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厚重的永新前世

勇哥

<p>  我作为永新的子民,自以为对永新的地理、历史、文化很是了解,殊不料只是一知半解。自从看了几本关于永新的方志,才知道永新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平凡和简单,它不但有众多的秀丽山水、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还有深邃的人文意志,值得后人传承和敬仰。下面,我以同治十三年版《永新县志》插图为线索,回眸永新的山水灵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永新的来历</b></p><p> 永新,历史悠久,属地多变。在虞、夏、商、周时期,属古扬州之地。春秋战国为吴、越、楚属地。秦始,属九江郡。西汉高帝五年,设置豫章郡,下设十八县,永新属庐陵县。建安四年,庐陵县升为郡,永新地入西昌县。<b>东汉建安八年</b>(203年)<b>设置永新县</b>。惠帝元年,分永新地置广兴县,属安成郡。开皇十一年,永新地属泰和县。唐高祖武德五年,<b>复设永新县</b>。高祖武德八年,永新又属太和县。<b>唐高宗显庆二年</b>(657年),永新百姓以太和县路途遥远,而道路难走之由请求单独设县,建<b>县址</b>于禾山东南六十里(当今所在地)。宋哲宗元祐七年,分太和县的雕陂、官北、浆坑属永新。<b>元成宗元年</b>(1295年)<b>,升为永新州。</b>文宗至顺年,割永新胜业乡八个都,设永宁县(即宁冈)。<b>明洪武二年</b>(1368年)<b>,永新州降为县</b>。清乾隆九年,割永新砻西二十个都和安福上西十个都,置莲花厅。自汉迄今,分分合合隶属多变,但永新之名从未改动。</p><p> 清同治年间,永新长140里,宽 110里。<b>东</b>至白堡,与庐陵交界。<b>东南</b>至拿山、五雷仙、茨坪,与龙泉县(遂川县)交界。<b>南</b>至龙源口、日望亭,与永宁县交界。<b>西</b>至梅花村、黄鱼山,交湖南茶陵州界。<b>北</b>至李坊、雷公凹,与安福县交界。往昔永新的面积比当今要大的多,<b>井冈山市的拿山、下坪、茨坪均属永新</b>。 </p><p> 永新县旧建制分<b>十二乡</b>,即太平、禾山、登丰、安仁、西亭、霸封、积庆、胜业、景福、思贤、义禾,下辖<b>七十三都</b>。按方位分北乡、西乡、南乡、东乡。又设<b>市镇和铺递</b>,<b>市镇</b>设横江市、文竹市、发关市、苦竹市、钱市、同釜市、草市、万石塘市、烟江市、箭市、沙市、潞江市、环浒市、澧田市、虹桥市、白堡市、洋埠市等十七个,<b>等同于当今的集市或墟场</b>。<b>铺递</b>设县前、雷源、桂源、秋陂、高冢、茭川、茶园、木栅、虹桥等九铺,<b>等同于当今邮局</b>。 </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瑰丽的山水</b></p><p> 义山峙东南,矗立平畴的梅田山,曾为明朝徐霞客畅游之地;禾山亘西北,上有七十一峰,如釜覆地,蔚为壮观。南屏绥源山、尚山、七溪岭,耸岩飞瀑,古刹名庵,卧踞其中。北柱凤凰山、后隆山,山色涳濛,相星三出。</p><p> 禾水,又称永新江,源出禾山,又称禾江。禾江水道,最有名的为<b>永新十八滩</b>,滩长九十里,滩滩雄险。顺流而下,分别为<b>濠须滩、桥翁滩、黄鳝滩、马面洪、大滩、马颊滩(斜埠)</b>、<b>大木黄滩、小木黄滩、蒋崦石滩、横灞滩、阳曹滩、门斗石滩、磨刀滩、蚯蚓滩、鱼矢滩(白堡)、画角滩、分丝滩(徐霞客称黄牛滩)、苦竹滩</b>。其中大木黄滩、小木黄滩、鱼矢滩、画角滩四滩亘连,近三十余里。画角滩为十八滩中最长一滩。纷丝潭之上,始有夹峙之崖,激湍之石。明朝徐霞客游览永新,走水路过十八滩进入。永新前人<b>贺贻孙《重经十八滩》</b>诗云:瞒天翠嶂指摇橹,十八滩头如槌鼓。山长不断千寻烟,浪吼欲翻百丈雨。雨翻烟断帆影开,风水相吞来复阻。石隙中间斗蛟螭,天公为愁河伯怒。可见,永新十八滩是禾江水道最难航行、最危险的地段。</p><p><b> 而今,在禾河上建造了多个水力发电站,急滩被淹,永新十八滩之说,已不复存在。险象环生的水道,将永远消失在时空中。 </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远去的古城</b></p><p> <b>永新故城</b>,在县西三十五里(今沙市衙前),相传为吴宝鼎筑建,置县于此。吴立永新县,属安成郡。到了隋朝,永新县并入泰和县,故城废。</p><p>  <b>唐显庆二年</b>,参军马重炽请示朝廷后,仍立永新县,隶属吉州,<b>迁县址</b>于禾山东南六十里,禾河东流北折之处。<b>始建为土城</b>,城长三千丈,高为一丈九尺,厚一丈,濠深七尺。立四门:<b>东门</b>义山、<b>南门</b>禾川、<b>西门</b>望岳、<b>北门</b>朝天。</p><p> <b>宋嘉熙元年,</b>县令梅玘以<b>砖石改造</b>,城长九百九十丈,厚一丈有余。东南临禾水,西北置濠沟。濠宽四丈,深一丈五尺,长四百八十丈有余。后经<b>历朝历代</b>多次增建加固,城高濠深,城池坚固。禾江之上置建两座浮桥,东门为<b>长春浮桥</b>,南门为<b>文星浮桥,</b>均为县城通往东乡、南乡的水上关卡。</p><p> 城池之内,主要<b>建筑有</b>:龙王庙、梦国禅院、关帝庙、文庙、学暑、节孝祠、文昌宫、南塔、演武场、武帝庙、秀水书院、城隍庙、坊所、义井等。<b>另有牌坊</b>,即天官少宰、内台总宪、会元及第、青宫洗马、父子进士、会魁榜眼、解元、绣衣、进士、世进士、三元启兆、四相传芳、会魁翰林等。<b>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古建筑已经痕迹无存,仅剩“南塔”完好地保存在当今城南中学院内。</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消失的浮玉洲</b></p><p> 浮玉洲,位于<b>县城东北的江心</b>,明朝万历丙申年(1596年),永新县令余懋衡于漂布滩(即东华潭位置)下游湍急处<b>垒石成洲</b>。洲上建有<b>文星阁</b>,前题“<b>小瀛洲</b>”,为禾川八景之一。明季年间(1629年--1644年)寺毁于水灾。康熙十二年,县令陈野修重建。雍正壬子年(1732年),洪水冲毁前堤,募捐重新修葺,并供佛祖、二菩萨、元帝等神灵。道光丙戌(1826年),又<b>被洪水冲毁而永久消失</b>。历时230年。</p><p> 浮玉洲,长九丈五尺,宽七丈二尺,高一丈五尺,俱为河石筑基。外围以方石砌栏,洲内建寺,寺高二丈,宽二丈七尺。左右房舍七间,寺南为楔阁,最南端为石块铺成的小道,形如蝶翅,后端为石级平台。<b>落成之日,观光百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b></p><p> 据传,县令的好友东吴李先生因公事来永新出差,县令在浮玉洲上热情接待。求问李先生该洲取何名为好,李先生说:“这是一个洲,洲也叫浮玉。从寺的风格看,是一个阁,而阁又叫文星。我认为,这洲应该称为<b>浮玉洲</b>,寺就称<b>文星阁</b>。”又说道:“永新自古以来就是名胜之地,非别县可以相比。如今,你又建成如此大的景观,将有百年好运降临到你的身上。永新是出过<b>‘四相'</b>(指<b>唐姚崇、牛僧孺、宋刘沆、明刘定之</b>)的地方,你将有可能成为第五相。”余懋衡县令并没因建造华美的文星阁,而有着令人仰望的锦绣前程。</p><p> 前人李威《宿浮玉阁》诗云:“<b>清江高阁起孤洲,一水中分万里流。两岸人家鸡犬静,月明深夜有行舟</b>。”从诗意可以表明,浮玉洲是人工筑建在禾河中,四面环水。<b>笔者认为,这一景观如能保存下来,必定是一个著名的游旅胜地。</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出相的后隆山</b></p><p> 后隆山,距县北十里,在紫雾源附近。山上有<b>唐朝牛僧孺宰相的</b>读书堂,宋丞相刘沆的祖上刘景洪曾居住在此,并在废弃的读书堂旧址筑台,号称“聪明台”,自诩“<b>其后当隆</b>”,取山名为“后隆山”。山上有<b>聪明洞、白云庵、墨池</b>,附近有双童峰、月岭、八花台。</p><p> 据传,沆母生刘沆时,梦见衣着华贵的丈夫说牛相公(指牛僧孺)来了,就生下刘沆。刘沆出生时紫雾缭绕三日,于是将此地命名“<b>紫雾源”</b>。刘沆长大后,生得风流倜傥,有气质。但他数次于进士选拔,均落榜,自称“退士”。过了四十岁,不愿再考。父亲尽力勉励他不要恢心,为仕的永新老乡也一起帮他投递文章。不得已,他只得再试一次。天圣八年(1030年),他参加省试。考试前一个晚上梦到自己被砍头,心里恐惧,不想参加考试。一起参考的老乡为他解释说:<b>“虽斫落头,留项在里。”</b>意思说,脑袋虽然没有了,但留下了项(脖子)。在南方的语言,“留”与“刘”同音,“项”即为“沆”。刘沆果然中第,列榜第二。为官后,由于政绩突出,逐步官至相位。因为刘沆在相位多年,为官正直,有时得罪一些大臣,被人参本,贬为刑部尚书。永丰欧阳修被谗下放时,他举荐欧阳修去修订《唐书》,留为翰林学士。嘉祐五年(1060年),刘沆死于陈州知府任上,终年65岁。仁宗皇帝亲送挽联、挽诗,并御赐“<b>思贤之碑</b>”。元丰三年,神宗皇帝追赠他为太师、兖国公。 </p><p> 有诗《题后隆堂》云:方来富贵几浮云,穷达何关陋巷身。欲知后隆端的意,只将令德付他人。</p><p> 笔者认为,<b>一个山冈能出三个宰相,那是真正的风水宝地,值得开发和推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壮烈的忠义潭</b></p><p> 忠义潭,在城南袍陂处。时年,元兵攻打永新城,永新八姓族人为了宋朝江山积极抵抗,最后失败,男女老幼相继赴潭水而死,所以为名。当时有人赞叹:“<b>苍苍义山,汤汤义潭。是兴烈士,忠肝义胆</b>。”</p><p> 宋末,永新乡进士彭震龙、文信国妹婿与其友萧焘夫、张履翁、萧敬夫、颜思理等,合<b>刘氏、颜氏、张氏、段氏、吴氏、龙氏、左氏、谭氏八姓</b>豪杰起兵护宋,以响应文信国。空坑失败后,与彭震龙人马合在一起再战。文信国再次失败,彭震龙等踞城坚守。至元十四年七月,宋将制使刘槃(永新人),忽然投降元兵,引领元兵攻破永新。彭震龙人马被捉,拒不投降,被全部处死。八姓壮士,死不降元,又无力与元兵再战,于是<b>率领其族男女老少三千余人,一同沉潭水而死。</b>后来,龙、张二姓后人在袍陂建忠义祠,以祭奠八姓先辈烈士。</p><p> 永新贺贻孙感叹道:“<b>信国一呼,八姓同应,信国既败,八姓同死。八姓之死,为宋死耶,为信国死耶?以为为宋死耶?从古亡国不止一宋,未闻有以黔首三千人同死社稷者!”</b>刘景岱诗云:“八姓人曾此效忠,我来谭上想英风。已囚信国三年后,犹守孤城半截中。但拼身家殉社稷,莫将成败论英雄。宋室虽亡旌典未,也算南朝末造功。”可见,<b>永新人自古以来就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义气。</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古韵的禾山</b></p><p> 禾山,又名秋山,在永新县西六十里。山顶上有<b>七十一峰及五老峰</b>。七十一峰形似翻转的锅底,一个挨着一个,蔚为壮观。<b>赤面峰为最高,而凌霄、白云、五老、六字、翠微诸峰为最美</b>。山顶有倚天湖、玉女亭、双童石、罗汉洞诸胜迹。相传唐姚梁公曾在这里住过,存有姚相台。山中有溪流,溪旁有石崖,瀑布悬流,荡为一泓,深不可测,号称“龙溪”,亦称“龙门”。<b>时任吉州司马的颜真卿</b>路过其地<b>,亲题“龙溪”</b>二字<b>,镌刻</b>在石崖上<b>,字高二丈有余,</b>后人<b>题款</b>:天宝五年平原颜真卿铁笔题禾山龙门石壁。龙溪流注禾江,禾山下有甘露寺,唐宋僧徒最盛。甘露寺有一镬,直径一丈有余,一半掩埋于土中,称“千僧釜”。<b>唐姚崇、牛僧孺,宋刘沆曾在寺中读书</b>,后人立<b>三相堂</b>供奉敬拜。</p><p> 明朝徐霞客游览永新时,曾在甘露寺停留过,遥望了秋山和五老峰,只是没有登临。</p><p> 明周垣诗云:一望龙门似可攀,游人几度自回环。半空岩石泉遗响,绝顶湖天月独闲。遥指高峰云外寺,更寻曲径雨中山,尽言罗汉归何去,五老双童尚驻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佛缘的阿育塔</b></p><p> 阿育塔,位于县南四十里的磨箭岭,突兀孤立,岩峰指天,塔高180米,形如出土春笋,壁立陡峭如鬼斧神功削成,藏龙江由东向西从塔基绕过。县志记载为<b>“石峰若塔,上耸绝崖,下俯重渊,傍有飞来石。佛书称舍利塔八万四千,此其一云。”</b></p><p> 阿育塔与山梁衔接处,有一天然幽径直抵山腰,这是唯一通塔的路径。山腰建有五间禅房,原为掌管香火的法师居住。塔身藤蔓缠绕,杂木横出,游人只能借助崖壁铁链攀登而上。链上有一铁牌,上刻:“光绪丙戌冬月吉日,西乡五十六都吴察九妻尹氏率侄子光庆敬献”字样。塔顶一小庙,坐北朝南。因塔高风大,庙顶盖铁瓦,上有铸字,为清代信徒所捐赠。庙后有观日台,周边常年雾气蒸腾,氤氲缭绕。迎面危岩峭壁,古树参天,飞瀑流珠,声如洪钟。令人神情气爽,沁心忘返。</p><p> 相传,古印度阿育王因征战杀戮过多,心有悔过,皈依佛门,在印度广建寺塔,并派僧人到国外传教。僧人路过此地,见群山叠峦,石峰怪异,便立寺塔。另传,塔下藏龙江有一条苍龙经常作祟, 闹水灾祸害沿江村民。玉皇大帝闻讯,将“令牌”投掷到藏龙潭,变成宝塔,镇住妖魔。那一年,塔内盐油菜米取之不尽,当地百姓得到赈济。又传,阿育塔是听了五百年佛经的狐狸精成了佛,在此掌管香火,<b>专司男女生育及心中祈愿</b>。<b>方圆几百里的善男信女,来此烧香叩拜,有求必应。</b></p><p> 但当地村民说,该塔显远不显近(即,常能保佑远方的,难保佑附近的),至于何故,无法考证。</p><p> 永新龙德中《阿育塔》诗云:<b>苍然巨石立云窝,谁向悬崖架鸟窠(kē)。下界栽松嫌地少,上方放鹤喜天多。行径细路飞红叶,坐倚高楼对白波。寄云风尘车马客,好乘暇日一相过。 </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仙灵的南华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南华山,距县南十里,在义山的中部,奇峰插天,悬泉飘练,奇花怪木,积翠凝香,莫名其状。由于地处县南,奇峰秀削,状若小华,故名“南华”。重重的山峦起伏,如飞翔的凤凰一样美丽。相传仙人匡智在此栖化升天,因此,山上许多物件以仙命名。山上有仙坛、瀑布泉、疏矶洞、仙人垄、仙人床。<b>明正德间,同知朱衮</b>镌<b>“南华天秀”</b>四字于石壁上。</p><p> 据传,贞观年间,匡智抛妻弃子,与侄儿大郎入庐山修炼,立下第一坛。过七日,有老人指点说:“此山为阴山,仙不可得。南有名山,那是阳地,不如到那边去修炼。”便寻路来到永新的义山脚下。忽然有一个樵夫出现在面前,引导二人登山,还说:“这山很安妥,你们就在此勉力精修吧。”说完,便不见踪影。于是他俩就在送龙洞尾部立下第二坛,早晚礼拜。过了数年,中元节那天,有一件仙衣降落。匡智穿上仙衣,顿时足下生云,上升而去。大郎又立下第三坛,也朝夕敬拜。次年七月七日,大郎也功德圆满坐化成仙。这事传出来,附近百姓焚香敬拜。</p><p> 因匡智和大郎的仙化,南华山成了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地方,一年四季风调雨顺。<b>县内诸多景点,唯独南华山是呼风唤雨的地方。</b>上辈盛传:夏季,南华山天空一旦起云,就会下雨。碰到干旱之年,<b>只要有灾民来求祷,人尚未回到家,家乡已经下了充足的雨水</b>。如求了仙坛上的<b>邓天君神</b>,降雨应验出奇的快。</p><p> 有诗云:山色云光淡复浓,鸟啼春谷落花重。石回寒濑鸣深涧,天阔飞霞散远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挺秀的碧波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碧波岩,靠近巽峰。岩上有瀑布泉从石峡飞洒而下,注为深渊,非常奇秀。岩下又有化鱼潭、洗心桥、一杯泉、石门等诸多景观。<b>岩上有”空中挺秀“四字,相传为吕纯阳(吕洞宾)书</b>。</p><p> 明陈荣叹道:县域之内以石窟得名的,以梅田洞为最。然而梅田洞所处位置,因村庄较多,又接近大道,靠近禾水,游人比较杂乱,所以各种传说都比较乱。而碧波岩,躲在义山东南的腹地深山里,人迹难至,像隐者一般,幽遂而最奇,不易被人发现,正有山深景更幽之胜。可以这样说,<b>游梅洞宫就看不见碧波岩,而游碧波岩,由于位置较高,就一定能望见梅田洞,可以一举两得。</b></p><p> 贺是诗云:”峰回颖路断,去去复猿声。天险藏岩秀,雪干助瀑晴。佛头苍藓活,屋瓦翠微明。胜迹千年在,登临两世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一、幽闭的梅田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梅田洞,距县东十五里,在梅田山下。矗立在平坦的稻田之中,秀拔巉立,三峰的石峭挺立如笔架。山下共有四洞,<b>即宝仙圣洞、玉虚洞、合壁洞、后洞。宝仙圣洞</b>深几百步,内有石柳、石龙、石鼓、石棋枰。又有方石像书案,旁边有二石像童子相对而立。<b>唐天宝间,</b>传言宝仙圣洞里藏有<b>妙宝真符,</b>唐明皇命张均等一干人到祠中祭拜相求。朝南向的为<b>玉虚洞</b>,洞门从中分开,形如扇子。<b>合壁洞</b>内有石天窗、石罗汉、石观音。<b>后洞</b>,洞深半里,有石房、石床等类及有石乳、石燕,洞内岩石的颜色雪白而细腻。<b>明徐霞客在游览梅田洞时,对四洞均有详细的记载。</b></p><p> 传说,几百年前,<b>躲避兵乱的百姓全部藏在后洞。</b>乱兵过来攻打,没得逞。于是乱兵身系绳索,从如天井般的山顶洞口下来,杀死了全洞的人。<b>有一年永新又乱,村民又照样躲在洞内,男女、牛羊有一千多。</b>乱兵到后,因攻不进去,用火烟攻击,烧死炝死无数。后来有人经过洞前,听到洞里有㗒嚎喧哗的声音,但是见不到人。当时,聚在一起听到的有上百人。有一个人用石块从天井洞口投掷下去。别人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某某在里面。接着胡言乱语:说有一个适龄女子,引他到大殿上。殿上坐着一个穿紫衣的人,他被左右的人赶出来了。大家不相信他的话语,然后散去。而他回家后,就生病卧床数日而死。</p><p> 明朝县令柯暹(xiān)诗云:万古梅田洞,因君得共游。烟霞笼翠壁,日月照丹邱。水浅龙疑在,棋残局尚留。神仙何处去?石室自春秋。</p> <p>  永新是一杯烈酒,初看清澈透底,品味却是那么浓香火辣;永新是一块玉石,乍看粗糙无形,打磨却那么晶莹剔透。永新的土地孕育了山川灵气,也培植了“忠勇信义”。永新的今天,我们定当珍惜;永新的历史,我们更应该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