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p> <p>思维导图是依据全脑的概念,全面调动左脑和右脑的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的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进入小学中段三年级的我们,右脑的空间感、节奏感、整体感和想象力有所提高,分析课文能力也有所加强,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无论在课前预习,课上理解,还是课后复习,学生们可以根据掌握的方法,自主完善导图,增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p> <p>课本中第一篇课文《燕子》,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息时的姿态。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做语文课文的思维导图,我给孩子们发了几个样板,孩子们的成品就做的有模有样了👍👍👍</p> <p>第二篇课文《荷花》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以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孩子们能够结合作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姿态,展开想象”这一过程来精心构图,甚至有些孩子还捕捉到细节,真是意外之喜👏👏👏</p> <p>《陶罐和铁罐》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寓言故事,在他们稚嫩的笔下,两个罐子画得是如此可爱,更有甚者将寓言的道理也总结其中,也是很有创意的呢🤗🤗🤗</p> <p>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腿太难看。在危急之中是腿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反而角让他险些丧命,这就是《鹿角和鹿腿》的寓言。孩子们用小鹿来构图,把主要知识点尽收其中🤩🤩🤩</p> <p>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纸的发明》一课,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能够根据课文内容用纸把知识点呈现出来,果然孩子们是很聪明的😄😄😄</p> <p>《赵州桥》课文内容简单明了,孩子们的思维导图也条理清晰,直白简洁,孩子们做的越来越好了😊😊😊</p> <p>大家能将课内所学迁移到课外,把读到的小故事总结出大道理,真是值得人们深思😋😋😋</p> <p>以上是孩子们初步尝试做的有关精读课文的思维导图,它是一种能让人的左右大脑一起活动,活跃思维的学习工具,更能有效运用于语文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一定能将思维导图很好地运用语文学习中,更能让孩子们学起来轻松有趣,提高孩子们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素养。</p> <p>可能有些课文内容又多又杂,让孩子们很头疼,但是通过练习画思维导图,让他们理清了思路,提炼关键词,让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了!孩子们好样的,加油✊✊✊</p>