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象

智哥

<h3>  我在上海念的大学,所以对上海、上海人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是太多,因为毕竟呆在学校里的时间居多,而学校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冲淡了我周边的"上海氛围"。虽未能融入其中,却也不影响我对上海文化的基本了解。上海是我除了现在居住的城市外呆的时间最长城市了,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但上海人也许会冷冰冰地说:“侬凭啥子把上海当成你的故乡。”</h3><h3> 那好吧,我只是打个比方而已,不用那么认真吧。</h3><h3> 上海人的“排外”是全国闻名的,我不知道在上海的外国人有没有这种切身感受,估计应该没有吧,因为上海人排外的同时也崇洋。</h3><h3> 但我并不讨厌上海人,真的。我知道上海人有许多缺点,但他们也有很多优点,人无完人。我不是刻意显露自己“有容乃大”的心胸,而是出自真心的感受。</h3><h3> 第一天到上海,是大学开学时。那时已过暑假,但天气依旧炎热。而上海似乎比我所在的南方城市还更炎热些。到学校的第一天下午,就与同寝室的同学一起到上海外滩去玩。那时地铁没建好,我们能选择的交通工具,就只有公交车了。</h3><h3> 但夏天乘坐上海的公交车简直是一场噩梦。非常的拥挤,比我以前所曾遇到的都拥挤得多,这种拥挤叠加闷热的天气,让人痛苦不堪。我们好不容易从车的后门被挤推着上了车,浑身已湿了大半。然而在车上这身汗并没有排放的空间。人贴着人,汗水也互相渗透着,汗臭味混着脂粉味,在摇晃的车中弥漫开来,人很容易恶心晕车。这真是悲惨的世界,非人间浓密的拥挤,我怎么会出现在这样的地方!</h3><h3> 然而,全车的人似乎只有我最焦躁,其他人都安静地望着窗外。虽然都淌着汗,但他们却没有太多的烦躁不安,所以整个塞满了人的公共汽车里的秩序是井然的,这使我感到很惊讶,也很佩服。然而,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挤上车的人开始艰难地摸出钱,一个个地往前递送,前面的人也似乎很惯常地帮接力传递,直至交到前边无法过来的售票员的手里,然后车票又从售票员那里逐个传递给买票人。整个“接力活动”淡然而坦然,似乎不存在信任的问题,大家的行动看起来是那样的自然而有序,让我感到震惊!因为以前我经常看到在我那边的城市的公交车上,有一些人在车上不太拥挤的情况下还故意逃票的。</h3><h3> 来上海的第一天,上海人就给我上了一堂课。</h3><h3> 我知道像这样的讲秩序,是文明社会所需要的,当时全国其他地方确实不如上海做得好。当然在上海也有很多外地人,但当他们身处这里,也会受到这里文化的影响,不自觉地要求自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行事。这就体现出一种集体的人格。</h3><h3> 但也可能有一些外地人不太注意,或想按自己原来的习惯来生活,那就有点不融合了。上海人会嗤之以鼻:“外地人素质就是低!”或者直接骂成“乡下人”、“乡巴佬”。</h3><h3> 我在上海肯定是“外地人”的身份了,有没有被人说成“乡巴佬”就不一定了,也许没有吧。</h3><h3> 确实那时在上海很多坏事是外地打工者干的,所以上海人总觉得外地人的素质差,看不起他们。这就给上海文化参入了“排外”的思想元素。上海人因此变得趾高气昂,孤傲清冷,对外地人有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h3><h3> 但是,在上海,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上海人?</h3> <h3>  与现在相比,古时的上海就没有那么辉煌了。我们常说深圳是由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而上海以前也就是个小渔村。</h3><h3> 在春秋时期属吴国,到元朝时设为上海县,一直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开埠,大量的商船涌入,大片的租借地被划割,上海这才热闹起来。</h3><h3> 但是,对上海文明有重大影响的,是一个叫徐光启的人,现在上海的“徐家汇”,就是以他姓氏来命名。</h3><h3> 徐光启可算是第一个地道的上海人。今天上海人的某些特质,可追溯到他的身上。这位聪明的上海县法华汇秀才,一生走南闯北,曾拜会过几个当时在中国有影响的西方传教士,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重要思想和知识,并深入思索。这与其他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国文人有很大不同。但徐光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科举,他在接受西方文化洗礼的同时,居然顺利地考上了进士,实现了中国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按照惯常的中国学子心态,接下来就应该在仕途的道路上奋发有为、光宗耀祖了。然而这个不安分的上海人却割舍不下对西方文化的好奇,经常去找在北京的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探讨除宗教以外的许多话题,如天文、历法、数学、军事、经济、水利等,无所不及。并居然与利玛窦一起译出了一套《几何原本》,付诸刊行。</h3><h3> 然而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是,这位才华出众的进士,并没有我们所认为的读书人那种迂腐和不通情理。实际上,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事,左右逢源,不断得到皇帝的重用。在《几何原本》刊行二十年后,他竟然官至礼部侍郎,不久又升至礼部尚书。有了这样的官位,他竟开始积极宣扬天主教,提倡西方科学文化。但可惜没忙乎多久,就劳累而死。崇祯皇帝对他死还十分惋惜,“辍朝一日”来哀悼。他的灵柩运回上海,安葬地就是现在上海的“徐家汇”,他的家族世代汇居此地。</h3><h3> 在中国文化的脉络里,徐光启无疑是奇异的,他将中西文化的交融完成得十分深入,在那个年代无疑是少有的和需要魄力的。</h3><h3> 他开通、好学、随和、机灵,传统文化学得深透,社会现实周旋得开,西方文明融会贯通,这哪是一个中国科举制度下的进士,简直是中国文人与西方科学家的杂合体。这位精明能干的上海人,为当时默默无闻的上海文明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h3><h3> 徐光启的第十六代子孙是个军人,他有一个外孙女叫倪桂珍,便是威震中华的“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宋庆龄演讲时,也是夹带着上海口音,这个历史渊源,可能会让原本已经高飘的上海人变得更加不得了。</h3> <h3>  徐光启给上海文明带来了世界性的目光和融合,但那个时代离我们太遥远,谈不上有什么印象。</h3><h3> 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上海这个地方了。那时香港的电视剧《上海滩》在国内热播,我每晚都准时守在黑白电视机前,痴痴地等着看。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和富有正义感,在混乱不堪的上海滩更显得英勇不凡,令人神往。</h3><h3> 少时的我不明白,旧上海为什么那么乱,是真的吗?长大后我慢慢知道,旧上海的混乱比电视剧所反映的还更甚。</h3><h3>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迫开埠,被迫划割租借地给英法美等帝国。中国从此一步步地在丧权辱国的泥沼里越陷越深,而上海却因为大量商船的到来变得热闹非凡。但这种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多少污浊!大量的鸦片从这里流入。</h3><h3>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西方文明夹带着污秽席卷而来,与中国腐朽破败的浊流在这里集中交汇,使小小的上海滩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当时闪耀全球的“东方明珠”。</h3><h3> 这里的特殊位置,使得不同国籍,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追求的人大量汇集于此,为完成不同的任务、使命,实现不同的人生、理想而奔波忙碌着。</h3><h3> 殖民者、地痞、流氓、军阀、妓女、投机者、文学家、革命党、大学生、明星、神父、修女、苦力工等等,拥挤在这狭小的上海滩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这里从不缺乏闹腾,几乎每天都有惊人的故事发生。夜幕降临,迷离的夜上海,将帝国殖民者的狼子野心,军阀政客的阴谋诡计,枭雄巨头的黑暗交易,地痞流氓的明争暗斗,都体面地裹藏起来。上海的夜总会每晚都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中国旗袍在这儿包裹着全上海最妖娆妩媚的身段。怪不得年轻的蒋介石一有不顺就找借口从广州逃回上海来,估计多是惦记着上海的温柔乡里。</h3><h3> 所以,民国时期的大上海是中国最热闹的城市,这里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中华大地的命运。</h3><h3> 那时的上海不单浓缩着中国各地的文化,也汇聚了世界各地先进的文明。各式人物汇聚,各种文化交融,像一锅大杂烩。但到底哪种文化代表上海当时的文明,真的不好界定。因为每种文化都有备而来,都毫不示弱。欧美列强、日本东洋、黑帮巨头、军阀土匪、进步势力、市井小民等汇聚于此,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没有哪一种占绝对优势。好像都陷落于上海绵软的土地上,都无法站高振臂一呼,当然也不会跌落摔亡。互相观望,彼此共存。</h3> <h3>  民国时期的上海社会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充满了黑暗与肮脏。然而,黑帮巨头虽然阴险毒辣,却依然有果敢干脆的“雄风”;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义举虽然刚烈,却充满着“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豪情壮志。但这些气概在今天的上海人身上却毫无踪影。</h3><h3> 要说说上海人的缺点了。上海人总体来说比较精明、计较、小气、清高、缺乏胆识和魄力、排外、崇洋。</h3><h3> 其实上海人有世界级的眼界,只是行动缺乏胆量,喜欢在琐碎中消耗。他们经常会为如何搭乘公交车去某个地方的最经济方案争执得面红耳赤,为证明自己的“英明”,把各种因素分析精确到位,最后可能只是节省一两毛钱。上海人把精明用在了琐碎的地方了。</h3><h3>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也催生了上海人的“国际性”自我定位。当然这样的定位,会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是好事情;但也让他们有了清高自傲的资本。“国际性”的上海人普遍重视外文,这方便与国际接轨。也许是受徐光启的影响了。我所在的学校,上海学生很多,他们其他功课不咋地,但英文水平普遍较高,口语较流利,让我忘尘。</h3><h3> 由于身负“国际”的标签,所以那时的上海人对席卷全国的港台流行文化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示他们没有随波逐流而变得庸俗。他们的流行文化主要是欧美的,连日韩的都不屑于沾染。其实港台流行文化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歌还是可以听听,有些电影也是可以看看的。但上海人没有让那时辉煌无比的港台文化成为他们娱乐的主流。</h3><h3> 上海人为树立远离庸俗的文化形象,他们会追求所谓的世界经典。有些在欧洲都属偏门的歌剧,只要被标榜为艺术,在上海就不会受到冷遇,会有很多人去捧场。也许会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根本没有多少人能看懂,但他们一般都不会中途退场而显示出他们没有艺术修养。在该鼓掌的地方,他们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也许有人会说那是附庸风雅,但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h3><h3> 其实喜欢什么生活方式,追求什么艺术文化,别人是管不着的;我们应该宽松一些,包容一些,大家生活才自在一些。但是如果把这些东西当作资本而看不起他人,排斥他人,那就会陷入孤芳自赏的精神怪圈了。</h3> <h3>  上海人当然是有很多优点的,他们讲次序,也没有什么坏心眼。但是上海人也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h3><h3> 他们以上海为傲,但却总体上主宰不了这座城市。上海人长期处于仆从、职员、助手的地位。即使在今天,叱咤上海滩的仍然是日本人、台湾人、宁波人、潮汕人、内地人,这些人豪迈地站在上海滩的前沿,承受着创业的乐趣和风险。而众多的上海人,立于这些冒险家的身后,追随、打理、出谋划策,承受着上班族的快乐和艰辛。当然也有少数上海人能冲到第一线,但总体很少。上海人见闻广博,适应力强,但缺乏胆识魄力,不敢绽放生命的人格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合在第二线的位置上奔忙。</h3><h3> 缺乏开拓的闯劲,使得上海人缺少一种创业魄力,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神理念,没有在上海人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即使在今天,上海人的佼佼者最适合的岗位仍是跨国大公司的高级职员,而成不了气吞山河的第一总裁。上海人有开阔的眼界和灵活的适应能力,却缺乏勇气、胆识和开创力;有大家风度,却无大将风范;有俯瞰世界的视野,却无纵横天下的气魄。</h3><h3> 上海人的精明、实际和善于盘算,使他们对事情总是瞻前顾后,拖泥带水;不会豪情一博,不敢背水一战;在谈笑时都缺乏高声爽朗,连谈恋爱都会在盘桓中消耗了激情和浪漫;所以体会不到人性的崇高,失却了人生的深刻,从而陷入一种尴尬。</h3><h3> 上海是中国最前沿的大都市,上海文明原本是要引领中国,代表着中华的文化自信的。但上海人对内地人的“排外”情结,违背了中华传统的宽厚待人、仁义天下的文化理念;而“崇洋迷外”的心理习惯,使上海人在面对祖宗的千年文化时不够坦然和自信。在坚持传统和学习西方的道路上,上海人失却了自我和方向。</h3><h3> 这是不应该的。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中国有过耻辱的百年,但穿越百年耻辱,是中国千年的辉煌文明。上海文明不应该失落,而中华文明更不应该失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