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20年4月20号,在今日头条上报道《沁源县算盘沟发现335位牺牲的抗日将士》的作者收到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烈士家属的求救,希望帮助找一下有没有一个叫武廷云的烈士,作者对照拍摄的资料发现有这个名字。于是他们全家召开了一百多人的家庭会议,派出了以武国启为代表的四位家人,千里迢迢来到算盘沟,作者邀请当地政府工作人员,配合了他们的寻亲工作。</b></h1><h1><b>经过了解,在茶房沿阻击战役中牺牲的亲人叫武廷云 ,家里排行老大。1936年底因为贩卖梨赔本,被父母责骂,赌气参加卫立煌的部队,走时气愤地说:不是当官就是找死。参军后跟着部队北上抗日。后来经过整编,编入武士敏的169师。</b></h1><h1><b>武廷云兄弟六个,参加部队时,六兄弟才五岁。八十多年来,他的兄弟们经常教育儿女,要向伯伯学习,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他。所以,找到伯伯,成为这个家族共同的神圣使命。他们到台湾找过,到有过战争遗迹的地方找过,找过过去的老兵。八十多年,寻亲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都没有结果。在北京设计院工作的孙子有一天突然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伯伯的名字,立即将这个消息转发给老家的家人,才有了今天的寻亲之旅。</b></h1> <h1><b>烈士六兄弟的孩子,现在是一位老师。他在坟墓前很激动。</b></h1> <h1><b>韩村长热情地接待远方的客人。</b></h1> <h1><b>对方政府开出的介绍信</b></h1> <h1><b>纪念碑上的名字</b></h1> <h1><b>乡长热情接待了他们,并且介绍了茶房沿阻击战和纪念碑保护的具体情况。</b></h1> <h1><b>感谢,再感谢,烈士后人紧紧握住乡长的手不松。</b></h1> <h1><b>他们迫不及待地在亲人牺牲的地方合影,要第一时间传回老家去。</b></h1> <h1><b>本文作者在了解烈士参军前的情况。</b></h1> <h1><b>向烈士墓进发。车只能开到山脚下,还需要一个多小时的徒步。</b></h1> <h1><b>他们长跪不起,把头深深埋在树叶中。低沉的哭泣声回荡在山谷中!</b></h1> <h1><b>这悲伤的哭声,不知是来的晚了还是来的正好,但是,亲人肯定能听到。他,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整整等了八十年。</b></h1> <h1><b>在一处战壕旁发现了这颗树,它像战士一样屹立在山坡上。尽管躯干上已经没有生命的痕迹,但是它还是向远方眺望着。我想,它一定是在等待亲人的到来,或者是想告诉亲人自己待的地方。</b></h1> <h1><b>战时的交通壕</b></h1> <h1><b>背靠英雄的山,再一次合影留念!</b></h1> <h1><b>在战地医院前</b></h1> <h1><b>师指挥部</b></h1> <h1><b>向98岁的本村村民韩海林老人了解战时的情况</b></h1> <h1><b>和本文作者合影留念</b></h1> <h1><b>在政府制作的宣传板下留影,他们要把这些珍贵的照片带回河南同家人一起分享。</b></h1> <h1><b>这个截图是作者去年十一月发布在今日头条的报道,浏览到43万人的时候,被个别人举报为:与事实不符。如果这条报道能留到现在,会有更多的烈士后人到这里寻亲。</b></h1><h1><b>特朗普会甩锅,我们的某些人会背锅。这就是沁源人的愚昧和愚忠。今日头条删贴需要实名制或者单位证明。所以这个不难查出是谁干的。某些人为什么要极力抹掉这段历史,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只能用潜规则的专业术语回答这个问题:你懂的!给别人背黑锅不只是能博得好处,同时还存在着代价的风险。有些锅背上是不容易甩的,甚至会让人身败名裂。茶房沿阻击战是国家战争,是民族战争,靠删贴是抹不掉的。这种行为,对个人的前途也是相当危险的。</b></h1> <h1><b>去年发布到优酷网站的视频,希望有良知的朋友转发。帮助这些为民族尊严牺牲的英雄找到自己的亲人。</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