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亲子沟通</h3></br><h3><strong>好时光</strong></h3></br><h3><strong>随</strong>着假期的一再延长,家庭也便成了孩子活动和教育的主阵地。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相信不少家长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跟孩子说了很多遍,怎么就听不进去?“、”孩子惹我生气时,我就会忍不住要吼叫,说出一些事后让我后悔的话语。“......</h3></br><h3>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却常常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以致难以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陪伴是相互的,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希望以下提到的”说话方式“,能够帮助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h3></br><h3><strong>Part.1</strong></h3></br><h3><strong>慎入言语”雷区”:哪些话不该说</strong></h3></br> <h3>好的语言能够带领你与孩子走向良性沟通的循环,不恰当的语言与表达,就会将你与孩子的距离越拉越远。沟通的失败,常常是由于我们在亲子沟通中运用了错误的方法,并且没有关注孩子的感受。为避免误入“雷区”,让我们一起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错误语言模式吧。</h3></br> <h3><strong>01</strong></h3></br><h3><strong>命令、威胁、警告</strong></h3></br><h3><strong>代表语句:</strong></h3></br><h3>“你给我闭嘴,不许说话。”</h3></br><h3>“如果不听话就别回家了。”</h3></br><h3>“你再这样,我就不让你和其他小朋友玩了。”</h3></br><h3>“我警告你,你再哭,我就不理你了,不许哭了,听到没有?”</h3></br><h3>由于情境与情绪的失控,很多父母往往会不经意间运用强势的语言和态度要孩子配合与服从。若久而久之成为习惯,那便容易造成沟通的“恶性循环”。因此父母要有警觉性,不要轻易说,更不要形成习惯。</h3></br><h3><strong>02</strong></h3></br><h3><strong>唠叨、建议、提醒</strong></h3></br><h3><strong>代表语句:</strong></h3></br><h3>“你这样做不对,你应该这样做才对。”<br></br></h3></br><h3>“你要乖乖听话,不要顶嘴。”</h3></br><h3>“我告诉你,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准没错。”</h3></br><h3>父母一再的关心与叮咛,在孩子的感受中可能会感到厌烦,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希望你能理解他的状况与感受,与其给予过多评价与提醒,不如先询问孩子的想法,以鼓励、开放式的提问去引导孩子通过自主尝试进行学习,如:“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你可以先试一试。”</h3></br><h3><strong>03</strong></h3></br><h3><strong>否定、指责、贴标签</strong></h3></br><h3><strong>代表语句:</strong></h3></br><h3>“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h3></br><h3>“你是个不听话的坏孩子。”</h3></br><h3>“本来就是你做得不对,还不承认,倔脾气。”</h3></br><h3>一味的否定,容易让孩子缺乏自信心。当父母说这些话时,孩子脆弱的内心很可能会留下难以平复的伤痕。</h3></br><h3><strong>04</strong></h3></br><h3><strong>比较、挖苦</strong></h3></br><h3><strong>代表语句:</strong></h3></br><h3>“你看看xxx多乖、多听话、多懂事,你看看你。”</h3></br><h3>“就知道哭,除了哭,你还会干什么?”</h3></br><h3>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比较往往达不到你期望的效果,甚至会带来伤害与负面效应。例如:如果总是拿孩子与他的朋友做对比,不但收获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破坏孩子之间纯真的友谊。</h3></br><h3><strong>05</strong></h3></br><h3><strong>怀疑、审问、明察暗访</strong></h3></br><h3><strong>代表语句:</strong></h3></br><h3>“这真的是你做的吗?我才不相信呢。”</h3></br><h3>“我问过你的老师和朋友了,他们都告诉我了。”</h3></br><h3>“你怎么不早对我说,你不知道我会生气的吗?”</h3></br><h3>孩子期待在父母的关怀下成长,这样会让其感到被爱、接纳与信心。如果父母给出的是相反的东西,孩子在质疑的氛围中就会感到疏离,导致抗拒沟通的结果。</h3></br><h3>对孩子而言,很难把负面的信息解读成正面的意义。因此,若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模式,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感受以及错误的解读,无疑给沟通设置了障碍。</h3></br><h3><strong>父</strong><strong>母是孩子的榜样,若想孩子好好说话,家庭环境和谐友好,父母需要</strong><strong>避免使用这些</strong><strong>错误的语言模式;用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理解与支持,搭建与孩子之间良性沟通的桥梁。</strong></h3></br> <h3><strong>Part.2</strong></h3></br><h3><strong>面对不同情境:如何好好说话</strong></h3></br> <h3>好好听孩子说话,好好跟孩子说话,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慢慢接触孩子的内心,正因为如此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的话才会对孩子产生深刻而有意义的影响。一起看看面对不同情境时,父母可以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h3></br><h3><strong>01</strong></h3></br><h3><strong>关于感受......</strong></h3></br><h3>学会倾听,接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产生共情比指责或说教更有效。</h3></br><h3>例子:</h3></br><h3>向上滑动阅览</h3></br> <h3>来源|《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插图</h3></br><h3><strong>02</strong></h3></br><h3><strong>关于寻求合作......</strong></h3></br><h3>一味的指责、命令的时候,孩子们通常很难合作。可以用提供有限选择、给提示、写便签(适合年龄较大的孩子)等方式代替命令。</h3></br><h3>例子:</h3></br> <h3>来源|《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插图</h3></br><h3><strong>03</strong></h3></br><h3><strong>关于赞赏.....</strong></h3></br><h3>在赞赏孩子时,大人总会把:“你真棒!””好厉害!”“真聪明”等话语放在嘴边,这类的直接赞赏可能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到底是哪里做得好了?既然那么完美了,那下次也不用再尝试了吧......</h3></br> <h3>直接的赞赏有可能获得反效果,那就不妨换一种思路,试试<strong>描述性赞赏</strong>。👇👇</h3></br> <h3><strong>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描述出来</strong></h3></br><h3>描述孩子哪一点做得好,这样能让孩子清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与肯定。</h3></br><h3>例子:</h3></br><h3>“我看到你把桌子的污迹擦干净,还把桌布放到了原位,我真高兴,你做得很好!”</h3></br><h3>“我喜欢你画的这幅《海上日落》,它能给我一种快乐的感觉。"</h3></br> <h3><strong>把孩子值得赞扬的行为用一个词去总结。</strong></h3></br><h3>例子:<br></br></h3></br><h3>“你今天把上次借的玩具按时还给了你的朋友,这就叫‘有信用’!”</h3></br><h3>“你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叠被子,这叫有'自理能力'。”</h3></br> <h3>“描述性赞赏”能帮助孩子不断积蓄内在力量,增强自尊自信。</h3></br><h3><strong>04</strong></h3></br><h3><strong>代替惩罚......</strong></h3></br><h3>爱并不是盲目地溺爱,面对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时,家长应如何处理呢?我们可以试试运用以下代替惩罚的技巧。👇👇</h3></br> <h3><strong>倾听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strong></h3></br><h3>家长:“我注意到你今天玩玩具的时候,推了一下那位小朋友,我想听听你有什么要说的?”</h3></br><h3>这一部分不评论孩子所说的,而是鼓励他把感受表达出来。再根据孩子的话,总结孩子的想法。</h3></br> <h3><strong>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简短)</strong></h3></br><h3>家长:“我谈一下我的想法,这件事情让我感到很难过/生气。”<br></br></h3></br> <h3><strong>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并进行记录。</strong></h3></br><h3>家长:“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把这件事情更好地解决。”</h3></br><h3>这一部分鼓励孩子思考解决办法,家长先不评论好坏。<br></br></h3></br> <h3><strong>一起挑出解决办法当中哪些是可以接受,哪些不接受的,并按计划执行。</strong></h3></br><h3>这能唤起孩子的责任心,体验不当行为的自然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时他的注意力会放在如何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上。</h3></br> <h3><strong>达成共识后,可以把记录贴出来作为提醒。</strong></h3></br><h3>教育需要耐心,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如果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h3></br> <h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孩子一同商量、寻找解决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遵守规则等,养成受益终生的能力。</h3></br><h3>无论是在哪个情境中,当与孩子交谈时,家长都可以尝试蹲下身来,和孩子目光平视与他交流,感受孩子的感受,并帮助他们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这些感受,孩子与你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大大的不同。</h3></br> <h3><strong>美好的话语是父母给孩子简单却充满意义的”礼物“,也是一份可以永存孩子内心的宝藏。</strong>世上没有最完美的教育,但有最适合的教育与最有爱的教育。希望我们都能<strong>善于表达心中的”爱“</strong>,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断赠送这些可以让他们内心阳光多彩的美好”礼物“,助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h3></br> <h3>参考资料:</h3></br><h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h3></br><h3>《爱孩子就是好好说话 》<br></br></h3></br><h3>《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k4GNi7HDFhSg4TJ4KE6yu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