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公给读高二的栋栋带回家一本书放到了钢琴上,是冯骥才的散文新作《书房一世界》。我很喜欢散文,读的最早的一本散文是《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忘记了,散文的娴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岁月静好。这一次,我一看是一本散文,倾心的感觉一下子就涌上来了,隔着塑封的包装,书在我手里反复把玩着,竟出神了。老公奇怪我的举动,说:你打开看吧,隔着包装能看见什么!我哂笑。其实,我不是在看包装,是老公带书回家的举动勾起了我一些封存的记忆。冥冥之中,我很感激书对我的滋养,从小我与书似乎有一种宿命般的缘分!</p> <p class="ql-block"> 从小,家境艰难,看着父母辛苦劳作的身影,买书这样的事是一种奢望,绝不会主动开口,记得我花钱买的唯一一本书是中考前的一本习题集。但是,机缘巧合,前半生,我竟有一位爱藏旧书的爷爷和开书店的婆家!所以虽然少年时的日子很拮据,但我不用很操心书的来源!出嫁前,仰仗的是家里那些残破不全但是却非常好的旧书,出嫁后,就换了另一种更好的来源了!婆婆和老公对我往家里倒腾书的要求从来没有拒绝过,也从不会苛责什么,顶多就是“看完拿回来啊”,其实我赖皮着都没有还回去。藏书的念头一直没有熄灭!</p> 爷爷 父亲 旧书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我从没有从父亲口中探悉关于爷爷从前的故事,但是同村的邻居们不断的向我输入一个信息:你爷爷能写会说,满肚子学问。但是父亲绝口没提过。后来,我知道了,因为在那场唯唯成分论的运动中,爷爷那不着边的中农成分让父亲受到很多困扰,父亲饱受的不愉快我是能感觉到的。但是爷爷和父亲爱读书却使我受到了莫大的好处!</p> <p class="ql-block"> 很小的时候,我在爷爷的房间里玩耍,爷爷总会抱着我给讲《东周列国故事》,惊异的是,那些故事竟深深的刻在我的印象里:百里奚,介子推,苏秦,赵氏孤儿,褒姒……这些故事不在于让我记住了什么,关键是他们引起了我无限的联想。回想一下,当时的我肯定是两眼亮晶晶的,出神的想着那些遥远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不记得那是哪一年了,忽然有一天,爷爷和父亲从寿光新华书店拉来了一拖拉机淘汰下来的旧书,那真是些旧书啊!但好在只是旧、破、脏而已,却本本都是好书。爷爷和父亲还专门做了一个书架,整整齐齐的码在上面。当时,他们肯定是出于对于书的热爱,却没考虑到对我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p> 我与“藏书” <p> 在后来的几年里,我沉浸在这些“故纸堆里”,因为耽误了家务,也被母亲呵斥过,我知道那是繁重家务辛劳后的发泄,母亲一直是支持我的!</p><p> 于是我偷偷的痴迷的读着,没有人引导我,也没有人和我探讨什么,我就那么像野草一样汲取着它们的营养!</p><p> 《红楼梦》和《蹉跎岁月》不知道看了几遍,《野火春风斗古城》《希腊神话》《东周列国志》……这是印象较深的几本,有些不好的书随手就弃了。看来小小年龄的我也是有模糊的鉴别能力的,哪本书好,哪本书没有思想含量,还是辨别出了。</p><p> 三十多年过去了,书中的人物的点点滴滴还是让我印象深刻。现在想来,为什么是它们能吸引人?因为好书都是作者字字血泪写成的。后来,我发现我看的这几本书都有了影视作品。我很庆幸,对这些作品,我先接触了书籍而非影视,因为对于小孩子而言,文字是能让他们产生无限遐想的。</p>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跟上七年级的儿子探讨关于名著的事情。那时,他处于逆反期,对老师们推荐的中外名著嗤之以鼻,反而对《斗罗大陆》那类的畅销书格外上心。我跟他讲:你知道为什么名著能延续几千几百年而没有被一代代人抛弃吗?是因为有人要求吗?不是的,因为他们自身的魅力,因为他们思想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相反,这些畅销书大多是作者为了谋利而堆砌而成的文字,表面繁荣,内里枯槁,像泡沫一样。</p><p class="ql-block"> 结婚几年后,我和老公商量,咱们一定要买一个书柜,要藏书!家里有藏书,对于孩子来讲是最大的熏陶。老公和婆婆很支持买了一个很高档的书橱。我把十几年的藏书整整齐齐的摆在里面,心里满足极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从不主张,书要一本本借来读,读完便还上!读书是要反复读的!读书是一 岁年龄一岁心!</p><p class="ql-block"> 我从不主张,读书非要记住什么?背过什么?积累什么?</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对人的精神的灌溉,有它的存在,我们的精神不至于变得荒漠,对充满不确定的人生有更通透的认识,能让自己活得安逸恬淡!</p><p class="ql-block"> 如果碰巧你的职业需要教化育人,那便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