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六千里野营拉练

Chaoran(吕超)

<p>  在英雄门合五连的史册中,曾经流传着战士们都很熟悉的称谓“六千里野营拉练”。这个“六千里"拉练,在68至73年兵中是耳熟能详,经常在耳边响起。对于73以后入伍到五连的战士只能当故事听,传说中的"六千里",众说纷纭,也有人把他巫名化。对于我们这些参加过拉练的68名官兵来说,是一生中的记忆,一生中的回忆,一生难以忘怀,哪磨砺的岁月,说他是一种锻炼,是一次生死考验,是一次战备实练,都恰如其分。现在想起来,参加拉练的官兵中最小的也要奔7了。当我反复阅读我的老乡,我的战友,姚同山写的《记忆里的六千里野营拉练中的那些人和事》(八集)《后记》,我的心始终都沉浸在六千里的路上。2020年6月12日是六千里野营拉练50周年纪念日。50年弹指一挥间,参加六千里拉练的有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当兵的人,年龄最大的近90岁,最小也都奔7了。幸好同山战友在我的《记忆中的六千里野营拉练》的基础上又叙写了《记忆里六千里野营拉练那些人和事》。即:(一),《一顿吃掉一头牛》,(二),《翻越祁连冰峰》(三),《玉门过“八一节"受洗礼》,(四),穿越戈壁死亡之地一一戈壁》,(五),《大哥哥怀里的温暖》,(六),《马莲井敌情教育》(七),《一天250里急行军》,(八),《后记》。通过这些小故事,阐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阐释了军民鱼水之情,描述了拉练之艰辛,弘扬了英雄门合连队之风范,从不同侧面记述了六千里之全貌。大体反映出六千里的概况。这是一件追忆文体,难以概全,只能提供给参加六千里的战友们回忆的思路,给后来五连战友追往的史料,这就是我们的初衷,也是为六千里五十周年纪念日做点事……。在此,我们要深深感谢关注支持我们的首长,战友,祝福战友们夕阳无限好,吉祥如意,幸福安康!</p><p><br></p><p><br></p> <p>张维森参加拉练时的副连长。</p> <p>沈继胜拉练战士兼宣传员。</p> <p>焦友贤拉练战士之一。</p> <p>姚同山拉练中的战士之一</p> <p>王玉亭拉练的军械员</p> <p>李黎六千拉练战士之一</p> <p>吕超拉练战士兼宣传员。</p> <p>钟德惠六千里拉练五连卫生员。</p> <p>雷代成六千里野营拉练战士之一。</p> <p>刘述平六千里拉练战士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