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路上,与你同行

王慧

<h3><br></h3><h3>我是王可帆的妈妈,听到班里评选“云上书香家庭”,我和儿子跃跃欲试。以此为契机,总结一下与儿子亲子共读这几年的经历与感受,为我们母子在读书路上更好前行,通过坚持读书让我们共同成长彼此受益而努力。</h3><h3>曾读过刘称莲著《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一句话受益匪浅,文中这样说: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氛围非常关键。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读到这句话,我曾想过,对于儿子,我能为他做什么?是阅读!我要为他营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一要让儿子有书读,二要让儿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于是,我为他营造了一个小书房,也是我们母子共同的书房。</h3><h3><br></h3> <h3><br></h3><h3>我们的亲子共读从儿子上幼儿园阶段开始。我读,他听,幼儿园三年,儿子基乎每晚都在我给他讲的故事中入眠。幼儿园小班,从最初的低幼简单绘本读起,例如:《我爸爸》、《我妈妈》、《好饿的毛毛虫》、《巧虎》等,刚开始每天读一本,没等我读完他就睡着了。一年后,进入幼儿园中班,儿子可以听一些较长的故事,例如:《巴巴爸爸系列》、《小猪佩奇》、《杨红樱笨笨猪》绘本,篇幅较长的故事每晚听一个,较短的可以听两个,时间20分钟左右。进入幼儿园大班,他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故事书,每晚上床睡觉前总要缠着我听故事,那个阶段我们读了《不一样的卡梅拉》、《贝贝熊系列》、《神奇的校车》、《四大名著》绘本、《阿蛋和阿锤》数学类绘本等。有时一个故事讲完,他接着要听下一个,我讲的口干舌燥,很晚才睡觉。后来,为了保证我们母子的睡眠,我就跟他讲条件:长的故事每天晚上只能讲一个,短故事每天上讲两个…就这样,儿子在幼儿园三年中培养了不听故事不睡觉的习惯,而我呢,在给儿子读故事中培养起了自身阅读的习惯,当时每天读书一小时,半小时陪儿子一起读童书,半小时读成人类的书。</h3><h3>进去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儿子依然缠着我给他讲故事。但我觉得既然上了小学,他就应该试着自己读书了。于是,我给他准备了一些带拼音的趣味性高的书,随意地放在家里的许多地方,比如写字桌、床头、沙发、餐桌,甚至地板上也时不时放一本书,目的就是让他注意到这些书。起初,儿子很抵触自己读书,可能是由于识字量小读书有困难的原因吧,慢慢地他就开始在没事的时候翻那些散在各处的书了。进入一年级第二学期,儿子可以自己读一先简单的趣味性高的拼音读物、绘本以及一些漫画类的书,例如:《米小圈上学记》、《植物大战僵尸》、《科学百问百答》、《国际获奖小说》等。</h3><h3>进入小学二年级到目前,儿子可以完全自主阅读了,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拿到一本书,可以很快的进入状态并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阅读内容由之前的趣味拼音、漫画读物过渡到了悬疑小说、百科类及历史类等。当然,一些较难读懂得书,我们依然会选择亲子共读。例如,读《水浒传》、《三国演义》时,他读一篇,我读一篇,对于一些人物我们会探讨,比如就鲁智深是怎样的一个人?儿子说他是一个粗鲁、不守规矩但行侠仗义爱吃肉的胖子。儿子读,我听,真是一种享受。看到儿子以读书为乐,真正享受读书的过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很高兴,也很满足…</h3><h3>我非常珍惜并享受与儿子亲子共度的这段时光。每天晚上,儿子写完作业,我们俩洗漱完毕,打开一盏灯,手里捧着书,静静的并肩坐在一起,相互陪伴,读着各自喜欢的书,随着故事中的情节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时而相视一笑,就这样静静的,在书的海洋中探知未知的世界寻求更好的自己,在彼此陪伴中度过人生不同阶段,真的很好!</h3><h3>作为家长,我们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就功利一点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读书多的孩子考试会“沾光”。实际上,除了考试之外,孩子心灵的滋养、情操的熏陶、知识面的扩展等,都需要有大量阅读来支撑。读书习惯的培养要称早,利用小学阶段将这种习惯培养起来,让书成为孩子一生的伙伴,让读书去丰盈孩子的精神世界,让读书成为敲开孩子幸福之门的钥匙。为了孩子和我们自己,一起努力吧[微笑]</h3>

儿子

读书

孩子

故事

阅读

幼儿园

绘本

亲子

我们

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