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堰市五堰小学一(6)班 赵浸墨</p> <p> 耕读传家</p><p>----写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际</p><p> 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之故,每年的四月都被称之为读书月。特别是抗疫居家的时下,读书也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生活,消磨时光。古时候,没有读书月,没有读书日,古人又是怎么讲呢?古人讲:种德耕文,种德耕田,种德耕心,德种心田,耕云读雪,耕读传家。耕读,“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p><p> 何为耕读,我简单的来说说词语“耕读传家”。</p><p> </p> <p>赵浸墨习字</p> <p> 关于耕,《说文解字》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耕是一个形声字,“耕,犁也,从耒井声”。另一种说法认为耕是会意字,“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也就是认为,耕,从耒、从井,“耒”是农具,而“井”则是田地。耕的本义是“犁也”,指用犁翻松田土,泛指耕种、农耕之事。读,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读,诵书也,从言卖声”,本义为诵读诗书经文,后引申为阅读、学习之义。</p><p> </p> <p>经典诵读《春江花月夜》</p> <p>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耕作是我们每一个百姓的安身之本。从初期的耕,到半耕半读,再由读而入仕。每一个家庭经历两三代或数代人。我们家也大致如此,我的爷爷是位农民,祖上也未富贵过,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劳而“耕”。大概因为爷爷的勤劳而家殷。我父亲才得以上学读书。虽说是读书,耕种打杂的所占要远比用来读书的时间多得多。尽管如此,父亲也终因为读书识字而做了一名教书匠。一边教书,一边读书。周末还要协助母亲干农活。学校田里两头的跑。那时,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半边户”。但是,父母在对待我们姐弟的读书自是上心 。也只有在寒暑假时,象征形容安排一些劳动来体验生活。简直都不能称之为“耕作”的这些事,还是让我心底产生了,对干这种粗糙的农活觉得“下贱”想法,便要下定决心“逃脱”出去,随努力学习读书。大学毕业后,也受父亲影响做了老师,也彻彻底底的脱离“耕” 。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对“耕”和“读”的内涵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了。</p> <p>爷爷送给赵浸墨的书</p> <p> 故在儿子的读书受教上,我也能处理地更自信了。既赞同五堰小学所提倡的“追求智慧、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的读书观。也支持鲍老师那种富有“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懂得关爱”的人文主义的教育观。所以,在这段“停课不停学”居家日子里,儿子浸墨也总能以读书为乐,尽情的沉溺于其中。也总能在第一时间里,看到微信群里鲍老师布置的诗歌诵读后,他得意的说:这首诗我已知晓。还能够在妈妈想打他过年所得压岁钱的主义时,随口来上一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来笑对他妈妈。看到儿子浸墨能够熟练富有感情的诵读这些经典时,我既替他高兴,又有些惊慌……</p><p> </p> <p>经典诵读《论语》</p> <p>经典诵读《论语》</p> <p>经典诵读《论语》</p> <p>经典诵读《论语》</p> <p>从幼儿园开始坚持读《论语》</p> <p> 耕读传家,“耕”既不是文人士大夫诗中的那种闲情逸致,“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的写照。“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入仕做官。“耕”是一种勤劳务实、吃苦耐劳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而“读”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齐家。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襟怀。</p> <p>读帖</p> <p>临帖</p> <p>画画</p> <p>读书</p> <p>最近读的书</p> <p>拖地</p> <p>经典诵读《寻隐者不遇》</p> <p>参加五堰小学一(6)班组织的线上班会</p> <p> 时值世界读书日,我写下了这些东拼西凑的文字,分享与大家,愿大家读的愉悦,活的通透。也是想待浸墨他长大后,对于读能有所自觉。</p> <p>经典诵读《咏柳》</p> <p>经典诵读《凉州词》</p> <p>十堰市五堰小学一(6)班读书会招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