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h3>我真的是一个很懒的人。今天于宙老师跟我要之前的导图作品,于老师提议:为什么不把导图做个美篇?我一想,也是哈,照片都下载下来了,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做一篇吧!</h3> <h3>说起思维导图,缘于学校的一次讲座。讲座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导图这种学习工具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时是我工作的第二年,带着一帮四年级的娃娃,我们没接触过导图,唯一图文并茂的作业便是「阅读积累本」,算是「前·导图」吧!</h3> <h3>说干就干!凡事开头难,理清了思路,我就当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怎么构图,怎么分支,怎么查找资料等等,看着自己的作品,还是有些小得意的,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怎么把这种工具教给孩子?</h3> <h3>于是,我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引导他们,一方面尽量讲慢,不要搞得太麻烦,理解不了不说,还降低了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时不时穿插点笑点,使他们对导图更感兴趣。我一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乎,我们就这样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当晚就布置作业,挑一个字来做思维导图。虽然好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却也让我看到了新的世界——可以和孩子共同探索的新世界。</h3> <h3>事实证明,尽管我预设的比较好,课堂的把握也不错,但还是忽略了一件事——选材。第一次就画汉字,不管是理解上,还是查阅资料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汉字随便选,范围太宽,导致有些同学没有目标,不知道选什么字,第一步上就出现了问题,就不想往前进了。所以,我们又针对当天讲解的古诗画了一次导图,我的想法比较简单——解决上次出现的问题——目标太宽泛我们就从课本上限定;查阅资料也不需要,内容都是课上讲的。这样一来,应该会比第一次好一些。</h3> <h3>显然这次比第一次成功了很多,好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感兴趣的同学也多了些。但,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问题。比如,女同学太讲究“美”,中间的图案要画好久,而且还喜欢加些装饰,使本来清晰化、形象化的导图云里雾里,本末倒置了;而男同学太不讲究“美”,不是大红大紫就是大黄大绿的色块,这审美……一言难尽,看来导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呀!</h3> <h3>后来突发奇想,既然班里已经出现了一批会画而且能画好的同学,为什么不让他们带动一下其他同学呢?经济学告诉我们,中国要达到小康,就得先让一帮子人富起来,再去帮助其他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学习不也是这样吗?新课改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也响应一下国家的号召呗!于是我们又对当天讲的一篇课文画了一次导图,先讲课文,梳理了脉络,剩下半节课的时间交给孩子们,我偶尔给他们当当“顾问”,解决一下技术上的难题。但大多时候我走过去他们都会捂住作品,那眼神分明再告诉我,不需要帮助,我们能行!所以,我就只能拿起我的手机,记录岁月静好。</h3> <h3>不得不说,这次导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多同学从不会到会了,会的同学也对导图有了深一点的理解。课间都是静悄悄的,虽然已经宣布了下课,但都没有跑出去玩的……</h3> <h3>渐渐地,班里大部分同学已经会使用思维导图了,每一次上交作业都会露出期待的小眼神,发下作业本迫不及待地打开……</h3> <h3>而学校也比较重视导图和字源识字,有一段时间要求用导图备课。一直导图都是学生的作业,没想到也成了我的作业。回想起来,教学生画了很多,自己却只有一开始的那一幅,还被学生们吐槽画的好丑。于是开始练着画画,孩子们都在进步与提高,我也不能拖后腿呀!</h3> <h3>进步是点滴的,但是日积月累,终究聚成小溪,汇成江河。同学们对导图的掌握越来越熟练,后来我们不仅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更用它来预习课文。</h3><h3><br></h3><h3>比如,在《黄山奇松》一课中</h3> <h3>比如,在《莫高窟》一课中</h3> <h3>再后来,学校推出阅读课,每个班级都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全班读的是同一本书,而且还要做阅读笔记,我想,刚好班里绝大部分的同学导图已经很熟练了,个别同学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我把读书笔记换成了导图的形式,使导图在我们的进行的更系统化。</h3> <h3>于是,一大波优秀的作品向我涌来,不仅如此,还带动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和乐趣,什么《自相矛盾》《买椟还珠》《狐假虎威》《井底之蛙》《揠苗助长》等等,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小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在他们笔下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而且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我跟他们说,只要集齐九幅优秀作品,我就发朋友圈。孩子们一听,就更踊跃了!</h3> <h3>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因为班额的原因,学校大清盘,重新分班,没时间悲伤。很快,我就迎来了教学以来的第二个班级。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哪怕新的班级比较小白,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h3> <h3>考虑到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即使我没亲自教导图,学校那么科普➕推广思维导图,他们应该都会。所以经过短暂的磨合之后,我便提高了难度,直接根据语文课本的单元要素或课文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比赛。</h3> <h3>第一届思导赛:传统佳节映佳人</h3> <h3>第二届思导赛:谁的陵墓不是坟「秦兵马俑版」</h3> <h3>第二届思导赛:谁的陵墓不是坟「埃及金字塔版」</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第三届思导赛:水浒英雄故事多</h3> <h3>这一批学生相处的时间更短,只一个学期,我们便分开了。但那些彼此陪伴的日日夜夜,却是分隔不开。好在我的办公室和他们的教室相邻,每每下课,他们都会和我过来讨几块糖吃,或者说说班里发生的趣事。偶尔有学生调皮被揪出教室,前一秒还嬉皮笑脸,看到我时就会羞愧地低下头,嗨!这帮孩子!</h3> <h3>新接手的班级也是我现在教的班级,说实话,基础太差,愁的我有段时间都快抑郁了。后来上厕所时遇到校长,问我咋瘦了?我把苦恼说了一下,校长大人也只好安慰我:“抓基础就行。”可说到底,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于是想做个尝试,刚好学了《松鼠》,一篇说明文,好吧,就拿这篇课文练手!</h3> <h3>也没想象中那么差嘛!哈哈,于是我又重新点燃了信心,将导图进行到底。目前已经做过很多尝试了:汉字类、寓言故事类、梳理课文类、预习课文类、人物类,不进备课,还进行了比赛……这次,我把思维导图的功能投放到了辅助作文上。</h3> <h3>事实证明,导图确实是一种好用的学习工具。还有一些作品没法发了,我没开美篇会员,能发的照片已经到了极限。但是导图的功能远不止如此,有同事建议过用导图来整理复习,其实我不太赞成。在我看来,导图是一种发散思维的方式,是由点往外辐射发散的过程,类似于「头脑风暴」。而复习是归纳总结,往里收的过程,可能导图会使知识点更清晰化,但表格或者其他方式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我一个人的摸索终究还有局限性,路还很远,而我所能走的就到这了。</h3> <h3>这首背景音乐,名字叫《江上清风游》,听的时候总有种遗憾。很应景,这次,没有阳光,没有鸟鸣,没有花香,我一个人远走。虽然我热爱教育事业,但还是要看清楚现实,离开吧,或许某天,会有更美的重逢。再见啦,或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