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漳州】寻幽揽胜古农村

南风

不久前因为写了一篇介绍“天卿坊”的美篇,坊主戴时宗在其祖地长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曾经在长泰古农村上山下乡插过队的王劲流老师说,古农村旧称戴寮、儒塘坂,该村戴氏家族人才辈出,继擢科第,在历史上出了9名进士、20多名举人,值得再去看看。于是周末约了一群同好前往采风。 四月的长泰,清雨乍晴,天气已经有了浓浓的夏意。听说有闽南大学的教授以及原漳州画院院长等一批专家学者要来采风,古农村村委及古农村侍郎坂遯庵堂理事会一早就在村部和祠堂里等候,家住县城的摄友郑友亨也特意从县城赶来陪同。 古农村位于长泰县陈巷镇西北部,现辖古老堀、店前、黄墘、苦(古)仓、侍郎坂、书田大社、岭兜、西边、格仔山、圳仔墘、五房、长房等12个自然村,姓氏有戴、卢等。其中侍郎坂、书田、古仓、黄墘、店前等自然村以戴氏为主,人口约1500多人,后裔分布闽、赣、浙、川、粤、港、台及东南亚等地。 古农是一处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宝地。走进古村,保持明清风格的古树、古厝、古庙点缀其中,村中还保存有遯庵享堂、戴弘亮祠堂、儒塘宫等古迹。明、清两代,古农戴氏人才辈出,“祖孙进士”“父子进士”“一门九进士”在当地传为佳话,“一日天子”的传说,传颂至今。 古农村侍郎坂遯庵堂理事会戴春兴介绍说,戴氏裔孙秉承“耕读为本、忠孝为先、守望相助、清白传家”的祖训,勤奋耕读,诗书传家,在明、清两代,涌现了文武进士,举人官仕载史达百余人,是为长泰一大望族。其中三世公戴时宗、六世公戴燿、戴燝为戴寮社“戴氏三杰”。 戴时宗(1494-1558年)历任刑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左佥都御史,曾替皇帝郊祀,人称“一日天子”。戴燿(1542-1628年),字德辉,号凤岐。 26岁考中举人,27岁考中进士, 56岁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两广总督,后官至兵部尚书。人称“戴两广”。为长泰历史上官衔最高的人物。戴燝(1561-1635),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曾任沂州道道员、广东参议四川按察史,赠太常寺卿。 “戴氏三杰”为官期间为国为民,廉明练达、造福桑梓,政绩显赫。实为社稷良佐的典范,“戴氏三杰”的高风亮节备受世人的尊崇。 戴氏开基祖开基祖戴弘亮遯庵公墓,前有风水池,面朝长泰名山良岗山。 专家考察村中的明代古墓群 <p>戴弘亮孙增宗墓,也叫亭墓。</p> <p>规模宏大的一世夫人陈氏老嬷墓</p> <p>专家们认为古农村的明代墓葬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其中有两座碑上有云月纹,有认为此形制可能是墓主家族与穆斯林或军户有关,也有说是表示墓主非富既贵。</p> 在古农村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儒塘宫,里面主祀五雷神仙,五雷神仙信仰在闽南一带十分少见,据说五雷神仙祭拜,只有当朝皇帝才可以,而在闽南长泰的古农村何以有这种特殊的祭祀活动,这与当地传说的戴时宗当了“一日天子”有关。 相传明朝皇帝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据说有一年八月十五,恰逢嘉靖皇帝生病,这时嘉靖帝便要选个大臣代为祭天,可是朝中很多大臣穿上龙袍后,马上头晕,最后只有时任大理寺少卿的戴时宗可以穿上龙袍,由他替皇帝郊祀,祁求大明朝风调雨顺。 传说按照惯例,每年祭天的时候会重新雕刻五雷神像,换回前年旧的神像。这一年,戴时宗率文武百官举行祭拜仪式时,想到家乡常常闹干旱,于是将旧神像收藏起来,送回老家建庙祭拜。这也正是如今古农儒塘宫里供奉五雷神主牌位的由来。<br><br> 如今,古农村是长泰县着力打造的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曾先后获得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村、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