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曾家山煤矿一井的前世今生</span></p><p> 1671年-1681年,康熙十年(1671年),湖广移民四川。移居到荣昌县檬梓桥(即今广顺镇)许家山附近的移民,在挖茅厮时发现盖山炭,后挖坑取煤,取名“茅厮马门”。据1955年12月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137队地质报告记载:许家山的元兴厂(复兴煤厂前身)开建于“洪化年”(1678-1681年)。又据老矿工亲眼所见元兴厂龙坡90米处有一块“洪化年”碑文。</p><p> 1736-1796年(清乾隆),四川省建设厅主编的《建设通讯》1937年记载:稽永川开始采煤时代远在乾隆元年(1736年)以前,致使地面之上煤(地表炭)开采殆尽。据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137队于1955年对荣昌县曾家山矿区老窑调查记载:清乾隆年间,荣昌县广顺场已有钟家山煤厂、太平煤厂、许家山煤厂等采煤窑群。</p><p> 1883年(清光绪九年),《荣昌县志》记载:石炭,俗名煤炭,又名兽炭,以其形似兽故名。邑广顺场金盆山、双河场俱出。</p><p> 1884年(清光绪十年),荣昌县武城乡的张、雷两家合资开办曾家山马门(即曾矿一井),手镐挖煤,油灯照明,人工打风,竹龙抽水,人力运输,拖炭出井。后因排水困难而停办。</p> <p> 1910年(清宣统二年),余郎轩接办荣昌县曾家山马门,更名为复兴煤厂。</p><p> 1931年(民国20年),余德光将停采多年的元兴厂修复开采。</p><p> 1936年(民国25年)3月16日,荣昌县矿商余德光向四川省建设厅补报申请矿产权。同年9月2日,省建设厅首次派人来曾家山测量,划井田位置。10月23日,省建设厅以建字18595号批准采李家坪、碉楼坪的煤炭,并发给印图、部照及登记注册后复兴煤矿(含元兴厂、曾家山、许家山、华头咀四个坑口)方获正式开采权。11月,余德光开始缴纳矿区税,年产煤约3000吨。</p><p> 1941年(民国30年),复兴煤厂年产煤约9600吨。</p><p> 1948年(民国37年)4月,复兴煤矿自修简易公路2.5公里,与成渝公路衔接,是荣昌县第一条乡村公路。</p><p> 1958年2月1日,永荣矿务局正式成立。1月17日,煤炭工业部发出43号通知:“于1958年2月1日起正式成立永荣矿务局,统一领导永荣地区的生产与建设工作。”</p><p> 至此, 复兴煤矿划归永荣矿务局曾家山煤矿管理,更名为曾矿一井。 2005年改制重组为曾家山煤业公司。</p><p> 鼎盛时期,曾矿一井拥有采、掘、机、通、运等5个采掘队,6个辅助连队,2000多职工,截止到2014年底,共采出原煤13876万吨,曾经是重庆市内重要的焦煤和电煤生产基地,为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p><p> 2015年2月10日,该矿实施停产,同年12月闭坑。</p><p> 随后,矿业公司按国家政策进行老旧矿区棚户区改造,90%以上的职工家属搬迁出一井矿区。周围的老家属平房全部拆除,进行绿化改造,坳口的双街子、三磴房子、两磴房子、老医务室、开荒队等老地方已逐渐消失在荒丛中……</p> <p>↓坳口</p> <p>↓沿坳口往下行,右边的路通往双街子、公农水库。</p> <p>↓老72户楼房已拆除</p> <p>↓双井沿,上面工路边的楼房已拆除。108梯上面已退耕还林成了坟场,不宜拍照。</p> <p>↓老招待所坡前面的幼儿园</p> <p>↓幼儿园内景</p> <p>↓幼儿园侧面</p> <p>↓幼儿园后面的老招待所房子已推平成为菜地,零星地种了一些菜。</p> <p>↓医务室(曾家山煤矿医院一井分院)</p> <p>↓好吃坝(从拗口往井口方向)</p> <p>↓好吃坝菜市场。菜摊两三个,购物有几人??</p> <p>↓好吃坝菜市场</p> <p>↓办公大楼</p> <p>↓办公大楼侧面</p> <p>↓办公大楼侧后方的招待所</p> <p>↓到雷家坡顶老学校的路长满了杂草</p> <p>↓大礼堂(电影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电影看时,大礼堂售票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到了电影剧终人们起身立场时,木座椅像放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响成一片。中国煤矿文工团也曾在这里进行过慰问演出。</p> <p>↓伙食团(职工大食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鼎盛时期,伙食团打饭菜排队,人声鼎沸,彻夜灯火通明。</p> <p>↓伙食团前面,以前在窗户前排队拿保健馒头的情景还记得吗?还记得那松软香甜可口的保健馒头味道吗?</p> <p>↓采煤三队(老伙食团位置)</p> <p>↓梯坎下去就是井场坝</p> <p>↓俱乐部到伙食团之间的商店,摇摇欲坠。</p> <p>↓俱乐部到伙食团之间的商店已垮塌</p> <p>↓老运输队</p> <p>↓职工俱乐部,以前楼下打牌下棋,楼上是图书馆。</p> <p>↓以前的老裁缝铺,后来的李帮贵诊所。</p> <p>↓以前的商店。</p> <p>↓车站、粮站</p> <p>↓车站旁边,以前的商店,后来的桐君阁大药房,一场火灾后面目全非。</p> <p>↓车站、粮站,右前方的治保会(居委会)已夷为平地。</p> <p>↓粮站</p> <p>↓左上角的楼房是以前的子弟校</p> <p>↓五磴房子(从炸药房那边看过来)。这边的家属住房已夷为平地。</p> <p>↓从职工澡堂后面看过来</p> <p>↓好吃坝下面的老茶馆一条街</p> <p>↓原来的掘进队职工宿舍,后改建成商品房套间,现在已废弃。</p> <p>↓梁老幺饭店,下去就是井场</p> <p>↓井口配电室</p> <p>↓篮球场。这里曾经多次举行各种体育及安全文化活动。</p> <p>↓球场坝的健身器材损坏脱落,锈迹斑斑。</p> <p>↓黑板报。时间定格在2015年。</p> <p>↓井口调度中心</p> <p>↓井口广场</p> <p>↓企业精神:奉献光热,共创卓越!</p> <p>↓前往老井口的铁门紧锁,在尘封一段往事……</p> <p>↓封闭的井口处长满了杂树</p> <p>↓通往库房的机车道被杂树遮掩</p> <p>↓左边通往何家山的烂泥路已打成了水泥路,右边进入库房、机修车间、锅炉房。</p> <p>↓老机修车间</p> <p>↓老矿灯房</p> <p>↓新机修车间,只剩行车孤独的架在空中</p> <p>↓车间里的管理制度标牌</p> <p>↓支柱维修车间,以前堆满了支柱。现已废弃,空空如也……</p> <p>↓库房区,现在已租给一家具厂,即将开业</p> <p> 锅炉房和开水房已经拆除,淹没在草丛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漫步曾矿一井有感</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德清 2020年4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辈矿井曾劳作,遥忆矿上繁华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灯火阑珊无暗夜,机车运煤出龙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食堂酒令声鼎沸,俱乐部里牌吆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茶馆面馆无虚座,公路阡陌人穿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过境迁资源枯,政策关停怎奈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今闭坑已五载,厂房宿舍渐败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断垣残壁生草丛,街巷冷清门雀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昔日园林枝未剪,萧条景象诉蹉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