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春深不知处,花开半阙香。</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4月18日,全国“新教育 新德育”线上开放周第二期踏着谷雨节气精彩继续,老城区实验小学全体老师如约相遇,如期学习。</h3> 聆听榜样言说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8日上午,姜堰专场主题为——新阅读新德育,<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袁小芬老师以《教室小空间 育人大天地》为题,分享了她与孩子们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滋养下,晨诵,午读,暮省,共同创造一间会长大的教室的故事。潘兆良副校长以《以画育人 追求卓越——童画融合课程实践之旅》为题,讲述了自己以童画为“火种”,点燃学生阅读激情,以童画为“助推器”,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积淀人文素养,提升审美能力的故事。校长</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陈志峰以《温润童心:书香校园建设的育人样态》为题,讲述了学校以阅读为中心,从环境打造、课堂渗透、定向推介三个方面着手,充分挖掘阅读的育人价值,提升学校的育人功能的故事。姜堰专场给我们指出新阅读的新方向,</span>让人们<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将最美好的童书献给最美丽的童年,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美丽的种子。</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3>下午,成都武侯专场主题为——新合作 新德育。王燕艳以《新德育呼唤智慧型教师》、<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杨薇颐老师以《育人,是一场“爱”的修行》为题,ADHD儿童家庭互助教练邱萌萌与主持人互动,访谈的题目是《新父母学校,家校共育新儿童》,两场报告,一次访谈,</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启迪人们不断拓展家校合作共育行动的新思维,开拓新德育的新路径,促进新教育事业的新发展。</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最后,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老师进行点评。他肯定了三位讲述者在家校合作共育中的做法,强调了孩子的所有优点都是父母美德的延伸,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缺陷的折射。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而是德育。</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日上午,焦作专场主题为——新教师 新德育。齐加全老师以《走一步,再向前走一步》为题,讲述了自己在研发卓越课程、构筑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行动中书写了自己和孩子们的生命传奇。<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宋新菊老师以《朝向远方之远》为题讲述她坚守“小梅花班”教室,用“梅文化”等一个个新教育特色课程创造了丰富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间教室里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生命的尊严。赵素香老师以《时间知道答案》为题,分享了自己践行新教育13年,一路坚守、一路感动、一路成长 、一路收获的故事。</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焦作专场让我们看到了教师们的蓬勃向上生长,看到了在新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他们自信、阳光、善良、有担当。</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下午,海门专场主题为——新教室 新德育。高波校长幽默风趣,以《永远的君子兰》为题,讲述他在君子兰班开展阅读课程、劳动课程、公益课程等,把君子兰的精神融入了孩子们的生命里。俞<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丽美老师以《唱响酿蜜者之歌》为题讲述了小蜜蜂班用10年时间书写的文化传承和课程接力的动人故事。</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干练知性的朱金燕老师以《笑着做关注学生未来的教育》为题,讲述了自己在穿越班级课程中,在共读共写中走进孩子的生命,将每一个忙碌的日子过成了诗。</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最后,新教育理事会理事长许新海博士对本次新教育线上开放周作总结讲话。他高度肯定了江苏海门、新沂、山东诸城、河南洛阳高新区、江苏泰州姜堰、四川成都武侯、河南焦作等实验区领导、老师、主讲人、主持人和各位点评专家为本次开放周所做出的贡献,阐明了新德育的主要特征,为今后新教育实验新德育的探索指明了方向。</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学习凝聚力量 <h3>学习的姿态最美,认真的模样最美!</h3> <h3>隔着屏幕,读到的是老师们的专注与用心。</h3> 分享收获感悟 <h3>学有所获,学有所思。</h3> <h3>这两天的学习让我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每一位老师的宝贵经验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发现不足,思考未来。特别是“新合作 新德育”专场,来自武侯区的两位老师和一位家长的叙事,对我的触动最大。我也是一位班主任,可是听完王燕艳老师的分享,我发现自己就是“菜鸟”老师,原来科学地开家长会、有效地处理家校矛盾的影响这么大,可是这些曾经都被自己轻描淡写了。新时代的智慧型老师更应该是“演说家、“心理学家””和“谈判专家”,积极发挥家长的作用,家校无缝接合作,才能使学校教育效果最优化。王老师这样有深度的思考和实践不仅仅是因为职业责任感,更源于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就像杨薇颐老师在叙事中讲的“育人,是一场爱的修行”。面对个性差异的学生们我们不仅要有耐心和爱心,还要有智慧和方法,学会和家长合作帮助孩子战胜挑战。在学校教育中,家长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第三位分享的是一位家长朋友,她的话题很具有代表性,我们也经常在教室里看到这样的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邱妈妈从科学的理论角度分析了这些行为背后的信息,邱妈妈的改变也给女儿带来了变化。李镇西老师的点评很中肯,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是一个人人格和品质养成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完善一个人发展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彼此通力合作,发挥最大的优势,才会使让孩子更优秀。</h3><h3> ——崔娟娟</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硕果老师甜美的声音带我们重温这首诗,在新冠疫情发生的今年,这首诗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2020年4月19日的上午,“新教师,新德育”线上开放周焦作专场的序幕缓缓拉开。首先分享的是齐加全老师,他以阅读漫笔轻叩教育的大门,在自己的读读写写中引领学生找到了“不一样”的教育风景。他研发的课程“在《论语》的大地上”给我给多惊喜和思考,他们的精彩故事装点着这个美好的世界,令人敬佩。随后,宋新菊老师以《朝向远方之远》为题做了主题分享,她带领小梅花班的孩子们浸润在本土文化的无穷魅力中,并将自己家庭教育的心得娓娓道来,深度解读儿女的名字,坚持亲子共读,和孩子共写日记,她的这些做法值得所有父母学习。赵素香老师分享的《时间知道答案》,讲述了她和学生与新教育相伴十三年的故事。崔靖文的故事,其实是可以被千万孩子复制的,这其中的秘密便是阅读,当有一天,你收获了一棵大树,可曾想过多年前种下的那颗种子?赵老师的讲述不动声色的撼动着每个人的心灵。几位老师的分享,传递给我们为人师表的激情和默默奉献的温情,我想:唯有爱,唯有热爱,方能如此不负时光,不负生命。 </span><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李娟</span></h3> <h3> 在这个居家抗疫的特殊时期,4月18日至19日我继续参加了新教育以“新时代,新德育”为主题的线上学习培训,其中18日上午学习的主题是“新阅读,新德育”,三位主讲人分别从构建完美教室、以画育人、构筑书香校园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新阅读对德育教育的作用。三位老师语言精炼,观点鲜明,方法新颖,效果突出,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最后林忠玲老师的点评,讲述了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不仅是学校最好的德育,而且应该成为整个民族德育的形态,要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更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h3><h3>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了新阅读对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今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过往经历和未来生命成长,更加优化学生的阅读方案,注重课程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方式方法,让学生越读悦读,以书香浸润学生童年。</h3><h3> ——陈迎春</h3> <h3>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中提到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他说:“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通过两天榜样老师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群群新教育彼岸长大的孩子,遇到新教育,他们是幸运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也更坚定了实小人践行新教育,实践新德育的教育信念,<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深度卷入新德育行动的探索之中,全面开启新德育行动的新征程,为欣赏那一场花开,为成就那一切美好!</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