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亲爱的同学们:</h3><h3>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之小暑。</h3><h3> <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此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 <h3>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h3><h3> 在古代,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并将新打的米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与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h3> <h3> 接下来,我们来积累一首关于“小暑”的诗歌。</h3><h3> 《小暑六月节》</h3><h3> 元稹</h3><h3>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h3><h3>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h3><h3>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h3><h3>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h3><h3> 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继续搜集哦!有机会,我们一起交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