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年老师的这节课是针对浙江省英语新高考模式一个新题型阅读续写进行的,这节课本人回看了几遍,觉得张老师的课构思巧妙,有梯度,有宽度,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让我明白了读-思-写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非常有指导性,给我极大的启示,本人受益匪浅。以下本人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听完本节课的感想。 第一、阅读教学设计合理,有针对性,为写作提前做好准备。 <div> Reading 开始部分,张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10个与文章相关的词语,让同学们猜测一下文章里面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这种“词-词块-表意”之间的梯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div> 张老师在Reading 部分分别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What do you remember? Put them into the right order. Match the actions with the feelings. 这样几个问题的设置,是基于对学生快速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入手,这也恰好说明,在新高考理念中,既要通过快速阅读获得有效信息,还要教学生会语言的规范性,学会模仿地道的英语句式和结构,为后面的写作做好准备。</div></div> 第二、将写作教学巧妙地融入到阅读教学中。<div> 在Match the actions with the feelings 部分,张老师强调在阅读叙事性文章的时候,要特别关注每个action对应的feelings, 这就在为后面的writing 提前做了准备,使读-写之间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了学生,使他们知道了平时阅读要注意action 与feelings 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导了学生们在写作时注意动作和人的内心感受的把握。</div><div> 此外,张老师设置了两个问题 What kind of person is John? What kind of person is his wife? 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人物性格特点,进而教会学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去展示一个人或事物的特点,这也恰恰是优秀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张老师还教学生学会使用sb did..., did... and did...结构,这是一个体现一个人一连串动作的非常地道的表达方式,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此外张老师启发学生在文章当中寻找代替“say”的词,启发学生要学会用不同的词表达一个动作,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写作更生动。</div><div> 所以,这节课张老师的Reading不仅在读,而且在默默地教会学生如何去模仿好的表达方式,如何去写地道的英语句子,这正是他后来讲到的“语言要模仿,内容要创造”的具体体现,读和写有机地融入到了他的教学当中,回想起自己的写作教学,往往总是孤立地讲解如何写作,与阅读分割开来,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阅读和写作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br></div> 第三、 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br> 张老师在后来的说课部分提到英语阅读后的思考包括逻辑性思考,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在阅读部分,张老师就让同学们思考What kind of person is John? What kind of person is his wife? 这样对比性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过主人公夫妇二人性格上的反差,更加凸显出John 这个人的无私,勇敢和乐于助人,扩展了学生思维的宽度。<div> 张老师通过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next?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logical thinking 和creative thinking,他的这种逻辑性思考并不是凭空的,而是有依据的,他特意指出,在文章第一段提到 the couple had a nice home and two lovely children. 这就是续写文章的线索依据,有意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考能力。homework 的布置充分说明了张老师之前的阅读讲解与写作任务是融为一体的。他要求学生们使用文中所呈现的几个经典句式结构和多样化运用词语,由此可以感受到张老师读-思-写 教学脉络的整体性,面对新的高考题型,高考模式,张老师生动地呈现了如何层层推进,有效地去阅读,然后进行逻辑性地,批判性地和创造性地思考,最终服务于我们的写作,为我们面对即将开始的新课程开辟了道路,指引了方向。</div> 通过以上几点本人对张老师这节课的感受,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div> 1. 英语教学一定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学生的英语学习一定是在读中思考中产生的,所以一定要踏实地通过语篇语境巧妙地去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们在语篇语境下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在创造的驱动下,去理解文章,再通过语言的模仿和内容的创造去提升自己的语言技能。</div> 2. 一定要把“读-思-写”当作一个整体去进行教学。阅读思考和写作虽然任务不同,但每个任务都要思考,思考始终在进行着,学生的学习往往在阅读中,思考中产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务必将三者统一,阅读的进行要设置培养思考能力的问题,同时阅读的讲解要为写作服务,阅读必须思考,有思考的阅读才能有好的写作,一定要改掉只阅读或只讲写作的片面的授课形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3. 避免孤立地机械地模仿。大家都会模仿,但是如果一味机械地模仿,而没有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去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法,一定不会成功的,模仿中要有思考,要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实际,有依据地进行模仿,然后进行创造,今天听的是张老师读后续写的课,我不能只在读后续写这块去模仿,要用综合的视角,结合新课程理念,去设计和完善自己的英语教学。<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