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宅家和卖鞋没有必然联系,但还是有些联系。</p> <p>宅家太久,一天三餐一家三口大眼瞪小眼的日子摩擦出各种吵,我们家吵得特奇葩,就是每个人可以随时变换阵营,比如我和老W先对付小W,吵着吵着不知道啥时候又变成了我和小W对付老W,当然,也有转着转着他们父子俩成了一伙,那基本上都是以我不做饭不洗碗的罢工收场。</p><p><br></p> <p>不过我是个特别能自我反省的人,到了这个年龄,为什么发火,自己心里还没个数嘛!</p><p>所以尽可能让自己充实起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燥,这样不好,不好……</p> <p>有一天,貌似平静的生活突然被奥鹏网的几位老师搞的不平静了:双创教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创意,恰巧晚上看一档访谈节目,又一个词跳了出来:睡后收入。</p> <p>立马,我就开始骚扰“资本家”老翟:我想做点事,让我的创意创造价值,不进货不发货,只出文案吆喝,从而实现有睡后收入!给个建议!</p> <p>她问为什么?答曰:学以致用呀!我整天教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就想实战一下,看看能不能说几句话就能把东西卖出去。</p> <p>啪!她抛出一张图:卖鞋吧!</p><p><br></p> <p>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原则,我成为自己的第一个买家,其实自从那双被楼下邻居误认为高跟鞋的拖鞋丢弃后,一直也没买新的,货到亲测,果然不错!</p> <p>2020年3月30日,生在校园长在校园,即将从校园退休的职场小白上线,我,终于有了第二职业!</p> <p>先从真实体验做文案,主打舒服不扰邻的卖点,计划是每天一篇,不滚动不重(fan)复(ren),之后以客户反馈进行互动式宣传,我的圈友不多,都是熟人,还好,每天都有订单。</p> <p>4月5号,是最开心的一天,突然间出现了几十个订单,赶紧查了查地址,才知道是我的那位能“折腾”的学生,买了几双为接待朋友,大家一穿觉得不错,在她们群里一吆喝,于是就都买了。</p> <p>有了这个业绩,心情大好,父子俩更高兴,因为成功地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不再盯着他们东西乱扔、地没拖净之类,老翟也表扬了我,于是每天的文案更上心。</p><p>比如:</p><p>春来疫去,换鞋换季</p><p><br></p><p>睡个懒觉,伸个懒腰</p><p>迈开踏进温柔的脚,美好的一天开始了</p><p><br></p><p>被暖阳亲吻的花是幸福的花</p><p>被温柔拥抱的脚是幸福的脚</p><p><br></p><p>有一天在小区散步,老W说,你卖鞋的文案太文艺,让人没有购买的欲望,我问,那咋说好呢?他说就一句:买一双试试吧!</p><p><br></p> <p>老W简单粗暴的文案一出,订单纷纷飘来,最扎心的是,几乎每天都看我朋友圈的好友发来这样的话:</p> <p>突然间,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这难道不像是平时的教学,一门心思想把自认为最好的最有用的给了学生,而恰恰忘了,他们需要什么……</p> <p>同时也让我想起去年暑假,为了缩短差距填补代沟,我在网上参加了“奇葩说”观众报名,到现场后工作人员问:姐,您是70后还是80后?我说:60后。他抬头看了看,无奈地说,我这没有60后的牌子,您就贴这个70后吧!</p><p>大一新生开学第一课,我做学情调查,原本想用“奇葩说”做切入点,一问才知道,没几个人看过😓😓😓</p> <p>如果说有什么经验教训,时间太短,一切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我还是反省了一下:</p><p>一、表达要直接,卖鞋就说卖鞋。(放下臭架子)</p><p>二、吆喝是门沟通艺术,需要在实践中用心领悟。</p><p>三、培养横向领导力,我的主要业绩来自我的那位一呼百应的学生(第一个周末的销售高峰)和精神领袖我老妈(第二个周末的销售高峰)。</p><p><br></p> <p>谷雨已过,夏天就要来了,我给自己制定的卖鞋一个月的期限也要到了,继续吗?听你们的!</p><p>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p> <p>(文稿图片均为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