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墙见脸谱 生末净旦丑

天山老兵7997061

<p> (随墙文化之二)</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下面是在北京丰台区韩庄子东路公园西墙上的一溜京剧脸谱,遛弯到这儿,随手拍下。</p><p> 我不会唱戏,外行,但国人都知道京剧是国粹。小时候看戏总觉得演员画着大花脸迈着四方步,拖着长腔,唱着听不懂的词,嫌节奏慢不喜欢。那时也就知道红脸的是关公,是忠臣;白脸的是曹操,是奸臣。不过我看过电影《三岔口》,这戏没唱词儿,两人深更半夜里拿刀摸来杀去,挺有意思的。还有个《十五贯》的电影,也是小时候看的,讲的是小偷娄阿鼠偷人家十五贯钱又诬陷他人,而况钟发现原判有误,重审改判抓住真犯娄阿鼠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题外的故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公安局做预审员,刑侦报上来一个拐卖儿童的案子,一案三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拐卖儿童的犯罪活动,在北京落网。我审的犯人(那时不叫嫌疑人)在笔录上签的名是 “一群鼠” ,我纳闷还有叫这名的?他说他叫“于群属”(注:当时还没有身份证),我问他为什么签成 “一群鼠”?他说是派出所警察让这么签的,哈!没把我笑死!这犯人是贵州人,长的 矮小,小眼尖耳,削下巴,跟老鼠还真有些像,这是题外话。书归正传:我还看过一个彩色电影《杨门女将》,记得佘太君拄个龙头拐杖,穆桂英帽子上插着两根好长的羽毛翎子,而金兀术则画着难看的脸。这戏唱词儿多,一唱半天不完,把我唱睡着了。看这三部电影说起来都是1960年以前的事了。</p><p> 我真正被京剧轰炸是在“文革”那些年,那年月全国上下看的是八个样板戏,听的是八个样板戏,唱的是八个样板戏,演的是八个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杜鹃山》里的唱段全国老老小小没有不会唱两句的。但那时台上演员没脸谱,都是现代戏,脸谱只在古戏中有,况且那时极左路线当道,说古剧目是封建糟粕,不许演不许唱!还把许多优秀的戏曲名角当成 “牛鬼蛇神” 残酷批斗,从这也可以看出 “文革” 是要革中国传统文化的命,是要给中华文化断根!断的了吗?这不,脸谱又回来了!</p><p> 看看下面墙上的脸谱,真是很艺术很好看,很传神!</p><p><br></p><p><br></p> <p>………………………………………………………………………………</p><p><br></p><p>再来看看邮票上的脸谱:</p><p>下面八张是八零年版(T-45)京剧净角脸谱邮票。</p> <p>孟良脸谱 选自京剧《打孟良》</p><p>……………………………………………………</p> <p>李逵脸谱 选自京剧《黑旋风李逵》</p><p>……………………………………</p> <p>黄盖脸谱 选自京剧《群英会》</p><p>…………………………………………</p> <p>孙悟空脸谱 选自京剧《大闹天宫》</p><p>…………………………………………………………</p> <p>鲁智深脸谱 选自京剧《野猪林》</p><p>…………………………………………………………</p> <p>廉颇脸谱 选自京剧《将相和》</p><p>……………………………………………………</p> <p>张飞脸谱 选自京剧《古城会》</p><p>……………………………………………………</p> <p>窦尔敦脸谱 选自京剧《盗御马》</p><p>………………</p> <p>下面是六张是2001年发行的T-3京剧丑角邮票:</p> <p>汤勤形象 京剧《审头刺汤》</p><p>………………………………………………</p> <p>刘利华形象 京剧《三岔口》</p><p>………………………………………………</p> <p>高力士形象 《贵妃醉酒》</p><p>………………………………………………</p> <p>蒋干形象 《群英会》</p><p>…………………………………………</p> <p>杨香武形象 《三盗九龙杯》</p><p>………………………………………………</p> <p>时迁形象 《时迁盗甲》</p><p>………………………………………………</p> <p>下面是2007年发行的六枚T-5京剧生角邮票:</p> <p>蔺相如形象 《将相和》</p><p>………………………………………………</p> <p>宋士杰形象 《四进士》</p><p>………………………………………………</p> <p>周瑜形象 《群英会》</p><p>……………………………………</p> <p>许仙形象 《白蛇传》</p><p>……………………………………</p> <p>高宠形象 《挑滑车》</p><p>…………………………………………</p> <p>任堂惠形象 《三岔口》</p><p>…………………………………………</p> <p>下面八枚是1983年3月发行的T-87京剧旦角邮票:</p> <p>孙玉娇形象 《拾玉镯》</p><p>…………………………………………</p> <p>陈妙常形象 《秋江》</p><p>…………………………………………</p> <p>白素贞形象 《白蛇传》</p><p>……………………………………</p> <p>何玉凤形象 《十三妹》</p><p>…………………………………………</p> <p>秦香莲形象 《秦香莲》</p><p>………………………………………………</p> <p>杨贵妃形象 《贵妃醉酒》</p><p>…………………………………………</p> <p>崔莺莺形象 《西厢记》</p><p>……………………………………</p> <p>穆桂英形象 《穆桂英挂帅》</p><p>……………………………………………………</p> <p>下面是2008年2月发行的京剧净角特种邮票,这套六枚邮票这是继《京剧旦角》、京剧丑角》、《京剧生角》邮票之后,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京剧行当题材的邮票。</p> <p>徐延昭(铜锤花脸)取《大保国》剧目中的造型。</p><p>………………………………………………………………………………</p> <p>包拯(黑头花脸)取《铡美案》剧目中的造型。</p><p>…………………………………………………………………………</p> <p>廉颇(铜锤花脸)取《将相和》剧目中的造型。</p><p>…………………………………………………………………………</p> <p>张飞(架子花脸)取《芦花荡》剧目中的造型。</p><p>……………………………………………………………………………</p> <p>曹操(架子花脸)取《长坂坡》剧目中的造型。</p><p>…………………………………………………………………………</p> <p>杨延嗣(武花脸)取《金沙滩》剧目中的造型。</p><p>…………………………………………………………………………</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独具魅力的脸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关于脸谱的起始,网上查得: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代面”即假面歌舞,这应是脸谱的鼻祖,贵州的傩戏面具就是脸谱的活化石。随着戏曲的发展,戴面具演出时不利于演员的面部表情,于是艺人们就直接用颜料在面部勾画,逐渐形成脸谱。</p><p> 唱戏时画脸谱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不像国外舞台上的人物脸上也就在腮帮子上涂点色,画点眉毛,上点口红,勾点眼线吾的,显得比中国脸谱简单得多。中国戏曲的脸谱的画法是为了表现人物的,与角色的分类和人物的性格密切相关,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能使观众目其外表识其忠奸并窥其性格。如红色表现忠贞英勇,黑色表现正直无私,绿色表现顽强暴躁,蓝色表现刚强骁勇,金色表现神仙高人,白色表现阴险疑诈,紫色表现刚正稳练等。</p><p> 中国戏曲中人物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末、丑”,近代以来“末”角逐渐归于“生”行。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其中“旦”是女角,“生”、“净”(花脸)是男角,“丑”行中除有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p><p> 一般来说“旦”角的化妆比较简单,主要是略施粉黛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净”、”丑”行当中的各种人物的脸谱大都以夸张且强烈的色彩和变化无穷的线条来勾画。“净”、“丑”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千变万化,不相雷同。</p><p> 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逐渐孕育而成熟起来的,如今早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出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是我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p><br></p><p> (完)</p><p> 天山老兵 </p><p> 2020.5.8</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