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下午,濮阳市一高语文学科中心如期进行了本科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是资深专家型教师陈相婷老师,她分享的主题是<b><font color="#ed2308">《教师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font></b> 根据学科组的统筹安排,本次讲座,陈老师分两个板块进行,<b><font color="#ed2308">第一是理论学习,第二是实操训练。</font></b><br>第一板块中,陈相婷老师与全体同仁,一起研讨了2017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font color="#167efb">陈老师从新课标出发,围绕高考评价体系,围绕选拔考试中学生必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审美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来阐述。</font><br>对于新课标,陈老师从理论角度,提炼了三点,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陈老师认为:学生的成长,能施加外在影响的大致有三类人:父母、老师、朋友。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给孩子打的底色,为孩子提供了社会属性的DNA组合;老师是关键的角色,学校教育提供的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一株幼苗的选择;朋友是重要的关系人,优质的朋友是引领其成长的催化剂。<br><b><font color="#ed2308">第一板块,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font></b><br><b><font color="#167efb">第一个突出特色是陈老师紧紧抓住教师是关键角色这一点,明确教师的素养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作用。</font></b>她具体阐述了教师“五观”的要义:健康的学生观,是核心素养的底线;科学的历史观,是核心素养的气度;清晰的整体观,是核心素养的厚度;精准的文本观,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温度;独立的审美观,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高度。 <b><font color="#167efb">第二个特色是陈老师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对教学中出现的特色教学进行了点评和归纳。</font></b>她分别举例,如刘燕的特点是“集中”,火力全开,打了一场歼灭战;仝晶舒的特点是“灵动”,用自己独有的优势,让学生受到感染;聂延娜的特点是“深刻”,由浅入深,从文本到人生到哲学,层层递进;杨胜勇的特点是“厚重”,围绕语文学科的素养,纵横捭阖。这种个性化的阅读,呈现出来的是老师自己的思考和淬炼,是教师自己独有的名片。<br>这种情况,在语文学科的“老一辈”身上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比如,闫静利老师的“精准”,一击破的,招招到位;比如,崔松静老师的“立体”,层层展开,如行山阴道中,目不暇接;比如刘春红老师的“丰富”,每一个环节都有色彩,像画一样;候胜兰老师的“温暖”,每一次的解读像音乐,让人入迷;臧君方老师的“磅礴”,每一句话都给人力量;袁社玲老师的“典雅”,每一种设计都开合得当……她鼓励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做一个独立思考、独立审美的教师。<br> <b><font color="#ed2308">第二个大板块,是实操训练。</font></b>在这一环节,陈老师立足学科素养,立足教师发展,指出思维培养在语文学科中的作用。作为老师究竟该怎样培养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审美观呢?在学习生活中,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呢?该从哪几个方面引导,在实际操作中又该如何去落实呢? 这一环节,陈老师仍然坚持了先理论后实践的路径,让大家清楚了解这样做法的依据、意义、价值和影响。 <font color="#167efb">陈老师在这一环节,从对当下的热点问题的关注开始,指出了培养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老师有了这种独立的能力,才可以培养出独立的学生,才可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生。</font><br><br> <font color="#167efb">她认为,只有当一个人既有喜鹊的歌颂能力,又具备啄木鸟的禀赋时,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才可以独立。</font>之后,她又推荐了几种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培养途径和方法。 <font color="#ed2308"><b>最后,陈老师紧密结合作文训练中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规律性知识的提炼,到指导方法和流程,她自己现身说法,引导大家在现实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b></font> 当看到陈老师发起“我们在一起”的直播申请时,语文学科中心全体成员都感受到了特殊时期我们的向心力,凝聚力。本次实操分享来自于陈老师假期给浙师大研究生上课的精彩实践。整个学科中心都在为我们的大姐大点赞!在今年全民抗疫,共同见证历史的特殊时刻,所有一高人同频共振,守望相助,共迎大考,努力践行“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高三老师已经在一线奋战两周,高一高二的同仁继续在网课中辛勤耕耘,这一年,我们在一起!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一起!时间前行,精彩继续!期待下期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