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即1404年12月23日,朝廷筑城设卫,作为“天子渡口”的天津由此正式诞生。</h1><p class="ql-block"><br></p><h1>庚子事变(1900年)中,天津受到了八国联军的侵略蹂躏,老城伤痕累累,加上近年的老城改造重建,古迹保留下来的不多。</h1><p class="ql-block"><br></p><h1>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天津作为新开辟的通商口岸,被英美德法俄日意奥比等九国强占租界,由此留下了诸多的西洋建筑。</h1><p class="ql-block"><br></p><h1>百年后,时移世换、沧海桑田。战乱、地震、城改,促使很多老建筑被拆被毁、不复存在。劫后余生的老建筑,则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其中的价值,而刻意受到了保护。</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美篇以前后对比的形式,讲述了三类老建筑的老树逢春或凤凰磐涅。包括公共建筑中的教堂建筑类、其他建筑类及住宅建筑类。</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类是公共建筑中的教堂类建筑。本篇选了四座具有代表性的老教堂:望海楼天主堂、犹太教堂、西开教堂及圣公会(安里甘)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h1><br></h1><h1>天津的望海楼教堂,是一座有厚重历史故事的老教堂。位于河北区海河东岸狮子林桥畔。</h1><h1><br></h1><h1>1866年,法国神父谢福音(1820―1870)到津传教,于1869年5月16日拆毁了崇禧观旧址,年底建成天津第一座天主教堂———胜利之后堂(圣母得胜堂),堂身长30米,宽10米,建筑风格采用哥特式,俗称望海楼天主堂。但次年 6月在“天津教案”中该教堂被烧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法国天主教会用清政府赔款,在废墟原址重建,并增建了角楼。</h1><h1> </h1><h1>此后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望海楼教堂再次被焚毁。现存的望海楼教堂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法国领事馆用“庚子赔款”按原形制重建的建筑,距今已有117年的历史。</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望海楼教堂位于海河三岔河口附近。按照《天津卫志》的记载:“三岔河在津城东北,潞、卫二水会流。潞水清,卫水浊,汇流东注于海。”这里提到的潞、卫二水,就是指南运河和北运河,两河在此汇入海河,形成了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h1><h3><br></h3><h1>186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卫儒梅,通过法国驻天津领事与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交涉,获得了天津三岔河口北岸望海楼旧址及其西侧崇禧观15亩土地。1866年,法国神父谢福音来天津传教。三年后,在他的主持下建成天津第一座天主教堂——圣母得胜堂(取“圣母仁慈和庆祝第二次鸦片战争胜利”之意),作为法国天主教天津教区总堂,这就是“望海楼教堂”的来历。</h1><h3><br></h3> <h1><br></h1><h1>历史上在海河裁弯取直工程中,原在海河左岸的望海楼教堂成为右岸的标志。从1901年至1923年,海河先后进行了六次裁弯取直。其中1918年,海河工程局与顺直水利委员会共同进行了第五次裁弯取直工程,这就是三岔口裁弯。</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望海楼教堂,已经被妥善的保护。该建筑坐北面南,青砖木结构,长47米,宽15米,高22米,正面有3个塔楼,呈笔架形。教堂内部并列两排立柱,为三通廊式,无隔间与隔层。内窗券作尖顶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组成几何图案,地面砌瓷质花砖,装饰华丽。</h1><h3><br></h3> <h3><br></h3><h1>望海楼教堂<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76年因地震严重损坏。1983年由政府拨款修缮,修损如初。</span></h1><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h3><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望海楼教堂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对峙与冲突。</span>但火烧望海楼事件中的起因——育婴堂却并不是望海楼教堂,更不是望海楼教会医院,现在的北洋医院。育婴堂即仁慈堂,与望海楼教堂隔海河相望,两者并不是同一个地点。</h1><h3><br></h3> <h1><br></h1><h1>而紧挨望海楼东侧的相仿风格建筑则是望海楼教会医院,现在叫做“北洋医院”。</h1><h3><br></h3> <h1><br></h1><h1>这座古朴的老建筑现在仍是一家医院,真是百年沧桑呀!</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这是位于南京路郑州道口的天津犹太教堂。</h1><h1><br></h1><h1>天津租界原有设计只为本国侨民居住,较大发展始于1870年。当年天津教案发生,事后心有余悸的外国侨民纷纷迁入租界。至1895年其地域已八倍于天津老城。俄国革命使很多前“白俄”进入小白楼地区(俄租界商业机会少,所以大多进入了小白楼地区),而二战期间的德国排犹,又使很多犹太人来到小白楼地区。</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一度成为继上海和哈尔滨之后,当时犹太人在中国的第三大聚居城市。据30年代末期美国出版的《犹太年鉴》记载,1935年在天津的犹太人数达到3500人,是犹太人在天津人数的最高纪录。</h1><h1><br></h1><h1>当年天津犹太宗教公会下辖有犹太医院、犹太养老院、犹太饭堂和犹太公墓等福利救济机构。在天津的犹太人还出版报纸,创办犹太学校,成立天津希伯来协会,开展宗教文化活动。</h1><h3><br></h3> <h3><br></h3><h1>1905年,犹太人拉比吉利舍维奇在天津设立了犹太宗教公会,租房充作教堂。1937年着手筹建教堂,1940年教堂建成,</h1><h3><br></h3><h1>地址在今南京路与郑州道交口处。这座由募捐资金建起来的犹太教堂,于今尚存,但已屡次转手,几经沧桑。1955年,由于在天津的犹太人所剩无多,遂将教堂售出,变成天主教小营门教堂。</h1><h3><br></h3><h1>这是一对犹太新人在教堂前举行婚礼。</h1><h3><br></h3> <h1><br></h1><h1>现在沉睡了几十年的天津犹太教堂被修缮一新,展现在人们面前。</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20px; white-space: pre-wrap;"><br></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20px; white-space: pre-wrap;">只是作为犹太教的标志—大卫六芒星已经不见,唯一的痕迹,是正面墙上浮雕中留下了冲下的一个角,算是岁月留痕吧!</span><br></h3><h3><br></h3>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铜门应该是原件或按原件复制的。与照片中的老铜门图案一样。表达了对老教堂的尊重。</span><br></h3><h3><br></h3> <h1><br></h1><h1>在宝石蓝夜空的衬托下,这座犹太教堂展现出了它的唯美。<br></h1><h3><br></h3> <h1><br></h1><h1>这是天津著名的西开教堂旧照,该教堂坐落于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坐西南朝东北。西开教堂原称圣味增爵堂,是法国天主教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后改为圣约瑟堂,又称“西开教堂”或“老西开教堂”,为法国天主教所建。是天津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更是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罗曼式教堂建筑。</h1><h1> 西开教堂是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Paul-Marie Dumond,1864~1944)主持修建;建筑面积1891.9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人进行宗教活动。</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用彩色云石玻璃砖镶嵌和彩色面砖装饰建筑也是老西开教堂的一大特色。它的平面呈长十字形,三通拱型回廊,入口左右有塔楼,上具穹窿顶,内部拱道交叉处顶上亦建穹窿,呈“品”字形分布。外墙处理用半圆叠拱窗及檐下连续法券等。</h1><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1>20世纪初天津水灾时的西开教堂。</h1><h3><br></h3> <h1><br></h1><h1>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开教堂前热闹的街景。</h1><h3><br></h3><h1>文革期间,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66年8月23日,这座教堂受到红卫兵严重冲击,三座塔楼上的十字架被砸毁,教堂内部也被砸毁,并堆放了大量的查抄物资。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开教堂才逐渐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与功能。</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西开教堂属于典型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最大特点是楼座以黄、红花砖砌成,上砌翠绿色圆肚型尖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非常有特色。</h1><h3><br></h3><h1>这是圣诞夜中的西开教堂。</h1><h3><br></h3> <h1><br></h1><h1>现在的西开教堂已经是平安夜中很多年轻人尤其是情侣们最爱去的地方之一。</h1><h3><br></h3> <h1><br></h1><h1>橘红灯光映射下的教堂穹顶、拱窗以及黄红两色的外墙非常漂亮。</h1><h3><br></h3> <h3><br></h3><h1>这是春日清晨中教堂的靓影。</h1><h3><br></h3> <h1><br></h1><h1>这是天津圣公会教堂,现名安里甘教堂。</h1><h3><br></h3><h1>圣公会教堂于 1893 年开始建设, 10 年之后,也就是 1903 年一座规模更大,外表更华丽的圣公会教堂落成。这座教堂又名诸圣堂、安里甘教堂。英租界扩展后,教堂的位置成为了英租界的中心区,每到礼拜天,界内的英国侨民便纷纷走向这所教堂去祈祷。</h1><h3><br></h3> <h1><br></h1><h1>1935 年,教堂遭遇严重火灾,大部分被烧毁。 1936 年重建工程完工。重建后的圣公会教堂建筑面积为 858.36 平方米,能容纳 300 人。建筑为砖木结构,哥特式风格,墙面上开尖券门窗,钟楼耸立。这座教堂变化丰富,墙面按照内部祭台的布局呈圆弧形,弧面上还立有扶壁柱的与直线型的山墙组合在一起,屋顶起伏不平,顶部覆盖黑瓦。</h1><h3><br></h3> <h3><br></h3><h1>这是早年天津发大水时的教堂旧照。</h1><h3><br></h3> <h1><br></h1><h1>1958 年天津市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圣公会教堂成为保留下来的四处教堂之一。 2009 年 6 月,教堂进行修复,恢复原貌,年底竣工,称为安里甘教堂。只是目前尚没有恢复宗教活动。</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安里甘教堂无论对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可能都会觉得有些陌生而模糊。它在名气上确实比不上更为熟知的西开教堂,而且这些年来,安里甘教堂也一直处于空置状态,冷色调的青砖墙面配上紧闭的门窗,让人仿佛感觉到了来自中世纪的宗教的神秘。</h1><h3><br></h3><h1>但是当初的安里甘教堂却是门庭若市,是当时天津一座非常重要的宗教建筑。</h1><h3><br></h3> <h1><br></h1><h1>从历史照片及修缮后现状可以看出这座教堂典型的哥特细节。如屋顶上设有向上升腾的尖顶塔楼,联排券柱砖雕花饰共同装饰了墙面以及侧面起结构作用的墙墩。教堂内部连续的尖拱券在高窗渗入的光线中传达了一种强烈的仪式感。</h1><h3><br></h3> <h1><br></h1><h1>安里甘教堂结构精美、线脚精致,向上升腾的的尖券更是渲染了宗教的神秘感。这些特质吸引了无数的艺术工作者。2009年的电影《南京南京》就是在安里甘教堂内部取的景。</h1><h3><br></h3> <h1><br></h1><h1>很可惜,现在的闲置使它一直保持着一份神秘。天津市民和游客对它的印象在浪漫唯美的婚纱圣地与阴森恐怖的闹鬼传说中不断切换,建筑本身的重点似乎被模糊了。</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希望将来安里甘教堂可以重开它的大门。</h1><h3><br></h3> <h3><br></h3><h1>这里经常被用来拍摄模特照及婚纱照。</h1><h3><br></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类是公共建筑中教堂之外的其他建筑。本篇选了天津西站、解放桥、开滦矿务局大楼、利顺德大饭店、戈登堂、音乐厅、起士林、英国公学以及劝业场、交通饭店、惠中饭店、浙江兴业银行等十二座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其中有的是老建筑原汁原味,有的是修旧如初,有的是在原址上建了全新的完全不一样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br></h1><h1>这是天津西站老候车楼。清宣统二年(1910年)12月14日,天津西站开始运营,车站站房由德国建筑师设计,为砖混结构二层(局部三层)楼房,建筑整体坐南朝北,是一座具有典型折衷主义风格的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车站内共有4条股道、2座站台、1座天桥、1座站房。</h1><h3><br></h3><h1>民国元年(1912年)11月,随着津浦铁路全线开通,天津西站成为最早连结中国南北干线铁路的车站和国际通关口岸站。</h1><h3><br></h3><h1>天津西站老候车楼是中国铁路枢纽站中修建最早、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占地面积930平方米。主站楼正立面中部前凸,呈凸字形,东西长37.24米,南北宽31.42米,高约25米,其中一层净高3米,二层大厅净高10.4米,其他部分5.4米,三层净高3.6米。</h1><h3><br></h3> <h1></h1><h1><br></h1><h1>这座百年德式老建筑,在建新车站时为了保护平移了140米,非常成功。现在已经成为一座博物馆。</h1><h3><br></h3> <h3><br></h3><h1>与最初建成的老建筑比现在我们看到的已经是改造过了的建筑,其外部区别,没有了两侧最上面的老虎窗,也没有了屋顶的烟囱。</h1><h3><br></h3> <h1></h1><h1><br></h1><h1>2009年9月24日,天津西站候车楼采用滑动摩擦平移方法平移至新址,这是天津市首例木结构建筑的平移工程,第一阶段向南平移135米。10月23日,第二阶段向东平移40米。11月9日上午11时天津西站候车楼完成平移,到达新址地基所在地终点。2010年5月4日西站候车楼改造进入整体抬升阶段,工程设计由98个千斤顶将候车楼抬升3.6米。平移完成后的西站小洋楼作为铁路博物馆永久保留,并与西沽公园共同构成天津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的两大景观。</h1><h3><br></h3><h3><br></h3> <h1><br></h1><h1>这座老站房平移抬升后,其楼钟便永远定格在了“四点三十五分”。</h1><h3><br></h3> <h1><br></h1><h1>现在的天津西站,并列着两座风格完全不同的两座建筑:风韵犹存的德式老楼与充满动势与寓意的拱形新楼相映生辉,共同见证着时代的巨大发展。<br></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这座桥是海河上面最著名的老桥解放桥。它承载了天津的百年近代史。<br></h1><h1><br></h1><h1>解放桥初建于1902年,于1923年重建,1927年正式建成。是天津地标性桥梁。解放桥先后耗资190万两白银,可以称为海河上最昂贵的桥梁。为全钢结构可开启模式。桥梁两侧的齿轮可向上拉动35度角,方便大型船只的通过。</h1><h3><br></h3><h1>解放桥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天津站旧称),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九国租界,故得此名。</h1><h3><br></h3><h1>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更愿意称它为“法国桥”。</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该桥为双叶立转式开启桥。桥长97.64米,桥面宽19.50米,桥身分为3孔,中孔为开户跨。开户跨为双叶立转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桥部分背贴一固定轨道,开桥时活叶桁架沿轨道移动开启,以便让开更大的通航净空。合则走车,开则过船,"万国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一景。</h1><h3><br></h3><h1>这是当年从“法国桥”上回望“大法国路”。</h1><h3><br></h3> <h1><br></h1><h1>多年来社会上有一种传说:“这座风格独特、现代感极强的铁桥,出自法国建筑设计大师</h1><h1>居斯塔夫·埃菲尔之手。如果这个令人兴奋的说法属实,解放桥可真是身价倍增了。</h1><h1><br></h1><h1>查阅解放桥建设的相关资料,关于当年工程招标的情况有十分详细的记载:“17个投标商,达31套的设计方案,海河工程局曾于审标时参与意见”,“经反复权衡,最后选中了美国芝加哥布施尔泽尔桥梁公司的设计方案”等等。史料众多,却惟独没有提及设计者。所以是谁设计了这座桥还是个谜。</h1><h3><br></h3> <h1><br></h1><h1>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说过:“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这座桥成为当年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合则走车,开则过船,“万国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一景。</h1><h3><br></h3> <h1><br></h1><h1>为保持老桥的历史风貌,解放桥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修、翻新,不会添加新的设计元素。</h1><h3><br></h3><h1>据了解,当年解放桥建桥时所用的零件均为英国生产的“英式”零件。为了保持解放桥的“原汁原味”,本市相关部门在全国仅有的两家生产企业之一为解放桥量身订制了和当年一模一样的“英式”零件,</h1><h3><br></h3> <h1><br></h1><h1>现在解放桥仍可以开启,一到开启之时就会出现万人争睹的盛况。</h1><h3><br></h3> <h1><br></h1><h1>这是开滦矿务局大楼。地点在和平区泰安道5号,建于1919~1921年,由英商同和工程司美籍工程师爱迪克生和达拉斯设计。</h1><h3><br></h3> <h1><br></h1><h1>开滦矿务局大楼总建筑面积918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希腊古典复兴式,三层混合构。</h1><h1><br></h1><h1>大楼坐南朝北,东西为长向,平面呈矩形。外形庄严肃穆,门前设有坡道,高石台阶两侧筑有水磨石古典式花盆四座。大楼外檐立面一、二层,为高10米14根爱奥尼克巨柱式空廊,空廊两端略突出,墙面转角作壁柱装饰。</h1><h3><br></h3> <h1><br></h1><h1>开滦矿务局大楼三层为带阁楼层的檐部,檐口饰齿状。开滦矿务局大楼楼内中部是贯通三层的大厅。开滦矿务局大楼以爱奥尼克大理石立柱支撑,柱头均以紫铜板制成,做工精细。开滦矿务局大楼厅顶作半圆形,井字分格镶彩色玻璃。顶拱上有精美雕饰。开滦矿务局大楼厅内地面饰彩色马赛克,周围作大理石墙群。办公用房沿周边设置。开滦矿务局大楼主房间内设有木制古典壁柱,并装有古典式壁炉。开滦矿务局大楼室内外装修雍容华丽,其造型是欧洲古典建筑形式的代表作。</h1><h3><br></h3> <h1><br></h1><h1>开滦煤矿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煤矿之一。亦称开滦矿务总局。开滦煤矿实际是华商滦州矿务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商开平矿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经营的,合称开滦。 </h1><h1><br></h1><h1>开滦故事错综复杂,既有开创官督商办现代企业先河之显赫,又有外商偷窥窃取优质矿山资源之屈辱。它是北洋财团执牛耳之企业,是后来的启新洋灰公司、耀华玻璃公司、华新纱厂投资之源泉,汇集了晚清官僚、民国政要、津门士绅于一身,是清末民初金融实业中最重的浓墨重彩.....。</h1><h3><br></h3> <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h1>开滦矿务局大楼斜对面就是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利顺德大饭店位居市中心的人文地标,俯瞰天津母亲河,坐拥黄金大道金融街,紧傍小白楼中央商务区,素有“旧租界历史原点、近代名人聚集点、百年风云看点”之说。</h1><h3><br></h3><h1>利顺德始建于一八六三年,时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外国租界相继设立。始由英国传教士殷森德在海河西岸建造客栈老屋,继由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德璀琳携德商瑞德改建豪华楼厦,屹立津门。</h1><h3><br></h3><h1>从这张老照片可以看到,右边是利顺德大饭店的塔楼,左边就是戈登堂。</h1><h3><br></h3><h3><br></h3> <h1><br></h1><h1>饭店经历了一百五十七年的风雨历程,仍保留着英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和欧洲中世纪的田园乡间建筑的特点,是天津市租界风貌独具特色的代表建筑,</h1><h3><br></h3><h1>这座百年老店有太多太多故事。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和皇后婉容居住天津期间曾是酒店的常客。这里还住过<span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孙中山、李鸿章、周恩来、宋教仁、黄兴、蔡锷、袁世凯、段祺瑞、梁启超、十世班禅喇嘛、张学良及赵四女士和梅兰芳等重要客人。美国前总统胡佛、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卓别林等数百位世界名人也曾入住在这里。 </span></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利顺德大饭店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外交活动场所,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曾先后将领事馆设于酒店内,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近代的诸多条约也在这里签署,利顺德股东之一德国人德璀琳为利顺德引进电灯、电话、电报,还有中国第一座电梯,让利顺德较早进入电气时代。</h1><h3><br></h3> <h1><br></h1><h1>利顺德大饭店曾经在修缮改建中走过一段弯路,失去了原有的建筑风采,变得平俗。</h1><h3><br></h3> <h1><br></h1><h1>2010年利顺德大饭店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严格考证建筑的历史变迁和风格变化,对原址建筑这一珍贵的近代建筑遗产进行价值评估,以遵循国际上公认的文物保护准则及我国相关的文物保护规章制度为前提,确定妥善合理的修缮设计依据及原则。</h1><h1><br></h1> <h1><br></h1><h1>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空间特点、技术手段等进行保护性修缮设计,按照原尺度、原材料、原工艺最大限度地对建筑进行还原,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对其进行合理的改善和更新。</h1><h3><br></h3>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次“修旧如初”的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成为天津近代西洋建筑修复工作“修旧如初”的转折。(此为笔者个人愚见)</span><br></h3><h3><br></h3> <h3><br></h3><h1>这是酒店的大门。</h1><h3><br></h3> <h3><br></h3><h1>这是戈登堂(英语:Gordon Hall)老照片。戈登堂又称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大楼,始建于1890年,坐落于当时天津英租界的维多利亚道(英语:Victoria Road,今和平区解放北路),为19世纪天津体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原建筑已拆除。</h1><h3><br></h3><h1>1892年2月3日,天津英租界当局为李鸿章在戈登堂举办70岁生日宴会。李鸿章出资在戈登堂里修了一个舞台,使戈登堂从此成为英租界一个条件优越的公共娱乐场所,甚至逐渐取代了侨民俱乐部兰心戏院的地位。</h1><h3><br></h3><h1>也许是历史巧合,英租界被国民政府收回后,1945年戈登堂成为中华民国天津市政府所在地,1949年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政府所在地。</h1><h3><br></h3><h1>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该楼被损坏,不久拆除,在原址上建成新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大楼。</h1><h3><br></h3><h1>201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海河南岸重建戈登堂。<br></h1><h3><br></h3> <h1><br></h1><h1>这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维多利亚路哥登堂东塔楼及周边街景。</h1><h3><br></h3> <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20px; white-space: pre-wrap;"><br></span></h3></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font-size: 20px; white-space: pre-wrap;">2010年市政府大楼拆除后,2013年改建为五星级丽思卡尔顿酒店。</span><br></h3><h1><br></h1><h1>直至2010年5月29日市政府迁址,整整120年,这块风水宝地始终是不同政府的政治活动中心。</h1><h3><br></h3> <h3><br></h3><h1>这是丽思卡尔顿大酒店主楼的塔尖。</h1><h3><br></h3> <h1><br></h1><h1>这是近邻丽思卡尔顿酒店的老建筑。</h1><h3><br></h3> <h1><br></h1><h1>现在解放北路这一带已经涌现出很多高大上的仿西洋建筑群,与旧银行等金融建筑比邻。</h1><h3><br></h3> <h1><br></h1><h1>天津的小白楼地区曾为美租界,后并入英租界。这里曾经非常繁华,成为高档的商业中心区。其中的平安电影院是天津第一家外国人开办的电影院。平安电影院最初建在解放路,后来辗转建到了小白楼。</h1><h3><br></h3><h1>1922年,新平安影院在小营门建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场内设有大厅,内设包厢,有1000多个座席,这是当时天津最豪华的电影院,常放映世界一流的好莱坞大片。</h1><h3><br></h3><h1>1956年平安电影院进行了简单的改造,增大了舞台面积并于当年更名为“天津音乐厅”。</h1><h3><br></h3> <h1><br></h1><h1>2005年市政府决定对音乐厅改建,特聘请了欧洲建筑协会会长、法国设计大师雷格尼先生精心设计、建筑队伍精心施工,新音乐厅以崭新面貌成为天津的“地标”建筑。</h1><h3><br></h3> <h1><br></h1><h1>全厅面积4860平方米,分为前厅、主厅(观众席)、舞台(演出厅)、后台(化妆间)、排练厅、贵宾接待厅等。厅内严格按照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的声学需求而设计,充分考虑大规模乐队演奏空间,增大了舞台面积。演奏台宽20米,深11米,可容纳120人的乐团演奏,共有5块升降台,前部设有大型乐器升降台,台后区设有可供80人合唱队的合唱区。</h1><h3><br></h3> <h1><br></h1><h1>新音乐厅的建筑风格和法国巴黎的先贤祠很像。是一座“金冠加冕”的罗马风格建筑。成为今日小白楼地区的新地标。</h1><h3><br></h3> <h1><br></h1><h1>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起士林西餐厅大楼,原名维格多利餐厅。</h1><h1><br></h1><h1>上世纪初小白楼一带已经非常繁华,饭店、酒吧、舞厅、商店林立,且大多高档时尚,吸引着大量中外人士蜂拥而至。在白俄人到来之前,这里的西餐菜肴相对简单。 1917年十月革命后,迁居到天津的白俄侨民集中居住在开滦胡同(开封道)、狄更生道(徐州道)以及义庆里、汝南里附近。俄侨在这里开设了一些俄式特色的饭店、商店、食品店、酒吧等。俄式餐馆以小吃取胜,颇受人们的欢迎。于是小白楼就成为天津著名的“俄式风情小城”。</h1><h3><br></h3><h1>开滦胡同就有一家维格多利餐厅,原叫义顺和,大股东是犹太人(后居美国),推出的俄式大菜正宗精致,顾客盈门。</h1><h3><br></h3><h1>1938年,新股东在义路金大楼右侧购地兴建大楼,1940年6月7日,维格多利餐厅正式落成,四层大楼(原定七层,现起士林址)宏伟壮观,门前的“Victoria” (维格多利酒吧)的大型霓虹灯彻夜闪烁,其规模在当时的亚洲也是首屈一指。</h1><h3><br></h3> <h1><br></h1><h1>维格多利餐厅面积有2800平方米。一楼是宽敞的大厅,透过临街的落地大玻璃,能够看见义路金花园(Elgin Park)、西面的平安电影院(原天津音乐厅),以及南面先农公司的联排公寓。站在二楼环形的扶栏可以俯视一楼大厅。维格多利三、四楼为豪华公寓,客房多为欧美人和少数中外交际花。</h1><h3><br></h3><h3><br></h3> <h1><br></h1><h1>在晴朗的夏秋之夜,也可以乘电梯来到顶层的露天餐饮花园,喝上一些饮料,欣赏安谧的天津夜景。</h1><h3><br></h3> <h3><br></h3><h1>这是小白楼墙子河上的平安桥。迎面就是维格多利餐厅。</h1><h3><br></h3><h1>1949年维格多利经营不善宣告停业;1950年,维格多利改名为“维格多利新记”,继续由私人经营;1954年,并入起士林,易名为起士林餐厅。</h1><h3><br></h3> <h1><br></h1><h1>起士林是天津最早的西餐馆。在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以后,相传有一个随侵略军来津的德国厨师,名叫起士林,以制作面包、糖果著称。起士林的西餐传承了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是老一辈天津人津津乐道的传奇篇章。</h1><h3><br></h3><h1>由于政治运动的关系,餐厅先后更名为天津餐厅、工农兵餐厅等。文革中更是取消西餐,改为大众化的餐饮店。</h1><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h1><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70年起士林餐厅职工联合给周恩来总理写信,第七天时市政府收到国务院办公厅给职工的回信,同意恢复起士林餐厅这个老字号。</span></h1><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重新修缮过的起士林西餐厅。经营着俄式、德式与法式西餐。</span><br></h3><h3><br></h3> <h1><br></h1><h1>很多老一辈天津人内心都有起士林情结。尤其曾经居住在五大道地区的人更是有讲不完的故事。但“故事”毕竟就是“故去的事情”,离今天已经越来越远了。</h1><h3><br></h3> <h1><br></h1><h1>这是天津英国文法学校<span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今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坐落在今湖北路与郑州道(原英租界怡丰道及都柏林道)的转弯处</span>。</h1><h1><br></h1><h1>英国文法学校前身为安立甘教会学校,于1905年由英侨捐款创办。这座主楼始建於1926年,落成於1928年。由永固工程司库克和安德森设计,建筑面积約3800平方米,为二层(局部三层、设有半地下室)砖混结构教学楼。</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该建筑坐北朝南,其正面和背立面均為对称式,外檐高级装饰,首层窗戶为拱券形,二层以上的窗戶为矩形。底部为基座,採用仿青石的斬假石,显得稳重、坚实。基座之上外檐是仿花崗石的水刷石大塊分格,石头门厅上层的阅览室设有大开间、大型的拱券窗,阅览室正面还装饰有大型的柱券、山花。建筑首层沿丁字形內长廊设置,兩翼設有柱式山花的小门厅。二层中间为门厅和大厅,大厅内为高台阶,水磨石地面。</h1><h3><br></h3> <h3><br></h3><h1>1928年,天津英国公学对所有外国侨民开放,后来又接收了少数中国学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英国文法学校并改为宫岛小学,后为宫岛女子高级中学。抗战胜利后1947年在这里成立地方行政干部党政训练团。天津解放后,这里归天津市民政局使用。1954年,此处归属天津市20中学。</h1><h3><br></h3><h1>这是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拍摄的照片。这座大楼经过大地震后毫发无损,非常坚固。</h1><h3><br></h3> <h3><br></h3><h1>这座已经九十多岁的老建筑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并且还在作为校舍使用,成为了天津旧租界历史的记忆之一。</h1><h3><br></h3> <h3><br></h3><h1>这里曾升起过英国国旗、日本国旗、现在是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那些老故事已随风而去,留下的,是不变的老建筑。</h1><h3><br></h3> <h1><br></h1><h1>“租界地,真邪门儿,大开洼变成聚宝盆儿。楼比城北高几层,人比城北更摩登。大老爷们拄拐棍儿,小姐太太跺高跟儿,电灯电车那叫闹,买卖家竟是洋股东……”</h1><h3><br></h3><h1>这首几十年前的天津民谣唱的是梨栈,梨栈大街,劝业场一带。</h1><h3><br></h3><h1>上年纪的天津人大多知道梨栈这个地名。从今日的锦州道经滨江道、和平路大十字路口到营口道这一段和平路,昔日叫梨栈大街。但其正式名称为法租界第二十一号路,又称“杜总领事路”(Rue de Chaylard)。</h1><h3><br></h3><h1>那时法租界的梨栈大街,劝业场一带是最热闹的地方。</h1><h3><br></h3><h3><br></h3> <h1><br></h1><h1>这就是昔日大十字路口四个角的四座著名建筑:劝业场、惠中饭店、交通饭店与浙江兴业银行。</h1><h3><br></h3><h1>近百年后的今天,这四座建筑仍然争相辉映的站立在四个角,宝刀不朽、老树新颜,继续引领金街的辉煌。</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天津劝业场是一座折中主义风格的大型建筑,建成于1928年。劝业场最早由买办高星桥创办,由法籍工程师慕乐设计,建筑面积共2.1万平方米,主体五层,转角局部七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h1><h3><br></h3><h1>天津劝业场的开幕营业日选定在1928年12月21日,匾额由津门名写家华世奎书写。因为地处旧法租界,劝业场开业前曾拟名“法国商场”,最后改成“劝业商场”,是采纳了股东之一载振的意见。场内挂着“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四个条幅作为办场的宗旨,“劝业商场”四个字便是取了这四句话的首字连缀而成的。</h1><h3><br></h3><h1>劝业场内设有天宫剧院、天华景戏院、天乐戏院、天纬球社、天露茶社、天升戏院、大观园以及夏天开放的屋顶夜花园“天外天”,时称“八大天”。</h1><h3><br></h3> <h1><br></h1><h1>劝业场的崛起不仅标志着天津近代商业格局的形成,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在商业史上是不多见的。</h1><h3><br></h3><h1>今日的商业业态,早已呈现多元化发展,而且网上购物越越成为常态。劝业场给予我们更多的则是怀旧、情调。</h1><h3><br></h3> <h3><br></h3><h1>灯火璀璨的劝业场夜景。</h1><h3><br></h3> <h3><br></h3><h1>这是金街步行街的夜景。</h1><h3><br></h3> <h1><br></h1><h1><br></h1><h1>与劝业场呈对角线的建筑是交通饭店。</h1><h3><br></h3><h1>交通饭店大楼原称交通旅馆,建于1928年。坐落于天津法租界杜总领事路与福煦将军路(滨江道)十字路口(今和平区和平路239-243号),与劝业场大楼、惠中饭店大楼和浙江兴业银行大楼隔街相对。</h1><h3><br></h3><h1>交通饭店大楼由高星桥和清庆亲王载振等人投资,法国建筑师穆勒设计,当时因所处地段位于天津法租界的商业区,交通便利,便取“交通”二字命名该建筑物。这是一座五层砖混结构法式大楼,局部六层。大楼的立面布局为直角和矩形相连的几何造型,建筑顶部作通式檐并在西南角设有一座宝塔顶碉楼。建筑一楼和二楼之间装饰有横向外凸线脚,二楼和五楼之间装饰有纵向壁柱,大楼外立面为混水墙面并开券窗。</h1><h3><br></h3> <h3><br></h3><h1><br></h1><h1>这座建筑修缮一新后重新焕发出它独有的魅力。</h1><h3><br></h3><h1>这座建筑给人的启示是一个小小的Logo,比顶着一个硕大的广告牌会更加典雅贵气;整体简约设计体现出的美感远远胜过刻意的堆砌。</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这是由中国第一批留洋建筑师沈理源先生设计的浙江兴业银行大楼,于1921年建成。地处劝业场对面。</h1><h1><br></h1><h1>作为民国时期鼎盛一时的南三行之一的浙江兴业银行,在天津人的心目中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上世纪80年代,这座建筑先后成为永正裁缝店和外贸兴业商场,虽经变迁,这座建筑却始终代表着昔日的辉煌岁月和彼时前沿的生活方式。</h1><h3><br></h3> <h1><br></h1><h1>如今这座建筑已成为星巴克甄选旗舰店。这栋文艺复兴式建筑工艺考究、研磨玻璃穹顶、十四根意大利进口大理石石柱、汉白玉兽雕.....,无一不体现着昔日金融盛世的繁华。</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星巴克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面对文物保护与创新改造的两难挑战,创造性地通过现代匠心与巧思,碰撞融合出与众不同的全新第三空间。如今,这座沉寂多年的历史建筑终于重焕新生。</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这是惠中饭店,<span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由天祥股东李魁元和周振东、康振甫等人投资,</span>兴建于1930年,地点位于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口,与交通饭店、劝业商场,兴业银行各踞一角。饭店名称取于“秀外惠中”成语之含意。</h1><h3><br></h3><h1>惠中饭店于1931年开业。店内有客房100多间,设有中餐部、西餐部及舞厅、露天电影。建筑为框架结构,局部六层。平面布局呈三角形,建筑面积11940平方米。主立面底层做基础处理,台阶、立柱、墙面镶嵌大理石。二层至四层采用附墙刷石壁柱,五层往上作出檐,穹窿顶塔楼。</h1><h3><br></h3><h1>旧时惠中饭店的接待对象多为交际花、官僚买办、富商之类,真正流动旅客较少。著名剧作家曹禺在30年代以惠中饭店为背景,写出了鞭挞黑暗社会的著名话剧《日出》。</h1><h3><br></h3> <h1><br></h1><h1>惠中饭店、交通银行、劝业场、法国兴业银行大楼四座建筑曾经是天津市最繁华的十字路口,也是可以媲美上海外滩的地方。</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兴建惠中饭店,和当时激烈的商业竞争有关。1924年,李魁元建成了当时天津最大的商场——天祥百货大市场,一时间轰动津城。</h1><h1>然而,1928年,与天祥百货一墙之隔的劝业场拔地而起,不仅比3层高的天祥百货高,而且经营品种更加丰富,很快便取代了天祥百货大市场的地位,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之地。</h1><h3><br></h3><h1>李魁元与高星桥本就是竞争对手,劝业场与交通饭店的兴盛更是让李魁元急了眼,于是,他不惜本钱,在杜领事路和福煦将军路交口的又一角买下了一块地皮,建成了这座惠中饭店。</h1><h3><br></h3> <h1><br></h1><h1>十字路口附近的这座铜马车引人驻足,似乎在诉说着旧日的故事。</h1><h3><br></h3> <h1><br></h1><h1>马车夫凝望着十字路口。疫情中的劝业场很冷清,此次大疫波及全球,商业首当其冲。这里什么时候还能再热闹起来?盼吧!</h1><h3><br></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类是住宅建筑类。若再细分的话,又可分为原汁原味的西洋建筑、修缮后有一定改动的西洋建筑及落架重起后前后变化较大的西洋建筑三个细类。</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br></h3><h1>先看看至今保持原汁原味的西洋建筑。</h1><h3><br></h3><h1>这是利华大楼,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114号,建于1936至1938年。利华大楼是由瑞士籍犹太人李亚溥出资、法国人设计并建造的一幢办公兼公寓式大楼,也是天津最早具有现代化功能和技术的高层建筑之一。现为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所在地。其建筑立面和建筑结构均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是天津近代建筑代表作之一。</h1><h3><br></h3> <h1><br></h1><h1>大楼原址为英商“仁记洋行”所有,在1936年由“利华洋行”、“利华放款银行”和“利华(小额)人寿保险公司”创办人李亚溥(MARCEI LEOPOLD)购得后,拆除了旧建筑并在其原址上建起了利华大楼。“利华”是李亚溥英文名“LEOPOLD”的音译。</h1><h3><br></h3> <h1><br></h1><h1>这幢建筑是天津最早具有现代技术和功能的高层建筑之一。该建筑主楼10层,高43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外墙面采用深棕色麻面砖贴面,色彩稳重大方。建筑内部设两部电梯,布局合理。建筑构图采用非对称式,外部造型错落有致,属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可以看到这座历经八十多年风风雨雨的大楼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大地震也没影响到它,经过重新的修缮已经焕然一新。</h1><h3><br></h3> <h1>利华大楼主楼东西向较长,与解放北路基本垂直。北部突出楼梯间。东配楼平面为长方形,西配楼平面呈锯齿形,主、配楼之间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庭院。主楼底层设门厅、营业厅、经理室、锅炉房。</h1><h1><br></h1><h1>二到八层是成套高级公寓,每套公寓设过厅、客房、会客室、盥洗室、厨房、餐厅等。其中客房和会客室配有更衣室、卫生间、暖廊。</h1><h1><br></h1><h1>第九层为李亚溥的住宅,平面同公寓相似,不同的是客房变为了卧室,增添了书房和衣帽间,而且在暖廊外还有凉台。东配楼底层为商店,西配楼底层作汽车库。</h1><h3><br></h3> <h1><br></h1><h1>这座大楼现在用于中国农业银行。这是漂亮的大楼夜景。</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这是1937年正在建设中的香港大楼,位于睦南道与马场道的交口。该建筑建于1937年,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为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的公寓式住宅楼,当时多为社会名流及中产阶级居住。</h1><h3><br></h3> <h1><br></h1><h1>这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香港大楼。</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香港大楼建筑平面呈 "L"型,混合结构五层楼房(带地下室),各层单元平面布局紧凑,功能合理,主要房间设在东面和南面,利于日照和采光。室内的木地板、木楼梯、壁炉、水磨石地面等至今保存较好。<br></h1><h3><br></h3><h1>图为刚落成不久的香港大楼。</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作为公寓式住宅楼,香港大楼自建成后居住过多位社会名流,包括一些外侨和及实业、金融、艺术等各界人士,如银行家资耀华及后人资中筠、资华筠、钢琴家刘诗昆等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大楼也居住过不少省、市领导人。</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这是今天看到的修缮一新的香港大楼。仍然是那么时尚前卫。<br></h1><h1><br></h1><h1>香港大楼的设计非常简约大方,韵律之中富于变化,其清水墙面与混水墙面相间,比例适中,形成立面独特的肌理,具有明显的现代建筑特征,当今许多建筑设计中仍能找到类似的立面设计手法。</h1><h3><br></h3><h1>它那由红白两色横条相间组合的围墙,也非常具有特色。</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这是剑桥大楼,位于重庆道24号,该建筑建于1936年,占地1600平米,前后两座四层英式联体楼房,为全功能公寓式建筑。</h1><h3><br></h3><h1>重庆道这一段当时叫剑桥道,所以这座马路边上的公寓大楼就起名为剑桥大楼。</h1><h3><br></h3> <h1><br></h1><h1>剑桥大楼的设计建造者是奥地利建筑师罗尔夫·盖苓(1884~1952)。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他就在中国各地设计建造过很多的著名建筑。三十年代来到天津,建造的除了这座剑桥大楼外,还有民园大楼以及香港大楼和其他百余所小洋楼。</h1><h3><br></h3> <h1><br></h1><h1>罗尔夫·盖苓是有名的建筑设计师,在津有两处寓所,即重庆道上的剑桥大楼和河西区蚌埠道德式楼房。盖苓在天津开办有盖苓美术建筑事务所,承揽建筑设计和装潢。这个事务所便设在剑桥大楼。他和妻子及三子二女居津30多年。1952年8月1日,盖苓因病故于天津蚌埠道寓所。</h1><h3><br></h3> <h1>剑桥大楼这所雄伟壮观的新型公寓式建筑,至今仍保持良好的状态。</h1><h1><br></h1><h1>剑桥大楼为现代风格建筑,1936年建成时共有17个单元。并分为甲、乙、丙、丁4组不同的住房组合。单元内卫生暖气设备齐全,房间宽敞明亮。大楼院落很大,有花坛和绿地,也种植了一些观赏树木,景色别具一格。大楼原系三层,1992年接建为4层。</h1><h1><br></h1><h1>剑桥大楼的每个单元均有壁炉、起居室、卧室、厨房、备餐室和卫生间。内装修高级,起居室和卧室是硬木拼花地板,居室门上镶有大片的磨花玻璃、铜把手,居住环境舒适。</h1><h3><br></h3>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睦南道与香港路交口处的这栋漂亮建筑,就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四姨太许夫人名义购置的旧居,坐落在睦南道11号。</span><br></h3><h1><br></h1><h1>张作霖一生的六位夫人中,有四位曾经居住在天津,并且有三处居所。而现在仅余此一处。</h1><h3><br></h3> <h3><br></h3><h1>这座楼房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沈理源设计。</h1><h3><br></h3><h1>此时这座住宅的前面还没有放置那块石头,说明拍摄的时间比较早。</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该建筑外檐采用外露式人字屋架,大坡度多层式屋顶,错落有致。楼内设客厅、书房、餐厅、卧室等,装修考究,是一座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式的高级住宅楼,建筑至今原汁原味、现状良好。</h1><h3><br></h3> <h3><br></h3><h1>这是楼门入口处宽敞的二楼平台。</h1><h3><br></h3> <h3><br></h3><h1>这是这座建筑侧面的靓影。</h1><h3><br></h3> <h1><br></h1><h1>马场道上的这三座尖顶建筑原为徐世昌送给女儿的嫁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几易其主。</h1><h3><br></h3><h1>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所摄。</h1><h3><br></h3> <h3><br></h3><h1><br></h1><h1>这是一组两层带地下室带阁楼的英国乡村别墅式建筑,其中一栋独立,两栋相连,每栋楼建筑面积408平方米。该建筑为砖木结构,白色水泥墙体,棕色门窗,人字形红色坡瓦顶,上开老虎窗及三角顶天窗,入口为高石台阶,方门厅。建筑造型小巧别致,风格鲜明。</h1><h3><br></h3><h1>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所摄。</h1><h3><br></h3> <h3><br></h3><h1>这是目前状态下的建筑。经过“修旧如旧”,保持了建筑原有的风采。</h1><h3><br></h3> <h1><br></h1><h1>细看还是有了些微变化。右面这座基本保持了原有门窗的风格没动;而左面这座二楼窗户及老虎窗都已换成铝合金的窗框了。</h1><h3><br></h3><h1>不过总体看还算是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没有大的变化。</h1><h3><br></h3> <h1><br></h1><h1>昆明路117号为吴颂平旧居。吴颂平是英商汇丰银行天津分行买办吴调卿的长子,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天津地方自治协会常务监事,山西教育厅长、兴中会天津分会会员,大华煤油公司常董、天津市市长杜建时的顾问,卒于文革期间。</h1><h3><br></h3> <h1><br></h1><h1>此楼为奥地利设计师罗尔夫·盖苓所设计。这是刚落成时的留影。</h1><h3><br></h3> <h1><br></h1><h1>这块楼脚基石上面刻着“工程师:奥国国家建筑钦定议员盖苓”。</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该建筑建于1934年,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局部三层),属于英国乡村别墅风格的庭院式建筑。该建筑平面呈八字形,红瓦坡顶,外檐为混水墙面,局部硫缸砖清水墙。立面构图简洁朴素,形体特点鲜明,高耸的双坡顶错落有致,建筑整体大方、端庄。</h1><h3><br></h3><h1>与最初的留影比较,该建筑基本没有变化。</h1><h3><br></h3> <h1><br></h1><h1>这是这座楼房的入户门,颇有格调。</h1><h3><br></h3> <h1><br></h1><h1>现在这是建筑为一家酒店所有。与上海一样,很多旧租界内讲究的老宅院已辟为高档会所或高档酒店。</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这是原天津英国领事官邸,建于1937年,曾作为英国驻津领事的官邸使用。坐落于天津英租界的咪哆士道(Meadours Road)(今和平区泰安道与浙江路交口转角处的浙江路1号)。</h1><h3><br></h3> <h1><br></h1><h1>这座建筑为砖木结构,人字木屋架,大简瓦坡顶,设有天窗。外观层次感强,具有英国别墅式建筑风格。</h1><h3><br></h3><h1>这是最新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此建筑已得到了原汁原味的妥善保护。</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这四所一模一样的小洋楼位于睦南道74号,是李勉之兄妹的旧居,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德式代表性建筑。 </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李勉之的父亲李希明(士鉴)系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并在中国多家大型企业中拥有股份。于1930年去世。</h1><h3><br></h3><h3></h3><h1>1932年,李勉之作为次子(长子18岁时去世)接替病故的父亲,挑起了管理家庭投资的担子,并相继投资中国银行、中兴煤矿、北京三星铅笔厂、南京及天津的砖窑等。1933年,与人合资在天津开办了中天电机厂。1937年,在天津的英租界香港路(今睦南道)购地,聘请奥地利设计师盖苓设计并督建了这四栋具有德式古典风格的花园别墅。</h1><h3><br></h3> <h3><br></h3><h1>这是现在拍摄的照片。天津解放后、李勉之李慎之兄妹对国家经济建设、幼儿关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留下的旧居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h1><h1><br></h1><h1>这四栋房子总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其中每栋建筑面积984平方米。它们既自成体系,又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形成五大道中引人关注的建筑景色。</h1><h3><br></h3> <h1><br></h1><h1>这个建筑群的外檐为花岗石砌基,卵石混水墙,大坡度尖屋顶,设有屋顶晒台。室内护墙板、地板全为高级硬木制做,客厅为六角形,内有造型精致的壁炉,是具有德国风格的庭院式别墅住宅。建筑现状良好。</h1><h3><br></h3><h1>与初建时比较,该建筑本身没有改动,只是围墙变了。由私密性很强的高墙改为厚重的云石墙垛与低矮的铁艺栏杆。这样的做法,突出了建筑的奢华贵气,也便于游人从外面就能观赏到院内的建筑。这是自从出现“五大道”这个称谓以来的变化,反映出这里的小洋楼已从过去居住者要求私密、低调改为经营者力求夸张与高调。</h1><h3><br></h3>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这座楼的大客厅及院内的喷泉。</span><br></h3><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这是马场道2号潘馥(1883~1936)的故居旧照。潘馥曾任北洋政府第32任总理,也是北洋末任总理。原名贞复,字馨航,济宁东门大街人,清末举人。潘馥1926年任财政总长,1927年任交通总长,1936年9月12日在北平逝世,终年53岁。<br></h1><h3><br></h3> <h1><br></h1><h1>潘馥旧居占地十余亩,于1919年由法国建筑师设计并承包建造。主楼为三层砖木结构,水泥抹面,门窗地板一律用菲律宾木料,楼内设五面形阳台。主楼的东楼下为招待宾客的客厅,西楼下为接待亲友的客厅。整座住宅有117间房间,建筑面积3828平方米。院子用铁栅围墙,里面为草坪绿地,院子中间有甬道直通主楼正门,是一座典型的英国风格花园住宅。</h1><h3><br></h3>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当年潘馥旧居的入楼大门。</span><br></h3><h3><br></h3> <h1><br></h1><h1>这是近年落架重建后的大楼,焕然一新。该建筑力求与老建筑的风格相一致。目前已经成为天津20中学的校舍。</h1><h3><br></h3> <h3><br></h3><h1>这是重建后的入楼大门。</h1><h3><br></h3> <h3><br></h3><h1>这是高树勋旧居(摘自《天津卫老照片》)。此照为刚落成不久的旧照。</h1><h3><br></h3> <h1><br></h1><h1>高树勋将军旧居在睦南道141号。为砖混结构二层别墅小楼,占地面积1275平方米,建筑面积614平方米。</h1><h1><br></h1><h1>该旧居红砖墙、红瓦坡顶,左侧突出一伞状塔楼,造型小巧别致,风格独特。至今保存良好,基本保持原样。</h1><h3><br></h3> <h1><br></h1><h1>位于海河东路39号的这座小楼,具有鲜明的欧洲古堡建筑风格,非常引人注目。这是一处1908年由袁世凯购入地皮,1918年由袁世凯后人建造完成的住宅。<br></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该旧居主楼平面为“L”形,三层砖木结构,局部带地下室,占地1836平方米,建筑面积2217平方米。建筑入口处设四层塔楼。门廊方柱与圆柱相结合,底层有大客厅、餐厅、书房等。客厅外有柱廊,其上也有一塔楼。二层为卧室。主楼东侧另有两层高的配楼,整体建筑共有大小房间54间。</h1><h3><br></h3> <h3><br></h3><h1>百年沧桑之后,“大杂院”的破败状况已经改观,这座建筑经过修缮、护理,恢复了靓丽的外表。在海河两岸的璀璨夜景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再来看看在天津近代城市发展史的长河中发生了一些变化的老建筑。</h1><h3><br></h3><h1>这是天津著名的疙瘩楼。意大利风格建筑,并融进了巴洛克风格,为英商先农公司于1937年所建,建筑师为意大利人鲍乃弟(Paul Bonetti)。该建筑位于河北路东侧马场道与睦南道之间。相连的两座疙瘩楼中,北楼为老疙瘩楼,南楼为新疙瘩楼。老疙瘩楼的外表更浪漫华丽,新疙瘩楼更内敛简约。但里面格局尺度基本一样。疙瘩楼占地面积1900平米,建筑面积2900平米,为四层砖木结构八门联体洋楼。</h1><h3><br></h3><h1>其中,一层的设计前面为车库,后面为锅炉房;二层起为正式住房。老疙瘩楼由高台阶直通二楼,圆拱形正门,三层设弧形阳台,四层为一排百叶窗,百叶窗上部设有绿色的遮阳棚。而新疙瘩楼直接从一层进入,然后上楼。</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疙瘩楼的外立面为硫缸砖清水墙面,不均匀的凸起呈“疙瘩”状,故称“疙瘩楼”,构成建筑主体的粗糙质感外观。老疙瘩楼住宅的入口、挑台、檐部、窗间和窗套等处,采用拱券、花纹、水纹等古典和洛可可式装饰手法,整体简洁大方,细部浪漫和谐。</h1><h3><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这座公寓楼的室内装饰讲究。地板、楼梯以及把手、地砖等质量上乘,很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如天津中南银行经理张重威,著名京剧名家马连良,以及晚清内阁协理大臣那侗之孙、安徽督军倪嗣冲之孙等都曾住在这里。</h1><h3><br></h3> <h1><br></h1><h1>但这座疙瘩楼靓丽的外貌却是屡遭破坏与侵蚀。1976年的大地震使得疙瘩楼被迫套上了“紧箍咒”—圈梁。</h1><h3><br></h3> <h3><br></h3><h1>后来一家中餐馆在楼顶竖起硕大的广告牌,又使得疙瘩楼的艺术美感大打折扣。</h1><h3><br></h3> <h3><br></h3><h1>更甚者,是将大楼贴满了中国古瓷片,号称“瓷房子”。(另一座在赤峰道72号,与疙瘩楼的瓷房子是同一个投资者)引得外地人来到五大道就要看“瓷房子”,真所谓“鸠占鹊巢、本末倒置”,疙瘩楼本是很有观赏价值的老洋房,古瓷片是价值极高的中国国粹,但硬生生的把它们“粘”在一起,就成了“不伦不类”。</h1><h3><br></h3> <h3><br></h3><h1>幸好这一切在逐渐的改善。大楼逐渐在褪去瓷衣、还原原来的的靓丽肌肤。</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疙瘩楼建筑的紫色硫缸疙瘩砖使建筑主体形成粗糙质感的外观,这些疙瘩砖原为20世纪初天津西青龙潭某窑厂的产品,该窑厂主要生产黏土砖和大筒瓦,当时烧砖的火候过了头,成了疙瘩砖而难以销售。而意大利建筑师保罗·鲍乃弟却发现这种砖由于烧得时间长而比耐火钢砖还坚硬。因此,他以极低价格将这些砖全部买下并砌筑成了这座独具风格的"疙瘩楼"。</h1><h3><br></h3><h3><br></h3> <h1><br></h1><h1>后来五大道上又有不少建筑跟风学习,但只有这座疙瘩楼最出名。这是墙面其中一块“疙瘩”的特写镜头。</h1><h3><br></h3> <h3><br></h3><h1>这是香港路1号,是五大道地区的早期洋楼之一。此楼原为一位船舶大亨建造,因其不喜欢西洋建筑,故租给钱得列斯夫妇居住。。</h1><h3><br></h3>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该建筑1975年地震时受损,塔楼倒塌。2000年重新修复。目前此楼的格局与初建时相仿,但一些细节被忽略了。如塔楼下面的窗户由每层三扇变为一实两虚。</span><br></h3><h3><br></h3> <h3><br></h3><h3>这是<span style="font-size: 20px;">袁克定旧居。该旧居位于台北路6号2号楼,属德式建筑风格。</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当年旧居的原貌。</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 <h1><br></h1><h1>目前袁克定旧居主体结构完整,内部基本保持原貌。</h1><h3><br></h3><h1>若说香港路1号在修复时丢掉了一些细节,此宅则是在修复过程中添加了一些细节。</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袁克定为袁世凯嫡长子,袁世凯去世后,他在此曾经历了一段“寓公”生活。</h1><h3><br></h3> <h1><br></h1><h1>这是张叔诚旧居,地点在成都道118号。此照片源于比利时义品公司档案。由天津近代史专家张翔老师提供。</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张叔诚原籍北京通县,为前清工部右侍郎、开平矿务局督办、总办路矿大臣张翼(字燕某)之子。他不仅是一位著名实业家,更是一位著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h1><h3><br></h3><h1>照片为旧居原有的模样。原为二层小洋楼,并有二层的后楼,由比利时工程师设计。该楼装饰讲究,二楼有阳台,门窗地板均为菲律宾木。楼内许多房间用于收藏文物。楼周围庭院很大,包括现在人民体育馆的土地,是一座花园宅邸。</h1><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br></h3><h1>1956年这里变为天津市体委办公大楼,并在文革期间加盖一层变为三层。因历史的原因加上当时对欧洲建筑认识的局限性,此楼经过不断的改造修缮,已经面目全非,完全没有了典雅的味道,变得很平庸。</h1><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r></h1><h1>这里是孙多钰的旧居,位于大理道66号。<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孙多钰字章甫,为通惠实业公司总裁、中孚银行总经理、浦口商埠管理局局长、交通部次长、阜丰面粉公司董事长、开滦矿务局天津局华方经理。1951年4月26日病故于天津。</span></h1><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h3><h1>孙多鈺旧居为砖木结构三层带阁楼洋房,建筑面积3996平方米,平面呈“∩” 形,琉缸砖墙体,三角坡顶,上开天窗,入口设于中部,上为露天阳台,整体对称,楼房风格典雅。属于英国乡村别墅式样,红瓦屋顶,赭色木结构的砖楼矗立在爬满绿叶的三面围墙之中,展现出一片田园风光。 公余之暇,孙多鈺曾在自住楼房的前院辟地种些蔬菜,甬路一侧遍植花生,叶蔓缠绕,不许修剪,自得其乐。</h1><h3><br></h3><h1>该旧照为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所摄。</h1><h3><br></h3> <h3><br></h3><h1>后来,这座旧居和与之比邻的其侄孙震方旧居一起,成为天津市政府的高档宾馆和平宾馆。并这座楼房进行了改造。</h1><h3><br></h3><h1>改造后的楼房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英式乡村别墅的风格,并且整体建筑结构显得呆板与比例失当,一看就知是个“赝品”。而它的邻居孙震方旧居就保留了原有的西班牙风格建筑。</h1><h3><br></h3> <h1><br></h1><h1>这是位于旧英租界围墙道247号(今南京路88号和平保育院)的安徽督军倪嗣冲旧居。倪嗣冲旧居原有一座大楼,后扩充为四座。院内地势宽敞,有假山、凉亭,配以花草树木,甚为幽雅。倪嗣冲很喜欢这处花园宅邸,自1920年在天津寓居后,就一直住在这里。</h1><h3><br></h3> <h3><br></h3><h1>天津解放之初,这里变成抚养四野干部子女的“保育院”,唐山大地震中倪嗣冲旧居严重受损,地震后的恢复期,其余两座拆除,仅留下了这座楼。</h1><h3><br></h3> <h3><br></h3><h1><br></h1><h1>现在看到的和平保育院已经是落架重建的建筑,与当初的倪嗣冲旧居有很多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了。唯有院中这座凉亭还是旧物。</h1><h3><br></h3> <h3><br></h3><h1>以上就是我撰写的拙文。其中对老建筑的描述来自网上,老照片大部分从网上寻得,同时也获得了亲朋好友的帮助,在此鸣谢!与老建筑做对比的新照片皆为笔者近几年所摄。对于老照片的使用,若有原拥有者有异议,请尽快告知,一定撤回,并提前致歉。若有老师在拙文中发现谬误,也请赐教,笔者一定即刻改正。</h1><h3><br></h3><h1>天津的西洋老建筑,百年沧桑。有的已经灭失,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有的已经全然改变了原有的风貌,似是而非;保留下来的真正老建筑,则应更加珍惜。它们既是建筑的瑰宝,更是天津近代史的记忆!</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