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前往另一个文学艺术世界

胡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创作佳品(右一)</h3> 徐迅先生走了,走得过于匆忙,走得留有遗憾,走得充满悬念。2020年4月17日21点47分,徐迅先生撇下亲朋好友,停止了呼吸,与世长辞,前往另一个文学艺术世界。<br> 红尘不尽滚滚,记录壮丽人生。徐迅原名徐文洪,于1944年12月出生在兰溪市梅溪下游香溪镇豹山之麓、香山塔一侧。读书勤奋,好学上进,金华师范毕业后,徐迅先生在兰江小学任教与担任教导主任多年。儿童文学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获得多种嘉奖,出版了五六本专著,徐迅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加入了浙江省作家协会,是无可置疑的兰溪文学前辈。直接或间接培育了兰江两岸一大批文学新人,兰溪文坛蒸蒸日上,能够有今天人才济济之气象,徐迅先生的的确确功不可没。<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鉴赏画展</h3> 近半个世纪交往,实在是亦师亦友。认识徐迅先生于1973年10月,其时我在蜀山中学读高二。应好友、我的语文教师、班主任李朝文的邀请,徐迅先生到班里来指点文学创作。生动传神,深入浅出,各种比喻贴切,描摹细节传神,徐迅先生的讲课,给我和同班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么多年过去了,徐迅先生在讲台上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br> 师友其情深深,告诫其意恳恳。我与徐迅先生真正的互相认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徐迅先生有一篇评论李清照的文章发表在《金华文艺》,我拜读赞赏之余,发现白璧微瑕,便不揣冒昧,斗胆写了篇《徐迅评论李清照的文章读后感》,给《金华文艺》寄去。徐迅先生看到我在《金华文艺》刊发的挑瑕疵性文章,不仅仅没有计较,还鼓励有加。我在梅溪上游某中学任教,徐迅先生专程前来指点文学创作迷津。随后,推荐我加入兰溪作家协会的前身文学协会,促使我早早融入兰溪文联团队。1987年暖秋,我调任岩山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经徐迅先生点拨,创办了校刊《山花》。<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率真合影</h3> 热爱大千生命,传扬文学艺术。徐迅先生孜孜以求,勤勉坚韧,长期笔耕不辍。诗文书画,徐迅先生都曾涉猎,都富有造诣。在兰溪市政协教科文卫主任、市作家协会主席、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等任上,徐迅先生一以贯之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画毛竹是徐迅先生的专长,如果说画绿竹还是一般化的话,那么其画红竹潇洒凌风,可谓独树一帜,在钱塘江流域名声远扬,好评如潮。至于诗词填写,徐迅先生则严格自律,对韵脚平仄对偶等等,一丝不苟,其问世的多是精品佳作。<br> 树立创作楷模,后人终身受益。徐迅先生是我的好师长,好朋友,好引路人。我在《兰溪日报》等媒体任职期间,徐迅先生经常过来切磋,时时鞭策。徐迅先生的撒手尘寰,我由衷悲伤莫名。真诚祝愿徐迅先生在天堂幸福快乐,笑容永驻,笑声久传,情韵永在。(胡新谷/文字 舒早松/供图)<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揭牌仪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