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以爱的名义伤害彼此

段段

<p>段段读书(1)《不吼不叫,妈妈的一场修行》</p> <p>  2020年的寒假,是父母自我修行的最好时光。</p><p> 1月中旬,“神兽们”纷纷归家,按部就班制定寒假学习计划,慢条斯理做起寒假作业,重复一年一度的寒假生活。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神兽们”开启了“美丽的奇妙之旅”,让父母们频繁上演了“恐怖的河东狮吼”。</p> <p> 焦躁疯狂</p><p>&nbsp;&nbsp;&nbsp; 一个多月未出门的“神兽们”也曾期待尽快步入校门,与小伙伴们侃侃而谈,但严峻的形式下,第一次开学推迟了。从此“焦躁的中年期”与“叛逆的青春期”在漫长的寒假就这样“亲密接触了”。“小杨的妈妈,儿子今天早上数学课签到了,但是上课时间迟到了十分钟”,“小杨妈妈,今天语文课有45分钟,孩子才上了30分钟,看看是什么回事,记得督促听回放”“小杨妈妈,今天孩子英语课时没有听够,请督导学习”,一个早上,我同时接到了三位主课老师的“请安”。这注定是一个疯狂的日子。强压怒火的电话质问,对面飘来了风清云淡的声音“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会听回放的”,估计他刚刚正悠然自得地享受网课之下的吃喝玩乐了!可想而知,晚上我们之间又一场激烈的战争,而这已不是第一次。几次的反复争执,彼此大吼大叫,自己焦躁疯狂。第二天却也听到了同事如出一辙的困惑,我们到底怎么了?心身疲惫的我渴望找到释放的出口。</p> <p> 自我修行</p><p> 我目标专一要找一本纯粹针对如何避免大吼大叫的图书,在寻觅中《不吼不叫,妈妈的一场修行》映入了法眼。尽管周围的人都跟我说,看这样的书根本没用,可当时的我或许想要的只不过是看书时的平静,亦或是一丝丝美好的希望!</p><p> 《不吼不叫,妈妈的一场修行》开篇写到,每个人都带着某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即使是孩子,也无一例外地有着自己的使命,这个最初的使命其实就是为了成全父母的修行。如果为人父母不能认清其中的深意,可能对孩子在生活、学习等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无法招架,以至于把其成长中的正常心理、行为表现当成对父母的“挑衅”,认为孩子是故意而为之,结果就会对他苛责呵斥、大吼大叫。如此受委屈的自然是孩子。一语正中我的内心,我不就是那个以为孩子不理解自己还与我对着干的妈妈吗?我迫不急待想要从书中找到解开彼此心灵羁绊的秘密。</p><p> 本书共有十二个章节,阅读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一次心灵的疗愈。第一章:好妈妈不吼不叫,心平气和教男孩做人; 第二章:好妈妈不吼不叫,照样培养独立的男孩;第三章:好妈妈不吼不叫,才能走进男孩心里;第四章:好妈妈不吼不叫,探秘男孩一生的成长;第五章:好妈妈不吼不叫,心平气和教男孩做事;第六章:好妈妈不吼不叫,照样培养独立的男孩;第七章:好妈妈不吼不叫,培养男孩的领导才能;第八章:好妈妈不吼不叫,更易培养男孩的责任感;第九章:好妈妈不吼不叫,培养出高情商的男孩;第十章:好妈妈不吼不叫,男孩才会更加爱学习;第十一章:好妈妈不吼不叫,有效提升男孩的财商;第十二章:好妈妈不吼不叫,帮男孩走过青春期。此情此景下的我,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值得我带着困惑去剖析自己,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指引我走出迷茫的良药。我激励自己要用心精读,写下每一章节阅读的体会,这是反省、是成长、也是一次自我的修行。</p><p> 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妈妈的,爸爸也是可以读的,因为有时候由于工作、生活等事务的影响,难免也会情绪不良,而“戒吼叫是一场修行”的道理父母是相同的。当然,本书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不吼不叫”,受教育的不仅是男孩,也同样适用于女孩,之所以定位为“男孩”,是因为男孩比女孩更淘气一些,所以在教育男孩时,一些妈妈更容易“失控”。</p> <p> 温和坚定</p><p> 大吼大叫,在今天已经成为很多妈妈“日用而不知”“日用而不觉””日用而不绝”的坏习惯了,甚至可以总结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原因都想通过吼叫唬住孩子!可你会渐渐发现,这样的吼叫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越来越越没有效果,想反孩子也会用同样吼叫的方式“回馈你”!只有当妈妈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吼不叫地面对各种问题时,她就为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和示范!长久之下,孩子也会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对一切心怀善意!这样的状态才是我们想要追求的、也是最为需要的!</p><p> 无论过去我们做得有多么不足,但都请接收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今天比昨天少吼叫一点,明天再比今天少一些吼叫!每个妈妈都有100种替代吼叫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不吼不叫,妈妈的一场修行》,让自己做一个不吼不叫、温和坚定的妈妈,开启戒吼叫的教育旅程吧!</p>

妈妈

男孩

修行

吼叫

孩子

大吼大叫

章节

寒假

父母

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