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偶尔电台听到这首歌儿,立刻找出各种版本一一听来,当飞驰在高架桥上,一下子被这支独以钢琴前奏进入的曲子击中,尤其,每个声音干净,不惹尘埃。我喜欢不完美的和声,那么真诚,我猜这是几个孩子的声音吧,低头看了下歌者是“小石头和孩子们”,果然,由此单曲循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p><p><br></p><p>其实最初听不清楚歌词的,旋律喜欢到已经足够生出很多的感动,很多。这些感动纯粹又繁复,如这曲调杂糅着美好与莫名悲悯,让从来无法坚硬的心房被激荡、被摇曳,一帧一帧画面闪过,一个一个故事讲过,阿尔的麦浪,瓦尔登的湖,赤脚走到床前的小孩子,正烦恼的维特少年,院子里一直在散步的伉俪老年。。。。。。</p><p><br></p><p>上次那对年迈的老年夫妻走过窗下时,妈妈说这对老夫妻很可怜,八十几岁了,一对儿女很优秀,十几年前宠爱的女儿患白血病去世,几年后年富力强的儿子在户外徒步意外跌落悬崖也永远离开了他们,如今他们两个人相依为命。只要天气允许,他们总是在院子里一圈圈走着,有时老奶奶用轮椅推着老爷爷,有时老爷爷推着空轮椅,老奶奶并排着走,两个人并不交流,也无表情,老爷爷总是着一条泛黄的老军裤,一双帆布运动鞋,老奶奶也是知识分子,银边的眼镜,慈祥的面容,整齐的短发,得体的衣服。在院子里遇见他们,我会让孩子叫爷爷好,奶奶好,老爷爷一直走,老奶奶就好开心,慢下来聊聊天,老爷爷前面转了弯停下,再回头看老奶奶,老奶奶快步向前跟上继续并排走。今天妈妈和老奶奶说话,问她的年事,老奶奶说,我不记得了,小步疾走去老爷爷身边,“我忘记了,我今年多少岁了啊?”………</p><p><br></p><p>作为消失在朋友圈的中年妇女,不自拍,也很少抒情了,很怀念原来喜欢发圈的自己,热气腾腾的生活记录下来给年轮看也挺好的,就是偶尔听到了喜欢的歌儿抓紧分享,分享的快乐总是加倍。今天分享这首“只要平凡”的歌儿,丛梅姐姐发过来这首歌的vcr,看哭。一个女老师带着十二个孩子娓娓唱来,一个男老师弹琴,而画面是李文亮医生,有照片有漫画,一个托着奄奄一息病人的天使被剪断了洁白色的翅膀,滴下刺目的鲜血。画面再转给一个个孩子,认真地唱着,生命的火点燃。</p><p><br></p><p>丛梅姐姐说那段时间一直反复看这个视频,每一次都泪流满面,后来买了几百件大衣几百箱方便面寄给疫区,心理上才好受了些。</p><p><br></p><p>用了这个夜晚,翻看了许久的朋友圈,听了不同朋友分享的不同歌曲,有些很是喜欢,心中涌出感谢!</p><p><br></p><p>这首歌每次听得最清楚的是:没有神的光环,握紧手中的平凡……</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