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非法集资,拒绝非法借贷,远离“校园贷”,共创和谐社会

美友1298901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抵制非法集资</b></p> <p>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非法集资</span>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p> <p>  非法集资的特点和手段</p><p> (一)非法集资的特点</p><p> 1.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违规向社会(尤其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如未经批准吸收社会资金;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p><p>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并且所承诺的回报收益明显高于一般银行金融产品收益或市场同类产品普遍收益。</p><p>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受害者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却是以达到骗取消费者资金为目的。</p><p> (二)非法集资常用手段</p><p> 1.承诺高额回报,暴利引诱。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往往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p><p> 2.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不法分子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假称为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欺骗群众投资。</p><p> 3.装点门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的信任。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掩盖其非法目的,而无实际经营或投资项目。这些公司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作广告等加大宣传,骗取群众信任。</p><p> 4.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逃避打击。不法分子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或设在异地,发展人头一般用代号或网名。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p> <p>  温馨提醒:</p><p> 1.发现被骗后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p><p> 2.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借款合同、银行转账凭证等;</p><p> 3.立案后请耐心等待,因为非法集资案一般涉及人数多、牵涉地域广等原因,公安机关需要一段时间来处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拒绝非法借贷</b></p> <p>  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网络发布可以代理申请“额度高、利息低、无抵押、下款快的专项贷款”的虚假信息,诱使有资金需求的单位或个人申请贷款,尔后以提前向申请人收取工本费、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解冻费、贷款发放押金等费用为由,实施诈骗。</p> <p> 温馨提醒:</p><p> 广大消费者如收到此类诈骗信息,应第一时间与银行官方客服联系,请勿拨打短信内预留的号码或点击链接,更不能透露个人的支付信息(银行卡号和银行卡密码),尤其是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对于来历不明的股市信息,不听、不信、不传,坚定我的资金我做主的操作投诉理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远离“校园贷”</b></p> <p>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部分非理性消费的大学生会有超出购买力水平的消费行为,导致入不敷出。部分大学生会选择网络贷款实现消费需求,校园贷高额的利息让他们背负巨额债务,在借贷公司的暴力催收下不少人情绪崩溃。目前校园贷共有五种类型: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平台、线下私贷、银行机构。</p> <p>  温馨提醒:</p><p> 1.大学生要加强防范识别,拒绝校园贷,不要因为害怕责任而拒绝和父母交流,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尽量避免使用网络借贷工具。</p><p> 2.对于学校而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金融教育。金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金融素养,尽早对各类金融产品建立正确认识,还能提高风险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增强抵御不法行为侵害的能力。如今的大学生在校园就与社会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校期间的金融教育很有必要,要将金融教育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增强金融素养。</p><p> 3.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从小给孩子灌输金融基础知识,从合理规划零花钱开始,引导孩子合理消费,正确使用现代金融工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