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课”时艰,“疫”起学习 ——五(五)班语文线上教学工作汇报

美友87538004

庚子初春,疫情突发,让人始料不及,在这个“疫”长的假期里,我们一边焦灼着,一边渴望着,一边不安着,又一边期盼着,眼看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可疫情并没有得到控制,最终,我们不得不积极应对,响应号召,用新的方式完成老师与学生的共同使命。 一、抗击疫情 笃定前行<br>  随着教育形式的改变,“线上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直接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班来说,它不仅新奇,还陌生,开展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比如:用什么学,怎么学?没有课本,孩子如何听课,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不仅家长愁,学生愁,老师也发愁,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学校前期一系列的部署和精心组织安排,结合我班线上教学最初的调查、问卷,制定了教学计划,发布电子课本以及确定授课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工作,2月17日,我们如期“开学”了。 二、学习助力,我们在行动<br>  根据学校安排的课程表,从17日早上,我和孩子们在微信群里准时“见面”了,在一声声的诵读中开启了为期近几个月的“线上教学”,我们由一开始的组建班级微信群(为了细化教学工作和方便检查反馈又建立了班级小组群)到班级小管家再到后来的钉钉直播授课,由开始的毫无头绪到后来的渐入佳境再到熟练的实践操作,才发现万事开头难,但是一旦开了头,也就不觉得难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制定了晨诵、“早”学、午“练”、晚读等模式开展教学工作。<br>  (一)晨诵:<br>  提前安排好晨诵内容,让学生提前熟知自己所诵读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天布置(正音),第二天晨读时进行诵读,背会后发背诵视频到小组群,我统一检查,反馈,适当进行建议或指导,并在每周选出诵读小明星 ,激励学生能积极参与,认真诵读积累。在整个过程中一开始能做到全班参与,但由于家长复工,老师督促无果后,有个别学生渐渐停下脚步,半途而废。但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坚持下来。 (二)“早”学<br>  在课堂教学上,初期我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和教学指导,在保护学生视力的情况下以“导”、“学”相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推荐教学视频、教学课件、预习内容、学法指导等教学材料到课后的布置学习任务,再到后来通过钉钉直播来进行线上授课,无论哪一种,我们始终坚持线上互动答疑,难点解答等形式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到主动问疑,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关系。 但知识的传授不是简简单单的“教”与“学”,比如老师准备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效果如何;学生学什么,学多少,学的质量又如何,这些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一直不断的在思考,在调整,在尝试,这时候作业上的反馈就很值得重视了,毕竟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最直观的学生的“表现”,于是,我们组建了班级小管家,发布作业,清点交作业人数,检查作业,反馈情况,看学生是否有更正,有反馈,由此来确定我们第二天是否进行新的内容,是否要强调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的引领好我们的学生。 但就学习效果而言,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家长的督促,学生自己的自制力,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是否适应线上教学环境)有待检测,毕竟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 当然,这么多孩子上课,总有个别同学不能按时上课、学习,完成不了作业,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会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询问缘由,问清情况,给予建议,但家长的反馈有时也很令人担忧,比如忙,比如有二胎而无法兼顾,比如孩子偷玩手机,这也是实际情况,但隔着一个屏幕,我们有时真的无能为力,但为了孩子,即便无能为力也还是要试上一试。<br>  于是我们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召开了以“家校携手,停课不停学”的主题家长会,借此我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在疫情期间如何更好的去管理组织学生学习。 <p>  除此之余,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在学习之余有所思考总结,我让孩子制作单元思维导图(或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既锻炼了脑又锻炼了手,有些效果确实不错,但也不乏应付差事的,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会从其他地方进行表扬,给予及时鼓励,提高其配合学习的主动性,于是每周我都会表扬一部分学生,以点促面,期望出现好的结果。</p> <p>  同时,结合“抗疫”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令人感动的人与事,我给学生们搭建线上平台,对学生们进行一次生命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珍爱生命。</p> (三)午“练” <br>  为了让孩子都能写一手好字,结合学校的课表,每天中午2点我安排孩子们进行书写练习,希望通过这短短的几十分钟,能长久的坚持,慢慢的进步。 (四)晚读 <br>  在这个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在这个知识与信息发达的时代,读书,是人生最廉价的投资,最简单的修行,最低门槛的高贵。为了丰盈学生的精神,为了居家学习不再枯燥,也为了学生爱上读书的行为,借着此次疫情,结合学校的部署,我们班举行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br>  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课本“快乐读书吧”为契机,我和学生一起分享,开展了有关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线上的导读活动,和他们一起畅游在古典书籍的海洋之中。 其次,不定时的为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籍,建议学生们写读书笔记,摘抄好的内容进行积累。建议学生们进行整本书阅读,读完之后写读后感。 最后,开展了线上读书交流会。 三、一点反思:<br>  随着疫情情况的好转,这一次我们将真的迎来了开学,这一次的线上教学经历,或许将成为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段教学经历,当我回过头来看发现:当老师无法引领,当学生不能自律,当家长不够重视,当学生无人监管,当教学成为一场空谈,那么无论形式多么多样或单一,内容多么精彩或平淡,“教”与“学”终究是空中造阁楼,赵括谈纸兵。<br>  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生

教学

学习

线上

我们

家长

反馈

诵读

疫情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