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巴巴拉明珠幼儿园育儿知识分享《不做直升机父母》

明珠幼儿园

<p>  在美国心理学大师塔玛.琼斯基的著作《让孩子远离焦虑》,这本书中我们认识了“直升机父母”。</p><p> 书里写道:所谓直升机父母就是像直升机一样徘徊在孩子周围,不断确认孩子的状况。</p><p> 想一想,在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家长就像孩子身边会走路的摄像头,时刻关注着孩子的点点滴滴,情况稍有不对,就化身嗡嗡作响,并且随时准备空降到孩子身边的“直升机”。</p><p> “直升机父母”现象,体现的是过度关注,过度养育,很容易导致孩子的焦虑情绪。紧张的家长不知不觉就会把自己的焦虑情绪投射在孩子身上,演变成对孩子的过度养育。</p><p>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来自直升机父母家庭的孩子,远比其他孩子更焦虑,更以自我为中心,更难于接受新事物,缺乏必要的冒险精神。</p><p> 不做“直升机父母”,家长应该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p><p>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我们总是过度担心,把自己对生活经验的结论强加给孩子,其实就是“拔苗助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他们自己去体验,通过亲身实践收获的经验教训,远远比父母直接给出的结论和指导更加深刻,有意义,不做直升机父母,我们可以试着先从这几点做起:</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放下焦虑,管住自己的口和手</b></p><p> “直升机父母”总是焦虑,担心孩子做不好一些事会走弯路,所以迫切希望自己能竭尽所能帮助孩子,让他们少吃苦,而那些少吃的苦终有一天会变成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亏,该走的弯路,该受的挫折。孩子一个也躲不过,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聪明的父母要懂得适度放手,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作为他的监护人,自然不能完全置之度外,但是如果我们事无巨细的事必躬亲,时间久了就成了包办;如果家长无时无刻不停歇的在孩子耳边叮咛嘱咐,时间久了就变成唠叨;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口和手,那就等于束缚了孩子,使她失去了身心的自由,所以我们要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还给孩子,带领她慢慢学会照顾自己,引导他学会计划,学会管理自己,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如此便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舍得让孩子吃苦,才能接受未来的考验</b></p><p> 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不让孩子经历风雨,他们永远都不会成熟,无法面对生活中社会上的困难,只有家长放下担心和照顾,舍得让孩子摔跤,他才能学会爬起,舍得让孩子吃亏,得到教训,她才不会重复犯错。</p><p> 如果我们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不能保证孩子一生没有坎坷和挫折,就得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走入社会大课堂的时候,经受住生活的考验。</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家长要适当的偷懒,给孩子独立的空间</b></p><p>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大可以在孩子面前懒一点,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懂得:父母也需要他们的帮助,这不仅强大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在自己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多一些独立的空间。</p><p> 植物生长尚需要空间,何况孩子的成长?我们要把时时刻刻盯在孩子身上的那双眼睛移开,去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偷偷懒放松一下。</p><p> 有些时刻允许孩子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去做他最想做的事情,让她独立支配自己的小天地,让他做回自己的小主人;有些时刻允许孩子和小伙伴撒欢疯玩,放纵一下童年的欢乐;有些时刻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兴趣爱好,哪怕只是随手涂鸦或者爱发呆也好,也许你给他一份放松,他就能还你一个奇迹。</p><p> 父母不可能替孩子去过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孩子才会茁壮成长。</p><p> 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任何人为之设计,直升机父母不是当父母的最终目标,我们不是要成为孩子的翅膀替他去飞,而是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翅膀,学会飞翔,经历风雨,最终飞向未来的星辰和大海。</p>

孩子

父母

直升机

自己

家长

焦虑

我们

学会

他们

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