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肝脏中的脂肪含量一般占肝重的3%—4%,如果肝内脂肪超过5%,就称为脂肪肝。</p><p> </p> <p> 肝细胞代谢脂肪的能力下降有六大原因:长期酗酒、营养过剩、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药物损害和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高热量饮食、肥胖、缺乏体育锻炼、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是引起脂肪肝的危险因素。</p><p> 老年人脂肪肝主要与代谢减慢、肥胖、慢性病、长期服用药物等因素有关。</p> <p> 轻度脂肪肝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中度至重度脂肪肝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口苦、口臭、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大便异常等;肝脏受损时还会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状,如肝区不适,右肩背疼痛发胀,全身乏力,容易疲倦,头晕等。</p><p>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小病,然而,从脂肪肝到肝癌只需要四步: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的最初阶段)→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另外,脂肪肝还提示体内其他代谢存在异常。脂肪肝患者中,约有40%患有高血压、10%患有糖尿病、40%尿酸偏高,60%的人体重超重,医学上将这些疾病统称为“代谢综合征”。因此,脂肪肝早防早治是关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防治措施</span></p> <p>一、去除病因</p><p> 去除病因和积极控制原发病对脂肪肝的防治至关重要。轻度或中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病后,肝组织学改变即可获得好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因长期酗酒、酒精中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戒酒;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者应合理加强营养;肥胖和糖尿病性脂肪肝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体重和血糖;大多数药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药后2~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正常。</p> <p>二、合理膳食</p><p> 调整饮食是治疗大多数慢性脂肪肝的基本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度的重要措施。脂肪肝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糖、低胆固醇、优质蛋白、高膳食纤维。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加剧肝内脂肪沉积,而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载脂蛋白,特别是VLDL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并有利于肝细胞功能恢复和再生。因此,脂肪肝病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宜低于60g。高纤维类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饱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对于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尤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饮食中仍要含适量的脂肪,并注意适当控制糖类的摄入。因为适量脂肪摄入为人体健康所必需,即使摄入不含脂肪的食物,机体仍可利用糖类及氨基酸前身物质合成脂肪;而摄入过多糖类,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使糖转化为脂肪。</p> <p> 另外,B族维生素有助于降血脂、促进肝内脂肪代谢、帮助修复肝细胞。因此脂肪肝患者可多吃燕麦、玉米、海带、瘦肉、鱼类、蛋清等食物。</p> <p>三、运动疗法</p><p> 治疗脂肪肝,运动是很关键的。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应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等。对于老年人,步行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分钟(以170减去实际年龄),持续二三十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一二十分钟内消失为宜。</p> <p>四、中医疗法</p><p> 压护肝穴。按压足三里穴,可补肾强肝,固护脾胃;按压内、外关穴 能通经脉,调气血;按压肝炎穴补虚泻实,行气止痛。</p> <p> 做护肝操。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脚踝,然后再往上到腿根。或也可揉腿肚,即以两手掌夹紧一侧的小腿肚,旋转揉动。</p><p> 卧姿养肝。春季宜早睡早起,睡觉最好能头东脚西,仰卧而睡。同时,还可在睡前做做吞津运动,每天一次。</p><p> 按摩两胁(即两肋外侧)。自然站立,两手分别反复摩擦两肋外侧,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p> <p> 合理饮食,加强运动,科学保健,让您的肝脏远离“肥胖”的困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