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些年习惯了二人单车自驾游的我们,去年九月应邀参加了亲朋好友十人三车十九天(2019年9月1日~9月19日)的自驾【甘南行】,色达便是其中的行程之一。</p><p>著名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多年来我一直都希望能亲眼目睹观赏这数万红色僧舍密布山坡的奇观,身临其境去体验感受这视觉盛宴带给人的心灵震撼。但之前多次自驾旅行都与其擦肩而过,特别是去年五、六月份自驾西藏阿里大北线行程中原计划也安排了色达和亚青寺的行程,但因一些原因也未能如愿。没想到仅仅两个多月后,就有幸实现了这多年期盼已久的愿望。</p> <p>2019年9月8日上午八点我们从色达县城入住的色达大酒店出发,自驾前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开启了色达之旅!</p> <p>色达佛学院始建于1980年,由法王晋美彭措吉祥贤在色达拉荣寺创建。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表示赞成在这里成立佛学院,亲笔写信给色达县政府请求支持。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校名。1997年,经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p><p>车拍沿途风光</p> <p>色达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境内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就坐落于此。</p><p>晨曦中的色达</p> <p>昔日这座位于藏区山谷深处,创建初期仅有三十余人在此修行的佛学院,仅在短短三十年间迅速崛起,如今已发展成拥有五千多僧众在此修行居住的规模,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p><p>途中风光</p> <p>经过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山下的停车场🅿</p> <p>自驾车只能行至于此。从停车场去五明佛学院可有两种方式:一是徒步前往,二是选择在此换乘公交大巴直达山顶坛城。因考虑色达海拔比较高(平均4000米左右),下午还要去天葬台游览时间有限,我们一行人选择乘坐大巴到山顶先游览坛城然后徒步下山游览五明佛学院。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省时省力明智的选择😆</p><p>山下的停车场🅿</p> <p>与我们同车眉清目秀、端庄大方,举止文雅的藏族美女及家人。</p> <p>乘大巴车顺沟上行,沿途山坡上的寺庙和僧舍。</p> <p>清晨沟中漂亮的景色。</p> <p>大巴中途停车,同车的僧人都在此下了车。此时车下已经聚集了不少僧人,这也是我在喇荣五明佛学院游览过程中见到的最多的僧人。佛学院藏族学员为主,也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因此也设汉经院,由佛学修为很高的有成就的僧人堪布(即汉语意思是大法师)用汉语为其授课。</p> <p>大巴车继续顺沟上行,很快窗外视野开阔的山谷变成了近在咫尺密集的房屋建筑。这标志着我们已进入了佛学院的中心区域,迅速用手机定格了几张窗外一闪而过的掠影。</p> <p>辉煌的金顶大殿</p> <p>密集的房屋建筑中可以看到中国移动及一些商铺……</p> <p>车窗外的大殿、楼宇、远处山坡上布满的密集僧舍……开始令人心动了😃。</p> <p>约半小时车程,我们到达山顶终点站坛城。下车后我们与同车藏族美女一行合影留念。</p> <p>瞧👀个性十足的小康巴汉子!照片中绝对的主角👍</p> <p>望着她们渐行渐远的背影。照片右侧是我们乘坐的大巴。</p> <p>山顶上的风光。</p> <p>车站与坛城零距离。</p> <p>坛城的梵文名称为“曼荼罗”,意指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平时是人们转经的场所。坛城有三层,1~2层为普通人转经的地方。</p> <p>坛城底层是由无数金光闪闪的转经筒环绕的转经廊。</p> <p>入乡随俗转起来。。。。。。</p> <p>带着孩子一起来转经。</p> <p>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修今生修来世。</p> <p>转累了坐下来歇一歇。</p> <p>这是山顶上面对坛城磕长头的地方。虔诚的信徒朴实专注的眼神!</p> <p>从这里拾级而上来到坛城的二层。</p> <p>虽然数次进藏,但只是多次在大殿中见过展示的坛城。从未见过如此巨大令人瞩目的实景坛城!这是第一次啊!</p> <p>这座位于佛学院内最高山峰上巨大且金碧辉煌的坛城,在蔚蓝苍穹之下显得格外壮观!令人震撼。</p> <p>壮观漂亮的坛城!</p> <p>每天无论早晚都会有人来此转经祈福:一等祈福转10800圈,二等祈福转1080圈,三等祈福转108圏。</p> <p>络绎不绝的转经人。</p> <p>又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她手拿佛珠面带微笑,转经都是那么温文尔雅。</p> <p>四朵金花(自喻😜)在坛城上合影留念。只可惜少了漂亮的一朵😭</p> <p>坛城二层的围栏旁,还设置有供休息的座椅。在此小憩的老人。</p> <p>难忘的瞬间~坛城留影!</p> <p>我们从坛城下来。</p> <p>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这时辰一般路上几乎见不到闲散的僧人。</p> <p>居高临下远眺那红色的山谷,一种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色达佛学院在我心中充满了神秘与神圣。只可惜此时此处逆光,影响观赏和拍摄效果😰留下遗憾。</p> <p>我们沿着通道拾级而下。</p> <p>上下山的通道是修建得很宽很好的步行扶梯,上下方便。因地处高海拔,在此上难下易。</p> <p>地处山坡高处的僧舍。</p> <p>这里地处高原缺氧缺水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僧人都是自己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做饭和维持日常用水,冬季也没有取暖设备,他们为了修行和学习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p> <p>通道旁,僧舍前整齐摆放着多盆主人种植的花草吸引了我,在此修行生活单调艰苦但也温馨浪漫!一个热爱花草植物的人,一定也热爱生活。</p> <p>简陋且看似破旧的木屋反映了僧侣们生活条件的艰苦,而屋前盛开的鲜花又使这里充满生机。</p> <p>坡上简朴的僧舍与坡下崭新的楼房。</p> <p>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即使兄妹亲属彼此也不互访。以中心的经堂为界,坡上是扎巴的领地,坡下则是觉姆的住所。(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p> <p>在周边简朴的僧舍衬托下,经堂大殿就显得格外宏伟壮观。</p> <p>大殿的周边分布着一些餐厅和商店。</p> <p>大殿前宽阔的广场。</p> <p>过了大殿前的广场,放眼望去,一个宏大震撼的场景展现在眼前。</p> <p>群山环绕之中,密密麻麻絳红色的小木屋,搭建在四面的喇荣沟山坡之上,延绵数里,一眼望不到头。此景壮观无比!这就是色达佛学院独具特色的奇观。</p> <p>定格精彩画面!</p> <p>朋友们兴致勃勃驻足拍照留念。难忘的瞬间!</p> <p>照片背后的故事:从山顶沿通道下到大殿后,突然发现小路旁停着一辆京牌红色的两箱飞度轿车,令人惊喜且诧异:在此处能看到京牌车实数不易且倍感亲切!他们的车怎么能开到此处呢?来不及多想我们快步上前去打招呼。车上坐着一对老夫妇,我们热情的互致问候,他们很有礼貌的下车与我们交谈。老先生慈眉善目很有风度且穿着时尚,穿着长裙的夫人热情开朗。老先生告诉我们:他今年八十一岁 ,说话间他毫无顾忌的拉起了他的右裤腿,义肢!刚刚的一切疑惑不言自明!敬佩!敬佩!敬佩!老先生还告诉我们,他的腿是因疾病而截肢的,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国内各地自驾游,这已经是换的第二辆车啦。这样的年龄及身体情况,有如此的乐观生活态度令我感动不已。</p> <p>我们从山顶下到沟底。一路变換着观览和拍摄视角:由山上的俯视→平视→到现在的仰视,游览继续……</p> <p>可能是快到中午了,路上的僧人相对山上多了起来。</p><p>擦肩而过</p> <p>这里除了几座大经堂外,其余的僧舍建筑都很简朴。</p> <p>沿途会遇到可以上山的通道,但路口都会有“游人止步”的警示牌😰</p> <p>这里的窗外也摆放着几盆小花。</p> <p>又路过一条支字形的上山通道,栏杆上还有僧人们凉晒的衣物,路口依然有游人止步的警示牌。真想上去近距离看一看拍一拍!唉😰😓😩</p> <p>据说学院里的大活佛丹增活佛的家也是一个低矮的小门,没有奢华的修饰。</p> <p>拆旧建新</p> <p>游览继续……</p> <p>路旁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争相斗艳。换个角度以野花作前景拍摄山坡上的僧舍也是不错的选择😃</p> <p>只要花开,世间就一定不缺少美丽!</p> <p>只要花开,生活就一定会充满希望!</p> <p>精彩漂亮的组合!</p> <p>这里的僧众,日复一日的修行,只为天下众生都能脱离苦海,从轮回中得到解脱。</p> <p>他们虽然承受着生活的清平与身体的苦寒却享受着信仰与精神上的愉悦。</p> <p>这里是一方永不消失的净土,吸引无数有缘者来此寻找灵魂的归宿!</p> <p>感谢朋友为我抓拍的“工作”照😄🙏</p> <p>沿着公路徒步前往停车场。</p> <p>驻足回望远去的喇荣五明佛学院!</p> <p>边走边拍……</p><p>路边的红墙</p> <p>红墙内</p> <p>远处的山谷</p> <p>路边风光一样精彩!</p> <p>路旁盛开的格桑花。</p> <p>近三小时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游览,在边览边拍中告结束。</p> <p>因时间和一些客观等原因,我们没有去坛城西南方向满是经幡的山坡上去观览和拍摄佛学院的全景。也未能观览和拍摄佛学院夜景,留下遗憾!</p><p>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全景吧(照片来自网络)。</p><p>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数万绛红色的木屋,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延绵起伏,蔚为壮观。这就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一个令人向往又神秘的地方!</p> <p>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