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编者按:</b>《人民日报》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励孩子根据兴趣进行大量阅读。事实上,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大量阅读”可不是一件课余时间锦上添花的事儿,而是实打实的学习需求!目前有很多孩子即将结束网课,也即将迎来暑假,在没有更好更多选择的情况下,阅读无疑成了最好的选择之一。</p> <p> 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为什么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初三,突然就被落下了?其实,小学成绩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而初中成绩不好,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小学时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p><p> 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孩子的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却可以通过另一种能力的培养去习得,这种能力就是“阅读能力”。</p><p> 总的来说,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没有量的累积,就没有质的提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期栏目特邀请江夏区中小学德育名师、江夏区东湖路学校政教主任罗春香老师分享她的家教课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点击播放键可以观看视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主讲者:武汉市江夏区东湖路学校 罗春香</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点击播放键可以收听音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朗读者:武汉市江夏区文化路小学 张慧</span></p> <p> 最近,很多家长反映,以前在学校上课,时间很紧张,还要完成各科作业,孩子是没时间读课外书,现在线上上课了,时间很充足,可是孩子空下来,宁愿对着电脑手机,也不愿意去读课外书, 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他们喜欢上阅读呢?</p><p>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资讯发达的时代,相比阅读,广播、电视、多媒体、电脑、手机等媒体载体触手可及,更容易进入学生的生活,更能让孩子快速获取愉悦。与之相反,孩子如果没有形成阅读习惯,或者是孩子的阅读水平较低,他们难以快速从阅读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一旦空闲下来,孩子也只想刷刷视频打打游戏放轻松一下。</p> <p> 面对现实的形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想,家长朋友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下: </p><p> 第一,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家长在家时,要放下手机,尽可能地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拿起书,在家庭环境中给孩子做好榜样。 </p><p> 第二,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范围。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列书目,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失去阅读兴趣。因此,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对哪方面感兴趣,从孩子角度出发,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孩子在兴趣和好奇心的引导下阅读课外读物,只要他们选择的读物是有利于发展的,就应该给予支持。 </p><p> 第三,给孩子建立一个阅读小空间。在家里可以给孩子一个阅读的小区域,让他们拥有独立的阅读空间,在孩子读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扰孩子,如果想要让孩子喝水或是吃水果,可以等孩子结束之后再进行,过度的关心会打扰孩子的专注力。</p><p> 第四,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体验。堵不如疏,在家里引导孩子阅读,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兴趣”上做文章,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p> <p> 下面一些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一下:</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是亲子共读法。</span>父母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让孩子在“家庭分享”品味到阅读的快乐。</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是故事诱导法。</span>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将书的前部分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读给孩子听,并和他一起猜测故事剧情,当孩子好奇心被吸引起来的时候,再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读。中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选取一个片断或是跟书籍有关的剧情,比方说,给孩子讲《空城计》、《木牛流马》的故事,引导孩子去读《三国演义》。</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是舞台表演法。</span>低年级的孩子,读完书后,将故事绘声绘色地讲一遍,还可以家庭成员齐参与,按照孩子分配的角色演一演。大点的孩子,给他一个表现的舞台,比如说我的孩子最近在读《铁血君王永乐帝》,我就让他每天在读完书后,给我也讲一讲永乐帝的故事,美其名曰“老妈听历史”,他也觉得特有成就感,非常乐意去做这件事。</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是故事续写法。</span>读完书后,有的孩子也想编自己的故事,家长可以让他自己记录下来。不愿意写的也可以用语音录下来,最后形成孩子的作品集。</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五是竞赛读书法。</span>约几个孩子的好伙伴,建一个小组群,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每天谁读的书多。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在群中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相信有了小伙伴的促进,孩子的读书热情一定会有所提高。</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六是图画法(思维导图法)。</span>边读书,边将内容用绘画、漫画的形式画下来,大点的孩子,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当读到内容比较复杂的书籍时,可以将书的重点内容提炼,将自己的读书理解整理成框架思维导图的形式,比方说,小学生读《红楼梦》,人物多,关系错综复杂,经常读到后面还要翻到前面去看看,这时候用思维导读法,一边读,一边列出人物关系,这样读起书来,就不用那么费劲了!</p><p>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希望家长们能利用在家的这段相对空闲的时间,跟孩子一起去追逐阅读,遇见更多的美好!</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编后语:</b>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p><p>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p><p> 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图书,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p><p>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p><p> 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p><p> 因此,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一味追求分数的高低,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附:1-9年级推荐阅读书单</b></p> <p>策划:</p><p> 武汉市江夏区东湖路学校</p><p> 江夏区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联盟”</p><p> 江夏区中小学“青年班主任工作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