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互联网+”时代如何变革课堂?如何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如何演绎课堂精彩生成?2020年4月22日,陇川县第二小学综合组的老师们在学校实验室开展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的第三次小组交流活动。交流活动中,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旨在加强学习,不断进步。</p> <p>杨艳老师谈到:“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大挑战,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这意味着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之中。作为身在其中的教师,应该如何去面对?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新的人才观,新的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不断地学习,再学习。”</p> <p>罗仁炳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学习第七章《如何演绎课堂精彩生成》的体会。他说:“好的预设才会有好的生成。一堂好课就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预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预设的质量影响着生成的质量,不管教师个人个人素质多高,没有精心充分的预设,不仅很难有精彩生成,甚至会让教师乱了方寸,就没有有效的课堂。”</p> <p>尹加济老师谈到:“课堂是每个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精彩课堂更是老师们孜孜以求的胜境,要设计精彩课堂,教师首先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其次认真备课、既备学生、也备教师。这样才体现了人们常讲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p> <p>杨发万老师分享学习收获:“课堂教学从“教什么”与“怎么教”走向为谁教,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让学生的学习个性化得到最大满足,未来的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教师中心、教室教学将受到颠覆。学习着眼于自由生长,基于大量的学习资源,问题中心,活动中心,实现个性化“一人一课表”的学习。将对学校软硬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挑战。”</p> <p>岳麻弟交流学习心得:“为了让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进行差异性评价,同时,要重视对团体的评价,淡化对个人的评价。”</p> <p>杨恩文老师谈体会;“教师少讲、不讲并不能说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少讲、不讲,任由学生发表见解,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就会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迷失方向。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千万不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会讲、精讲。”</p> <p>老师们静静倾听每一位老师的交流心得与感悟,认真做好笔记。</p> <p>分享岳麻弟老师的学习笔记及感悟心得</p> <p>分享罗仁炳老师的学习感悟心得</p> <p>“本真至善,立已达人”,让我们一同学习,携手共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