河。</p><p> 以保山地名而命名的动物就生活在这里,保山四须鲃。</p><p> 保山定名是指模式标本产地在保山,(第一个定名标本)。</p> <p> 池塘边有文字对该鱼种进行介绍。</p><p> 外地来保山的摄影爱好者,不仅对鸟类感兴趣,对动物也非常感兴趣,看到这奇特的鱼时,异口同声称之这鱼为保山一绝!</p><p> 卧佛寺不来看一下,亏的不是一点两点。</p> <p>  目前,我国正着手对国家重要动物等级进行重新修订之际,由于该鱼的珍贵性,为活着的古化石,感觉应该组织专家对该鱼种进行科学分析,并申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p> <p>  目前,该鱼种只有在保山卧佛寺有约500条种鱼存活,是否可以考虑建立备份种群?防范意外地质活动,引起暗泉水质变化而出现的物种灾难。</p> <p>  鱼磕瓜子、花生的本领,虽然是一绝,但是对如此珍贵的鱼种,如何科学喂养,防止过度投食,应有一个科学规范来控制。</p> <p>  保山卧佛寺的这些活化石,是我们保山的骄傲,也是保山的一张独特的生态名片,更是我们的生态橱窗,强化保护,势在必行!</p> <p>  希望渔政部门和专业人士,对寺庙中的道姑与僧尼开展普及有关活化石的生态知识活动,科学管理这片宝池,让这里稀有鱼种得到健康生长。</p> <p>  盛春,也到了鱼类的繁殖季节,众多的幼鱼在阳光下已长成苗鱼,如没有专门的幼鱼管理,它们中的一部分,将随溢流孔进入池塘东面的暗河,这资源,浪费了真有点可惜。</p> <p>  池塘中的鲤鱼,是有名的大胃王,吃食凶猛,拉的大便也多。</p> <p> 随着气温升高,鱼粪发酵成团,漂浮水面,既影响环境美观,又不利于鱼种的健康生长。</p> <p>  鱼的粪便,对水质有一定的污染,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在水面形成污染团,易对鱼类产生霉菌感染。</p> <p>  由于池塘不是特别大,污染团的害处是很明显的,降低水中含氧当量,升高水中氨氮指数,对鱼的生长是不利的。</p> <p>  由于水中的污染物,这条鱼的皮肤发生了溃烂,理论上应捞出单独治疗,防范鱼际之间互相传染。</p> <p>  这条鱼,明显是串种鱼,这也给我们提出一个警告信号,在这个珍贵的池塘里,应不应该将不同鱼群混种同养?</p><p> 它们的交尾在水里进行,原生鱼种基因与其它鱼种基因有混淆因素,保护活化石,不得大意。</p><p><br></p> <p>  游客随意丢入水中塑料袋,万一被鱼儿误食,即形成肠梗阻,致其丧命。</p> <p>  塑料袋、污染物,严重影响活化石的安全,保护珍稀动物,建议每天定期安排人手予以清理。</p> <p>  糕点包装纸任意丢在池中,由于塑料纸不能被消化,活化石吃下这包装纸即有可能致命。</p><p> 要把宣传保护动物的意识,传递给游客,普及文明观赏,不丢东西入池塘。</p> <p>  这个游客非常让人气愤,塑料袋连同水果垃圾一同丢入活化石家园,这种行为非常没有公德心,应该严重批评!</p> <p>  玉佛寺池边石头上,一只棕背树蜥在晒太阳,被一位孩子赶到了水里,幸亏它会水,不至于淹死。</p><p> 以后还要强化宣传,引导孩子们加强对动物的保护。</p> <p>  棕背树蜥的种名是以玛丽亚·艾玛·格雷(Maria Emma Gray,1787-1876年)的名字命名,玛丽亚·艾玛·格雷是英国动物学家和农业学家,并且是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1800-1875年)的妻子。棕背树蜥栖息于环境潮湿的热带雨林内,常在海拔450-1600米的热带亚热带丛林或草丛、灌丛中活动。有时也出现于城市园林绿化带。它捕食林中昆虫,以小型昆虫为主食,是个有益的动物。</p><p> 从全球分布图上看,中国大部分内地,是看不到这种动物的,在保山可以看见,是种福气!所以保护特有动物,不可忽视。</p> <p>鱼类研究,在我国尚属冷门。</p><p>有关新光唇鱼科的论文,只有8篇,研究学者9名,一人无论文。3所研究机构涉其研究。讫今为止,8篇论文被引用只有27次。</p><p>所以,开展对保山四须鲃的研究与保护,将为我国鱼类资源积累原始一手资料!意义重大!</p> <p>(文字/图片:温跃东/安徽)</p><p>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p><br></p><p>附件:</p><p>最后附一篇介绍高黎贡山大环境的文章:</p><p>高黎贡山,因何伟大?一一脆弱的繁荣</p><p><br></p><p>地址:</p><p>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641487670820201&amp;wfr=spider&amp;for=p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