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版画话迎旭——探寻樊城的两座迎旭门

长弓

<p>  这张铜版画刊登在1875年英国的《环球旅行》杂志,描绘的是十九世纪樊城迎旭门附近的景象。 </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一幅十九世纪铜版画的吸引</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疫情好转,终于可以出去走走了。随手翻阅,一张前些年襄阳文史爱好者收藏的十九世纪的西洋铜版画,引起了我的兴趣。据说这是1875年,由英国《环球旅行》杂志上刊登的一张描绘清代襄阳风光的铜版画。襄阳的文化爱好者们曾按图索骥,在樊城沿江一个地段一个地段进行寻找比对,最终在回龙寺码头与迎旭门之间,看到了与手中画面一致的景象。</span></p><p> 文化工作者认为,这张铜版画为反映襄阳当年的风物人文增添史料;文物考古研究认为,这张铜版画为襄阳的考古提供了资料;我则感叹,当年的襄阳好有世界范。你看,除了栩栩如生的写实,点线的刻画入微细致,还真实地有高度的展现了当年襄阳的美。这画,有人说是法国人画的,有人说是俄国人画的,还有人说是英国人画的……至今没有考证,但襄阳当年还挺有国际范的,你说是不是。如今它早已被襄阳人誉为襄阳的《清明上河图》,怎么样! </p><p> 天已放晴,何不借此机会去那里看看!</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行走江滩公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骑行樊城,天气晴好。这是疫情封城到解封两个多月以来第一次过江。此时,已是冬去春来,春风拂面。一路行来,江水碧绿,柳绿花红。至由过去棚户区改造的江滩公园,这里已春潮跃动,百花丛中吹拉弹唱,柳荫树下打牌下棋,碧波江畔钓鱼笑谈,绿道小路独行慢步……与前一段疫情期间,家家关门闭户,空无一人的汉江两岸相比,恍如隔世。人人盼回归,如今逐渐回归,令人感慨。</span></p><p> 慢行至迎旭门矶头,只见江面开阔,汉水鸭绿,天空碧蓝,水天一色,便寻一石阶坐下来,翻看那画比 对起来,这江、这山、这城, 你别说,还真是的。正是: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时间在变,时代在变,但山川似乎没变。</p> <p>1875年英国《环球旅行》杂志上的樊城江滩和官码头(铜版画)</p><p>官码头的吊脚楼五六十年代尚存。</p> <p>迎旭门矶头,如百年前古画一模一样。</p> <p>修复后的迎旭门矶头</p> <p>迎旭门城头矶下,樊城护城河仍在。</p> <p>迎旭门矶头望汉江,江天辽阔,水天一色。</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百年前的襄阳全景图</span></p><p> 我们从 1875年的英国《环球旅行》杂志的 《襄樊全景图》 中看到百年前襄阳、樊城是什么样子。</p> <p>  画以樊城江边迎旭门矶头码头为近景,远处的襄阳城墙,长门、大北门、小北门一字排开;岘首山、凤凰山、虎头山、扁山清晰可见;近处迎旭门、矶头码头、镇江塔、杨泗庙(黑龙庙或天后宫),城墙边基督教堂⛪️耸立;江心的鱼梁洲、帆船,一江清水历历在目;画中人物,或步履匆匆,或停步骤立,栩栩如生,连脑后的长辫也清晰可见。生动地展现当年襄樊: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廓。“南船北马”地,千帆竞发;“商贾云集”处,茶楼酒肆的繁荣景象。</p> <p>  当年襄阳文史爱好者,文史专家在按图索骥,一个地段一个地段进行比对。</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迎旭门在旧城改造中呈现</span></p><p> 迎旭门,因处老樊城最东面,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而得名。但迎旭门城门早就因年久失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又遭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而部分损毁,抗战时,残存的城门洞又被日寇炸毁,随城市扩建,上世纪60年代后,再没有看到过迎旭门了。迎旭门城门虽然消失了,但人们仍把原城门那一带称作“迎旭门”或“迎旭门街”。</p><p> 迎旭门具体在樊城哪个位置,曾是个什么样的建筑?随时间流逝,已无记载,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p><p> 2015年春,在樊城渔梁洲大桥头旁边的“九街十八巷”工地,人们发现了数十块堆放一起的弧形大石块。有好事人推断,这些石块可能是樊城迎旭门的构件。后经考古挖掘,在下面的位置,发掘出了青石条和城墙大青砖。经过寻访老樊城人并考证,这里正是中山前街与迎旭门矶头的交汇点,是记载中的迎旭门遗址无误,也是原来迎旭门所在准确位置,是樊城遗憾中的庆幸。</p> <p>迎旭门遗址上遗存的“迎旭门”石构件</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考古寻踪“迎旭门”</span></p><p>  考古发掘继续,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迎旭门历史面目:城门两侧残存有部分条石、城门门柱石窝完好如初、门洞内巨大的青石条仍在。城门附近用部分有铭文的大青砖砌就的城墙墙基仍保存完好,这些铭文城砖都是樊城筑城史的最好见证。</p><p>  更让人欣喜的是,两方迎旭门石匾也在这一区域被发现。其中一方石匾阴刻“迎旭”二字,右边有小楷落款:顺治寅岁孟春。为顺治七年(1650年),可推断城门为清顺治年建。另一方石匾阴刻“迎旭门”三字,年代不明。</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历史上的迎旭门长什么样?</span></p><p> 完好的迎旭门到底长什么样?据老人介绍,迎旭门的样式与屏襄门、定中门是一模一样,几座城门上都有城门楼,(我认为没有城门楼,可见铜版画和襄阳城府图)用城砖砌筑,城墙是土夯的,城墙上还长着许多树。</p><p> 迎旭门外是一座石桥,石桥下面就是护城河。迎旭门外的一条街叫丰乐街,街上有一个杨泗庙,供奉着河神杨泗将军。迎旭门里面的一条街叫铁匠街,街上有一个福音堂。迎旭门外的大路过去是樊城通往肖湾、张湾和河南的主要通道。</p><p> 上世纪7、80年代,樊城护城河和城墙被拆除,护城河变成了下水道,上面修建了街道。只有迎旭门东南面入江口的一段护城河,江边的一个清朝的矶头,保留下来,至今还保存完好,成了迎旭门地标性的建筑。</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迎旭门曾同时存在两座城门?</span></p><p> 令人疑惑的是,在考古中,离迎旭门遗址一百米左右,又现另一座城门的构件。一位收藏爱好者还收藏了两块迎旭门石匾。其中一块较大的石匾上有“迎旭门”三个大字,另一块则只有“迎旭”两个大字。石碑已有些斑驳,但两块石匾上的“迎旭”“迎旭门”几个大字清晰可见。通过字体和斑驳程度推断,它们分属不同时期,很可能与城门屡次遭洪水侵袭有关。收藏爱者说,石匾是出土于相隔不远的两个位置。为何会有两块石匾?有业内人士猜测,不同时期的维修,可能会更换门匾,所以会出现两块不同时期的迎旭门石匾,也有可能是瓮城前后门上的。</p><p> 但当地一位年长者说,此处本身就有两座城门, 一座是“迎旭门”,另一座是“迎西门”。我猜想这“迎西门”是这位市民当年听音有误,把“迎旭”当做“迎西”了。再过来看那张有着一定考古价值的铜版画怎样?仔细查看了那张铜版画,并细细琢磨,发现铜版画上竞清晰地刻画有两座城门,一南一北两座“迎旭门”,但已无城楼(如图)。这就是说,在同一地方,至少在1875年还同时存在着一大一小两座“迎旭门”。猜想,可能是樊城常受洪水侵袭,两座城门建于不同时期,一座明代城门,一座清代城门,都叫“迎旭门”,都同样保留下来了,发掘现场存在的明、清城墙也说明了这一点。</p> <p>  回来后又翻看乾隆版《襄阳府志》,在里面找到“襄阳城府图”,上面清楚地画着,乾隆年间,樊城“迎旭门”一带同时存在的两座城门,也是一南一北,一大一小,也就是,一座“迎旭”,一座“迎旭门”。如图。</p><p> 如上所述,可以比较肯定的是,历史上这里同时存在两座“迎旭门”,直到上世纪中页。</p><p> 此一行,寻觅发现原来樊城东门曾同时存在两座城门,也是此行的额外收获吧!</p> <p>  “九街十八巷”房屋开发现场。发现了疑似明代城墙遗址、清代城墙遗址及迎旭门城门遗址。但迎旭门考古一直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这张铜版画为考古发掘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p> <p>迎旭门护城河石板桥遗址</p> <p>明代城墙遗址</p> <p>清代城墙遗址</p> <p>明清两代城砖混搭的墙遗址</p> <p>迎旭门附近卵石街道遗址</p> <p>迎旭门附近的青石板街道</p> <p>迎旭门附近街道两边的下水道清晰可见</p> <p>留存的城市下水道</p> <p>樊城西矶头火星观矶头</p> <p>  看看天色不早,要打道回府。过马道口、回龙寺、五显庙、晏公庙,走汉阳码头、兴武街、余家巷、官码头……这些地方,这些码头,在历史的风卷云涌中,当年哪一座不是响当当的;在万里茶道、南船北马的旅途中,哪一个不是有着传奇故事……。</p> <p>  关于迎旭门遗址。目前襄阳正在为“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迎旭门,也是重要节点之一,建议对其进行重点重修保护,迎旭门矶头可复建镇江塔和杨泗庙(或天后宫),清疏迎旭门护城河、码头 为市民增添一处老樊城的世界遗产景点。</p> <p><br></p><p><br></p><p><br></p><p> (引用了部分考古原文、照片,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