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大学时代</p><p class="ql-block"> 原南京工学院21611班同学</p><p class="ql-block"> (1961.9—1968.2)</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南大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8上海</p> <p class="ql-block">相逢相知六十载(上)——我们的大学时代 </p><p class="ql-block"> 目 录</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一、大学时代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二、校史简介</p><p class="ql-block">三、我们的院长</p><p class="ql-block">四、高考</p><p class="ql-block">五、到南京上学</p><p class="ql-block">六、校园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七、成贤街的典故</p><p class="ql-block">八、我们的宿舍</p><p class="ql-block">九、在南工的日子</p><p class="ql-block">1.点滴回忆</p><p class="ql-block">2.凭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p><p class="ql-block">3.鸡呜寺见闻</p><p class="ql-block">4.春游玄武湖</p><p class="ql-block">5.拜谒中山陵</p><p class="ql-block">6.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歌咏大会</p><p class="ql-block">7.登紫金山</p><p class="ql-block">8.实习在上海</p><p class="ql-block">9.毕业设计</p><p class="ql-block">10.农场劳动</p><p class="ql-block">十、社教与文革</p><p class="ql-block">十一、毕业分配</p><p class="ql-block">十二、南京今昔</p><p class="ql-block">十三、火红的石榴树</p><p class="ql-block">——献给我们的老同学</p><p class="ql-block">编后记</p> <p class="ql-block"> 相逄相知六十载(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大学时代</p> <p class="ql-block"> <b>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b>今年是21611班同学相逢相知六十年(1961.9~2020.9)。</p><p class="ql-block"> 1961年我们从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参加高考后,荣幸地被录取到南京工学院这座高等学府,大家有缘能相逢于南工机械系,这是缘分。岁月悠悠,六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学子,今天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今抚惜,大家都很怀念当时在校学习的峥嵘岁月,都很怀念我们的同学之情,都很怀念我们的母校。为此选编了当年大家在校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表纪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一、大学时代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一年九月上旬,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告别父母兄弟,亲朋好友,远离家乡陆续启程来到我们向往的高等学府——南京工学院。九月十二日(十三日)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前工院报到,办理一切入学手续,从此开启了我们的大学时代。</p><p class="ql-block"> 曾记否,当年我们来到南工后,第一次在大礼堂参加了学校为新生举办的迎新晚会、观看了文艺表演。具有三层坐位的銅质大穹顶礼堂,顶高三十四米,宽畅的空间,可容纳二千七百多人,当鑲嵌在礼堂四壁的霓虹灯,大放异彩之时,大家的惊喜之情,难以言表;当院领导出现在讲台上向我们致欢迎词时,我们的心情何等的激动;学校文工团演出的大合唱、舞蹈、相声、魔术等精彩表演,令我们赞叹不已,至今没有忘却。</p><p class="ql-block"> 在南工读书的岁月里,我们同居文昌桥,朝夕相处,同桌吃饭,一起在前工院上課、在东南院(中山院)画图、到五五楼做化学实验,到动力大楼做电工实验,到江南院的致知堂阶梯教室内听讲课、在图书馆自修,在大操场上体育课,在工艺实习场实习,在大礼堂听报告,二次去上海实习……。</p><p class="ql-block"> 学习期间,因功课繁重,所以每天几乎都是晨迎太阳,夜伴星月,穿梭在宿舍和校区之间。有时一次实验、一次答疑、一次面试考查,往往会延续到深夜。为让大家能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气分,当节假日来临或期中考试后,班里往往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凭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春游玄武湖、攀登紫金山、游览中山陵、到燕子矶望长江……。</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娱乐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周末,五四楼的大教室內会举办舞会(1962年停办),体育馆内有球赛,大礼堂里常常会放映电影……。</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们奔赴各地,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为祖国的航空、船舰、化工、仪表、机械、教育等各部门,发挥了自己的聦明才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往往有些机遇是可求不可得,也有一些机遇会从天而降。毕业分配后,我们班又有不少同学为了实现和家人团聚,他们再次辗转南北,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实现了和家人的团聚。其中,童德成同学的经历就是个代表,德成同学毕业分配到南昌320厂工作,因为夫人在老家东阳,为了一家团聚,德成同学从南昌调回了老家,偶然的机会,他又进了官场,位至金华人大主任。</p><p class="ql-block"> 忆昔抚今,我们虽然经历了三年艰苦的年代,但我们精神不屈;我们虽然经历了文革十年的浩劫,但我们的心念未变;我们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但我们坚守了道徳的底线——朴实、诚信。我们用坚韌不拔的精神,刻苦学习,完成了自己的学业。</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全班三十二位同学,今天有二人失联(张仲谋、刘石光),二人离世(王金棠、许本港),剩下的二十七位同学是:</p><p class="ql-block">骆志铭 楊兴隆 黄敬铭 童德成、</p><p class="ql-block">唐继芳 杜觉民 张克亮 朱玉顺、</p><p class="ql-block">王云生 陶桂昌 陆宝康 周民南、</p><p class="ql-block">蒋建新 华玉玲 朱永莉 邹振元、</p><p class="ql-block">屠光峰 王连印 柳希正 曹祥林、</p><p class="ql-block">王骏贤 于广惠 姚沈生 肖美芳、</p><p class="ql-block">王嘉模 戴经绮 陈杏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借助现代通讯技术,用微信、短信、电话,相互联系,相互问候,共同回忆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的同学之情;共同回忆我们毕业五十多年来,一路奋斗,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共同面怀母校,感恩东大,感谢我们的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班唯一的一张集体照,可惜还是少了童德成、周民南、张仲谋等几位同学。据说当时他们因身体不适没有去。那时我们到中山陵、雨花台等地一般都是步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左起:蒋建新 张克亮 陈杏芬 姚沈生 朱永莉 戴经绮 王嘉模 刘石光肖美芳 陶桂昌 王云生</p><p class="ql-block">中左起:黄敬铭 邹振元 陈广新 沈永根 曹祥林 唐继芳 杜觉民 王金棠 楊兴隆 柳希正</p><p class="ql-block">后左起:谢东河 王骏贤 朱玉顺 许本港 骆志铭 周元昌 周伟国 屠光峰陆宝康、王连印</p> <h3>二、校史简介</h3><h3> 东南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h3><h3> 1902年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后又几经更迭,曰: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后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建校至今,已百年矣。</h3><h3> 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国高校之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校庆日为每年6月6日(原国立东南大学校庆日)。2000年4月,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h3> <h3>南高院</h3><h3> 南高院是南京工学院历史上最早的建筑之一,建于1909年。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一字房。南京工学院时期曾是院行政、教育办公处,1963年拆除重建。</h3> <h3> 重建后的南高院,仍命名为南高院,为机械工程系办公、科研、教学大楼。</h3> <h3></h3><h3>三、我们的院长</h3><h3> 刘雪初(1914~1992)是我们就读南京工学院时期的党委书记兼院长。湖南宁乡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37年赴延安,曾在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政治部秘书长,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组织部副部长、国防工业部坦克局局长、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1959年至1968年仼南京工学院第一书记兼院长。1968年四月任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兼经理,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是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h3><h3> 他在南京工学院期间,悉心致力于组织教学、科研工作,创办了自动控制、电子工程等一批新专业及研究生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训练。強调理论联系实际,把毕业设计结合生产、科研项目进行。有计划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外语、教学、科研水平。把政治工作深入到业务中去。</h3><h3> 1960年初,刚刚过了大跃进运动,学校秩序正待恢复,上级为了加强南京工学院的领导,派来了一位新的党委书记兼院长刘雪初。他曾是一位军队的领导干部,也曾在北京理工学院担任过领导工作。到南京工学院后,带来一股新的氛围,不仅处处表现出新的形式与秩序,而且也在思想观点和方法上表现了革新的态度。</h3><h3> 例如:他把原来的各个系科统统进行编号,以代号取代原来的系名,有点仿照部队的番号。建筑系称之为第一系;机械系称为第二系;动力系称为第三系;无线电系称为第四系;土木系称为第五系;电子工程系称为第六系;基础课部称为第七系;自动化系称为第八系;计算机系称为第九系……后来又陆续增加了许多系。</h3><h3> 据说他在第一次形势报告会上,看到礼堂内的教职工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有许多人在下面说话,他就大声警告道:“你们要注意听,南工不是铁饭碗,五年之后见高低。”一语刚出,台下立刻肃静,再也没有人敢做小动作了。</h3><h3> 刘雪初在教学改革方面最有影响的一句口号就是“三抓、三步、五带动”。</h3><h3> 所谓“三抓”,就是要抓外语水平的提高,抓基础理论的提高,抓基本技能的提高。</h3><h3> 所谓“三步”,就是第一步要过教学关,第二步要过实践关,第三步过科研关。</h3><h3> 所谓“五带动”,就是指带动实验室的建设;带动教材的建设;带动师资的培养;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科研与实践的成果。</h3><h3> 在前面各项措施的推动下,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努力,南工的确呈现了新的面貌,许多方面的指标在国内已经跃居先进地位。教学与科研成果也比较丰硕,成了南京工学院时代的黄金时期。刘雪初直到70年代才离开南京工学院。</h3><h3> 刘院长平易近人,平时常戴着一副墨镜,同学们有时在路上遇到他,他总是会微笑地和大家打招呼,新年元旦他一大早就到院广播站,向全体师生员工献上新年贺词。他作的报告语言简洁,生动活泼,让人感到非常动听。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礼堂听报告时,坐在三楼的一位女同学正在打毛线,被他看到了,刘院长却用非常幽默的语言来提醒这位女同学。他说;你不听我的报告,可以打瞌睡,但不可以打毛线。从今以后,每次听他作报告时,没有人敢开小差。</h3> <h3>四、高 考</h3><h3> 1961年7月我们高中毕业了,7月31日到8月2日在当地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高考。</h3><h3> 这一年国家已经进入了困难时期,当时的政治口号是: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似乎一切都要为了吃饭生存,而转向农业,为农业服务。据传招生名额也要比前几年有所减少,因此同学们对这次高考的心情都比较紧张,参加高考只是抱着一线希望去试试罢了。</h3><h3>我们参加三天全国统考,考试内容有:</h3><h3>一、语文( 作文题目有二个,可任选其一)</h3><h3>第一题: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以后;</h3><h3>第二题:一位革命前辈的事迹鼓舞了我。</h3><h3>二、数学(几何、代数、三角)</h3><h3>三、理化(物理、化学)</h3><h3>四、外语( 俄语,英语仼选一种)</h3><h3>五、政治</h3><h3> 三天考完大家回到家里天天昐着发榜,整整等待了二十四天。八月二十五日终于等到了发榜这一天,相继收到了第一批录取通知书。</h3><h3>我们都是录取第一志愿——南京工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h3> <h3>五、到南京上学</h3><h3> 南京工学院录取通知书告知:九月十至十三日到校报到。</h3><h3> 1961年9月10日,我一早起床,洗漱完毕,吃了一大碗泡饭,包好了母亲给我摊的面饼,这是为我准备路上吃的干粮。</h3><h3> 饭后,我挑起了行李(一端是一大包棉被,另一端是一只皮箱,里面放的衣物),兄弟帮我拎了一个网袋,里面装了一个洗臉盆和一只热水瓶。告别父母和兄弟,启程赴南京上学,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h3><h3>(这是一位江苏藉同学的一段回忆)</h3><h3><br></h3><h3> 九月十二日(十三日),新生几乎都到齐了,老师带我们到学校前工院教室内办理报到手续。填写入学表格、交户籍迁移证、粮油关系转移证、交一寸半身黑白照、交书杂费、领取校徽、领取饭菜票等,化了半天时间才办完一切手续。随后大家在胸前挂上了校徽(学校管理很严,必须凭校徽才能进出校区和宿舍),从此开启了我们的大学时代。</h3><h3> “南京工学院”的校徽,见证了我们的大学时代。</h3><h3>南京工学院校徽</h3> <h3>六、学校著名景点</h3><h3>1).学校大门</h3><h3>图1.1921年东南大学时期的大门。</h3> <h3>图2.1928年中央大学时期的大门,这座大门是学校建筑系杨廷宝教授设计,它见证了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的历史。也是今天东南大学的大门。<br></h3> <h3>2).大礼堂(1931年落成)</h3><h3> 大礼堂造型庄严、雄伟,属典型的西方古建筑风格。堂内三层,可容2700余人,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几十年来,海内外校友均视礼堂为母校之象征。</h3><h3><br></h3> <h3>3).图书馆(建于1923年)</h3><h3> 图书馆是我们晚自修常去的地方,这里环境幽静,吃完晚饭我们就直奔图书馆,迟了就没有坐位了。我们在这里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思考问题……。</h3><h3> 阅览大厅里一排排长枱子,一张张木靠背椅,毎天都等待着我们这些莘莘学子。</h3> <h3>4).体育馆(1923年落成)</h3><h3> 体育馆二层建筑,上面是球场,底层的乒乓球室,下雨天我们就在馆内上体育课。旁边另有配套的游泳池,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h3> <h3>5).工艺实习场(建于1918年)</h3><h3> 学校的工艺实习场当时的设备都已非常先进。是机械系同学实习的场所。我们在这里熟悉机床,学做鉗工,每人还做了一个小廊头作实习收获。</h3><h3> 我们学校的工艺实习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的工艺实习场所,也是我国最早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含锻工场、木工场、金工场和铸工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杨杏佛曾任实习工场主任。几十年来,东南大学经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变更为国立中央大学,期间历经八年抗战之苦,西迁重庆之累,但工艺实习场一直得以保留并不断发展。</h3><h3> </h3> <h3>6).梅庵(1922年前建成)</h3><h3> 李瑞清,号梅庵,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1916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为纪念李瑞清,于六朝松畔,以带皮松木为梁架,建茅屋3间,取名“梅庵”,风貌古朴。1933年改建为砖混结构,面积204平方米,由史学大师柳治徵书匾。梅庵在上世纪20年代曾是会议、讲习所,梁启超、胡适之曾在开讲论学。</h3> <h3>7).六朝松</h3><h3> 六朝松古劲苍笼,相传为六朝时遗物故称六朝松,距今已有1600多年。它已成为海内外校友心目中母校之象征。每年东南大学的毕业生、海内外校友,回母校时都会在六朝松旁摄影留念。</h3> <h3>8).健雄院</h3><h3> 曾名口字房、科学馆、江南院。口字房始建于1909年,1923年毁于火灾。后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助,于原址合资兴建科学馆。1927年建成,数十年来,师生中仅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便有竺可桢、吴有训、严济慈、李四光、童第周等5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吴健雄曾就读于此。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为纪念并入部分系科的江南大学,便改名江南院。1992年学校九十华诞,更名为健雄院。内有“知致堂”(阶梯教室,扶手木靠背椅) 。</h3><h3><br></h3> <h3>9).金陵院</h3><h3> 金陵院曾是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牙科医院所在地。1935年,中大奉令主办国立牙医专门学校,设牙医专科,筹建牙科大楼,1937年建成,面积3567平方米。抗日战争胜利后,牙科大楼改为大学医院,附属于中大医学院。随后,医学院和医院迁至丁家桥二部,牙科大楼改为医学院的牙科医院,在四牌楼本部,后改称口腔医院。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口腔医院迁出。为纪念院系调整时并入部分系科的金陵大学,命名该楼为金陵院。</h3><h3><br></h3> <h3>10).中大校友会堂</h3><h3> 中大校友会堂,为原中央大学校校友集资捐建,于1947年落成,一层砖木结构, 1986年改建成三层楼房,为校友会等单位之办公、会议及活动场所。</h3> <h3>七、成贤街的典故</h3><h3> 成贤街是南工校区旁的一条街道,南工的东大门与北大门都在这条街上,我们的六年大学生活几乎天天都离不开这条历史底蕴深厚的街道,但在读书时代,我们对成贤街的深厚历史几乎一无所知。</h3><h3> 成贤街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一条巷子,北到北京东路,南到珠江路,南北长约一公里。在巷子的北头往北看过去,大约二百米外就是南京市政府行政所在地。路的西边,从北京东路开始往南,有东南大学,南京银行,政府机关等。路的东边,有机关医院,杨廷宝故居以及东南大学医院等。巷子不是很宽,巷子起源于明代,在明代可能算是宽阔的马路了。</h3><h3> 成贤街的名字来自于明朝,明朝在此建立了最高学府——国子监,此学府当时在世界上,也是最高学府之一,当时通往国子监的道路,由于是即将准入仕途的学生使用,故此路被称为“成贤街”。</h3><h3> 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蕴,成贤街从古至今佔尽了金陵的“文气”。从刘超的学士,到明朝的监生,从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到今天的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旧址),还有全国第三大的南京图书馆老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旧址),从全市的文化机构所在地,到新建的市人材交流中心,还有民国时期的教育部也都在这条街上。</h3><h3> 成贤街不仅出了很多贤人、名人。还是南京三大历史名街之一。</h3> <h3>八、我们的宿舍</h3><h3> 我居住在文昌桥宿舍,文昌桥宿舍佔地面积很大,进入大门毕直向前走,右拐是小营操场(一足球场大小)及旁边的一幢女生宿舍楼;左拐是兰园小区(教师居住楼);进大门左转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靠右手一侧是六幢(其中一幢是青年教师宿舍)二层楼的学生宿舍,另有二个食堂。实际上文昌桥宿舍是由小营操场,兰园小区,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的。</h3><h3> 六幢学生宿舍和二个食堂都是抗战胜利后造的。1946年由中央大学工学院的著名建筑家刘敦桢设计,人字梁、木结构,房屋冬暖夏凉。每幢楼均坐北朝南,北面有两个大门,房屋的东西两端也各有一个大门,从东西两门或从北面大门进入楼内,都可从北面大门二旁的楼梯上楼,楼内东西走向的长廊为公共走廊,南北二边均为房间,面对楼梯囗的一大间(相当于二个宿舍的房间大小)为洗臉间(平时洗衣服)旁边还有一个便池。这五幢宿舍住的都是一系(建筑)、二系(机械)、五系(土木)、八系(自动控制)的男生。每幢房屋四周都是林荫大道,路面由砂石铺成,后改为柏油路。</h3><h3> 文昌桥宿舍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出大门,穿越太平路就到成䝨街,旁边就是学校教学区的东大门,所以这个门每天早中晚进出的人非常多。出大门,如果从太平路往南走,过珠江路不远,就来到长江路,左边就是原国民政府的总统府,右边就是人民大会堂。若从太平路一直往南走,穿过珠江路、长江路,就可到中山东路,向西可以到市中心的新街口(约三站路)。</h3><h3> 出北大门,就是北京东路和太平北路的交汇处,北京东路上有珍珠桥、右侧是和平公园、市政府,沿市政府旁的一条小路上行可至北极阁、山坡上有鸡鸣寺、再往前走即进玄武湖的解放门。若从和平商店前北京东路往北走,可到九华山、紫金山(即东郊风景区)。从北京东路向西走约二站路就可到鼓楼广场,这条路右边是北极阁,左边是我们校区围墙,两旁树木成林,环境十分幽静。</h3><h3> 五月的清晨,宿舍区的环境非常优美。远处巍巍紫金山就矗立在太平门外,太阳从这里升起,山顶上天文台银白色的穹顶在晨曦中闪闪发光。近处校舍周围的法国梧桐早已吐出了嫩叶,枝繁叶茂,到处都显得郁郁䓤葱,晨曦透过树丛的逢隙,一缕缕地向远处发射光芒,树木为我们制造新鲜的空气,小鸟儿躲在树上嘁嘁喳喳地叫着,一会儿又飞向远处的绿树丛中。宿舍西边是个小花园,这里有一个池塘,上面架有一座小木桥,河岸周围栽着星星点点的花草。</h3><h3> 秋天,天高气爽,蝉儿高歌,草木渐渐枯萎,白天中午还热得汗流夹背,半夜一场秋雨会把树叶打得满地皆是一片金黄。</h3><h3> 树木进入冬季,小花园里的花草披上了初霜,而这里的野菊花却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芳香。</h3><h3> 是的,春秋两季的宿舍区有着最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会常在这里散步。</h3><h3><br></h3><h3> 1965.5.26晚扵南工文昌桥宿舍5—230室</h3><h3><br></h3><h3>后记:</h3><h3> 当年我们居住的文昌桥宿舍——1946年由建筑系刘敦桢教授设计,人字梁,木结构,此房冬暖夏凉。我们读书时代的1~5舍,1991年拆除,后重建为职工宿舍。学校保留修缮了六舍,校友回来还可以看到当年居住的宿舍(结构完全相同)。</h3><h3>下图为保留的第六宿舍。</h3> <p class="ql-block">九、在南工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 穿越时光,回顾我们五十年前大学时代(1961~1966)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我们那个时代,生活上很艰苦,学习很紧张,但今天看来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怀念,因为当时的环境和生活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朴实、诚信、勤奋、努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宿舍在太平北路的文昌桥,宿舍周围环境非常优美,近处有北极阁、鸡鸣寺、和平公园、玄武湖,远处巍巍紫金山矗立在城外,太阳就从这里升起,山顶上天文台银白色的穹顶在晨曦中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春天,宿舍周围的法国梧桐,吐出了嫩芽,一场雨后枝繁叶茂,到处都显得郁郁葱葱,晨曦透过树丛的逢隙,一缕缕地向远处发射光芒,树木为我们制造新鲜的空气,小鸟儿躲在树上嘁嘁喳喳地叫着,一会儿又飞向远处的树丛中。宿舍西边是个小花园,这里有一个池塘,上面架有一座小木桥,河岸周围栽着星星点点的花草,有人常在这里背诵俄语单词。</p><p class="ql-block"> 秋天,天高气爽,知了高叫,草木渐渐枯萎,白天中午还热得汗流夹背,半夜一场秋雨会把金黄色的落叶打得满地皆是,待天气晴好时,秋风吹来,满地落叶飘扬,这时校工就忙着凊扫,每年国庆前夕要来一次大扫除,然后焚烧一堆堆落叶,这时宿舍周围烟雾缭绕。 </p><p class="ql-block"> 树木进入冬季,小花园里的花草披上了初霜,而这里的野菊花却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芳香。</p><p class="ql-block"> 清晨六点,南工的广播站开始广播了,一首“草原晨曲”把我们从梦中警醒,大家一磆碌地从床上爬起来,叠好被子,接着就是刷牙洗脸,到小营操场或宿舍周围跑步,晨练结束就回到宿舍拿了书包直奔食堂吃饭,洗好碗筷,我们就到学校,开始了我们一天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五年的学习中我们先后学完了;解析几何(平面、立体)、高等数学、物理学(上、下两册)、普通化学、俄语、政治经济学、金属学、金属工艺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基础(上、下两册)、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原理、公差与技术测量、刀具设计、机床设计、夹具设计、电子学、热工学、企业管理等三十多门课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南院和中山院是我们上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时画图的专用教室。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机械制图的画图和描图技术。完成了机械原理设计、课程设计、刀具设计、工夹具设计、机床设计……。</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学机械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是我们的主课之一,这门课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当时对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据说一直以来,大家把这门课称作为“头痛几何”。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很快有所上进,在机械原理设计、刀具设计、课程设计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几乎天天都在东南院、中山院的画图教室里画图,为画好一张图,我们有时会成天成晚的扑在图板上,画图、描图……,有时还会忘了吃午饭的时间。这些辛劳的付出,让我们学有所成,终于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在学校虽然学习很繁重,但我们的业余生活还是丰富多彩,周六周日傍晚我们常到北极阁、和平公园、鸡呜寺、市府前等地方散步,这里清静优美的环境至今仍让我们回味无穷,难以忘却。</p> <h3>图1.前工院 </h3><h3> 前工院为当年我们入学报到,及上课的教学楼,建于1929年,是中央大学时期的工学院,一幢二层楼宇,共有十多个教室,也是当时全校的最大的一个学院。我们在五年的大学生活中,基础课几乎都在这里上课。</h3><h3> </h3> <h3>图2.重建后的前工学</h3><h3> 我们读书时代的前工院于1987年拆除,重建时,保持了原外貌,层高为六层,仍命名为前工院。</h3> <h3>图3.东南院</h3><h3> 东南院是当年我们上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时画图的专用教室。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机械制图的画图和描图技术。完成了机械原理设计、课程设计、刀具设计、工夹具设计、机床设计……。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为了画好一张图,几乎成天成晚扑在图板上画图……,有时还会忘了吃午饭的时间。</h3><h3> (东南院建于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时期为法学院。1982年拆除重建,新楼于次年落成)</h3><h3> </h3> <h3>图4.中山院</h3><h3> 中山院,初建于1922 年。原为南高附中教学楼。也是我们画图的专用教室。</h3><h3>(该楼于1982年拆除重建,新楼于次年落成)</h3><h3> </h3><h3> </h3> <h3>1.点滴回忆</h3><h3>图1.学习在南京工学院宿舍</h3><h3>(摄于1964年深秋)</h3><h3>左起:杨兴隆 屠光峰 王连印</h3><h3><br></h3> <h3>图2.和平公园内的钟楼 </h3><h3>(摄于1964年秋) </h3><h3> 前左起:柳希正 杨兴隆 </h3><h3> 后左起:王连印 屠光峰 王云生 </h3> <h3>图3.院文工团民乐队队员陆宝康</h3><h3>身穿礼服,手持乐器,风度翩翩。</h3>(1964.4摄于大礼堂前)<h3><br></h3> <h3>图4.珍珠桥畔(背景和平公园)</h3><h3>左起:柳希正 屠光峰 王连印 杨兴隆</h3><h3>民国时代,中央大学学生和军警曾在这里发生过流血事件(小说青春之歌有描述)。</h3><h3>(摄于1964年秋)</h3> <h3>图5.1965年冬返乡游无锡鼋头渚</h3><h3>前排左起:邹振元 蒋建新</h3><h3>后排左起: 王金棠 陆宝康 屠光峰</h3><h3> 五位同学中,陆宝康无锡人也,其他四人都为江阴人,每年寒暑假回家我们都要在无锡转車。同学五年,难得一起到鼋头渚玩,居住宝康家。蒋建新同学在成都飞机厂工作,五十年了,与我们从未会面,我们都很想念他。</h3><h3><br></h3> <h3>图6.唐继芳在玄武湖畔</h3><h3>(摄于1965.4)</h3> <h3>图7.230小组</h3><h3>前排左起:戴经绮 于广惠 王连印 </h3><h3> 柳希正 杨兴隆</h3><h3>后排左起:曹祥林 屠光峰 骆志铭</h3><h3> 王云生 邹振元</h3><h3>第二次赴上海实习前夕,摄于文昌桥大门口的太平路上。</h3><h3>(摄于1965.7.19)</h3><h3><br></h3> <h3>图8.南工校园——江南院</h3><h3>杨兴隆(摄于1966年春)</h3> <h3>图9.中山陵水榭</h3><h3>陆宝康</h3><h3>中山陵水榭——山、水、亭交相辉映。风景独特,春秋两季,景色宜人,令人陶醉。</h3><h3>(摄于1967年4月)</h3> <h3>图10.春游中山陵</h3><h3>前左起:曹祥林 屠光峰 周元昌</h3><h3>后左起:王金棠 周民南 王连印 柳希正</h3> <h3>图11.孝经鼎(中山陵牌坊前)</h3><h3>青春美好,勇攀高峰。</h3><h3>一、二班部分同学春游中山陵一镜。</h3><h3>(摄于1966年春)</h3><h3>孝经鼎由戴季陶和当年的中山大学学生捐赠。</h3><h3>(爬上经鼎,今天看来有些不太文明)</h3> <h3>图12.以孝经鼎为背景的小乐队</h3><h3>左起:王云生 邹振元 唐继芳 周元昌</h3><h3> 刘高才(二班)</h3><h3>这个小乐队还真会“吹”。</h3><h3>(摄于1966年春)</h3> <h3>图13.中山陵音乐台前水池</h3><h3>(摄于1967.4) </h3><h3>1967年春,一、二班的部分同学与崔庆华老师一起春游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有些同学还拿着乐器,那时我们无忧无虑,正等待着毕业分配。</h3> <h3>图14.中山陵音乐台迴廊</h3><h3>我们坐在音乐台对面的迴廊的藤荫底下,背靠廊柱,悠闲自得,听台上悠扬的歌声,这是何等的享乐!可惜,我俩都没有音乐的天赋。</h3><h3>(摄于1967年4月)</h3><h3><br></h3><h3>中山陵音乐台<br></h3><h3>中山陵音乐台位于南京市紫金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广场东南。建于1932年至193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3000余名。由关颂声、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h3> <h3>图15.灵谷塔(建于1933年)</h3><h3>原为陣亡将士纪念塔塔高60米,九层八面,深秋登塔顶,沿廊远眺,层林尽染,色彩斑烂,令人心广神怡!</h3><h3>后左起:曹祥林 屠光峰 王连印 周元昌</h3><h3>前左起:王金棠 周民南 柳希正</h3><h3>(摄于1967年4月)</h3> <h3>图16.灵谷深松</h3><h3>一、二班部分同学春游中山陵风景区,来到灵谷深松处,这里林深茂密,泉水叮咚,环境十分幽静。当年,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坐在栏杆和龟身上,留下了青春的靓影。</h3><h3>左边戴帽的为崔庆华老师。</h3><h3>(摄于1967.4)</h3> <h3>图17.无梁殿</h3><h3>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br></h3><h3>前排左起:周民南 王连印 周元昌<br></h3><div><h3>后排左起:屠光峰 王金棠 曹祥林 柳希正</h3><h3>(摄于1967.4)</h3></div> <h3></h3><h3>图18.燕子矶看长江</h3><h3>还记得:在中学上地理课时,有一幅图,名为燕子矶看长江,当时我们很希望能到燕子矶看看长江,没想到,十年后,才实现了这一願望。</h3><h3>一、二班部分同学春游燕子矶,看长江。</h3><h3>(摄于1966.5)</h3> <h3>图19.一、二班部分同学春游燕子矶,一班部分同学合影。</h3><h3>前排左起:华玉玲 戴经绮 王嘉模 </h3><h3>中排左起:刘石光 王金棠 屠光峰</h3><h3>后排左起:邹振元 周民南 杨兴隆 </h3><h3> 朱永莉 陶桂昌 骆志銘</h3><h3>(摄于1965.5)</h3><h3><br></h3> <h3>图20.南工大礼堂、体育馆的入场券</h3><h3>在南工学习期间,周末、节假日,我们的课外生活还是丰富多彩,周末大礼堂常放映电影,体育馆有球𡧳或体育表演。</h3><h3>下图电影票及体育表演票。</h3> <h3>2.凭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h3><h3> 今天是今天是我们进大学后的第七个星期天,学校系团委和班支委要组织全班同学到雨花台去凭吊革命先烈。</h3><h3> 从学校宿舍文昌桥到雨花台大约有五~六公里,当时我们来回都是徒步行走。吃完午饭,一时出发,三十来个人,浩浩荡荡,大家有说有笑,沿着太平南路走,途径夫子庙,由三山街转向中华门方向。不一会,就看到了一座黑压压的城墙横在我们面前,穿过雄伟的中华门(过去称聚宝门),又见一条繁华的大街,这里大都是古老低矮的平房,居住着城市低层的平民。当我们还在一揽两旁市容时,不觉面前已经出现了一个小山丘,远远望去均为一片绿色树林,越往前走,马路两旁的房屋越来越稀少,山丘终于清楚地出现在眼前,不知谁大声地说了一句——这里就是雨花台。</h3><h3> 雨花台有二个紧邻的山岗组成。一个叫东岗又称梅岗,还有一个叫中岗又称凤台岗。传说三国时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所以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唐代将石子岗改为雨花台。雨花石的来历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史料记载,南朝梁武帝时佛教盛行,有位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地——高座寺后的山顶上讲经,当时有僧侣五百余人,迭坐聆听,盛况空前,此时感动了佛祖,逐落花如雨,顿时化作遍地绚丽的石子,这就是传说中雨花石的来历。</h3><h3> 历史上雨花台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晋时代这里曾是扎营屯兵之地,宋代曾为抗金相持之地,爱国将领杨邦义就在此就义。民国期间这里是个刑场,解放前,许多爱国志士都被杀害于此。</h3><h3>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登上一级级台阶,来到了山顶,,高大的墓碑矗立在我们的面前,上书“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墓碑四周用铁链围着,正前方摆满了花圈。仪式开始,全班同学肃立,低头向烈士墓碑致哀三分钟,默毕,列队绕墓一周。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参观,据说这座烈士纪念馆是我校建筑系杨廷宝教授设计的,纪念馆设计体现了缅怀烈士的光辉事迹,建筑结构新颖,曾得到建筑界和中央领导的赞赏。在馆内,我们一行边走边看,柜窗内陈列了烈士的许多图片、遗物、家书、血衣等物品,有的人只有十几岁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其中还有中央大学的学生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的游行场面,有我们学校旁发生的珍珠桥惨案图片。面怀烈士的事迹,真令人可歌可泣!可敬可佩!</h3><h3> 凭吊结束后,班长宣布自由活动,有几个同学就到江南第二泉游玩,江南第二泉原名雨花泉,据说是宋代诗人陆游点评的,泉水上面的山坡上有一座茶社,可从泉水池两旁拾级而上,这里的茶就是用泉水泡的。今天游人不多,显得有点冷落。</h3><h3> 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走在陵园的大道上,路过东刑场,这里是一片绿色的草地,若没有写着“东刑场”的牌坊,谁也不会知道这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曾经屠杀过无数爱国志士。又到了中华门,我们再次瞻仰了这座举世无双的明城墙,大家都为先人的智慧和技能而感到骄傲!</h3> <h3>图1.凭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h3><h3>前排左起:王连印 屠光峰 周元昌 张仲谋 </h3><h3> 后排左起:柳希正 杨兴隆 王金棠 曹祥林 </h3><h3> 张克亮</h3> <h3>图2.雨花台江南第二泉</h3><h3>前排左起:屠光峰 周元昌 许本港 杜觉民</h3><h3>后排左起:朱永莉 王嘉模 邹振元 王云生</h3><h3> 骆志铭</h3> <h3>3.鸡鸣寺见闻 </h3><h3> 鸡鸣寺位于南京鸡笼山(通常称北极阁,实际上是个山丘)东麓的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之称,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又说始建于东吳。还有记载说是梁武帝时建同泰寺,明朝朱元璋拆旧寺,建鸡鸣寺。寺内有韦驮殿、大殿、观音殿、景阳楼、豁蒙楼、僧寮、志公殿等。还有烟脂井、甘露井等古迹。近鄰还有台城、明城墻、玄武湖等风景名胜。</h3><h3> 寺庙离我们居住的文昌桥宿舍不远,出北大门行走约五百米就可到达鸡笼山,山下有一条小路,从这条小路上坡即可到鸡鸣寺。路口仰入眼睑的是一座刻有“古鸡鸣寺”的牌坊,周围设有许多香摊。小路随坡而上,路的尽头是进入玄武湖的解放门,鸡鸣寺就在离解放门不远处的左边山坡上。拾级而上,过山门,便步入大殿朝拜佛像,殿内灯火昏暗,佛像似乎已多年失修,外表显得斑剥脱落,中间的一座大佛像前供台上摆放着几盆水果,点着几支香,忽明忽暗。今天游人不多,也没有求神拜佛的信徒。可见人们对佛的信仰已经出现了变化。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冷落萧条,偶尔看到一个尼姑在给油灯加油。我转了一周,就进了一间茶室,里面摆放着几十张茶桌,朝南为一排窗子,擦得窗明矶净,明媚阳光照得满屋亮堂,临窗远眺,紫金山天文台上银灰色的穹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俯瞰玄武湖可尽赏五洲景色,一片白茫茫的湖面上飘荡着星星游船,岸边倒垂的杨柳仍然阿娜多姿,巍巍宝塔矗立在绿树丛中,雄伟的城墻,沿着湖岸延伸,这一切不禁令人心广神怡!过后得知这幢茶楼名为“豁蒙楼”,在这里凭窗远眺,优美的山水风景可尽收眼底,是游人常在这里喝茶聊天的地方。</h3><h3> 据史料记载,“豁蒙楼”名字来历还和张之洞及其学生杨锐有关。江宁城内的鸡呜山,是一处风光秀丽且承载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名山。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之洞署理两江时,曾与好友学生杨锐游览鸡呜山,当时杨锐感叹;倘若在此山上建一座楼房,供游览者饮茶小憩,远眺湖光山色,是一桩功德之事。戊戌变法失败、杨锐等“六君子”死难后,张之洞第二次来江宁时(光绪二十八年),记住了学生讲的这句话,便拨款给鸡呜寺,委托寺僧承办。1904年落成后,张之洞挥笔写下了“豁蒙楼” 三个遒劲的苏体。这“豁蒙” 二字,来是杜甫诗句“忧来豁蒙蔽” 中的“豁蒙” 二字,作为对好友的纪念。既寄托了张之洞对杨鋭的哀思,又表明了自己的期盼。期盼朝庭对学生杨鋭的冤案能得以“豁蒙” 。</h3><h3> 豁蒙楼位于鸡鸣寺最高处。此楼建成后,张之洞题:“胜地何常经浩劫,斯楼不朽奈名传”,梁启超题:“江山重叠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h3><h3> 茶座内有素面供应,三两粮票弍角叁分一碗(当时学校的伙食费每月拾元/人)。在茶室内,临窗而坐,吃着素面,眺望窗外,湖光山色,令人陶醉!素面汤汁浓淳,质优量多。在那个物质供应非常匮乏的年代里,吃上一碗这样的素面巳经显得有点奢侈了。</h3><h3><br></h3><h3>下图为古鸡呜寺山门</h3><h3>鸡呜寺1973年毁于大火(除大殿和施食台),</h3><h3>1979年筹备重建。</h3> <h3>4.春游玄武湖</h3><h3> 今天是清明节(1963.4.5.),学校放假三天。清明节前后是南京春天中最好的时节,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清明节放假是学校每年既定的假期。这个假日,班里组织全班同学去玄武湖春游。</h3><h3> 玄武湖是南京东郊有名的风景区之一,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就是外国人来南京,游玄武湖也是少不了的。</h3><h3> 清晨,并非我们意想的那样美好——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太阳在云层里穿梭,红霞从云层中透出淡淡的光茫,天地被一层薄薄的雾霾所笼罩,然而它并没有打消我们春游的兴趣。</h3><h3> 学校离玄武湖的进口解放门很近,大约四、五百米。七时半我们三五成群地拿着乐器,拎着干粮,陆续出发。不一会就到了解放门。雄伟高大的明城墙,挡住了城市与公园的通道,要不是在城墙上开了个解放门进出玄武湖,那我们必须要绕道中央路上的玄武门(约有三、四站路程)才能进去。</h3><h3> 走出解放门,面前是一片延伸的城墙平台,站在平台上,居高临下,放眼四周,豁然开朗,似乎来到了世外桃源。抬头,远处薄雾笼罩下的紫金山隠约可见,俯瞰,眼前一片片明镜似的湖面,碧波荡漾,一条条湖堤通向林荫深处,堤岸两旁阿娜多姿的垂柳随风摇摆,火红的石桃花在绿色的垂柳中显得更加鲜艳。楼台亭阁,巍巍宝塔,点缀在绿树丛中,远山近水,所有这些相互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真令人陶醉!</h3><h3> 我们选择樱洲(玄武湖有五个洲)为活动场地。在一片緑色的草地上,我们围成一个园圈,席地而坐。活动开始前,先由班长讲活,接着活动开始,有击鼓传巾,鼓停时巾在谁手上,持巾者必须表演一个节目,可以唱歌、可以说笑,这个节目既紧张又兴奋。随后内容有演唱、民乐、舞蹈。杨兴隆拉起了二胡,陆宝康吹起了笛子,曲调都是当时一些流行的革命歌曲,电影插曲。其中有电影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等中的插曲,接着是广东音乐、民乐合凑喜洋洋,还有阿炳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他们二人是院文工团民乐队的队员,这些都是他们的特长。不一会就到了中午,活动结束。</h3><h3> 我们在原地吃了食堂为我们准备的馒头、香肠、酱蛋。野外就餐,条件差些,均为冷食,但也别有风味,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观望。饭后自由活动三、五成群,有的去溜冰、有的在公园内溜达………。</h3><h3><br></h3><h3>玄武湖景色之一</h3><h3>上图.芳桥与宝塔交相辉映</h3><h3><br></h3><h3>玄武湖景色之二</h3><h3>中图.童子相护釆莲女</h3><h3><br></h3><h3>玄武湖景色之三</h3><h3>下图.盛夏荷花妢外艳<br></h3><h3>湖光山色(九华山)</h3> <h3>5.拜谒中山陵</h3><h3> 就读小学时就知道中山陵,可中山陵在那里,中山陵是什么……,还是有些模模糊糊。1961年到南京上学,才真正知道中山陵在南京,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园。</h3><h3> 我们在南京工学院读书,前后长达六年(因文革而延迟一年多),居住的文昌桥宿舍,离中山陵不远,可以到中山东路的大行宫站乘九路公交车直达中山陵,也可以步行出太平门绕紫金山麓的小路到中山陵,沿途经廖仲凯何香凝夫妇墓、明孝陵、梅花山到中山陵。</h3><h3>那时学校每年都放春假,中山陵又是南京有名的东郊风景区,所以我们每年都要到中山陵去,当时大家都是穷学生,故大都结伴步行而去,春秋二季是到中山陵的最好时光。</h3><h3> 春到中山陵,行走在山麓的小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路旁小草青青,野花遍地;远处蓝天白云,春光明媚;微风佛面,丝丝凉意;草木葱笼,青松欲滴;鸟语花香,游人如织。陵区周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像。</h3><h3> 秋天,天高云淡,气候宜人,菊花怒放,我们登越392级台阶,来到位于海拔高度158米的第十个大平台上。眼前是用花岗石砌成的为中山陵主体建筑的祭堂,蓝色屋顶灰白色墙身,显得更加壮严肃穆。祭堂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分刻“民族” 、“民生”、“民权”六个鎏金篆字,在中门上方嵌有总理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祭堂前面东西两侧,矗立一对用花岗石雕琢而成的高大华表。华表高12.6米,下部直径2米,上部直径1米。华表的断面为六角形,六面均饰浮雕卷云纹。环望四周,苍松翠柏,绿树成林,色彩斑烂,整座陵园都掩映在色彩丛中。</h3><h3> 进入祭堂,映入眼帘的是:中央供奉着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硺而成的孙中山坐像,高4.6米,孙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高额广颐,手持一本长卷,那凝视着前方的深邃目光,那凝重的身躯,让我们肃立致敬。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孙中山手书的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殿堂四周有反映孙中山革命事迹的浮雕。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穹顶上绘有巨幅国民党党徽。</h3><h3> 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刻有“孙中山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上面是孙中山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的遗体。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瞻仰者可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一圈俯视灵柩上的卧像。</h3><h3> 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h3><h3> 那里除了中山陵外,还有音乐台、灵谷寺、灵谷塔、无梁殿、明孝陵、梅花山等风景名胜。</h3><h3><br></h3><h3>后记:<br></h3><h3> 早在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几次到过紫金山。1912年3月10日,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与胡汉民等人到紫金山打猎。他看到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躯壳尔”。</h3><h3> 1925年3月12日上午9点30分,孙中山先生因胆囊癌在北平(今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与世长辞,举国悲痛。逝世前一天,孙中山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临终前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h3><h3> 遵照孙中山遗愿,灵枢暂厝于北平香山碧云寺内,在南京钟山修建陵墓。</h3><h3><br></h3><h3>下图为中山陵全貌</h3> <h3>6.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歌泳大会</h3><h3> 1963年12月9日院团委和学生会联合举办了学生歌泳大会,我们全班同学参加了这次大会,在大礼堂舞台上表演了大合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h3><h3>下图南京工学院大礼堂入场券</h3><h3>1963年纪念1.29学生运动歌泳大会入场券</h3> <h3>7.登紫金山</h3><h3>第一次攀登紫金山(次峰)</h3><h3> 1964年11月29日,我们21611班全体同学登紫金山,登上次峰,环视周围绿树成林,俯瞰全城,南京掩映在绿树丛中,叹为感至!</h3><h3> 天高云淡登钟山,奇岩怪石挡小道,</h3><h3> 披荆斩棘往上攀,学子相争第一人,</h3><h3> 登上次峰望四周,松柏丛林满山野,</h3><h3> 脚踏二峰观古城,初冬树叶遍地红,</h3><h3> 近观城墙似屏障,远望大江似玉带,</h3><h3> 山风劲吹心神怡,何时登山观日出?</h3><h3><br></h3><h3>第二次攀登紫金山(主峰)</h3><h3> 今天是结束了学生时代最后一次考试的第一个星期天(1965年12月12日),为了好好地庆祝一下,班里组织全班同学登紫金山。</h3><h3> 我们学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离玄武湖和紫金山都很近。中午大家提前吃了中饭,休息了一会就集合出发。出宿舍大门沿着太平北路,到和平商店转向北京东路,路旁看到一幢幢黄墙黑瓦的二层房屋,这就是南京有名的公教一村,据说这里住着的主人都是公务员或老师。出太平门,豁然开朗,绿树环绕的玄武湖、巍巍矗立的紫金山就在眼前,大家沿着湖畔行走,不一会就走到了上山的小道。山路又窄又陡,因没有台阶,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往下滑,好在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用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就登上了主峰,在山顶遇到了一队军人,他们提出要和我们举行联欢会,班长欣然同意,大约有六、七十人,围成一个圈,坐在山顶的乱石上,开始部队领导和我们的班长介绍了各自的情况,接着联欢会开始,部队的同志和我们都轮流表现了节目,有唱歌、有说相声,联欢会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一个多小时的联欢很快就结束了。</h3><h3> 下山途中,山风陣陣吹来,虽然大家感到有点寒意,但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h3><h3><br></h3><h3>上图为紫金山全景</h3><h3>远处为主峰 近处为紫金山天文台</h3><h3>下图为紫金山主峰——头陀岭</h3><h3><br></h3> <h3>8.实习在上海</h3><h3> 第一次认识实习,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br></h3><h3> 1964年1~2月我班第一次到上海实习。那天我们起床后,首先整理好了行装,把被子捆成了行包,提前吃了午饭,饭后校车把我们送到了下关火车站,学校早已给我们买好了车票,并包了一节车厢。托运好了行李,我们就提前上车,在车上班长组织大家当义务列车员,给每节车厢扫地,帮列车员给乘客送开水,一路上大家轮流值班,忙得不亦乐乎。列车进入上海市郊时,车过南翔已近傍晚,上海籍同学周元昌望着车窗外,突然大声说,大家看左边,那幢高高的大楼就是国际饭店,于是大家把头靠在窗前,第一次看到了远处矗立的大楼,我们都很惊喜。列车到达上海站时,夜幕降临,出站后,我们领取了行李,上了早已在车站广场上等候我们的大客车(老师早已安排好的),大家上车后,客车行驶在马路上,除了上海同学外,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大上海,一切都感到很新奇,望着车窗外,可没有亮靓的霓虹灯,路上行人不多,一些公交车在马路上来回行驶,现实中的大上海似乎并不象我们从影片上看到的那么辉煌、那么繁华。</h3><h3> 车到长阳路双阳路口停下,下了车,我们把行李搬到了简易的毛草房里(没想到这里还有用毛竹搭建的草房),里面一排排统铺,这就是我们的宿舍。</h3><h3> 放下行李,我们几个同学一看还不到七点,出于新奇,就相约去外滩、南京路,于是在长阳路乘上22路无轨电车,到南京东路站下车,来到外滩,看到江边的防护墙旁站满了无数的男男女女,竞无我们插足之处,他们头顶天上的星空,面对江面上夜航的船舶,正在窃窃私语,一排排石条櫈上也坐得满满的,根本没有我们一席之地。后来大家才知道,上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3平米,那时娱乐场所很少,一些男女青年只能在工作之余来外滩交流情感。</h3><h3> 随后大家又急忙来到了南京路,只见两旁的商店都已关门,走到南京东路与浙江中路交汇处,看到了永安公司,大门是个转门(第一次遇到),我们这些“老乡”,进门时还出了个洋相,大家挤进了一个空间,一进门看到里面灯火通明,商品琳瑯满目,且有四层鋪面。上海的永安百货公司真正显示了大上海的形象。南京夫子庙也有一家永安百货公司,相比之下,南京的确实有些土味。快八点了,商场马上要打烊,我们只能匆匆离去,回到宿舍,大家都很高兴,都说今晩我们几个算是开了一次洋荤。</h3><h3> 中国纺织机械厂坐落在上海长阳路上,该厂鋳造自动化水平在当时是全国最好的,砂模都是用铝合金制造的,砂的配方、混合,砂的运送,造型、铁水的澆注等工艺流程,都是自动完成的。上世纪60年代,纺织机械制造行业的这种专业化,自动化的铸造过程,据说在亚洲也处于先进水平。</h3><h3> 另外,中机厂的粉末冶金也是当时国内第一流的。配制成的鉄粉末,经压制成型、燒结等工序处理后成各种零件,如纺机上用滑动轴承,浸油后,这种轴承用在纺织机械上,在运行中不需要加油,可防止对棉纱、布匹的污染。</h3><h3> 我们这次实习的性质是认识实习,所以主要是增加我们的感性认识。实习中遇有问题或疑点可向老师傅请教。每晚七点到九点大家在中机厂的子弟小学自修,总结一天的收获,写实习报告。认识实习为时二周,实习结束后就地放假,学校给每人开了乘车优惠证明。</h3><h3> 实习期间,我们还参观了上海自行车厂,了解了自行车的生产全过程,其中特别是自行车上的手把生产和测试过程对我的印象特别深,一个小小的手把,弯曲成型后,还要进行两侧的平衡和受力试验。</h3><h3> 这次实习,我们第一次走进了铸造自动化程度较高工厂,是一次专业实践的起点。它不仅让我收获了鋳造技术方面的知识,也让我们扩展了视野。</h3> <h3>图1.上海国际饭店</h3><h3> 1964年2月坐火车赴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实习,车到南翔,在车窗外见到了当时上海的第一高楼。</h3> <h3>图2.第一次实习上海外滩留影</h3><h3>(摄于1964.2)</h3><h3><br></h3> <h3>第二次专业(工艺)实习——上海柴油机机厂<br></h3><h3> 1965年7月19日至8月24日我班在上海柴油机机厂实习,这次实习让我们真正接触到了专业(工艺、设备)。</h3><h3> 老师按排我们居住在同济大学的学生宿舍楼,每天早上有大客车把我们从同济送往上海柴油机厂,下班后再把我们接回同济宿舍楼。</h3><h3> 上海柴油机厂地区黄浦江畔的军工路,第一天进厂,首先进行安全教育,这是进厂后的第一课,也是最最重要的一课,安全教育一般包括二个内容:一是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二是遵守工厂有关的保密制度。然后我们分组参观,分别到厂部、车间的技术部门,了解、阅读技术人员编制的柴油机零件生产工艺,其中特别是了解柴油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油泵缸体的生产流程和加工工艺。当我们对柴油发动机有了初步认识后,工厂负责实习的老师把我们带到了油泵车间,车间主任把我们分配到各个生产岗位,向工人老师傅学习生产操作技能。</h3><h3> 当时,我被分配在一台座标镗床上工作,这台机床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半自动化,工夹具固定在机床的工作台上,刀具装夹在鏜杆上,操作工人只要把泵体安放在夹具上,夹具底面上有二个定位销柱(一个园柱销,一个菱形销),把泵体底部已加工好的两个定位孔同时套在二个柱销上,然后打开气阀,压紧泵体,一切正常后再开启机床上安钮,镗杆就会自动进行镗孔,孔镗好后,镗杆自动退出并停机,这时你只要打开气阀松开夹紧装置,即可把加工完的泵体搬下来,再开始第二个泵体的加工……。检测人员会定批进行抽检,若发现泵体有质量问题,他们将会与技术人员起,对机床、刀具、工夹具进行检测、调整。</h3><h3> 一般来说,加工质量均有工艺保证。操作工人只需要注意:泵体在定位装夹过程中的清洁,防止铁屑或垃圾影响泵体的定位装夹精度。泵体有铝合金或鋳铁二种材料铸造而成,一台铝合金铸造的泵体重达十多斤,铸铁铸造的则更重,加工中从机床上搬上搬下,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是较大。我在这台机床上工作近一个月,几乎都由我一人操作(因我没出错,故师傅非常信任我),虽然每天下班后会感到有点累,但睡一晚,第二天就又有劲了。</h3><h3> 上柴厂的工艺及管理水平甚称一流,当时油泵车间生产的泵体有4、6、8个冲程(即4、6、8缸),材料为铝合金或铸铁,由铸件开始完成一道道工序后再转入装配调试,一道道工序又能同时完成多个加工工艺,所以自动化程度较高。</h3><h3> 实习期间正值上海盛夏季节,上柴厂的防暑降温做得很好,车间里都有大型风扇,午后食堂还会送来碌豆汤,所以工作环境较好,工作时也不会汗流夹背。上海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虽然白天中午在阳光下会感到十分炎热,可到了晚上从海上吹来的东南风就会让人感到有些凉爽,所以我们都能安心入睡。</h3><h3> 除了在上柴厂实习外,老师还组织我们参观上海机床厂、上海电缆厂、参观延安路上的上海工业展览会。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工作方法,还让我们了解了国内一流工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h3><h3> 写到这里我还想提及一下我们在上柴厂的生活。实习期间,我们一日三餐几乎都在上柴厂的食堂里吃。上柴是有五~六千职工的大厂,每天工作都是二班制(早班上午七点上班、中班下午三点接班),食堂几乎是全天候工作。这里的伙食非常好,早点除了有稀饭、面条外,还有馒头、油条、豆浆、糕糰等,中晚的主副食更加丰富,菜肴有鱼肉蔬菜等十几个品种,除热炒还有叉烧、烤鸭、香肠等卤菜供应,价格也不高,应该说我们在上柴厂实习期间的生活还是过得很好。</h3> <h3>图1.第二次上海实习上海外滩留影</h3><h3>(摄于1965.7)</h3> <h3>图2.第二次上海实习上海外滩留影</h3><h3>(摄于1965.7)</h3> <h3>图3.同济大学礼堂(实习时居住同济宿舍)</h3><h3>(摄于1965.7)</h3> <h3>图4.实习期参观上海工业展览会(背景中苏友好大厦)</h3><h3>(摄于1965.7)</h3> <h3>9.毕业设计</h3><h3> 1966春开学后全班同学都进入了紧张、繁忙的毕业设计。当时我们两个班(一班和二班)分成多个课题组,分赴各地,深入工厂、科研院所,先根据各课题组的要求,进行实习调研,后结合课题作研究或作设计。三月份各课题组分赴各地,有到南京战斗机械厂搞风动工具生产自动线设计;有到南京机床附件厂,搞工夹模具设计;有到南京第四机床附件厂搞高精度小型磨床的设计;有在学校搞振动磨削的;有到无锡机床厂搞无芯磨床设计;有到杭州机床厂研究机床热变形对机床精度的影响;有到上海机床厂搞轴承的鏡面磨工艺研究;有到上海医疗机械厂搞磨床的自动送料及无芯磨床的设计;有到洛阳轴承厂研究轴承内外环磨削加工表面燒伤对轴承使用寿命的影响。</h3><h3> 参加南京战斗机械厂的课题组,由孙庆鸿、计有为二位老师带领指导。我班同学有:杨兴隆、周民南、陶桂昌、华玉玲、戴经绮、刘石光等同学,还有二班的不少同学参加。</h3><h3> 参加南京机床附件厂课题组的有曹祥林、于广惠及二班的何同珍、吴秉生、翁金池、张玉林等同学参加。</h3><h3> 参加南京第四机床附件厂搞高精度小型磨床设计的有黄敬铭、童德成、朱玉顺等同学。</h3><h3>参加上海机床厂搞镜面磨工艺研究的有邹振元、朱永莉、马品华(二班)等同学。</h3><h3> 参加上海医疗机械厂为注射器搞磨床的自动送料及无芯磨床设计的由冯国华老师带领,课题组人员有:姚沈生、肖美芳、陆宝康、柳希正、蒋建新、张克亮等同学。</h3><h3> 王嘉模和平一心(二班)等同学参加了振动磨削的研究。</h3><h3> 参加无锡机床厂课题的同学有王连印、王骏贤及二班的多位同学,该课题组从1965年下半年就开始设计工作。</h3><h3> 参加洛阳课题组的有周元昌、屠光峰、王金棠及二班刘高才。他们课题组由崔庆华老师带领,实习期间参观了洛阳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械厂等工厂。</h3><h3> 还有不少同学都回忆不起来了,因为当时文革开始,学校管理已处于失常状态。</h3><h3> 总的来说,虽然因文革我们的毕业设计没有进入最后的答辯阶段,但对学校、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园满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安排,都尽到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学业。</h3><h3> 今天我们值得总结的是:我们学校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对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是做得很好的,在扩大学生知识面方面是考虑得较多的。</h3> <h3>图1.参加南京战斗机械厂搞毕业设计的同学和老师在厂大门口合影。</h3> <h3>图2.攀登小红山</h3><h3>参加南京战斗机械厂搞毕业设计的同学,在繁忙的设计任务中不忘体育锻炼,休息日大家争相攀登工厂旁的小红山。</h3> <h3>图3.设计组和孙庆鸿、计有为两老师一起游览中山陵,在中山陵前牌坊前合影<br></h3><h3>(摄于1966.4.1)</h3><h3><br></h3> <h3>图4.参加南京战斗机械厂搞毕业设计的同学和老师游览中山陵。</h3> <h3>图5.参加南京战斗机械厂搞毕业设计的同学和老师游览灵谷寺。</h3> <h3>图6.参加南京战斗机械厂搞毕业设计的同学和老师凭吊雨花台烈士陵园。</h3> <h3>图7.参加上海医疗机械课题组同学</h3><h3>左起:冯国华老师 姚沈生 肖美芳 蒋建新</h3><h3> 陆宝康 柳希正 张克亮</h3> <h3>图8.参加无锡机床厂设计工作的王连印和王骏贤休息日在无锡太湖蠡园<br></h3><h3><br></h3> <h3>图9.参加杭州机床厂课题组的同学有骆志銘、张仲谋及二班的芮瑾瑜等同学。休息日设计组在西子湖畔游玩、阅报。<br></h3><h3>前右起:骆志铭 张仲谋 芮瑾瑜</h3><h3> XXX XXX </h3><h3><br></h3> <h3>图10.杭州小设计组游览西湖花港观魚</h3><h3>左起:骆志铭 蒋佩烈 张仲谋 芮瑾瑜</h3><h3> </h3> <h3>图11.崔庆华老师和课题组同学休息日一起游览了洛阳龙门石窟 。</h3><h3>前左起:周元昌 屠光峰 </h3><h3>后左起:刘高才 王金棠 崔庆华</h3> <h3>图12.何健康老师和课题组同学休息日一起游览了洛阳王城公园 </h3><h3>左起:刘高才 周元昌 王金棠</h3><h3> 何健康 屠光峰</h3> <h3>10.农场劳动</h3><h3> 还有一件事也是我们值得回忆的:记得是1962年春天,学校安排我们到校农场去劳动,时间二周,农场在太平门外的紫金山北麓,我们都是拉着板车(上放行李)走去的。那里都是丘陵地(旱地),很荒野,宿舍很简陋,夜晚有狼出没,所以大家还持枪轮流站岗。</h3> <h3>十、社教与文革</h3> <h3>(一)社教</h3><h3> 1965年1月8日至1965年4月13日,我们班参加了南京市郊区的四清运动。一部同学到燕子矶的牌楼公社,还有部份同学到到中山陵园区沧波门公社,另外还有的在江宁地区,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四凊运动。据说三个月的时间还是我们的院长刘雪初争取到的,按南京市委的要求要参加半年,我们的院长以学生学业完不成为理由,坚决不同意六个月时间,故市委只能同意我们参加三个月时间的四清运动。三个月时间虽很短,但对我们来说,这三个月是第一次接触社会,既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不平凡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h3><h3> 四清运动又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四清即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后又发展成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h3><h3> 我们这个四清工作队是由南京市委从行业中抽调出来的干部、大学生以及社会上知识青年中的积极分子等三部分人员组成。</h3><h3> 1965年1月8日清晨,阳光灿烂,昔日的校园是一片书声朗朗,可是今天却不一样了,锣鼓的喧天声传遍整个校舍,学校的党政领导和师生们,都早早来到文昌桥宿舍区,为我们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学生送行。</h3><h3> 清早我们起床后就打好了行李舖盖,吃完早饭,低年级的同学就抡着把我们的行李送上卡车。临行前,院领导和师生员工都希望我们在阶级斗争的第一线打个漂亮仗回来。</h3><h3> 汽车满载着行李和我们在歌声和欢呯声中徐徐开动,离开校区来到太平路,穿过二旁的树木、街道以及一些高大的建筑物,驶向中山陵园区沧波门公社,驶向燕子矶的牌楼公社,驶向江宁。</h3><h3> 当时对参加四清运动的工作队员要求很严,规定工作队员必须要住在贫下中农家里,并要同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即所谓的三同。</h3><h3> 社教与文革对我们的影响:</h3><h3>1.社教让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社会底层,看到了当时农村的落后面貌;</h3><h3>2.社教让我们初步认识到了人性的贪婪;</h3><h3>3.社教培养了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h3><h3> 社教结束后,老队员和我们一起游玄武湖,并拍照留影 。 </h3> <h3>图1.参加燕子矶牌楼分队的全体工作队队员在南京玄武湖合影。</h3><h3>(摄于1965.4)</h3> <p class="ql-block">图2.参加社教的全体南工同学(牌楼公社分队)在玄武湖玄武厅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杜觉民 周民南 王嘉模 刘石光 陈杏芬</p><p class="ql-block">王骏贤 蒋建新。</p><p class="ql-block">后排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陶桂昌 许本港 陆宝康 张仲谋</p><p class="ql-block">胡一友 王金棠 卢普伦。</p><p class="ql-block">注:胡一友 卢普伦二位同学是二班的。</p><p class="ql-block">(摄于1965.4)</p> <h3>图3.参加社教的牌楼公社分队在玄武湖留影</h3><h3>(摄于1965.4)</h3><h3><br></h3> <h3>图4.参加沧波门公社的工作队员在南工集训。</h3><h3>(摄于1965.4)</h3> <h3>图4.参加中山陵园区沧波门公社全体队员在玄武湖——战斗的友谊万古长青。<br></h3><h3>(摄于1965.4)</h3> <h3>图5.工作队员在玄武湖畔</h3><h3>姚沈生右边为孙英队长,朱玉顺右边薛区长(中山陵园区),骆志铭左边为袁运铎老师。</h3><h3>(摄于1965.4)</h3> <h3>图6.仓波门公社余粮五百户工作组在玄武湖</h3><h3>(摄于1965.4)</h3> <h3>(二)文革</h3><h3> 1966年五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当时学校是首当其中,我们经历了全过程,那时我们的思想很单纯、很简单。在文革中,我们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说参与者,因为我们参加了一些组织,加入了革命的大串联,经历了这场历时十年的浩劫;说旁观者,因为我们没有实质上的卷入。我们班同学之间也没有因观点不同而影响到相互之间的情感。</h3><h3> 今天我们回顾文革时代:从中看到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群众运动”对社会的破坏性,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对社会的危害性。</h3><h3> 1966年8月起文革进入大串联时期,同学们纷纷到京,接受领袖接见。</h3> <h3>图1.文革中的大礼堂</h3><h3>左起:陆宝康 屠光峰</h3> <h3>图2.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h3><h3>左起:童德成 黄敬铭 陶桂昌</h3><h3>(摄于1966年秋)</h3> <h3>图3.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杨家嶺</h3><h3>童德成 黄敬铭</h3><h3>(摄于1966年秋)</h3> <h3>图4.广州越秀公园</h3><h3>童德成 陶桂昌 黄敬铭 杨兴隆</h3><h3>(摄于1966年秋)</h3> <h3>图5.北京天安门广场</h3><h3>到首都接受领袖檢阅</h3><h3>蒋建新 周元昌 柳希正</h3><h3>(摄于1966年秋)</h3> <h3>图6.首都北海公园</h3><h3>周元昌</h3><h3>(摄于1966年秋)</h3> <h3>图7.武汉长江大桥</h3><h3>王连印 骆志铭</h3><h3>大桥很雄伟,我们也英俊。</h3><h3>(摄于1966年秋)</h3> <h3>图8.哈尔宾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h3><h3>王连印</h3><h3>哈市隆冬,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呵气成霜。(撮于1966年初冬)</h3> <h3>图9.大连老虎滩</h3><h3>曹祥林</h3><h3>站在巨石上,远望大海,海浪滾滾,气势磅礴。</h3><h3>(摄于1966年初冬)</h3> <h3>图10.大连老虎滩</h3><h3>王金棠</h3><h3>浪拍巨石,汹涌澎湃。</h3><h3>(摄于1966年初冬)</h3> <h3>图11.大连星海公园</h3><h3>王云生</h3><h3>远眺大海,心潮澎湃</h3><h3>(摄于1966年初冬)</h3> <h3>图12.北京天安门</h3><h3>后左起:朱永莉 姚沈生 华玉玲</h3><h3>前左起:戴经绮 王嘉模 于广惠</h3><h3>姑娘们席地而坐,还真的有点象兵样子。</h3><h3>(摄于1966年秋)</h3> <h3>图13.韶山毛主席故居</h3><h3>八位同学徒步串联到韶山,在领袖故居前的留影。</h3><h3>前排左起:肖美芳 芮瑾瑜 华玉玲 陈宗纲</h3><h3>后排左起:胡一友 王立淦 翁金池 卢普伦</h3><h3>(摄于1966.初冬)</h3> <h3>十一、毕业分配</h3><h3> 当年我们的分配方案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当时一专业有二个班,65位同学。分配到一机部、三机部、六机部、七机部、化工部、卫生部、高教部等部属单位就有近40人,分布在哈尔滨、胡芦岛、宁夏、太原、洛阳、成都、西安、武汉、南昌等地。工作地址在上诲的有18位,在南京的有9位,其余都在江苏各专区所在地。</h3> <h3>1967年9月我们在学校领到了工资 </h3><h3>(按南京标准42元/月) 。</h3><h3>1968年1月23日老师宣布了分配方案</h3><h3>这时,因文革我们在学校整整待了六年。</h3> <h3>图1.我和四系的同学一起设计制造的南工六六届毕业生的毕业纪念章。</h3> <h3>图2.南京下关火车站及文物保护碑(图片)</h3><h3> 毕业分配方案公布后,大家陆续离开学校,别了——下关车站。回家过完春节后,1968年3月陆续奔赴工作岗位。</h3><h3> 当年我们读书时代的下关火车站,由我校建筑系教授杨廷宝设计。</h3><h3> 1968年,长江大桥建成后,另造南京站,下关火车站改成南京西站,2012年退出历史舞台,现保留改成火车站博物馆。</h3><h3></h3><h3> 图上部下关火车站,下部文物保护碑</h3><h3>2006年南京市文物保护部门,立碑保护原下关火车站。</h3> <h3>十二、南京今昔</h3> <h3>图1.我们读书时代的鼓楼广场 </h3><h3>(图片)</h3> <h3>图2.今日的鼓楼广场</h3><h3>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昔日的鼓楼广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的鼓楼食品商店,已被这座紫峰大厦替代。</h3><h3>大厦的左边为中山北路,右边为中央路。<br></h3><h3>(图片)</h3> <h3>图3.我们读书时代的新街口广场 (檢阅台)</h3><h3>(当年的孙中山铜像面向北)</h3><h3>(老照片)</h3> <h3>图4.今日新街口广场</h3><h3>今天的新街口已是高楼林立,意味深长的是;当今的孙中山铜像面向南。</h3><h3>(摄于2018.10)</h3> <h3>图5.今天的中央商</h3><h3>(摄于2018.10)</h3> <h3>图6.保留原貌的大华电影院</h3><h3>还是我们读书时代的外貌</h3><h3>(摄于2018.10)</h3> <h3>图7.南京的石头城</h3><h3>只有石头城还在守护着南京的历史,记载着我们在南工求学时的青春岁月。</h3><h3>(老照片)</h3> <h3>图8.南京长江大桥、火车轮渡</h3><h3>1960年1月18月正式宣布开工</h3><h3>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通车</h3><h3>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竣工通车</h3><h3>桥头堡选用我校建筑系钟训正提出的设计方案,并由他带领团队完成设计图纸。</h3><h3>我们在校读书时期,见证了大桥的建造,离校后大桥才正式建成。</h3><h3><br></h3><h3>火车轮渡:</h3><h3>大桥彩照下的黑白照片为火车轮渡,长江大桥未建前,京沪铁路上行驶的火车从上海到南京后,要用火车专用的轮渡把车厢运送到浦口。轮渡上有三条轮轨,每条可停放四节车厢,总共可停放12节车厢,火车头不过江(浦口有),</h3><h3>整个摆渡过程要化二小时。<br></h3><h3>(来自网络图片)</h3> <h3>十三、火红的石榴树</h3><h3>——献给我们的老同学</h3><h3>上图:火红的石榴花</h3><h3>下图:硕果累累的石榴树</h3><h3>寓意我们的大学时代——</h3><h3>学习红红火火,收获硕果累累。</h3><h3>(来自网络图片)</h3> <h3>编后记</h3><h3> 相逢相知六十载 “我们的大学时代”,是在原南工21611班毕业五十年“专辑”2016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中增加了很多图片和文字,我想大家看到后一定会更高兴。</h3><h3>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怀念过去的大学生活,追寻同学之间的情谊,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导,祝贺同学们相逢相知六十年,这是我修订这个“专辑”的宗旨。</h3><h3> “我们的大学时代”,不仅记述了我们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同时也记录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我们的精神面貌,历时五年的学习让我们获得了许多知识,为我们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也应当感谢自己的努力。</h3><h3> 在编写“专辑”过程中得到了陶桂昌、周民南、许本港等同学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其中最珍贵的是1962年3月18日在中山陵牌坊下拍摄的集体照,我真诚地感谢他们。还要感谢骆志铭同学为“专辑”在南京拍摄的新街口、鼓楼街景。</h3><h3> 编写过程中,图片的选择化了我很多时间,为避免重复,既要选择合适的照片,又要考虑到照片背景,因老照片实在太少,所以有的同学在“专辑”上镜头较多,有的很少,请大家谅解,但所有同学基本上都有了。</h3><h3> 祝大家健康长寿!</h3><h3> 2016年11月12日编者扵上海</h3><h3><br></h3><h3>后记:</h3><h3> 1.本文书面版及保温杯已被东南大学机械学院作文物征集,存放在院校友陈列室。</h3><h3> 2.因一篇文最多只能发一百张照片,故只能把最有代表性的图片附上。</h3><h3> 3.选择歌曲——草原之夜,这是我们大学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抒情歌曲,她让我们回味无穷,也更具有历史意义、纪念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