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ZHENJIE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反 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一次狩猎活动所想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10月,我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裹挟着来到黑龙江省嫩江农场十二分场。由于工作需要,于1971年7月末调到场部公安分局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分局没有配备公务用车,如果工作需要,由场部办公室统一安排。小车班司机蒋振海经常为我们出车,时间久了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大家都称他"老蒋",其实他也就20几岁。由于我俩同龄,我俩的夫人又同在场部职工医院工作,是要好的姐妹,使我俩的关系又进了一层,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哥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1978年春节前,嫩江县公安局两位同行来农场复查案件,第二天晚饭后由老蒋负责把二位送回县里。客人上车后,他在车里向我招手,示意让我也上车,我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不仅仅让我作伴,还有我俩知道的小秘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方的三九天寒气逼人,山川大地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虽然已近年关,尽管没有月光的照射,但大自然夜晚的美景仍可尽收眼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吉普车在公路上奔驰,很快到达县里。送走客人,我俩原路返回。我问他:″还有′节目′吗?去打猎?”,他笑着答道,″还是你懂我"。我俩一路神侃,不知不觉就进入一分场地界。一把舵进入右侧一片大豆地。小车顺着垅沟前行,突然左前方200米左右发现两大两小四只狍子。老蒋喊了句"抓住把手",小车斜垅沟45°向前飞奔,车体左右剧烈摇晃。在距离四只狍子不足百米时,来了个急刹车。都说是傻狍子,它们是有点儿"傻",车跑,它们也跑,车停,它们也停,回头朝你张望。老蒋说时迟那时快,跳下车把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架在小车翅膀上,"呯"的一声,只见一只最大的狍子应声倒地。他迅速跳上车,小车开到被击中那只狍子旁边,说了句,″你下去看着它,我去追"。我下车后才发现刚才那一枪只是击中后胯,后腿站不起来了,并没有死,一蹿一蹿的奔向我,我还真有点儿害怕。突然想起我还有只五四手枪,掏出枪上膛对准脑门,"砰″的一声,这回躺下不动了。我提着枪,望着远处小车的灯光,又听到枪响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他开车回来了,说道:"刚才撞到一只,还打着一只,但都没有找到。″我说:”再去找找,也许能有收获"。我俩把这只大狍子装到后备箱里,上车再去找猎物。我们顺着车辙印转了两圈,仍没有发现。我说,“注意车辙内外是否有一只狍子的脚印″。又转了一圈,果然发现车辙外侧一串单个狍子的脚印,30几米外,一只小狍子已经倒毙。老蒋又说:“还有一只肯定打着了,地上有血”,我俩顺着血迹追了很远,一直看到过了农田道进了林子里。他还有些依依不舍,无奈已无处可寻,只好打道回府。这次打猎可谓收获满满,凯旋而归。到家已近午夜时分,却兴奋的久久不能入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农场做为北大荒腹地,沉睡了几百上千年的关东大地,成为多种野生动物欢乐的家园。当地的人们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顺口溜。在树林、草原、田野里,狐狸、野兔、野鸡、狼、貉子时有所见。成群的狍子在草原上奔跑跳跃。春天来了,北飞的大雁在沟塘里繁衍生息。好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树林中欢唱雀跃。几十年过去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不得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8月初,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暨嫩江农场知青纪念碑揭幕仪式在农场举行,我有幸重回第二故乡。活动结束后,我拜会了仍然健在的当年分局下属分场派出所的所长杨路,谢远栋两位老兄。茶余饭后聊起了当年在一起相处的日日夜夜以及工作生活的往事,也聊起了农场的生态环境。他们说,1979年大批知青返城后不久,上级下达了毁林开荒的指示,各分场周边的林地全部毁掉变成耕地。动物失去了生存的家园,加之过度的捕猎,之后就很难看到它们的踪迹。由于林中厚厚的植被不复存在,成为1998年嫩江,松花江爆发特大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聊不完的往事,聊不完的话题,依依惜别,难说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返程的列车上我陷入沉思,想到了40年前的那次狩猎活动,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津津乐道,更没有了兴奋与欢乐。伴随而来的是一丝纤悔,想必四只狍子是和睦幸福的一家,瞬间变成两死一伤的惨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列车向南急驶,大片的沼泽地和大片的盐碱地在窗外掠过。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部小说《狼图腾》,作者是一位当年下乡到内蒙古草原的北京知青。小说描写了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无不心驰神往。马儿在草原上奔跑,牛,羊低头品尝着大自然赐予它们的美食。草原鹰在空中盘旋,放牧人骑在马上引吭高歌,独具风格的草原美景勾勒出一副壮美的画卷。草原上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首先要提及的就是聪明绝顶,具有高超团队协作精神的草原狼。寒冬季节,十几只草原狼分工协作竟然能够把几十只黄羊围圈到大雪窝中,使黄羊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遭灭顶之灾。群狼把黄羊放入天然冷库之中,待到食物短缺时刨出食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几十年后,作者重返草原看到的是沙化严重,满目苍夷的荒凉景象。原来也是决策者做出了草原开荒种粮的错误决定,致使大片草场被毁。要知道草场的地表土层不足20公分,第一年尚有些许收获,之后逐年减产,直至颗粒不收,后果是草原被沙化。加之过度的放牧和捕猎,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草原被毁,生物链断裂,多种草原动物不知所踪, 而要恢复原来的生态面貌又谈何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至今日,人类坐拥大自然生物链的顶端,肆无忌惮的猎杀野生动物,毫无节制的破坏自然环境,使之几近崩溃的边缘,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北极大面积冰川融化。体型硕大,招人喜欢的北极熊失去了栖息之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食物,已经骨瘦如柴,不知道它们还能坚持多久。南极成千上万只可爱的企鹅因食物链断裂而大批死亡。人类每年将600吨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扔进海洋而造成严重污染,使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竟然燃烧了近五个月,上亿只动物惨遭厄运,几十万只蝙蝠飞进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往今来仍然存在猎人和以游牧捕猎为生的少数民族,他们有选择的捕猎只为填饱肚子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现如今情况大不相同,不法捕猎者利欲熏心,为了追逐丰厚的利润,疯狂而又残忍的杀害野生动物。有资料显示,在非洲,平均15分钟就有一只大象倒下。捕猎者为了获取完整的象牙,要把大象大半个头连同象鼻砍开,因为象牙有1/3长在头骨之中,场景鲜血淋漓,惨不忍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穿山甲能够在地球上顽强地生存几千万年,是因为它遭到攻击时会将身体缩成一团,任何敌手都拿它没有办法,但却遭到人类的猎杀。在我国近20年的时间,就有近90%的穿山甲被捕杀。不法者剝下作为名贵药材的鳞片贩卖,将其肉摆上餐桌。幼崽也不放过,做成药酒供人享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憨态可掬,人见人爱的海豚;貌似强悍,实则温顺的鲸鱼,由于经济价值高而遭到日本渔民大肆捕杀,其中有一些种类已经灭绝。北极聪明而又萌萌的海豹竟被北美猎人用棍棒袭击,活活打死。每一次金钱交易的背后都是血淋淋的猎杀。动物的颤抖与哀鸣并没有唤醒人类的怜悯与同情,杀戮仍在继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更有甚者,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社会名流,达官显贵及其大小土豪为彰显地位的高贵,为满足可悲的虚荣,竟然把各种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能吃的和不能吃的各种野生动物统统摆上餐桌。在野味市场的笼子里,在饭店的菜单上竟然罗列了上百种野生动物。比如穿山甲,果子狸,孔雀,大雁,火鸡,鸵鸟,竹鼠,蜈蚣,蝎子,蜘蛛,野猪,狼崽,刺猬等等百余种之多。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捕猎,屠杀,非法贩卖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类可耻可笑的口腹之欲,攀比之心罢了。人类若再不清醒,立即刹车,必将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世间凡事都存在因果关系,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生态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对野生动物疯狂的虐杀,现已遭到动物界的报复。远的不说,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和中国东北的肺鼠疫,近二十年来发生的sARs病毒,非洲埃博拉病毒,H1N1病毒等等疫情的暴发无一不与动物有关。要知道好多野生动物携带大量病毒,仅蝙蝠身上就有100多种。这些野生动物就是大量病毒的宿主,它们对人类构筑成重要的保护屏障。但是由于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甚至将它们摆上餐桌、致使各种病毒大量释放,造成瘟疫的暴发,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4月21日,已有250万人感染。超17万人死亡,并且疫情仍在快速蔓延之中。一些国家的医疗资源 几乎耗尽,疫情的发展趋势及最终经济损失无法估量。我国的感染患者8万多人,4000多人死去。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举全国之力,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亿之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何时何地何因何源引发了此次疫情,这是个科学问题,目前尚无结论。无论是不是人为所致,我们都要善待动物。人类真的该清醒了,该收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日我看到了一副漫画,一座高耸的山峰,顶端支起一块跳板。一侧是一位猎人手持猎枪,另一侧是一只绝望的棕熊,双方对峙着。我沉思片刻,明白了其中深刻的含义,那就是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敬畏,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地球真正成为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4月2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振杰于重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疫情后续链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肆虐全球长达三年多时间的新冠疫情终于在2023年初逐步消退,平息,象流感一样变为常态化。我国在2022年12月7日宣布不再进行大规模封控,逐步取消核酸证明查验等措施。2023年1月8日解除对新冠病毒感染釆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管控措施。世卫组织也于2023年5月5日正式宣布结束新冠全球紧急状态。世卫组织公布数据显示,这场规模巨大的新冠疫情波及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22年12月20日报告感染人数接近6.5亿,死亡人数近665万。估计实际死亡人数在2000万左右。最为严重的四个国家为美国、印度、法、德国。这场疫情给各国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给社会仍至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好在最终拨云见日,人类战胜了疫情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但是这疫情象蝗虫一样誧天盖地而来,又漂浮不定而去,让人始料不及。究竟何时何地何因何源发生的新冠疫情,是天災还是人祸,至今官方没有明确的报告。但是做为大自然生物链顶端的人类,保护好生态环境,爱护善待动物是我们必须真认做好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5月2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振杰于重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