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的青春赞歌

东兰四组

<p> 新的五月悄然而至,春日融融、青草盈盈。但你曾可忆起那1919年的五月?那是一段往事,那是一段历史,那是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p><p> 时光回溯到1959年4月,徐特立在《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中写道:“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是五四运动以来革命前辈所表现的崇高品质。”“为了革命,他们毁家纾难,赴汤蹈火;为了革命,他们视死如归,气节凛然。”年轮易老,精神不灭。我们缅怀“五四”先驱们的业绩,回顾中国人民和青年在整个世纪,走过的历程,作为共青团员,我更应当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肩负时代责任,作为一名光荣的铁路人,我们更加应该用高标准的服务水平和高效率的工作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新希望。同时作为铁路人,小人物也有大梦想,我们同样也有中国梦,我们也将铁路工作做好做强作为每一位铁路人的目标。</p> <p>  K777/6 K778/5次列车是我这半年以来战斗的岗位,我的工作既平凡又普通。记得刚来到广九客运段实习的第一个月,我遇到过一位老人家,在列车前往东莞东站的旅途上,老人家拎着大包小包的座位上东张西望,彷徨无助的样子让我不禁上前询问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老人家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从兰州坐过来,想去东莞看看我的儿子孙子,可是我不知道下车以后该怎么走。”说着他颤颤巍巍地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一个东莞常平的某地址还有手机号码。我感到一阵心酸,因为我也有一个时刻想念我的奶奶。想到老人家年纪大了也不会使用滴滴打车,我忙安抚好老人家,并请求车长帮忙,联系到了他的家属,接着告诉他:“老爷爷,您不用担心不认识路,我们通知了你的儿子,到站了他会来接您。”并自掏腰包在餐车给老人家买了一盒饭菜。到站后当我看着老人家见到儿子开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涌动着一丝温暖。小事情作出大文章,把小事做好就是成功。</p> <p>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单调无味的工作流程,千篇一律的工作环境,伴随着每一位列车工作人员的每一次出乘。但当我们看到那一批批远方的游子回到了家乡,又有一批批求学的学子抵达了知识的殿堂,更有一批批游客来到了名胜之边......我们便会露出最温暖幸福的微笑,仿佛这一位位旅客都是自己的亲人一般。一句谢谢可能稀松平常,但却是对我们工作的最肯定;一句理解可能司空见惯,但却是我们不断努力前进的动力。这个彼此伴随依偎的过程,真的好暖。</p> <p>  2020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该传承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五四精神”,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那么我愿意用青春之歌颂扬铁路事业,用青春之画勾勒铁路事业,用“五四精神”时刻鼓舞自己、陪伴自己尽心尽力的做好铁路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