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植物园里寻找故事

假装是个文人

北京植物园位于京西香山脚下,集科普、科研、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植物园之一,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 植物园也是年轻的记忆,在这里曾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今天,植物园作为AAAA旅游景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一睹园区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郁金香花卉展示,以往都是人山人海,2020年的春天倒是清静了很多。 我倒是更喜欢植物园的自然景观。宽敞的大路,方便了行人。 以前主路东边是敞亮的草坪,现在已经成为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 主路西边是植物园的万生苑(观赏植物温室,2000年开放) 日本友人的艺术作品。 古碉堡。 <p>春天快来了</p> <p>六月的景色</p> 古井。 上个世纪初种植的水杉,已经成才。 卧佛寺。 又称十方普觉寺,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牌坊,正面"同参密藏"<br> 背面“具足精严” <div>功德池</div><div><br></div> 山门殿,殿中供奉守门神---哼哈二将,十方普觉寺为已故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所提。 天王殿,殿内供奉六尊佛像: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三世佛殿,亦称大雄宝殿。 居诸殿之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前门额上悬有雍正御笔“双林遂境”木匾,门两侧有乾隆御题楹联:“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宝幢珠珞梵宇妙庄严”。为爱新觉罗.溥杰所题。 卧佛殿,面阔3间,匾“性月恒明”及两侧楹联为慈禧所书。卧佛于元至治元年(1321)铸。铜像身高5.3米,冶铜50万斤。世界最大、最重, 藏经楼。 以前是可以近距离欣赏卧佛的,现在只能远处看看...... 卧佛寺往西是樱桃沟,一处冬暖夏凉、生态功能健全的自然保护区。 孙承泽(1593-1676)隐居处,明进士,官职相当于知县,但可以参与议政,有举荐权与封驳权,给皇帝出了好多主意,明朝的灭亡令他痛心,1644年的“甲申之变”,“知天命”的他做出了殉道之事,据说为了效忠明朝,他悬梁自缢,却被书童救下;他吞服毒药,却因苦涩难耐吐了出来,他拉上儿子跳井,结果又被人给救了。随后短短五十天之内,他经历明、大顺、清三朝,侍奉了三朝皇帝。在清廷任职十年,官至都察院左都御使衔,一直没有得到重用。顺治十年(1653)辞职。 清顺治十一年(1654),这个“三朝臣子”在此地筑退翁亭、“云桧书巢”和“水流云在”之居,开始了隐逸的生活。 保卫华北石刻,1935年12月9日北京爆发“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北京大学学生陆平和清华大学学生赵德尊刻写。 一二九纪念碑。 <p>纪念亭</p> 上个世纪80年代,每天早上市区里的老同志坐头班公交车来这里接一桶泉水,把这水说的可神了。 不知道植物园里什么时候建了一个北纬40度(俗称地球的金项链)地理标志。 <div>  植物园里安葬了几位民国时期的名人。</div><div> <b> 孙传芳</b>(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墓,一个戎马一生的军阀,安葬在宝瓶形状墓塔,该塔在我国墓园中少见,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历史文化上这个墓都有非常的价值。</div> 孙传芳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不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div>  <b>梁启超</b>墓其实是梁启超家族墓园,梁启超、他的两位夫人、弟弟梁启雄还有三位儿子均葬于此地。</div><div> 梁启超先生是人们非常敬佩的天才思想家,他曾经与康有为一起联合1300余名来京会试的“举子”上书光绪皇帝,进行了著名的戊戌变法。</div><div> </div>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面的精彩名言激励着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国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b>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b>。“<br>   <b>张绍曾</b>(1879—1928)墓,清末民初政治、军事人物。早年从军,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武昌起义后,他发动滦州兵谏,并密谋与吴禄贞等举兵反清,吴禄贞被暗杀后避居天津。1913年被大总统袁世凯任命为绥远将军。1916年任北洋政府陆军训练总监。 “故国务总理张上将军之墓” 1922年任陆军次长,次年1月任国务总理,一度主张与孙中山协商南北统一,又主张先制宪再选举大总统,为直系军阀曹锟所忌,于6月去职,退居天津。1928年被张作霖派人暗杀。 张家后人的墓:落叶归根 <p>  <b>王锡彤</b>(1865-1938)墓,河南卫辉人,是中国近现代最早办实业的企业家,“中国水泥王”。</p><p>“苹艺馨奕世,松柏并长春”“世流清泛”</p> 王锡彤曾任北平自来水公司总理、天津启新洋灰公司总代理、恒丰公司主任董事、兴华资本集团主任董事、滦州矿务公司董事、南洋铁路维持会理事长、华新纺织总公司董事、中国实业家协会副会长等职。 “九天擎予玉印,万古岿灵光”“山高水长” 据说这是他儿子的墓。 <b>高仁山</b>(1894-1928.1.15)墓,江苏省江阴县人。1917年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期间,与南开校友周恩来等共同组织了”新中学会”。之后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初应北京大学之邀回国任教。创办了北大教育系,任系主任。1925年创办了北平艺文中学(后为北京28中),任校长。1925年6月在北京大学经李大钊介绍参加革命。曾是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北京市党部任负责人之一。1927年北京建立了北方最高的统战组织"北方国民党左派大联盟",高任该联盟主席。1928年在反抗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运动中英勇献身,当时年仅34岁。 1929年3月在友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北京西郊(今植物园内)安葬了高仁山烈士遗骸并立碑纪念,本世纪初北京大学部分师生校友自发启动了高仁山烈士墓碑修复项目,2010年完工。 <p>在孙传芳墓园旁边的草地上。</p> <p>龙王庙</p> 植物园有一个曹雪芹纪念馆,这是一个以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乡村博物馆。 去往樱桃沟的路上,还有一个隆教寺遗址。 在去往樱桃沟的路上,还有一个小水库:唤起那年那月的回忆...... 植物园距离以前部队驻地不远,也是周末经常光顾的地方,不要门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是单身,年轻的帝国小军官,无忧无虑,当时还不是双休日,到了周日,研译处的一帮年轻人,穿着短裤,一起跑步到樱桃沟。 <div>  在樱桃沟的小水库折返,有的还下水凉快一下,湿着衣服再跑回单位,一个来回10公里,坚持了很长时间,印象后来还参加了单位一次五公里还是十公里的越野赛。</div><div> 最早练跑步的是老李,后来转业去了人民大学,一起跑步的还有闫彦华、孙茂伟、罗云、小韩......十来个人呐!记不全了。</div><div>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还是生猛无畏!年轻,是故事的源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