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访古村 践行四力谋发展——县委宣传部“行笔黎城”户外活动纪实

美友19973453

<p>  创全优环境工作开始以来,县委宣传部紧紧围绕我县“三大板块”战略目标,立足本职,创新思路,利用周末定期组织开展“行笔黎城”主题户外活动,走访探寻全县地理风光、红色文化、历史故事,开阔视野,增长学识,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传播黎城文化,讲好黎城故事。</p> <p>  围绕“寻访传统古村,推介乡村旅游”主题,19日早,宣传部机关一行24人出发前往“行笔黎城”第一站——被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的东骆驼村。该村是宣传部帮扶的重点贫困村。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全域旅游思路指引下,经过反复调研,精心规划,依托本村优美自然风光,不断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正在全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p> <p>  为将东骆驼村打造成高品质文化旅游示范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规划科学合理的精品旅游路线,更好的服务游客,我们决定进行实地考察。上午九点,在村委王主任的带领下,大家从村委大院出发,经关圣帝君庙,沿山而上,寻遗迹、听讲解、攀岩石,翻山越岭,历经四个小时十几公里的跋涉,寻访东骆驼村的历史遗迹。</p> <p>  东骆驼村古称攻则岗,战国时期属赵国黎阳郡治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至今,村里仍流传着许多炎帝尧帝的传说!</p> 故事一:五谷神庙 <p>  传说,五谷神农氏是上古时期部落首领,也称炎帝。他走遍千山,遍尝百草,发现了谷物和药材,教会百姓农耕和医疗,为后世所称道。据传,上古时期炎帝曾经活动于黎城东骆驼村一带,现在村里还有许多地名,如“炎场”“炎帝道”“炎门口”等都和炎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流传千年的五谷神农庙也似乎印证了这一传说。</p> <p>  正在修复重建中的五谷神庙</p> 故事二:旱魃石 <p>  旱魃石是三块垒在一起的大石头,是古时用来祈雨的地方。相传,黄帝女儿旱魃助黄帝击败蚩尤后,感染了人间污秽浊气,不能上天,导致人间大旱,民不聊生。无奈之下,黄帝只好把女儿把变作一块石头——旱魃石,并嘱咐当地村民:以后如果天旱了,就烧一个女魃的替身草人,然后用鞋底打这块石头,连打三天必定下雨。此后,打魃祈雨的风俗就在此流传开来。</p> <p>  站在旱魃石前,村中风光尽收眼底。</p> 故事三:寨岭 <p>  在一处峭壁之上,可以看见一段段石墙,细细观察,每一石块上头都印满了时间印记,站在中间的大石台上,依稀可辨一座石寨的轮廓,这就是寨岭。传说黄帝大败蚩尤后,曾与妻子率领部下在此驻扎。</p> 故事四:红窑门 <p>  一面历经岁月沧桑的岩壁上错落有致的出现大小不一的洞穴,在苍青色的杂草中更显出时代的久远,当地村民称作红窑门。据传曾有高僧在此坐化,也是一处颇有故事的地方。</p> <p>  红窑门石洞近景</p> <p>  红窑门前看风景,豪情满怀论发展!</p> 故事五:尧母洞 <p>  据传帝尧之母庆都曾生活在此,后被帝喾纳为妃子。一日庆都梦见赤龙,遂得一子即为尧。尧在此生活并学会了烧陶,直到十三岁才回到父亲身边。因此当地村民称此洞为尧母洞,又因洞内壁顶有一巨龙图案,也叫作龙洞。</p> 故事六:西泉庵 <p>  西泉庵由于庵的西面有泉水而得名,更因传说中的“火山杨门”金香炉而添加了不少神秘色彩。</p> <p>  庵西面的泉水</p> <p>  西泉庵的历代碑石及内外景观</p> 古村新貌 <p>  从西泉庵出来已是下午一点,我们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向村子里走去,路边田里整齐的米槐列队般欢迎我们的归来,扶贫项目新建的蓄水池大方的接受我们的检阅。一进村,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错落有致的房屋、石头砌成的大堰、朴素淡雅的墙面、鲜艳亮丽的标语、新颖别致的宣传栏,让整个小小村庄显得生机勃勃,这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未来。</p> <p>  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大家的意志、激发了工作热情,而且增强了团队意识,提升了单位凝聚力,展现了宣传工作者昂扬向上的良好风貌。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对东骆驼的发展建言献策,谋求更大的开发空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p><p> 今后,我们将坚持不懈开展户外走访活动,拓宽发展思路,挖掘旅游资源,加大“中太行国际旅游度假区”宣传力度,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p> <p>  (部分资料来源于刘艳忠所著《神土——走进东骆驼》)</p>

黎城

骆驼

故事

旱魃

炎帝

古村

旅游

五谷

行笔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