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季春莺时,万物滋生。我们援疆教师一行沐着和煦的春风来到了塞外边城——昭苏。</p><p><br></p> <p> 在昭苏定点隔离期间,昭苏县教育局组织了专业人员对我们进行为期14天的网上培训。网上培训让我们对新疆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让我们对学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和自己肩负支教的使命。</p><p> 在线上交流座谈时,大家纷纷畅谈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p> <p> 4月13日下午,在昭苏教育局李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工作流程》《昭苏县2020年中小学疫情防控工作一日常规》这两项内容。</p><p> 学完这两份文件内容,我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无小事,事事皆考虑。</p><p> 在来新疆之前,我也参与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对比昭苏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我感觉昭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做了更扎实、更细致,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例如分时段按学生数量合理错峰错时放学;在学生做眼保健操之前,安排专人进行学生手部的消毒工作;在课间,安排教师、少先队干部在厕所、操场等地监督、提醒、制止聚集不带口罩行为等等。这些举措都非常细致,最大限度地阻断了学校疫情的传播途径。</p><p> 孩子的安全牵系着千万个家庭,学校疫情防控能否成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学校防控工作绝对不能有任何的疏漏。我作为昭苏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今天这两份文件的学习,对于开学后我快速融入学校的防控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去,具有很实用的指导意义,我将牢记在心,更要落实于行,共同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陆奕)</p> <p> 广博的学识方能使精神充实厚重</p><p> 毛泽东曾说:“学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任小艾老师说:“不学习永远不可能在反思和总结中认识自我!”习主席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有一潭水。”所以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劝诫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学有所成。做“四有”好老师就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习惯,要勤于开卷,乐于学习。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专业知识,还要博览群书,储备广博的通用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在课堂上的个性、风度、气质,都源自于教师内心丰厚的文化知识积淀。一个学识丰富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将苍白空洞的文字描绘得鲜活神奇,将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才能将课堂驾驭得游刃有余。一个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心随师动,神随思动,打造灵动高效的课堂。</p><p> 生命有涯,学海无涯。作为一名教师,我会继续在教育这条路上求索下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涯的学海中去,汲取养分,拓宽知识,提升素养,为昭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印建南)</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的灵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求知学问,又要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还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个人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成为专才,首先还必须是通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陆汇)</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提出了成为好老师的四个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热爱之心。这“四有”标准对我们老师来说,既是要求,又是方向,更是期望。在支教期间,我会牢记这个要求,做一名昭苏人民满意的好老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习近平总书记座谈时指出:“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功名利禄正一点点浸蚀人们的心智。面对名利的诱惑,教师只有做到心静智明,勤俭修身,才能不被尘世的喧嚣混淆了视听,才能不被世俗的偏见蒙蔽了双眼,才能守望校园这片净土,安于三尺讲台。教师心中充满阳光,才能带领学生以苦为舟遨游学海,以勤为径勇攀书山。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忧不惧,不戚戚于个人私利,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四有”好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坚守精神家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师生的心田永远盛开灿烂的精神之花。(杨月英)</span></p> <p> 4月19日上午,处在隔离期的我们通过视频学习了《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白皮书。现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p><p> 首先是要明确政治立场,深化思想认识。新疆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做法既符合国家法治精神和要求,又体现了国际社会反恐、去极端化的原则和理念。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筑中国梦。 </p><p> 其次要是领悟《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白皮书的精神内涵。新疆开展教培工作,最大限度挽救了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违法或犯罪行为的人员,最大限度消除了滋生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土壤,使新疆实现了社会稳定。这一做法完全符合国际社会反恐、去极端化的基本精神原则,完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p><p> 作为援疆教师,在政治上,我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自觉维护和践行党的方针和政策,时刻牢记作为一个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工作中,我将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恪尽职守,为人师表,既努力授业,更注重传道。我坚信,我们同舟共济,克难求进,立足奉献,就定不负党和人民赋予的援疆使命。(徐敏华)</p> <p>学习笔记展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