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徒行青龙大黑山

娥眉曼脸

<p>4月18日,17个驴友一行在百尾千叶带领下,包车从华宁到青龙镇,预备攀登位于青龙海关和紫马龙村委会之间的大黑山,早晨7:30车从财政局住宿区门口出发,8:30到达青龙镇,车辆停放在七中附近的一个施工场地,8:43开始徒步。</p> <p>因为徒步是环行,起点终点都在一个地方,驾驶员时间难消磨,也和徒友一起上路了。</p><p>停车点——打水箐——三家村——大黑山——抄保——停车点全程17公里。</p> <p>这样就有了18人,从停车处来到打水箐村,穿村而过,顺着村中灌溉的沟渠逆行而上。</p> <p>八九百米后,水泥浇灌的沟渠到了尽头,大家顺着路爬上了高高的山坡。</p> <p>山区地方还是一片冬春的萧瑟,山地里直接没有遮阴的树木,雨水不下地,整个山梁光秃秃的。</p> <p>走到没路时,男同胞们到处转悠找路,终于看见路在山坳处,大家高一脚低一脚下到箐底,才算是回归正道。</p><p>这时才知道有个第一次参加的徒友才从村子走到沟渠尽头就因身体不适折返了。</p><p>原来报名17个,最后走的仍然还是17个。</p> <p>原先出发时的水泥沟渠在2公里以后变成了浅浅的小河,小河虽小,涓涓细流也滋养着两岸的庄稼地,水边还有碧绿轻盈的柳树,使得浅浅的小河也灵动起来。</p> <p>走在水边,空气是湿润的,似火的骄阳也收起了部分威力,河边的刚刚长得1米左右的包谷地、四季豆地块一片葱绿,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p> <p>柳树下,地块边留下了徒友灿烂的笑容。</p> <p>大家放慢了脚步享受着炎炎夏日下难得的清凉。</p> <p>每个人都是镜中人,每个人都是拍摄者。</p> <p>不论拍摄技巧,不论手机好丑,只为那触及心底的一抹心动。</p> <p>河道宽阔处,你拉我一把,我又拉后面的人一把,大家互相关照。</p> <p>总有镜头在记录</p> <p>都是兴趣相投的人,怎么滴都要拍一个。</p> <p>在河里见到一个树根,像个展翼的蝙蝠,外形好看,想带回家,放包里放不下,拿手提着,又费劲,毕竟只是去时不到一半的途中,真正的攀爬还没开始,在大家的劝说下拍个照后放下了。</p> <p>爱拍的女人们,李若几才刚刚要拍这片三叶草,被潘姐看见马上扑了下去,然后你扑我扑大家扑,一下扑倒了六个,大笑着望着他,指挥着他怎么拍,哈哈哈。</p> <p>浅浅的河道边,再贫瘠的土地都被村民精心打理,这样的石头地,在水法好的坝区早就没人盘了,但在大山深处,石头窝窝也被赋予了期望。</p><p>顺着小河一路走来,这样贫瘠的地块很多。从村民理好墒的地块中穿行时,我手中的登山杖都不忍心插在墒上,我怕我的登山杖把墒上的地膜撮烂。</p><p>没看见包谷和四季豆成品,不了解其品质,但愿品质好一点,给这些勤劳的村民的报酬丰厚一些。</p><p>这是那些认真盘田种地的人该得的!</p> <p>顺着河道一路上行</p> <p>半路上多出了一个彩钢瓦做的顶,都看不见里面是什么,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家顺着田埂路走进一看究竟,原来是个出水的龙潭。</p><p>后来专门问了群主这个龙潭的名字,龙潭因为就在三家村子下边,就叫三家村龙潭,下面我们走过的小河叫蜈蚣河。</p><p>大家在龙潭旁边稍作休整,空出的矿泉水瓶装满了龙潭水。</p> <p>从龙潭往上抄近道爬了500米左右的陡坡来到了三家村。</p><p>三家村不止三家人,是一个近400人的大村子。</p> <p>走在村中,还是一水的土基房,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不多,只有党员活动室旁边有两三户,一户新一点,其它的两户有点陈旧了。</p> <p>穿过三家村往后山的路上,一个三叉路口上一间圆形的房子出现在我们眼前,房子不高,正中开了一道门,徒友们觉得奇特,还跑上去门口合影留念,坐在门槛上,背上的登山包自动打开了虚掩的门楣,原来里面是个小卖部,卖东西的窗口开在三叉路的一边。</p> <p>司机师傅还在这个小卖部买了瓶矿泉水和烟。</p> <p>穿过三家村,朝着山顶挺进。</p><p>古人打尖一般要找村子,前不挨村后不挨店都是修整的大忌,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弃村而行,我们要的是席地而坐,清风徐来的豪情。</p> <p>穿村而行时已经11:45,几个徒友提出该吃中饭了,可烈日炎炎下,没个遮挡的大树,还真不好操作。</p> <p>行走的速度不一,前后拉开了距离,路途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往返,走到没路时,从村民开挖出的山地中蛇形而过,山地以外再难寻道路,在无路可走中硬闯硬爬,手脚并用,爬得几个女徒友怀疑人生。</p> <p>我因为喝了自来水煮的茶,出现低血糖,吃了两颗糖,含了一点红参都没回过神来,强撑着往上爬,生怕给徒友带来负担,根本没力气帮他们拍照,倒是他们为我拍了好多。</p> <p>终于爬到一个平台,大家累瘫在松林里,席地而坐开始中饭,这时已经1点过几分钟了。先前爬上平台的群主、山鹰、孙主席三人没顾上吃饭,又向着大黑山山顶而去,我只有仰望的份!</p> <p>大家围坐在这个松毛堆旁吃起了中饭,我是第一次没带饭,带了个南瓜糯玉米米糊,黄生生热乎乎的糊糊一打开就吸粉了,大家问了做法,要了一些后,我才吃起来,遗憾没拍照!</p> <p>这次的中饭有特色,我带了糊糊,群哥带了米线,李师傅带了油条,各种餐点,各有千秋。</p> <p>吃完饭,登顶的三个大侠还没到,大家围着松毛堆或打盹或拍照。</p> <p>最佳照片</p> <p>最帅帽子</p> <p>最美笑容</p> <p>两点左右登顶的三个大侠终于返回,匆匆吃饭,合影后马上往回走。</p> <p>说是往回走,其实没有路,都是群主和豆老师山鹰在探路,我们亦步亦趋,完全在山林中穿越,探路的放慢了脚步,岔路口安排人员接应等待后续人员,后续人员加快了脚步,保持距离。</p> <p>钻出一片林子,一条便道带着我们走进了一片核桃园,几百亩的核桃正一片葱绿,核桃树还没开花,新叶点点,迎风摇曳。</p> <p>生机勃勃的景色总是能吸引眼球,徒友们大概也想融入和从中汲取勃勃生机,在这里我突兀地想到了一个词,如沐春风。这不仅是这核桃林中拂面的风,还是我身边这些友善的徒友的行止,一切刚刚好!</p> <p>我终于发现了那些让我敬佩的人的特质,他们也总是生机勃勃,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多的干涉别人的生活,懂得人际交往的边界,不四处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言辞温和,与人为善,容得下生命的不完美,也经得起世事的颠簸,将人生的一切都根植于生活。</p> <p>下山的路也比上山时候好多了,因为树林茂密,被破坏和开挖的少,因此那些隐匿其中的羊肠小道还在,虽然难走,但有路就意味着路线正确,一路疾驰,艰难的到了此行的最后一个村子抄保。</p> <p>那些长在路边的松树,长出了迎客松的形态,这也应该是这一方水土之上的人们坚强、和平、热情、包容、坚强的品质吧!</p> <p>回到车上,还是忘不了沟渠边,龙潭边,小河边,核桃林中的各种绿,借艾青老师的《绿》怀念以记之!</p> <p><br></p><p>绿</p><p>[艾青 ]</p><p>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p><p>到处是绿的┅┅</p><p>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p><p>墨绿、浅绿、嫩绿、</p><p>翠绿、淡绿、粉绿┅┅</p><p>绿得发黑、绿得出奇;</p><p>刮的风是绿的,</p><p>下的雨是绿的,</p><p>流的水是绿的,</p><p>阳光也是绿的;</p><p>所有的绿集中起来,</p><p>挤在一起,</p><p>重叠在一起,</p><p>静静地交叉在一起。</p><p>突然一阵风,</p><p>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p><p>所有的绿就整齐地</p><p>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