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就在前几天,她将一个对她的生活有阶段性影响力的友人请出了她的通讯录(QQ、微信、电话) 。</p> <p>事先没有预谋,是自然而然的,删除他时她的指尖有轻微的颤抖,眼泪曾不止一次蓄满了眼窝,甚至奔涌而出。但她没有任何后悔,刚开始他一再打电话、加微信、加QQ,甚至跑到家里、办公室求她不要这么绝情,就在她快要招架不住的时候,他放弃了,一切归于平静,一个时代终究结束,他的磁场离开了她的半径。</p> 几年前,每当他来,她的电器设备总会出点故障,她笑称这是磁场效应,虽然他见她的第一眼并不觉得两人之间会有深刻而长久的关系。她们或浓或淡,精神同路了几年,有过刹那芳华,也有过矛盾龃龉,后来彼此理解,慢慢走到了岔道口。她知道该说再见了,虽然她曾经不止一次的删掉他,这一次终究是永久的删掉了...... 她们之间从未有过交恶,也并没有成为鸡肋,只是文化属性不同,各自都有一套生活方式和思维体系,就像清酒和天妇罗,看似近,实则远,成不了一丘之貉。更重要的是 ,当一个人的存在感太强,带给另一个人或美好或负面的记忆太过深刻时,是不能够真正做到自在轻盈的,那么默默成为天涯陌路人是最好的选择,而最好的告别是彼此都会成为更好的人,超越自我。情到绝境自知离,于是离开也是相处的模式,也就具有了价值。 星云大师曾说过:“从有欲到有爱,从有爱到有情,直至升华到有情有义的人生,便可达到‘五和’的净土世界。”我在想,这一路遇到的人、事、物,相互之间需要有多么玄妙的衔接,才能成为我们的接驳船,渡我们最终达到安忍、愉悦,甚至智慧的彼岸。这些衔接最好不要太突兀,至少不能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太多跌宕。据说真正的好友存在感都不太强,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这样在一起几十年也是有的。有句话是“距离对于感情而言,就像风之于火,它熄灭那些微弱的,但助长那些强烈的”,我想补充一句“时间笑笑的说,距离是风我是水,微弱的、强烈的,统统都将浇灭”。 爱是一种巨大的关注和怜爱,可若不是升华,赏味期十分短暂,王弗嫁苏轼时16岁,离开时27岁,红颜从未见白头,是一生颜值的最高峰。然而这十一年,苏轼也走着人生的上坡路,到达此生福禄的峰值。林语堂说,她死的是时候。由此也形成了世间最炫目的夫妻之爱——不思量,自难忘。可如果她没有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