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根,德开小学四年级二班李家琛的父亲。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一旅程中,我一路摸索前行,与子共同进步。如果说分享一下自己的家教故事,我想说的是我们家的红色家风。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家风,犹如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形的规约、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我生长在一个传统的革命家庭:今年88岁的爷爷是一名有着近70年党龄的老革命;父亲从军17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三等功,他们经常讲述自己受党教育培养的感悟。从小受到长辈言行熏陶和教育,让我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同样传承着红色的印记。 <p>(父亲的军功章与立功喜报)</p> <div> <br></div><div><br></div><div><b>家人就是身边的偶像</b></div><div><b><br></b> 男孩子喜欢舞刀弄枪,我的家里同样也是各种“刀枪剑戟”。但是我在陪他做游戏的同时,会向他介绍相关的知识:这是毛瑟手枪,原产德国,但是在中国又被叫驳壳枪,你老爷爷曾经用他抓坏人;这是AK47步枪,原产苏联,电视里解放军用的步枪就是由他改进过来的;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我会有选择性的为他推荐经典战争剧《建军大业》《亮剑》《士兵突击》《红海行动》等等,并告诉他相关历史背景,重大军史故事,并穿插着自己家人的亲身经历,在玩乐中增长了他的知识,也将家人的光辉形象埋在了他的内心深处。<br> 现在,老爷爷、爷爷是他心中绝对的权威与偶像,一有时间他就缠着老人讲述当年的故事,反过来,长辈们也会以年轻时的奋斗经历教育他:严于律己,服从命令,感恩社会。<br></div> <p>(老爷爷回忆峥嵘岁月)</p> <p>(老奶奶关心家琛学习)</p> <p>(听爷爷讲打仗的故事)</p> <b>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b><div><b><br></b>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在局限于在故事和影视剧中了解了解更多的军事知识。读书成了他最大的爱好之一,尤其喜欢军事和历史人物方面的书籍。黄继光、董存瑞、杨靖宇、邓世昌、杨虎城等等革命先烈的传记他都一遍遍翻看,并对其中相关的战争史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询问一些连我也不是特别熟悉的问题。<br>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我们一起查资料的同时,我还会尽可能多的带他去实地看看,近距离的去感受历史:在威海,我带他去刘公岛上了解甲午战争的惨烈;在西柏坡,我们去感受毛主席指挥三大战役的豪迈;在天津航母公园,让他了解现代化的战争模式;在新疆的兵团博物馆,他亲手触摸了被缴获的日军指挥刀······<br>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每年,我都会带他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目的地由我们共同商定:本学期语文课本上讲述的地方,用读书得来的知识来指导行路,用行路的经历来验证读书的知识! <br></div> <p>(几年来,我们的足迹已经遍布北京、天津、新疆、青海、河北、陕西等省市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p> <p>(参观天津基辅号航母)</p> <p>(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p> <p>(在新疆222团,亲手感触革命前辈缴获的日军指挥刀)</p> <p>(西安事变发生地华清池五间厅)</p> <b>将理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b><br><br> 从小时候对玩具的喜欢,到对军事的热爱,再到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好好学习,考军校,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职业军人。 <p>(此照片为电脑效果图)</p> <p>(父亲曾经的部队大院)</p> <p>(家琛收集的部分剪报)</p> <div> 莫笑少年年少志,他日凌云自不羁。对于他的理想,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支持:有了目标就要为之奋斗。我给他收集了众多军校的介绍资料,告知报考军校的条件与要求,带他去父亲曾经的部队参观,介绍军校朋友的事迹······<br> 对于我所作的这一切,不敢保证他一定能够体会我的用心良苦,但是我相信: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前方,我们就要去为之努力,种子已经种下,总有一天会发芽。<br>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为人父母与自己孩子的相处就是这场修行的重要旅程。而传承好红色家风,是我们做父母的职责所在:“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