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巴彦淖尔市蒙古族小学汉语组教师共读一本融合爱与沟通技巧的顺势养育书 《同理心养育》</p> 我们的读书日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章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庭教育:做个好园丁而不是木匠</p><p style="text-align: right;">——阿丽玛老师</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章</p><p> 自我成长: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p><p style="text-align: right;"> ——乌日嘎老师</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方法:其实就是用对方法</p><p style="text-align: right;">——丽丽老师</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全教育:没有比这更大的事</p><p style="text-align: right;">——丽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五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畅游书海</p><p style="text-align: right;">——乌日恒老师</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六章</p><p>多子女:我也是第一次当三个孩子的妈妈</p><p style="text-align: right;">——周芳老师的读后感</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理心养育》第六章读后感</p><p style="text-align: right;">——周芳</p><p> 《我也是第一次当三个孩子的妈妈》</p><p> 我也是第一次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需要时间来摸索和适应。每个孩子都是我的宝贝,我尽自己所能去爱他们,我做不到完美,也许还会有遗憾,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是的,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与作者有着同样的感受,允许自己不完美,只需要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了。</p><p> 作为新手二宝妈妈,许多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p><p>1、两个孩子争宠要怎么公平对待?</p><p>2、老大、老二抢玩具,我该再买一个吗?</p><p>3、孩子打架,父母要怎么管?</p><p>如果是您遇到这些问题又会怎么回答呢?</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两个孩子争宠要怎么公平对待?</p><p> 我们家老大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小乖乖,在得知自己怀上老二的时候,我总是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一定不能忽略了老大。</p><p> 可是,随着老二的降生,全家人的注意力很快被怀里这个软嘟嘟的小婴儿吸引了。自己陪老大的时间也急剧减少,又有些焦虑,我真的能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不被冷落吗?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及时出现吗?</p><p> 经过一番思量,决定首先要照顾好老大的情绪。尽所能的亲自辅导老大的作业,为她梳妆打扮,为她讲睡前故事……</p><p> 可每每耳边听着隔壁小奶娃的哭声,我根本无法假装无动于衷,那个百爪挠心,大概只有当妈的能懂。抱起哭成泪人的老二,我都不敢回头,怕自己被老大失望的眼神击穿。</p><p> 每到周末,我更恨不得将自己劈成三瓣,每个孩子都想陪,最终却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p><p> 失宠的老大,会经常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即便我回答了一万遍“妈妈爱你!”,她还会用各种花招试探,“妈妈到底爱谁更多一点?”</p><p>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真的爱谁多一点,我会老老实实回答:有啊,当然是老大。 因为她来到我们身边最早,岁月增加了爱的厚度。 </p><p> 可是老大并不这么认为。</p><p> 当她看见我抱着弟弟,眼里闪着光说可爱时,她会挤过来跺着脚问“我不可爱吗?”;</p><p> 当她听见爸爸一回家就先笑着跟弟弟打招呼,她会埋怨爸爸一点儿都不关心她; 当她发现我正抱着弟弟讲故事,本来自己看书正起劲的她,一定也会来怀里抢一个位置……</p><p> 我和爸爸都理解她、接纳她、甚至留个心眼迎合她。</p><p> 总会记得先夸完老二,也要夸老大,没事也找点事情夸;进门一定最先热情地跟老大打招呼;给弟弟讲个故事,要问一句老大来不来听……</p><p> 可识破了一切的老大,对我说:“你们的演技好浮夸。”我哭笑不得,无言以对。</p><p> 其实她真正想要的,不是公平的爱,而是唯一的爱。 </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大、老二抢玩具,我该再买一个吗?</p><p> 对孩子来说,“分享”与其说是一种美德,不如说是一种不断去实践、练习后收获的社交能力。</p><p> 老大结束了与奶奶的港澳之旅回到家,十几天的别离思念,把我们带回了蜜月期。“小别胜新婚”,用在亲子关系上也一样。</p><p> 但甜蜜中,总会发生一些小插曲。</p><p> 老大拿着她心爱的玩具气冲冲地站在门口说:“弟弟又偷玩我的玩具了!妈妈你看玩的乱七八糟的,我之前摆了好久的!”</p><p> 唉,两个孩子的妈妈的岁月都静好不过三小时。</p><p> 我告诉她,:“你这个玩具是放在客厅的,妈妈跟你说过好多次了,你觉得可以分享的玩具才放在客厅里,不能分享的玩具就好好地收拾到自己的屋子里,这样妈妈会监督弟弟不让他拿。”</p><p> 她接着说:“这次是我忘了收了,但有好几次弟弟都偷偷跑进我房间玩,你也没看住啊。我好多玩具都分享给他了,这个我真的很喜欢,现在还不想分享。”</p><p> 看着委屈的老大,又想到弟弟眼巴巴地望着玩具的渴望,难道这又贵又占地方的玩具,我还得再买一个?</p><p> 那些抢玩具鸡飞狗天的日子,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需求和冲突,一步一步学会自己解决的日子。</p><p> 在弟弟又一次去姐姐房间拿她心爱的玩具时,我抓住小人儿的手告诉他:“这个是姐姐最喜欢的玩具,她不同意你弄乱,你就不可以玩儿。每一个人都只属于自己的玩具,这个是姐姐的,她不同意你玩儿,妈妈也没有办法,如果你也很喜欢,那妈妈也给你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好吗?” </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打架,父母要怎么管?</p><p> 两个孩子打架,我们做父母的到底要不要管,看来没办法做到一刀切,全然不管,或者从头管到底,还是根据两个孩子本身的年龄和孩子的年龄差距来判断。</p><p> 弟弟一岁前,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可是随着弟弟进化成“两脚兽”之后,矛盾慢慢显露出来了。而我这个新手二宝妈,在他们频繁发生的冲突面前,手足无措,很多时候,脑子一热,反而成了引起争端的幕后推手。</p><p> 本想当个和事佬,结果却常常引发大战。几次下来,我慢慢意识到,面对这一对10岁和2岁的姐弟,我的加入通常只会让战争升级。</p><p> 本来两个人只是在抢一个玩具,但只要妈妈掺和进来,维护其中的一方的利益,另一方必定怒火中烧。</p><p> 对于多子女家庭,拉拢好老大绝对是第一要务。得罪老大,让她感觉到爱被剥夺,简直就是拉响了家里的警报器,冷战、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大哭一场,让家长和孩子都身心疲惫。</p><p> 所以我下定决心,只要不太严重,当姐姐和弟弟发生冲突的时候,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p><p> 我慢慢发现,10岁的姐姐,已经和小朋友的互动中,渐渐掌握了很多社交规则,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边界。我暗中观察,发现姐姐会朝弟弟吼,会动手打弟弟的屁股,但很显然,她下手有分寸的。而2岁的弟弟,是典型的老二性格,见风使舵、拉拢人心最拿手了,吵架的时候,姐姐手刚碰到他,就哭得比谁都大声;想玩姐姐的玩具、吃姐姐零食了,立马变脸,鞍前马后,小嘴巴可甜了。</p><p> 面对他们两个,只要不是太离谱,少干涉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他们自己会在冲突中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p><p> 从决定要做两个孩子的父母那天起,我就要允许,他们之间除了有呢喃低语,卿卿我我的温情时刻,也注定免不了你追我打、鸡飞狗跳的琐碎日常。</p><p> 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变成公平的法官,我们也不需要做到所谓的公平,我们能做的,是给每一个孩子独一无二的爱。 </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子女家庭一定要做好“一对一”陪伴</p><p> 特殊时光中,父母在固定时间内,怀着格外的热情,给予孩子一对一的关注,由孩子来决定做什么,让亲子关系变得亲密又温柔。</p><p> 我们家的“一对一”陪伴是这样安排的,吃完晚饭,爸爸陪老二进行一对一陪伴,玩玩拼装,玩玩扮装游戏,讲讲故事等。然后妈妈去洗碗,姐姐写作业。等妈妈结束家务后会陪姐姐完成一对一陪伴,我们一起看看书,做做美甲,聊聊小秘密,谈谈小时候的趣事等等。通过一对一的陪伴被平常的生活倒空的好情绪会马上让两个人蓄满了爱的杯子,所以你也来试一试吧。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许每一个孩子都自带守护神</p><p> 不需要担心,不需要焦虑,孩子在一个适合他的环境中,慢慢就会找到自己的节奏,会摸索出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方式。每一个孩子降生在这个世界,都是自带守护神的。</p><p> 对我来说,姐姐一直都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她一再说明,妈妈每天都必须有专门的陪伴她的“特殊时光”。</p><p> 老二呢,当然更不可忽视,谁让他最小,还有一副大嗓门呢。一言不合就亮开嗓门大叫,全家都得投降,在他眼里,只要他想要的都是他的,妈妈,当然也必须是他一个人的。</p><p> 可是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一个念头,姐姐会不会因为妈妈长时间的冷落,而不喜欢妈妈了呢?</p><p> 想想觉得自己好傻,我在担心什么呢,我10岁的女儿,她不仅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充满爱心,还会精心的照顾弟弟。跟周围的小伙伴相处的很融洽,也有那么爱她的老师、亲人。唯一比别人少一点的,可能就是妈妈陪伴的时间没那么多。可她不是各方面都好好的嘛,从这个角度想,我这个妈妈不仅多虑,还很自恋,人家也有自己的世界,妈妈的陪伴,只是一个方面而已。</p><p> 更何况,陪伴的时间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每天哪怕我就跟她玩10分钟,只要我们享受这段时光,对彼此,就是莫大的滋养了。</p><p> 所以我越来越相信,每个孩子降生在这个世界,都是自带守护神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七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子时光:孩子的世界最纯净</p><p style="text-align: right;">——巴德玛老师</p> <p>一直在后台辛勤劳动的网课老师</p> <p>格更敖都老师</p> <p>美英老师</p> <p>交流读后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