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雪

有你阳光更〔灿〕烂

<p>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p> <p>  古代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p><p> 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p> <p>虹藏不见: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p><p>天气上升地气下将: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p><p>闭塞成冬: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p> <p> 《虹藏不见》</p><p> 徐敞</p><p>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p><p>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p><p>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p><p>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p><p>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p><p>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p> <p>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小雪节气里的习俗也不尽相同。 </p><p>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干燥,极适合腌制腊肉。每当此节气前后,人们都开始做香肠、腊肉,渔民们则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如此,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p><p> 南方地区还有节日祭品:“十月朝,糍粑禄禄烧”说的就是人们用糍粑祭牛神。如今,大家都在这天品尝糍粑。土家族,则杀年猪,迎新年并用热气腾腾的新鲜猪肉精心烹饪美食“刨汤”。一家人欢聚一堂,共食美味。</p> <p>  各地流传着有关小雪节气的各种谚语和民谣,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p><p> 小雪节气期间,北方各地最低气温多在零下,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正值初雪期,在降水较少的时期,小雪的到来意义非同小可。</p><p>河北:“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民朋友对小雪节气时下雪的赞扬,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p><p>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p><p>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p><p>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p><p>小雪期间,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冬季,部分地区可见初霜。但初雪来得迟,一般在12月中下旬。这一地区在小雪节气期间开始了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并开始积肥。</p><p>江苏:“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p><p>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p><p>福建当地有:“小雪点青稻”的说法,青稻指的是晚稻。</p><p>广东则有:“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这里所谓的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指农活多,此时开始收获晚稻,播种小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